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中国画的艺术形式特征

2020-03-17 来源:好走旅游网
 艺术大观 Art Panorama

论中国画的艺术形式特征

李小怀

(西和县文化馆,甘肃 陇南 742100)

摘要:中国画是具有中国艺术精神的、明显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有强烈个性特征的独立画种。中国画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达风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反映了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和思考,是民族精神的艺术结晶,而且在世界艺术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国画;形式;特征

一、诗书画印的结合

诗画结合包含着两层意义:一是画本身没有题款,但充

满诗意,可谓诗画意境结合;二是画上题诗书款,诗画相配,相得益彰。诗画作为两门艺术,各有其长短。“画”表现事物

比较直观、具体、真实,便于领略,但它受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只能选取瞬间静止状态。而“诗”则不同,它可以写事

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发展变化,容量比较大。二者的

结合,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空间拉长,容量立刻膨胀开来。绘画史称唐代王维是诗画结合的创始人,他说自己是“宿世

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

依画面构图所需,押署印章也各有不同。以表达不同的

画面,体现画家的风格,可选用不同的押印。印章有各种不

同的造型,不规则的大小,内容上也形形色色,有姓氏章、

名字章、压角章、闲章等,均由画家根据自己画面所需,配

上相关内容的印章,充实画面内容,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就是押署印章的妙处。

诗书画印的结合,需要画家有多方面的文化修养,杜甫

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诗如此,作画亦然。一幅好画,配上相应的诗,又以画风所需的书体写之,洋洋

洒洒,双璧弥合,再押署适应的印章,互相取长补短,相得

益彰,增加美感,丰富内容,在中国画的结合中,创作出完

美的艺术形式。

二、墨分五色 随类附彩

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不了解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正确了解中国画色彩的特征,

他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规律,就会像有些论者那样轻率

地指责中国画的色彩不够丰富和缺乏视觉冲击力,他们喜用

西洋绘画的色彩传统和成就,在不经意中贬低我国传统绘画

色彩语言的价值,这种割裂传统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不利于

中国绘画事业的革新与发展。从以黑白为主的中国水墨画色

彩系统的形成和变化看,这种新的色彩系统,新的色彩观是

渊源有自的,它不中断传统,不反叛传统,而是执着于新的

追求,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主要表现为对“固有色”的超越。

中国画之用色比较注重主观性,自有其历史文化和哲学

土壤,先秦的儒学,用理性精神解释传统“礼乐”,将理性引

向现实的日常生活,伦理情感及政治观念之中,在色彩的认

知上,则表现为对客观存在的色彩的主观性格予以肯定,“巧

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徇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作者简介:李小怀,西和县文化馆。

92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在缣帛上施加彩绘的美丽女子之形象,之所以美,是因为这个形象统一在素色之中,以此比喻“礼后”

。“随类附彩”主张作画要表现物的属性,即物的固有色,而不去模仿物的现象即所谓环境色,这一特征,要求画家必须对丰富的客观色彩世界加以高度的概括处理,而这一过程本身就为主观心灵活动——审美选择赋予了较大的空间。张萱,周昉的仕女图卷,轻简的衣裳,柔丽的色调:黄筌的工

笔画鸟,几不见墨迹的五彩调子;范宽的雪景重林。云烟惨淡,风月阴霁之状。宋元之前,中国画丰富的色彩世界,无不通过对“固有色”的总体感觉的把握来表现“心”的世界。三、以线造型表现神韵之美线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技法之一,更是中国画的基础。线条在毛笔的运行中勾勒、盘旋、顿挫、往复、聚散、提按,再加上墨的浓淡、干湿、枯润等多种变化,达到了通过线条

造型达意,抒发情怀。工笔人物画(尤其是白描)以线条为主要造型语言,画面全凭线条来担负起塑造形体、表现神韵、传递感情的重任。早期中国传统人物画作品的线条是力变均

匀、细匀圆转而较少变化的,到魏晋南北朝时,陆探微、顾恺之等工笔人物画大师的线条也仍是“细如蚕丝”缺少变化的。由此,线条的书写性拓展了绘画的表现语言,丰富了线造型的形式美与内涵美,同时也使得线条的性格更加多样化、复杂化、意趣化、风格化和精神化,促进了传统工笔人物画中国画独特的艺术特征,也是随着时代变化的。它所体现的艺术美蕴含,告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及宇宙意义的最高境界。加强国人对中国画的认识和理解,让人们更好地体会到画中的美感和意境,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步。通过认识中国画的艺术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中国画,进而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使民族感情得到升华,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同时对增强国人文化自信、民族团结、具有深远意义。参考文献:[1]张书珩,樊新华.中国写意画绘画艺术[M].远方出版社,2006.[2]徐书称.中国绘画艺术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3]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薛竹影)“写意”的精神追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