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佛教末那识与康德之先验自我

2023-05-14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37卷第11期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Journa1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VO1.37 NO.11 NOV.2014 2O14年11月 佛教末那识与康德之先验自我 戎川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北京10008i) 摘 要:唯识学是佛教认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哲学认识论体系中的有机组成 部分。唯识学八识中的第七识末那识,产生了佛教所谓的自我,以及对自我的执着。康德哲学认识 论体系中的先验自我的主要作用,是由自我的统一性而推及世界的统一性。在康德看来,正因为有 了完整的我,我们面前如同碎片一样的世界,才能得以稳定与完整。因此,末那识与先验自我之间, 既有着不同,也存在着很多相似性。 关键词:唯识学;末那识;康德;先验自我 . 分类号:B84—09;B51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8—1395(2014)11—0188—03 在认识世界时,人们要想具备判别能力,并进而形成 知识与认识,需要有第六识即意识的参与。佛教认 一、佛教认识论中的末那识 由世亲菩萨造论,玄奘法师翻译的《唯识三十 为,八识当中,第六识所具有的分别心很强,人们对 论》,对末那识有着这样的定义:“次第二能变,是识 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9 ̄[1 L](P1 32)末那为梵 语manas之音译,意译为意,以思量为其性 相。[2J_( ¨ 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那识即 为八识之中第七识,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 污识。为与八识中之第六识意识相区别,译者特用 梵语音译称之为末那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 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 “我,我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审思量。又此识为 事物的各种认识,都必须经过第六识意识的分别与 概括,并进而由此形成一种判断,此即知识。第六识 意识与现代西方心理学中的意识概念较为相似。总 之,八识中的前六识都是人们可以自我觉察的。八 识中的第七识即末那识。末那识并没有一定的实 体,它是在动态的流动过程中生成的。末那识在八 识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识。它使人们在认识世界的 过程中,得以拥有一个稳定的当下意识。用《八识规 矩颂》当中的一句话讲,就是“恒审思量我相 随”[1]( 。“我”的观念,是由末那识所形成的。 “我”的观念的形成,既让人们得以拥有一个稳定的 当下意识,这是人们得以认识世界的前提;但与此同 时,“我”的存在,叉使人们生出分N,b,是非心,人们 一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 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 思量识、思量能变识。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 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 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心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末那识在佛教认识论体系中的 地位与作用,我们需将八识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八 切痛苦的根源正在于此。小乘佛教的修行,在于 消除“我执”,而贪、嗔、痴、慢、疑五毒,也都是以有我 为前提而存在的。五毒就意味着造业,而造业就意 味着轮回。由此可见,末那识在人们的生活以及整 识中,眼、耳、鼻、舌、身为前五识。其所起的主要作 用是“攀缘外境”,也就是感知外部世界。由“攀缘” 个佛教的修行体系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八 二字可知,这种感知是主动的,执着的。总的来说, 这属于一种粗放的感知,并不具有分别的作用。其 类似于西方心理学中的感觉,很容易为人所觉察。 收稿日期:2014—09—22 识中的第八识名为阿赖耶识,又可以称为根本识,是 一切法的根本所依,因此,佛教有“三界唯心,万法唯 识”之说。阿赖耶识中储藏有我们所为的一切因与 作者简介:戎川(1986一),男,山西阳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藏佛教比较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O14年11月 果的种子,标记着我们一切善恶的行为,以及我们由 此而应当得到的结果。这一切,通过末那识的“恒常 我执”,通过前六识的分别与感知,进而形成每个人 不同的命运。我们在生命的过程中继续行善恶之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最为重要的结论,就 是“知性为自然界立法”。这突破了以往西方哲学中 知识必须符合对象的惯性思维。康德认为,人为自 然界立法,知识的基础建立在人A身。这一论断,充 事,同时又熏习着阿赖耶识,不断细微调整着此生的 命运,同时也形成后世的命运。这一双向的过程,也 分提高了人在整个宇宙当中的地位,被人们誉为知 识界的“哥白尼革命”。 在“知性为自然界立法”的全过程中,先验自我 就形成了轮回。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皆是人们不能自 我感知的细微的深层心理活动,是佛教心理学的核 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康德确定了一个前提,就是 心所在。 现象与对象的区别。现象确实来I=I对象,但现象是 整个八识的运转过程如下。八识中前五识之所 人所构造的,只是我们所见的事物的现象,而真正的 以称为识,其实已经融合了第六识意识的参与。我 对象却是无法认识的。这个东西,康德称之为“物自 们在看或听的时候,当你说“我看见了”或者“我听见 体”。这是人类认识的禁区,无法用人类理性来理 了”,其实就已经有了意识的参与,但有意识参与的 解。其次,康德把人类知识的来源寄托在了可靠的, 前五识是不稳定的,每天有不可计数的类似的信息 也是唯一的来源上:感性直观。感性直观的先天形 输入我们的脑中,或者在我们的脑海中反复浮现,没 式是时间与空间,其质料则是对象给予我们的现象 有一刻停息。在这些大量的信息当中,末那识因为 碎片。时间与空间对这些碎片进行了第一次整合。 恒常执着我的存在,于是开始思量,这个是我喜欢 通过空间,外部事物的经验被给予我们;通过时间, 的,那个是我嫉妒的,我一定要把这个得到,我真讨 内心的意识活动被我们所经验。前者是外直观的形 厌那个,等等。这就开始造业了,由此形成善因与恶 式,后者则是内直观的形式,而进一步整合这些没有 因,并输入阿赖耶识种子的海洋之中。其实末那识 秩序的混沌的碎片的,就是知性。感性的作用是接 所执着的我,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 受经验质料,知性的作用则是对这些经验质料进行 根据善恶因果的不同,其在六道中形成各种形态的 综合统一,以构成知识。因此,感性的特点是接受 生命主体。末那识恒常执着阿赖耶识为我,因此,在 性,而知性的特点则是构成性。感性之所司在直观, 人的各个生命阶段,末那识都恒常执着,无有停歇。 知性之所司在思维。思维无内容乃空,直观无概念 八识中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就相当于电影放映机一 则盲。[ l( 洲”知性在构成知识时,其所使用的工具就 样,接受人们因善因、恶冈而形成的种子,当种子成 是范畴。它们同样是先天的。知识的最高先验依据 熟时,由此形成众生的正报和依报,进而形成了我们 就是先验A我。我们的意识如何形成一个稳定的世 自身与周同虚幻不真的世界。八识中,前六识负责 界,并如何形成稳定的关于对象的知识,以及我们如 采集我们世界的各种信息,第七识末那识则负责执 何生活在一个稳定的世界里,且有这么多已经成型 着,造作善恶两业,并且向第八识阿赖耶识输送,同 的和稳定的知识,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先验自 时执着阿赖耶识为我,以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此 我。对象的同一性,归根结底乃是意识的同一性,而 所谓八识有思无慧,故恒而不审;六识有思有慧,但 意识的同一性则必须以自我的同一性为基础和前 忽起忽灭,故审而不恒;前五识,有间断无分别,故不 提,所以一切认识的最高的依据,就是先验主体的自 审不恒;惟第七识,恒审思量,胜余七识。L1]( 我同一性,也就是先验自我。如果我的表象和知识 二、康德认识论中的先验自我 不属于我,那么一切知识都不可能产生。因此,先验 自我或先验统觉的自身同一性,乃是认识的最高依 先验自我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最高依据。 据,此即我与我的分析同一。E2 ̄(P548) 在康德看来,一切认识的最高根据就是先验主体的 在康德看来,知识的来源是感性直观,而其最高 自我同一性。康德称之为“先验自我”、“先验我思” 依据则是先验自我;正是因为有了先验自我,我们才 或“先验统觉”,以区别于“经验统觉”,也就是变化不 得以生活在一个稳定的世界当中,并得以有一个稳 定的意识情状,即休谟所说的“一束知觉”。要想对 定的意识存在。 这些多样性,变化不定的情状有所察觉,就必须有一 个自身始终保持同一性不变的自我意识,这就是“先 三、末那识与先验自我之比较 验统觉”。_2_( 末那识与先验自我二者之比较,建立在一个前 第37卷第11期 戎川:佛教末那识与康德之先验自我 .185. 提下:佛教建立在理论与修证两个框架下,其以理论 指导修证,又以修证证明理论,这是康德哲学所不具 生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能遵从自己的意志生活? 如果这一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我们就不能随心所欲。 对此,康德找到了实践理性,试图以此解决这一问 备的;而康德哲学由于只是用逻辑的方法来推理,缺 乏实际修证的支撑,其最后必然陷入困境。只有在 这一前提下,二者方可做一个对比。 在“修持证果”的大前提下,佛教八识当中的末 题,但康德最终还是走向了上帝。康德哲学当中既 有最高的依据,即先验自我,又有不可认识的对象, 即自在之物。这二者的存在,始终是一个矛盾。由 于康德始终无法化解这一矛盾,于是他不得不引入 那识是可认识的,可转变的。四果阿罗汉所谓“长揖 世间,不受后有”,正是将此识修到无有,人甚深禅定 上帝。这就意味着,康德的先验自我终究是有局限 “灭尽定”,前七转识皆不现行。此定为最深之禅定。 入此定时,人看去如同死人,连气儿都没有了,但是 他的生命意识仍然存在,只是已舍却此染污末那之 名,故名灭定无有。…1 玄奘法师与窥基法师所建立的唯识宗大乘瑜伽 行派,有转识成智一说,即八识中之第七识末那识经 过如法修持后,转化为平等性智,我与众生平等,无 二无别,此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者。 修到此处时,并不是说末那识的功能不在了,并不是 说没有这个识了,只不过已经把它转化为清净的了, 使其不再造恶业。它依然有形成稳定世界的功能, 依然是我,只不过是我非我,处于中观状态。其实中 观与唯识并没有矛盾,中观是唯识修成后的状态,阿 赖耶识成为大圆镜智,非有非无。南此看来,中观正 好解决了康德“自在之物”所面临的困境:不可知性。 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先验自我被认为是不可认识 的[2](P5 4 8),因为这是一个最高的保证。这个不可知 性,可能还与西方基督教相关背景有关。我们只能 靠近先验自我,却不能认识先验自我。这一不可知, 是由西方哲学单纯依靠逻辑推理,缺乏修证系统所 造成的。 末那识在八识当中并不是处于最高位置,在其 上面还有第八识阿赖耶识。第八识阿赖耶识统一管 理前七识的工作。末那识只是阿赖耶识和前六识之 间的桥梁。经过修行以后,借助于末那识,人们可以 达到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楞严经》称之为“心能转 物,即同如来”。在唯识看来,通过修持,人们能真正 打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界限。由此可以见出唯识的 实际操作性。第七识末那识一旦成就,将更有利于 度化众生。而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先验自我即是这 个世界稳定的最高依据,且是不可认识的。这就产 性的。其实,康德的先验自我与小乘佛教“说一切有 部”很相似,即所谓“人无法有”。唯识大乘瑜伽行派 很好地消解了“自在之物”。在唯识大乘瑜伽行派看 来,转识成智之后,便能达到中观境界,不落有无,并 且究竟彻底。由此可见,欲消解“自在之物”,只能凭 借修证,而不能凭借单纯的逻辑推理。这恰是佛教 末那识与康德先验自我之不同。 对于宗教与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德 国学者卡尔・稚斯贝尔斯曾提出过一个非常受世界 关注的学说。他认为,在人类思想史上,人类最早的 哲学家和哲学思想大约是在他所谓的“轴心时代”, 即公元前500年左右产生的。当时在世界几个重要 的文化区内,几乎同时出现了一批划时代的思想巨 人;而其中意义尤为深远者,则是中国、印度、希腊 大哲学系统的诞生。雅斯贝尔斯把这三大哲学系 统,称之为世界历史的“轴心”。他认为,在轴心期, “首次出现了后来所谓的理智与个性”f l( 。 。 。也 就是说,在公元前500年,便产生了世界上主要的哲 学与宗教思想。这些哲学与宗教思想,后来一直指 导着人们的生活。此即何怀宏先生所谓的“下年传 统”。从这一层面而言,佛教与西方哲学的互通,广 而言之,乃至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既呼应了遥远的 文化诞生之初的“轴心时代”;与此同时,也对人类未 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太虚.法相唯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演培法师.八识规矩颂讲记[M].莆田:福建莆田广化寺,2006. [3]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版社,2006. [4](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俞新天, 泽.北京:华夏出版社,I989. 责任编辑韩玺吾E—mail:shekeban@163.cor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