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媒体时代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2024-08-30 来源:好走旅游网
新媒体时代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作者:张华

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4期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教学,既满足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又是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不过,相关教学措施实施过程中必定也会诸多的问题,由此可见,推动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需要“循序渐进”,而且每一个初中教师也都肩负着极其重要的教学职责。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定义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根据初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等特点,专业教师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实现身心全面且和谐发展,而这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全面素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环节。

二.新媒体时代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

1.心理认知能力差。依据相关数据可知,当前初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有流量,就可以上网。然而,当前我国网络发展环境并不令人满意,各种迷信、暴力、色情等信息时常散布在各大网页。初中生本身就缺乏较强的辨别能力,对于很多不当言论也习惯点赞,接受,分享,久而久之,他们也习惯将其当成是娱乐的一种方式,而这无疑也对其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了影响,同时还凸显出初中生普遍较差的心理认知能力。

2.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有利有弊,比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但却长期处于比较虚拟的状态,难以实现情感的交流。多数初中学生喜欢打游戏,进而荒废学业,实际上也是网络发展的弊端所在。在游戏中,学生始终扮演着隐匿的角色,很多生活中想做却无法做的事情,游戏世界,网络世界则能让他们梦想成真。长期如此,他们就会出现孤僻、自卑、孤独、苦闷、焦虑等心理,尤其是无法得到科学引导,他们内心的安全感也会逐渐降低,甚至会患有心理疾病。

三.新媒体时代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策略

1.启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大城市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样被纳入到了教育教学改革中,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学校都习惯以每月一期的报纸形式,积极向同学们传递最新的心理健康知识。考虑到如今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以及微信在时效性方面的优势,部分中学负责心理课程教学教师经过筹划,发现将微信公众平台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所获得效果相当令人满意。

以“上海徐家汇某中学”为例,推出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后,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和及时性也得到了迅速提升。通常,心理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账号,每天会为其关注用户推送一篇高质量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以及关注者的学生人数都普遍有所增加,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提高。为了增强学生的关注度,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有奖问答等活动,只要积极参与其中,就有机会获得相应奖励,总之,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才更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新媒体开展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果一个人的动作或者是想法持续了21天,那么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21天习惯养成法”。研究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初中学生在学习上都极度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且沉迷于手机,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投

其所好”无疑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办法,以“北京西城区某中学”为例,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学校就利用网络新媒体发起了名为“21天”打卡活动,在这之前,学生需要明确“在21天时间内,需要改变什么”,数据显示,基本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改掉长时间玩手机的毛病。

相比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这一活动十分具有时代特色,因此也更加具有吸引力,后台数据显示全校报名参与的学生有500人,最后完成目标的学生有200人,很多参与的学生也纷纷表示在潜移默化中,自己竟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而且还变得更加具有自信。学校利用网络组织学生参与到“21天”打卡活动中,仅仅只是一种形式,关键还在于学生自身是否有改变不良习惯的意愿,进而付诸行动。

一个素质化的社会人才,除了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还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否则会很难以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更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初中学生成处于青春期年龄段,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教师既要教会他们专业课程知识,更是要让他们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样也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平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度《新媒体时代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018]PLG514)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古城初级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