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 402247)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教育观念改变,引起了一场“教学与学习”的革命。高职院校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成长成才与发展,从学校、学生、教师等方面进行努力,根据实证样本院校的校情,创新教学方式,使“互联网+”教改常态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互联网+”;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
一、问题的提出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0-0084-02
量非常有限。
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发展。2015年6从以书本、教材为核心转为真正以学生为核心。“互联而从就业需求来分析,企业一方面需要毕业生具有职业在培养人才时不仅注重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思政课作为职业素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
[1]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制定“互联网+”的
月,专家们围绕“互联网+教育”建言献策,教育将会网+”对教育资源、教育机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等教育要素带来深刻影响,并由此带来教育理念的改变。技能,另一方面希望学生具有思考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的个性化发展[2]。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养、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重要作用,但大多数高职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梦想。
二、思政课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084-年第20期(总第168期)
虽运用了PPT,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用视频播放教学资料,与学生互动进行教学,并尝试运用模块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法改变教学模式,但教学方法多流于形式,未真正拓展教学方法的广度。
D系学生为例,大多数学生未认真学习过政治,他们进
第三,学生接受知识有难度,教学效果不理想。以
第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
入大学学习思政课,不管教师采取何种方式教学,如引入时政信息,讲与课程相关的故事,给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机会,仍有一些学生无法理解、听懂思政课的内容,教学的效果较差[3]。
三、“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方式的优势1.“互联网+”思政课教改的必要性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出现了多种新的教
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单一,并未完全达到育人的效果。
育形式,如慕课、微课、网络公开课等,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鉴于“前互联网”时代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对院校思政课进行“互联网+”教学方式改革是提高教学取“互联网+”教学方式后反映的教学效果如下表。比“互联网+”时代新教学方式体现出的优势[4],高职质量的必然选择。以本文所研究的样本D系学生为例,采联网+”时代新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教学的时空界限,加深了教学互动,使教学更为自由、开放、便捷。此外,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学生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有针对性地根据自身特点展开学习,课程学习从课内扩展到课
根据对样本的调查、走访和跟踪分析可知,“互
长的过程,而专业性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能立即应用于实训或就业。这最终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传统思政课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且受到教材的束缚,授课效果一般。以笔者调研的D系学生课后的弊端。
反馈及成绩测试为依据,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呈现出以下教学学时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运
第一,教学内容信息量小。受教学工具、载体、
思政课是人文素质课程,其进行实践可能需要漫
2019用PPT、板书、教案开展教学活动,课上可传授的知识
教学方法思政课目标“互联网教师角色+”思政课教学方式的效果比较表学生角色
教学主要方式
教学效果(根据成绩和学“前互联网”时代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学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主导者
被动接受者
课堂讲授、灌输,黑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生跟踪反馈)板粉笔是主要工具束未真正掌握应有的能力、不主动获取知识,课程结“互联网+”教
方法论和中国特色社会学方法
脑,增强道路、理论、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
制度、文化自信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
主动探索、选择
学习者
习,多媒体、新媒介
学生课内外自主学更多了解思政,能逐渐用学学生尝试运用网络等载体方法为主要工具
到的理论、方法应对学习、
外,内容知之甚少,若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指导、引
生活中的问题联网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改革有其实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增强了学习效果。可见,“互导,激发学生兴趣,课程改革将变得更加容易和有效。的延伸和拓展
2.“互联网+”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思政课教学方法源建设的制约。“互联网+”教学方式有其优越性,但其运用受资
传统的灌输为指导、引导、辅导,和学生建立起更深层最后,“互联网+”教改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变
及资金投入,教师、例如,学生对互联网的掌握不够的限制等。
各种软件资源、硬件设施的限制,以次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对课程我国虽有公开课等资源,但网络资源建设还处于相对落程,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不是通过威严将课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设计课
后的阶段,资源共享也未完全实现,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本内容强加于学生,要教会其认识世界的方法。作为高亦无法保证。而针对高职院校的资源更少,内容缺乏应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应与学生全方位对接,站在学生的用性,资源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利用性不大。这也就说立场重新建构课程,重新诠释思政课的教学。
2.育者不能完全依靠互联网资源。
明“互联网+”教学方式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方式,教高职院校思政课对养成学生职业素质具有直接作推进“互联网+”思政课教学的常态化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在教学中可以
用。人文教育要回归教学本身就要从学生出发,服务于说是一把双刃剑,高职院校应客观对待“互联网学生的学习,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学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但不能完全否定传统教+”教学方式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扬长避短,传统教学方法趋势,照本宣科的教学对学生无益,相比课本看得懂的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呈现多元化
与“互联网+”教学方式互相补充,即传统教学方法要
文字,学生更需要了解课本上没有的、更深刻的内涵本方式要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
弥补“互联网+”教学方式的不足,“互联网+”教学
质。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主动寻求“互联网+”课程四、“互联网快乐。
改革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主动学习、个人发展的1.“互联网理顺思政课“互联网+”思政课教改的实施路径+”教学在发展中将逐渐重塑教育系统,+”教学改革的主体关系
学
方法,重视课堂内外的沟通交流,进行深度改革,适应任何教学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断改变教学校、学习的边界将消除,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师和学学生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重构学习的意义才是高
生将摸索出适合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思政课教学的新方职院校思政课“互联网式。根据前面分析,“互联网个角度讲,职业院校思政课“互联网+”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从这动性、教师的引导性,其开放、快速、便捷的特征也为+”教学更尊重学生的主态化。“互联网思政课改革提供了解决办法。以研究样本势,高职院校应强化互联网思维,鼓励每位教师形成有+”教学方式是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趋+”教学改革应常课的效果分析为例,笔者认为思政课“互联网D系学生听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方式。需要学校、学生、教师的共同努力。
+”课改参考文献:
相适应的工作条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常言首先,“互联网+”教改要求学校为教师提供与之[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
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职院校实现“互联网高教研究,2016(2):70-73.
改,须投入专项经费建设网络教室,购买相应软件,对+”教[2]杨继文.法律应用与藏汉双语法学教育[J].贵州民
族研究,2015(4):210-213.
课程改革需要的硬件及软件设施。
学生和教师都进行理念及方法培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3]方桐清.高职院校校训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3):136-140.意识,做学习的主人翁。在“互联网其次,“互联网+”教改要求学生唤醒内心的自主
+”时代,学生不
[4]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教育”
能再当被动教学的接受者,也不能成为固定知识的存储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16(10). 者,而要成为课程、教学以及师生互动的共同创造者。学生对学习厌倦、反感、不感兴趣更多的是因为对所学
作者简介:梁静(1987—),女,山西阳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法学。
课程GAIGE改革KECHENG-085-2019年
第20期(总第168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