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建筑装饰设计

2020-11-08 来源:好走旅游网
建筑与结构设计

ArchitecturalandStructuralDesign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建筑装饰设计

UrbanRenewalArchitecturalDecorationDesignUndertheBackgroundofNewUrbanization

冯文成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00)

FENGWen-cheng

(Architectural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ofGuangdongProvince,Guangzhou510000,China)

【摘要】根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出现的问题和国家的指导政策,论文从城市更新建筑装饰设计的角度,提出建设“有地域风格和民

“有历史记忆和地方特色的城市”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的策略,以促进中国城镇化品质的提高。族特色的城市”

【Abstract】AccordingtotheproblemsandnationalguidingpoliciesunderthebackgroundofNewurbanization,thispaperputsforwardthe

strategiesofconstructingacitywithregionalstyleandnationalcharacteristics,hashistoricalmemoryandlocalcharacteristicsandculturalfeatures,topromotethequalityofurbanizationinChina.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国家政策;城市更新

【Keywords】newurbanization;nationalpolicy;urbanrenewal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467(2019)02-0043-04

【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9.02.220

1中国城镇化的特点、现实和严峻问题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繁荣、文明的历史过程,西方发达国家经历前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缓慢阶段、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社会阶段,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后工业社会阶工业化,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继而段,即先城镇化、产生对生态文明的追求。

而我国改革开放40年,在国家政府强势的调控作用下,速度快,持续推进的发展过程,在我国的城镇化经历起点低、

新区开发、旧城区改造、城中村建设领域就有市政基础建设、

城市更新等,即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同改造、

很多问题同时发生且高度浓缩,在建设领域就有城市期叠加。

建设急于求成、铺张浪费、政绩至上等问题,造成“千城一面”和城乡风貌雷同的后果。

处在不同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的城镇,在快速的城市更新建设浪潮中处境却极其相似:老城区或老街区整体拆除;重

建过程中,千篇一律地以现代主义和被规定的公共服务功能植入,穿越于高楼大厦之间,偶见尴尬隐藏在不同角落中的历史建筑,不为人所知;城镇里不同历史阶段发展起来的城市特色空间日益碎片化,缺乏识别度。城镇也因此丧失了原有的独特性和文化魅力。

城市更新中出现的多种不良倾向。在城市更新工作中,我—漠们对城市价值的认定上存在偏差和迷失。如去历史化——视历史文化,许多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建筑毁于大建大拆;同质—缺乏创新,跟风模仿,带假面具扮洋相,千城一面,特色化——

殆尽;高物质化———单纯追求效率和财富,忽视人文精神的认—审美价值扭曲,追求奇特怪异、光怪陆同和培育;奢靡化——张扬摆阔等。这种建筑文化缺失,不仅是专业技术缺位问离、

需要加强题,更是传统文化自信的缺失。在城市更新进程中,传承和发展,需要思考以农耕文明为根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的国家在城市更新进程中的文明发展转型问题。

2国家政策和指导方向

【作者简介】冯文成(1970~),男,广东肇庆人,高级环境艺术设计

师,从事建筑装饰设计研究。

2013年,国家召开城镇工作会议,认为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内需、缓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社会公平劳动就业效率、

43

工程建设与设计

Construction&DesignForProject

和公共福祉;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出“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和传承文化”4条原则;要注意“看得到山、望得见水、

留得住乡愁”;要尊重和保留原有的城乡脉络;要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美丽城镇,不能千城一面、

万楼一貌”;不能片面地“以大为美、以洋为美、以怪为美”,不拷贝洋符号,不一味地仿古。

2014年,国家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我们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同时对城市规划、

城市更新、建筑设计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在适应和服务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型、迈出新步伐、创造新业绩。

3城市更新设计中体现城市的历史、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

城市更新工作中,“要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在城市更新建筑装饰设计创作中,以城市规划为基础,确立城市的文化主题:(1)挖掘和保护文化资源,注重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留住存续城市文化记忆;(2)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1];(3

)关注特定地域的建筑文化、环境特点和建造技术,塑造具有地域风格、

民族特色的城市特色建筑和城市空间;(4)发现和提炼地方产业经济特点,营造城市建筑的社会、人文和场所,突出产业特色城市形象。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工作必须走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在适应和服务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和建筑装饰设计将坚持历史性、

文化性、地域性、民族性、产业性,着力塑造

“紧凑城市(宜居城市)”“有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城市”

“有历史记忆和地方特色的城市”“有文化特色的城市”“有产业特色的城市”

。4改造实践和研究

带着项目、结合具体的场地,从实践和研究2个角度,通过更具依据、

更有实操性的、基于市场、现场调研的设计,自外而内,由实践到思考,再回到现场,由此生成更贴切、更精准、应对未来不同项目的设计形式,服务于当下多元的生活方式和市场需求。

我们在2008—2017年参与过很多城镇更新改造项目,例如,西藏林芝市,海南万宁老八街,广州从化良口镇,广州从化

44

街口青云路,广州番禺红木小镇,佛山南海大沥镇重要门户,韶关新丰丰城大道,肇庆新兴沿江路等。

本文以3个具体的实践案例,来阐述我们的研究。

4.1有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城市

在全球化时代,城市和建筑地域特色塑造的语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我国,改革开放前,建筑材料来自当地,建筑和大地有着难以言表的内在和谐。建筑师和建造师都来自当地,熟悉地方文化符号和建造技艺,所以那时的建筑跟方言一样,“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特色鲜明。改革开放40年,主要建筑材料全球趋同,国际建筑师在全球自由流动,文化审美的时尚通过互联网也快速地传播扩散,建筑地域风格、民族特色的塑造难度越来越大。

如何塑造有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城市?

从城市空间和整体特色予以思考,即是一个城市空间及其环境给人的整体印象特征,包括建筑风貌特色、大地景观特色、

城市与山水关系以及城市格局特色。建筑风貌特色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特征,是建筑之间相似性构成的整体特征,大地景观特色是最具鲜明地域特征的,不可复制、

独一无二。以西藏林芝市的城市更新、环境升级实践为例,予以思考研究。

林芝市,被称为“高原森林生态旅游城市”“西藏绿谷,山水林芝”

。2016年,林芝市政府提出:林芝被确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城市品质、创建城市品牌、打造城市名片,是林芝发展的现实需要。

对林芝市的前身、建市的历史、城市的现状、周边的民族、环境、

民居特点深入调研,努力寻找,发掘其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特征、

环境元素:林芝市的前身是旧西藏拉萨统治者流放犯人的边远地区,也是解放军进藏的一个基地,后来发展成八一镇。

城市建筑以2大部分风格组成:(1)破旧低矮的藏式乡土民居,到改革开放后的简单藏式民居商铺建筑;(2)解放军进藏到改革开放前的简单方盒子建筑、部分苏式建筑;改革开放40年间的政府办公建筑和现代商业建筑。这2部分风格建筑,新旧穿插,高低错落,互相穿插,构成林芝市现在的城市空间特点。不同历史时段、

不同风格发展起来的城市空间日益碎片化,缺乏识别度,缺乏整体的统一的城市形象,同时缺失其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魅力。

林芝市辖区6个县,聚集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独龙族等多民族,地域特色浓郁,民居建筑丰富多彩,颜色鲜艳。在广东驻藏干部的带领下,对林芝的墨脱县、

波密县、鲁朗镇、米林县、雅鲁藏布江沿途采风,再沿川藏公路到布江达县、拉萨市、当雄县的纳木错乡和日喀则市进行考察,收集大量的民居建筑、寺庙建筑、风俗特征、色彩符号、生活习惯和祈望信仰等资料[2]。

经梳理、

归纳,整理出其多个民族的民居特色元素和寺庙特色,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建筑精品。挖掘、组织和利用林芝的自然、历史、当代建造、民族建筑等特色资源,用城市空间轴线,沿街建筑、公共活动广场、园林绿道、滨水蓝道串联起来,形成体系化,地域风格明显,民族特色个性的城市形象。将破旧低矮的乡土藏式建筑加建修复升级改造;简单藏式建筑添加特色元素色彩升级整饰;陈旧简单的方盒子政府建筑、商铺民居建筑以藏式风格改造外观;鼓励新建民居、商业建筑、政府办公楼、医院、文化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按此规则聚集,形成林芝市整体、统一的城市形象,彰显其独特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魅力,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林芝市迎宾路

图2林芝市牦牛广场鸟瞰

4.2有历史记忆和地方特色的城市

随着城市的不断演进和发展,大多数城市的历史环境已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有效呈现城市的历史记忆,积极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必须拓展思路,从有限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中寻找城市历史记忆,同时还应扩大视野至历史城市空间布局,乃至业已消失的城市历史风景。

海南万宁的老八街(老城区),它的存在和发展在今天的城市更新进程中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这个老城区分散着18世纪的潮州会馆、19世纪的南洋风格的商业老街及20世纪中

建筑与结构设计

ArchitecturalandStructuralDesign

建成的行政—生活一体化的苏式大院等诸多不同时期建筑。街道两旁的骑楼,老街格局前市后井,街巷走向随意自然,没有明显的规律特征,是万宁现存最古老、各个时期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历史旧街区[3]。

抱着改造老城区,改变城市环境氛围,提高居民生活环

境,保护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希望,我们做了详尽的现场调查:历史形成的城市脉络以及典型的南洋风貌建筑,理解日常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民俗[4]。调研后提出先启动改造2条街区,串联这老八街内的历史街区和公共空间资源的设计策略和保留计划:即将2条街区的18世纪的潮州会馆、19世纪的南洋骑楼和20世纪中的苏式大院串联,设计成一条时间、空间的轴线,组织成一条清晰有效的公共步行街,完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时间、空间体验。这种强调和放大的手法,使得历史形成的时间、空间脉络成为老八街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可见的人文风景线和空间特征。

对于先启动的2个街区内各个年代的建筑,其改造设计策略带有广泛的保育普适性,而非简单的修旧如旧式保护:对于18世纪的潮州会馆,予以修复、扩容,使其成为重要的人文公共活动空间,如图3所示;19世纪的南洋风格骑楼,予以翻新、提炼,使其更具风情、商业气氛更浓厚,提升营商环境之余成为标志性的公共步行街建筑,如图4所示;20世纪中的苏式

大院予以翻新复原,留住记忆,留住亲切,成为公共步行街上的特色风景点,游客的摄影之地;对于那些没有太多特色但有时间价值的旧民居和半塌方的民居,通过不拆除和加建带来面积增量及功能更新,丰富街区空间和生活内涵,提高当地居民营商环境和生活收入[5]。

在这里,

历史给了我们营造戏剧性空间和历史时光隧道的机会,以启动探讨一个有历史记忆和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时间和空间在同一维度上不断叠加,达到各方利益的共赢,以及举手投足间的生活品质和人文关怀。每一个城市都是

一部行进中的历史书,不断遭遇更多更精彩的故事。

图3海南万宁老八街—潮州会馆

45

工程建设与设计

Construction&DesignForProject

图4海南万宁老八街—南洋骑楼

4.3有文化特色的城市

文化特色的城镇,

是指具有鲜明特征和特色的建筑风貌、大地景观和城市与山水相融洽的格局、建筑之间相似性构成整体的城镇。

广州从化良口镇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与粤北山区的过渡地带上,105国道、流溪河贯穿全境,区域内“青山、绿水、蓝天、温泉”的大地景观优美;同时,良口镇是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交汇地,乡村聚落文化突显广府大屋的气派、客家民居的素雅,有清代典雅的建筑群和精巧的手工作坊;以客家饮食文化、农业生态文化、风俗民情充分表现出远离喧嚣、恬静的世外桃源特点。

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马术比赛和训练落户从化良口,从都国际会议中心建设(2017财富论坛接待场地)、2011年被确定为广东省旅游中心镇。以上种种利好,镇政府决定全新打造良口镇街区:以广府大屋、客家民居的建筑特色,沿105国道和流溪河全新、整体装饰街区,塑造一个有文化特色、岭南建筑形象鲜明的以吸引文创、休闲度假的旅游中心镇。

通过调研良口镇城区和辖内几个乡、沿105国道和流溪河沿线,收集当地广府大屋、客家民居、清代的建筑群和手工作坊的建筑风格资料;同时调研从化街口105国道段的建筑整饰和黄埔区丰乐商业街整饰。

调研整理归纳后提出:先启动良口镇城区105国道沿线建筑全新整饰改造,以广府大屋锅耳屋风格全新改造办公、教育等公共建筑,以客家民居风格全新整改民居、商铺建筑。其中的建设大楼、中学、电信大楼、人民法院大楼、供电局大楼以广府大屋锅耳屋元素全新的创作,重点打造极具文化特色、岭南风格的形象,引领着整段105国道街区,塑造一个全新的岭南建筑文化特色的城镇。

46

整改后的这些建筑在新街区中高耸悦目,与低矮民居高低错落、灰墙翠瓦、相得益彰。整个新街区与流溪河旖旎粼光、远山青翠雾烟相联相映;城市与山水相融洽、和谐,树立起良口省级旅游中心镇、全国重点镇的地位。

良口镇街区的整体改造,在今天的城市更新工作中很典型:以政府推动,统一设计规划,以公共建筑先行,民居、商铺跟进,以全新的城市形象吸引大众,打造一个有文化特色的城镇,如图5所示。

图5从化良口镇街景

5结语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山水和地域风情,都有承

载历史文化记忆的历史地段和文化遗存,都有各个历史时期留下的文物古迹和建筑精品,只有通过城市特色体系规划、地段城市设计和建筑装饰设计整合,把它们“找出来、亮出来、串起来、用起来、活起来”。系统挖掘、彰显、组织、利用各类自然、历史、当代建造技艺等资源,用城市的历史时间脉络、城市空间轴线、历史文化记忆、特色地域风格、民族风情风俗、特色产业“串连起来”,通过城市更新营造整体化、体系化的鲜明城市形象,破解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的格局,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周岚.新型城镇化的城市规划建设策略[J].建筑学报,2015(2):13-17.2】宋春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

2015(2):1-4.

3】刘珩.模糊与浸入———关于时间与城市厚度[J].城市环境设计,2016

(4):70-73.

4】董晓峰,杨春志,刘星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探讨[J].城市发展研

究,2017,24(1):26-34.

5】吴良镛.新型城镇化与中国人居科学发展[J].小城镇建设,2013(12):

28-29.

【收稿日期】2018-05-2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