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的问题,面对就业的压力,很多 人开始选择自己创业,但是创业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为 什么会出现,又该如何避免或减少,学校是否应该支持学生创业,如何教 育就成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关键。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创业问题; 学校; 创业教育
正文:
国家高校的扩招,导致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一年多过一年,在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现象下,尤其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工作是非常的难,而且,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就是难上加难,所以,现在有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了考研,既想缓解一下毕业就业的问题,又想能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文化竞争能力,但是,不可能所有大学生都去读研究生,或许是没有考上,或许是家庭条件不允许,或许想早早的进入社会积累经验等等。长期以来,大学生毕业后往往只能被动地求职,不能主动地创业,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局限于研究型、应用型,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观念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后,才去考虑创业的问题,以致形成了大学生“无业才创业”的错误认识。 大学生创业不应该是在就业难面前的“无奈之举”。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成材的重要模式。但是成功的创业需要资金、人才和管理技术,需要储备很多知识和经验。大学生创业,不但可以自造饭碗,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即使在创业环境日益改善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一、创业可能面对的问题
问题一、资金问题
在创业过程中,除了前期准备外,最重要的就是启动资金,在目前大学生创
业的例子里,很多人的启动资金由家中提供,对那些家底不厚的人来说,这种方式显然行不通。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有创业冲动的大学生认为“资金是他们创业的最大困难”,虽然可以银行贷款,或利用创业资金,但很多人怕付利息,怕亏不起、还不起。在这方面除了资金来源问题外,还需要有勇于承担失败的勇气,一个人要创业、要发展,就要敢借钱。商场上有句话叫做:会花钱的,花别人的钱;不会花钱的,花自己的钱。
问题二、创业迷途
现在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已经越来越重视社会这个大家庭,并已经认同社会与学校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同时我们也开始注重社会实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能够树立一个比较乐观的创业心态并有助于我们更容易的融入这个社会中去。当代很多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想法,就是不知道该怎样操作,这使他们成为了迷途羔羊,尽管有目标却不知该利用何种办法去实现,虽然有的人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有了一定的实现措施,但是却有很多人将市场回报率看得比较重要,他们过于担心自己在投入一些资金后会血本无归,既损人力又损物力,做了一次赔本买卖,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思想严重困扰着他们。同时还有人表示由于在资金、经验、人际关系方面比较缺乏,所以能够成功创业相对来讲又是不容易实现的愿望。
问题三、创业方向
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里,我们的行业化分越来越明显,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型行业,这也就使我们的创业项目要多样化,那么该怎样选择呢?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家都奔波于创业的热潮里,当然首当其冲的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因此有不少大学生表示,他们并不注重自己在大学里所学专业是否于自己的创业项目相契合,是否是自己对口的行业,但是他们也不盲目的随大流去选择那些热门的行业,恰恰相反,他们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大家一致
把目光转向了那种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里,这也充分表明了大家在创业时所考虑的不仅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内部因素。当前大学生创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服务业,特别是商贸、流通、物流。目前大学生创业者大多从事技术含量和门槛都较低的服务行业。虽然开始比较容易,但最后无疾而终者居多。在目前中国大学教育中,素质教育还相对薄弱,因此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创业的“武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许多同学只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赚大钱”的念头,就匆匆投身于某个行业中,对形势估计不充分甚至是盲目行动,因此往往事倍功半或者一无所获。 问题四、创业经验
我们从六岁进入小校,二十几岁走出大学校门,我们能接触到的人除了同学就是老师,我们很少会接触到社会上的人,我们除了学习就没干过别的事情,毕业了让我们离开校园,去干别的事情,经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我们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来讲,每个人都存在一个经验不足的问题,唯一不相同的就是所学的专业不同,也许有些人所学的专业有利于创业,但是面对从零开始的生活,所有人都面临着经验不足的问题。虽然有很多前辈都创业成功,例如淘宝的马云、聚美优品的陈欧等等,看到他们的成功,很多人都想走创业的道路,有不少人开始模仿前辈们的模式,走他们的走过的路,了解他们的创业过程,但毫无新意,成功的也少。一些另辟蹊径的人,因为没有经验,又无前人可以借鉴,在加上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很多人接受失败的能力比较差,无法承受打击,选择放弃。在没有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创业只能看到曙光,却看不到方向。创业过程中产品和服务也往往因为限于模仿,缺乏创新而屡屡导致失败。他们希望接受一些创业培训,比如如何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在创业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也希望可以有专业的老师或导师进行指导,避免走弯路。
二、创业问题原因分析
第一,缺乏创业信念。由于社会新闻和网络上的宣传,在大学生心中的创业,
看到的更多的是成功的事例,过于的关注成功的实例,让他们的心里认为创业并非很难的事情,而忽视了创业的人很多,真正成功的就那么几个的事实。对此他
们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创业中如遇到挫折和失败,就感到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另外,他们对公司的运作认识过于简单、理想化,没有考虑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风险,也便没有对策应对。
第二,设想幼稚,脱离实际。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的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认为只要有好的想法就可以很容易的吸引别人的注意,创业成功。但投资人看重的是创业计划中的真正技术含量有多高,市场空间有多大,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丰厚。对于这些,创业者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的一个主意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第三,大学生普遍认为创业当老板就是指挥员工干活,他们对创业问题的认识还处于糊涂状态,考虑的不够深刻,还很简单幼稚。因此他们的行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他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谬误,不是很完整,导致难以正确处理一些具体事情。说简单点,就是太嫩,太不成熟。其实创业首先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工作岗位,然后为别人提供岗位。要想帮助更多人就业,就必须有把企业做强做大的能力。而打工是取得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的好办法。 第四,社会现状中对于大学生创业还没有很好的氛围。自从大学生接触并了解
大学生创业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逐渐增长,创业的速度、人数增加迅速。我国大学生创业欲望强烈,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的。而且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再者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支持,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舆论氛围不浓厚。
第五,国家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还不够完善。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
创业所需的各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如银行贷款、申请工商注册等环境因素也使他们雪上加霜。在办理过程中各种手续办理比较烦琐,对于很多初次创业的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一般的做法都是委托专业的机构办理,但办理费用也不小。另外,对于在校的创业学生来说,在办理过程中还存在基本的担保问题,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相关结构往往会要求或建议有老师参与。而且,我国与创业相关的政策、法律、金融等设施不完备,特别是缺乏风险资金投入。由于大学生创业在我国的历史比较短暂,各方面认识不够,鉴于特定的国情,不能如美英等
发达国家那样能够吸引一些风险投资家的青睐。 虽然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意义有所认识,学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有所了解,但学校的教育还是没有相应跟上,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绝大部分缺少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三、学校对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及鼓励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
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是素质教育新的突破口,是解决当前及今后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方法。 自清华大学举办了我国最早的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来,近年来各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但其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在理论研究上,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只是散见于诸如全面发展教育、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就业与创业等理论层面上的探讨,缺乏对创业教育集中的、系统的和全面的研究。另外,高校的理论研究不系统,再加上高校自身创业较少,和社会上企业联系不多,缺少创业的经验,从而直接导致了教育教学上的缺陷。最后,学生创业教育的缺失、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不足也导致了学生自主创业较少、成功率比较低。
大学生创业教育既是教育领域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面临的课题,既需要教育教学的改革,也需要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通过加大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还需要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配合,创造有利于和能够促进创业的条件,吸引学生创业。这无论是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中国的传统习惯,学生大都是享受父母的宠爱,习惯于接受到手的工作。大学生由于历史的惯性,也由于社会的复杂,也由于自己条件所限,他们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一条创业的路,面临着困难,面临着风险。但是时代已经赋予了他们期待和责任,成就未来就得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新生事物,总得有阳光的照耀才能茁壮成长。大学生创业,社会的扶持必不可少。国家相关政策、学校的积极鼓励等都在不断地完善着新的创业环境,滋养
着大学生创业这棵还不太成熟的“苗”。相信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投入,加上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深入实践,在这一系列坚固基础的支持下,大学生创业这棵稚嫩的小树,一定会枝繁叶茂,顺利成长。
如今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必然趋势,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趋势还会持续,因此,学校和社会也应给创业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学校还应做大力的宣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了解国家及政府的相关政策,必要时还可进行一定的培训。作为大学生也应当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国家更新的相关政策,以便随时做好准备。由于在大学期间,大学生的空余时间很多,为了不荒废青春,不虚度光阴,大家可以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创业大赛,选择一个合适的创业项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也使自己提前与社会接触,从而使自己终身受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