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内涵探析
2023-01-22
来源:好走旅游网
经营战略 ■■■r 【摘要】建设大批创新型企业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 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在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的带动下, 学术界对于创新型企业的研究也持续升温,但对创新型企的概 牌;创新行为成效显著,带来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对创新目标、动力、条件、手 段、成果等多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创新型企业定义为:具有 念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对其内涵的分析还不够深入。本文综合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创新型企业的概念界定,并从创新目 标、主体、动力、能力、手段、绩效等多方面分析其内涵,阐述了 创新型企业的运行过程,以期为实务界提供更为清晰的创新型 企业理论框架。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概念 内涵 一、创新型企业的概念界定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特定的国情决 定了我们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要 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我国政府也正式提出了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战略目标。创新型企业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型国家中肩负着重耍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全力推进创新型 企业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2006年,国家科技部、 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等3部门联合启动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 作,确定华为、中石化、钢铁研究总院等103家企业作为第一批 试点企业,旨在通过示范来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 新的内在机制,探索不同类型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引导 和带动广大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 体。在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的带动下,地方也相继开展了试点 工作,掀起了一股创新型企业建设热潮。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创新型企业评选和试点工作正如火 如荼的开展。国内学术界对于创新型企业的研究也处于方兴未 艾、蓬勃发展的时期。虽然近10年前就有学者对创新型企业的 概念进行了表述,但创新型企业研究真正进入高潮期,还是在 我国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是2006年国家三部委 启 - 仓r0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之后。 2006年以前,国内对于创新型企业的研究层次较浅,较为 倾向于将企业创新等同干技术创新。2006年4月,科学技术部、 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三部委在《关于开展创新型企 业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给出了创新型企业的初步定义:“创新型 企业即是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 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通知》下发以 后,随着各地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许多学者 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纷纷对创新型企业的概念进行了分 析和阐述。大多数学者对创新型企业概念的界定不乏共通之 处,包括:创新型企业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也包括管理创新、 制度创新等内容;创新型企业要有持续创新和发展能力;创新 型企业要体现创新的自主性,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品 54 《当代经济)2olo年7月(下) 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强大的创新能动性,以良好的创新体系和创 新资源条件为基础,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为核心,通 过全面自主创新取得显著绩效,实现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新型 企业。 二、创新型企业的内涵分析 1、创新目标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领导层结合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 环境状况(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变化、政策影响等)综合分析后, 所确定的~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 望值。创新型企业的目标就是努力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 企业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即在战略目标引导下,明确创新方 向,积极开展企业创新活动,不断取得创新成果,然后创新成果 有效转化为企业经营绩效,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提升,进而 强化企业创新动机,使其加大下一轮的创新投入,改善创新能 力要素,使得创新产出回报更高,不断达到新的战略高度,从而 形成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也是以创新为根本特征和运行基 础的新型企业管理和发展模式。在该模式中,具有企业家精神 的领导层发挥着主导作用。从确定战略目标,制订创新规划,到 调配各种资源,指导创新活动开展,企业领导层的战略眼光、创 新意识和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创新的成败。 2、创新主体 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主体是组织中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 核心员工,尤其是具有研发和管理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有效的 创新活动离不开组织层面的规划设计、资源调配、控制协调等 工作,更依赖员工队伍去实施具体的创新活动,尤其需要创新 型人才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完成关键的创新工作。在企业的创新 过程中,人既是创新活动的实施主体,但又与企业创新的其他 要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具体的创新进程中不断得到能力 提升和改造,也属于被创新活动作用和改变的客体。员工队伍 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是组织创新绩效的重要体现,组织内部 知识技能的积累将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为后续的创新活动打 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是人,尤其是核心的 技术研发和管理人员,调动核心人才的创新能动性,并促使员 工队伍建设在创新进程中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对于创新型企 业来说至关重要。 3、创新动力 创新型企业应该具备源源不绝的创新动力,从组织到每个 员工都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愿和动机。这种创新能动性所依赖 _ C0NTEMPORARYEC0N 01 瞒沱S℃●■■■■■ ■l 经营战略 i 的创新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市场 拉动、技术推动和政策引导等影响,创新型企业要能够灵敏地 感受和接收它们给企业带来的创新压力和机会,并通过战略目 标的确立为员工的创新活动指明方向。二是企业内部创新能力 要素的影响,尤其是良好的创新文化形成的创新精神、创新氛 围对员工的创新激励等。内外两方面的有效结合为创新型企业 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动力源泉,使得创新型企业始终保持较强的 创新能动眭。 4、创新能力 作(中介服务、技术合作等),只要创新进程由企业自身所主导 和控制,并能形成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即可。 此外,全面自主创新的内容要围绕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 品牌创新为核心,因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强势品 牌,既是企业创新的直接成果和实质内容,又是企业进一步创 新、取得持久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衡量创新型企业的重要标 志。 6、创新绩效 作为创新型企业,其创新行为或活动应产生显著的创新绩 效:一方面是指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而对外技术依存度低, 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创新能力要素是否完备。创新 能力要素主要包括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和创新资源, 其中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和创新人才构成创新体系。创新文化 是与创新实践相关的,以追求变革、崇尚创新为基本理念和价 值取向的动态文化形态的总和,主要包含创新精神文化、创新 制度文化及创新环境文化三个层面,其中创新精神文化蕴含创 新的内在动力、理念和价值观,对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活动起 先导作用,构成创新的灵魂。创新资源是指直接参与企业创新 活动,并对创新成果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各类物质和非物质资 源。通俗地讲,就是企业创新活动所必需的人、财、物、技术和信 息。具体来说,人主要指企业中的研发和管理人员,财是指创新 活动中所投入的资金,物在大体上包括场地、设施、设备仪器和 材料等物质资源,技术主要是指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的 知识技能、工作方法、操作技巧等,信息主要指与创新活动相关 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等。所有这些资源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 本投入,是完成创新整个过程不可或缺的参与要素。创新型企 业必须在创新文化、创新体系、创新资源等要素建设上制定具 体的保障措施并大力投入,才能为持续的创新活动提供相应的 能力保证。在具体的企业创新活动中,创新能力要素的发挥应 用与有效的创新手段相结合,进而保证了创新能够取得良好的 绩效。 5、创新手段 创新型企业的有效创新手段是持续的全面自主创新。所谓 全面创新,一是指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活动不仅包括技术创新, 也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内容,其中技术创新为核心,制度 创新是前提,管理创新为保障;二是指参与人员广泛,是一种调 动每一个员工都积极参与的全员创新;三是指全时空创新,即 企业创新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进行全空间创新和全时创新。 企业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为满足全球化 竞争的需要,借助先进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实现创新时空观的 全面扩展,力求做到全时、全地域创新,并具体落实到全流程、 全价值链创新上。企业采取外包、竞合、战略联盟、虚拟团队等 组织形式使得企业的边界跨越了地区、行业甚至国家的限制, 促进研发、制造、营销等的全球化。例如,GE、诺基亚等许多跨国 企业在全球各地设立了研发中心或基地,以整合全球科技资源 进行创新。 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 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成果商业价值的过程。自主 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体现了企业创新的自动、自觉和 自主性,但自主创新并不排斥企业创新进程中与外部机构的合 能通过全面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品牌等创新成 果,而这些成果转化后,如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等,主导了企业 绩效增长,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带来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指 企业创新过程中,动态的核心能力积累和发展,如技术能力、管 理协调能力等,可以为企业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7、运行过程 综上所述,创新型企业的运行过程可概述如下:企业领导 层带领核心员工作为创新的主体,在企业战略目标引导下,在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冲动。他们 对市场需求、科学技术、相关政策等环境因素变化给企业带来 的机会和威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企业及其员工对战略目标的 认识与创新欲望相结合,通过企业创新机制的引导和有效创新 组织的支持,明确具体的创新方向,萌发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 利用企业的创新资源,产生有效的创新行为,形成显著的创新 成果,并通过创新成果的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从 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创新行为产生过程中,可 能会对企业文化、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和创新资源提出新的要 求,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显著的创新成果与增大的企 业绩效会提升企业战略目标,强化企业创新文化,支持创新资 源条件的改善,进一步激发企业及其员工的创新欲望,使企业 创新进入一个持续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结束语 明确创新型企业的概念、内涵,可以为实务界建设创新型 企业提供更清晰的理论框架,指导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创新 理念,更好地抓住创新的关键内容和重点环节,不断提高企业 的创新绩效。当然,对不同行业领域中创新型企业的典型特征、 建设途径和方法还需要深入实际进行更多更具体的实证分析 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冯海昱、黄德春:创新型企业内涵新探Ⅱ】.科技管理研究, 2007(4). 【2]余桂玲:创新型企业与创新型国家们.社科纵横,2008(9). 【3】丁云伟:创新型企业的内涵与特征Ⅱ】.学术交流,2008(3). - [4】赖流滨、张汉文:创新型企业的提出背景及内涵Ⅱ】.湖南财经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5】祝爱民、刘盈君、徐英杰: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研究U】.科学 学研究,2009(2). 《'3 经济)-2010年7月(下)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