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场地平面图是拟建项目施工的总体布置图。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在业主提供的施工用地范围内,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材料堆场、临时房屋、大型施工设备、集土坑、拌浆系统、临时水电管线、消防器材等作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来规定施工区域内正确处理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施工用地规划及部署
1. 平面用地范围确定
对业主提供的施工用地,应先进行现场实测实量,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准确的平面用地范围图,然后根据隧道施工的要求,在确定的有限的平面空间内进行施工现场的规划和布置。
2. 施工用地规划
在业主提出的施工场地中,分施工用地区域和生活用地区域,考虑到隧道施工属土建工程项目,施工地区域扬尘较多,环境不是很好。因此,两区域间最好相隔一定距离,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分离,同时,生活区域尽可能布置在上风口。 (1)施工区域部署 ①施工平面布置依据
a. 各种设计资料,包括施工平面图及建筑范围内有关已有或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b.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
c.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便于了解特殊施工机
具及材料、构件堆放、储存量,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d.各种建筑材料、管片、施工机械、拌浆系统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一览表,以便规划用地内部存放场地和运输线路问题等。
②隧道施工项目施工区域布置原则
a.施工区域的布置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各工序之间的干扰; b.场内施工便道满足车辆行驶要求,运输方便通畅,出入口方便、安全; c.行车吨位满足施工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施工场地布置;
e.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要求,易燃易爆仓库设置安全,氧气、乙炔分开放置;
f.堆放点各类施工材料堆放整齐,使用方便,管片堆场内管片便于调运,场内容量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g.集土坑位置要满足出土和运土的方便,少污染、易清洁; h.近井点测量标志安全,通视性好; i.各种生产设施应便于工人生产施工。 (2)生活区域部署
生活区域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室、车棚(或小型停车场地)、休息室、浴室、厕所、水电配套设施等。生活区域原则上应设置在施工区域以外的地方,如受用地范围的局限,也应采取搭建隔墙等措施进行隔离。
二、现场施工用电及一般要求
隧道施工工地临时供电组织主要包括:计算用电总量、确定电压等级、确定导线截面面积、电柜、电箱容量,并进行供电线路设计。
1. 施工用电总量
用电总量一般根据盾构设备负荷与盾构掘进辅助施工设备负荷及生活办公区负荷计算累加而得。表4-1是计算各用电设备视在负荷表,表4-2是整个施工场地用电总容量汇总表。
表4-1计算各用电设备视在负荷表
序号 用电设备名称 合计 设备负荷(kW)
表4-2整个施工场地用电总容量汇总表
序号 合计 2. 确定电压等级
(1) 隧道盾构掘进机设备采用高压供电,一般电压等级10kV。
(2)盾构辅助施工设备采用低压供电,一般电压等级0.4 kV、50Hz;三相五线制。一级负荷;盾构掘进机,隧道照明其他用电设备一般归为三级负荷。 3. 供电方案 (1)高压部分
①为确保隧道施工的连续性,盾构高压电源实施双电源配置,分甲、乙两路高压提供,手动切换,在两路电源中任一电源失电应首先保证盾构用电。
项目 用电总量(kVA) 同时利用系数 功率因素 视在负荷(kV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