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峡大坝建成后的影响

2023-05-05 来源:好走旅游网
..

课程:水环境保护

金融学目录

 憧憬三峡大坝

 游三峡大坝

 三峡大坝简介

 专家对建造三峡大坝的见解

 三峡大坝建成后的影响

 怎样对待所造成的影响

憧憬三峡大坝

..

2011132204 2012、11、27

陈志芳

..

世界上,没有哪一条江河,能够像长江三峡这样,拥有长达200公里的山水画廊,拥有7000年的文化积淀。在没修三峡工程之前,说到三峡,人们就会想到李白笔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唱。今天,再说到长江三峡,人们就会想到毛泽东“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著名诗句。修建宏伟的三峡工程,改造三峡河段的天然河道,开发长江三峡水力资源,造福中国人民,是中国几代领导人和水利专家的梦想。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我来宜昌上学之前,三峡大坝的声名早就如雷贯耳。它经常在各种资料报刊上出现,甚至于高考前的茫茫题海中,三峡大坝这四个字就如神仙般腾云驾雾而来,而这时,枯燥的题目突然变得生动起来,烦闷的心像拂过一缕清风般变得轻松明媚。三峡大坝,我无时无刻不在憧憬着,即使只是看到报刊上模糊的黑白照,我也不得不为它的壮观所深深地吸引。我想,总有一天,我要一睹它的芳容。

游三峡大坝

而这个梦想终于在我上大学之后实现了。今年五月份,我拿着年卡去了一次三峡大坝,进入之后,坐车到第一个景点:坛子岭。

坛子岭,三峡大坝景区的制高点,因其顶端观景台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该景区所在地为大坝建设勘测点,海拔262.48米,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仅仅能欣赏到三峡大坝的雄浑壮伟,还能观看壁立千仞的“长江第四峡”双向五级船闸。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站在这里,才真正感受到它的壮观和无可替代的壮美,也终于体会到古代诗人为何总会在登高远眺时高吟一首美丽的诗篇,而我此刻激动的心情就连诗篇也难以尽述。

..

..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来到这里,真真切切地看到曾经憧憬过无数次的地方,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不得不感叹这个工程的浩大,它就像个磁场一样牢牢地吸引着我,使得我的思想、我的文字只为它运转。我情不自禁地想,人类的智慧该是多么伟大,才能完成这举世瞩目、无与伦比的大工程!

三峡大坝简介

三峡大坝,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长2309米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全线浇筑达到设计高程185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外,其224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一,1000多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居世界第一(伊泰普水电站第二其为948.6亿度),三峡大坝荣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世界纪录。

2008年6月6日《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和学者评选出了“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最有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三峡工程名列其中。

三峡大坝是举世闻名的大工程,为了完成这个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伟大工程,其间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尽数。当然,三峡大坝使全民族受益的事实毋庸置疑,它的功劳也是

..

..

无可比拟的。三峡的年发电量和航运效益是很可观的,防洪也是功不可没的。但它同样近似一把双刃剑,长江三峡大坝的一些副作用必须密切关注。

在生态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也有一些地方山体滑坡增加了很多,可能跟三峡工程有关。一些生物像鱼类因为蓄水等一些原因改变了生活的环境,使得它们的洄游受到了影响,而这直接影响了这个种群的繁殖。

除此之外,湖北,这个素有“千湖之省”的水乡泽国,目前正在承受一场干旱剧痛,大量湖泊裸露出龟裂的湖底。而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遇到了空前的“水危机”,水域面积仅为去年同期的1/10,创下历史最低纪录。“水乡”江苏省同样未能幸免,南京溧水石臼湖已经基本干涸,数万亩螃蟹养殖场绝收,人民苦不堪言。

近年来,中国南方频现异常气候,四川和重庆等地出现酷热、大旱以及暴雨等异常天气,三峡时常成为矛头所指。很多人认为,是三峡工程导致气候发生变化,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及其少见的干旱。

据报道,因为三峡大坝的修建,三峡大坝附近还有大规模的移民。原来生活在三峡一带的人都不得不放弃了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到新的环境去,移民带来的社会问题如怎样安置移民、安置到哪里合适等并不能忽视。

专家对建造三峡大坝的见解

在三峡工程建设以前,长江上游的泥沙将大量淤积在大坝内的问题就引起了已故中国

..

..

著名的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黄万里的担忧,在他看来,三门峡水利枢纽就则是一个最为现实的案例。

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水库于1960年建成运营。该水库仅在建成几年的时间里,大量泥沙就淤塞了三门峡水库和渭河的下游河道,潼关河床抬升近5米,淹没了渭河下游大片土地,几十万库区农民被迫迁移,若继续发展,严重威胁关中平原和西安市的安全。这些直接导致三门峡水库多次改建,降低水位运用,国家遭受了巨大损失。

其实,早在1956年5月,黄万里就向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提出了《对于黄河三门峡水库现行规划方法的意见》,全面否定苏联专家关于三门峡水库的规划,但有关部门听不进他的建言。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1960年6月高坝筑至340米,开始拦洪,同年9月关闸蓄水拦沙,是年潼关以上渭河大淤,淹毁良田80万亩,一个小城被迫撤离。库内的水位在涨,库区的农民一批批挥泪踏上离乡背井之路。这一切几乎都在黄万里老先生的预见中。其实,黄万里只是本着科学家的视角,说出了关于黄河及泥沙与三门峡大坝问题的科学的真话,可是他的想法并没有被大多数人认可,甚至因此,他被打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文革”中更贬他到三门峡挖厕所以示惩罚。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谁又能保证工程更为浩大,关乎更多人利益的三峡大坝不会重蹈三门峡水库的覆辙呢?

因此,这场教训让黄万里在三峡工程上马前就提出了劝谏,要求三峡水库停止修建,以免重蹈三门峡覆辙。在给中央领导上书的一封信里,黄万里认为“此坝蓄水后不出十年,卵石夹沙随水而下将堵塞重庆港”。

按黄万里的研究,长江上游最重要的造床料为砾卵石。卵石不同于泥沙,泄沙孔排不

..

..

出去。若建了大坝,每年上亿吨的卵石将无法出川,而在上游淤积起来。到时候,重庆市江津北碚等县将遭洪水没顶之灾,只能炸掉大坝,把石碴连同历年沉积的卵石用船运出峡。

黄万里老先生撰文指出:“(长江三峡)造坝截断沙流,使上游洪水抬高,泛滥频繁;下游停止造地,滩涂侵蚀。所以世界上有些国家已停止修建拦河大坝。例如巴西把原计划在亚马逊河上修建而未动工的25座水坝全部搁置起来。在马来西亚,全国人民反对修建40亿美元的沙涝越巴昆大坝。在印度,停建了已动工八年的赛伦特大坝。在澳大利亚,取消了富兰克林河上修建塔曼斯尼大坝的计划。为了发电,拦河筑坝虽能利用水力,但会影响地貌,危害民生。所以人们一般在源头利用水力发电,不致产生显著的害处,或者改用火力或原子能发电。第二,从经济观点来看,三峡大坝每千瓦的成本既高,工期长达17年;不如考虑改修许多个大中型50至100万千瓦站,陆续修建,5年建成一个,年有所成而回收资金,经济效益更为合算。第三,从国防观点说,大坝之成无异制造一弱点资敌。若使电厂被毁,则华中工业瘫痪;若使大坝被毁,则两湖三江人民沦为鱼鳖。”

在三峡大坝决定修建后,黄万里老先生写下了《哭长江三峡大坝开工》的七言绝句,他预言:“……更多的水中漂游着的悬沙也部分沉积下来,堵塞住重庆港,断绝航道。洪水时抬高水位,壅及上游合川江津一带,淹没较两县更低洼之地,那里人口数十万,可能发生十倍于1983年7月底安康汉水之灾,惨绝人伦。这就是长江干流永不可修高坝的理由。若重来一个81年7月当地的洪水,则只要一次大峰便可成灾。

“事实上,三峡水库近来的卵砾石来量并没有像黄先生估计的这么多。四川盆地周围从长江支流带来的卵砾石,其实在到达成都平原后,大部分都已经被淤掉了,真正进入三峡水库的卵砾石其实很少。” 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组长、今年已经83岁的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 张仁告诉记者,工程论证时测量得到的卵砾石来量是每年约30万吨,这远远小于黄万里当初的测算。

..

..

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祝从文看来,通常的情况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多雨季节,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湖北、江西、江苏、浙江、湖南、安徽、上海等地均出现了不成程度的干旱。

不过祝从文否认了三峡工程蓄水导致了长江中下游严重干旱的说法。他说,只要三峡大坝进行正常的放水,就不会威胁下游的供水,它也不会导致下游地区出现大面的干旱。

“现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异常干旱应该是大尺度的气候变化,这与全球的气候环境变化有关,单纯一个水利工程项目不会对大尺度的气候系统发生影响。”祝从文认为,现在一些人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异常干旱归罪于三峡工程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此,将长江下游地区的干旱以及南方气候的异常完全归罪于三峡大坝的建造,是不合理的。

三峡大坝建成后的影响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实事求是,从科学上讲,过去主要担心的是移民问题,认为人的问题最复杂,这是最大的问题。实际上,移民问题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人口本身是可以流动的,加之三峡地段处山区,这些地区人口的生活水平也并不高,移民到平原等生产、生活更好的地区是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理解的。尽管后来有增加移民量的“翘尾巴”问题,但还是相对容易解决。其他一些问题可能是长期的,很不容易解决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长江中流动能量——鱼群的回游通道的建设十分必要的,部分植物和动物群落

..

..

得迁移和保护。回流鱼群的影响是看不见的,它可能是保持一个河道通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现在的研究也是很不够的,主要是对鱼类的跟踪比天上的候鸟还要困难。水中鱼类的迁徙和变化是否会带来严重的人类健康问题,现在还不好讲这个话。眼下的洞庭湖流域出现疫情非常严重的血吸虫病与鱼类多年受大坝阻截有否关系,这是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的。长江中的一些鱼类资源是世界特有的,比如白暨豚、鲟鱼、江豚等。白暨豚可能成为了一种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鱼类资源了。鲟鱼他们所产卵要在长江上游孵化,这些幼鱼对于上游江中淤积物的清理具有不可轻视的巨大作用。长江的鱼道建设在三峡决策中几乎没有做什么重要考虑。

第二:气候的变化问题。由于蓄水量和蓄水面积的扩大,长江的部分水系发生面目全非的改变。比如现在发现雾气更多地笼罩在三峡库区,不仅影响航运,而且湿度加大了,昼夜温差缩小了,造成局部气温和物候的变化;比如川东地区的雨量会加大,可能加剧川东地区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自去年蓄水以来此种情况有明显上升,目前还没有达到地质平衡和稳定。比如说,原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没有人迹,因为石油的开发需要,现在有人进住了,并小部分种植了植物和修建了公路,现在冬天一片干旱的荒漠中心居然也下雪降霜了。这是非常令人惊奇的事情。长江三峡对气候的影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第三∶所谓的排浑蓄清措施无法解决水库的淤积问题。虽然中央政府为了防止砾卵石淤积问题的出现,在嘉陵江和金沙江上建造了和正在建造多座大坝,阻挡砾卵石和泥沙进入三峡水库,但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多只是把问题在时间轴上作个推移,把更严重的问题留给子孙。三峡水库蓄水之后,有约百分之八十的泥沙淤积在水库中,而且主要是淤积在水库的尾部。由于水土流失进入水库的红土微粒,粘性强,和粗沙、砾卵石、掺杂在一起,组成坚硬沉积层,和黄河中的细沙的特性有很大差别,排浑蓄清措施对这样的沉积层根本没有办法。重庆港口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重庆市已经做出计划,将重庆港上迁到寸滩和下移到万洲。

..

..

第四∶三峡蓄水之后,水流变缓,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减,三峡水库水质明显变坏,特别是过去水质好的支流河段,水质恶化问题更加严重。三峡工程论证时,三峡河段的水质是全中国最好的,大部分河段属于二类水。虽然现在三峡河段的水质为三类水,但是由于这期间水质指标的更改,现在的三类水只是当年的四类水。由于三峡水库水质问题,三峡库区的各市、区、县都不准备把三峡水库作为生活饮用水源,而要另辟水源。可见三峡水库水质问题之严重。

据统计,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远超出论证报告所估计的范围和强度。根据台湾的研究报告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台湾的东海渔业资源产生不利影响。而国内根本不让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同时,国务院也承认,三峡工程带来了如土壤侵蚀,地震,干旱等地质灾害风险以及社会动荡。

怎样对待所造成的影响

中国总理温家宝当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结束后发布这项声明。声明还说,这些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问题出现在三峡大坝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但是问题不能够立即得到解决,还有一些问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新要求”。中国政府称将继续解决三峡大坝引起的问题,承诺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增加资金用于环境保护。

对于长江下游的干旱,有必要时可进行人工降雨。而对于三峡大坝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政府可出资在三峡大坝周围建立小型的生态系统,除此之外,还应开辟一条专攻鱼类在繁殖季节洄游的通道以保证鱼类的正常洄游,从而保证它们的正常繁殖以确保物种的

..

..

延续性。同时,相关组织也应致力于三峡大坝水污染的治理,尤其是在三峡大坝成为开放景点之后,随着游客流量的增加,水污染在所难免,针对这个问题,有关部门应开展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让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样,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并把它当成自己的责任。与此同时,还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治理已经造成的水污染,不可拖延,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问题。

对于三峡大坝已经造成的负面影响,比如对地质灾害、水质污染带来的变数,更应有长期规划。在大坝全面建成之后,可能需要数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建立新的动态平衡;这个过程,更应加强监测、防治力度,以防微杜渐。

总之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个人,都应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宏伟的三峡工程: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李金龙主编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