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的国内研究述评

2022-07-15 来源:好走旅游网
旅游研究,2013。5(4):26—31 doi:10.3969/j.issn.1674—5841.2013.04.004 Toudsm Research 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的国内研究述评 方世巧,马耀峰,马泓宇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态文化是民族旅游的灵魂,旅游对目的地的文化影响是旅游影响研究中 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影响日显突出。文章 在对近1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国内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和评述了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 的影响机理、影响反映和影响控制,并提出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影响;少数民族社区;影响控制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41(2013)04—0026—06 一、引言 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 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对目的地的影 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响日益凸显,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成为旅 二、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研 游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旅游对目的地的影 究进展 响,按照不同的研究内容可分为经济、文化和环 境影响三个方面。其中,旅游对目的地的文化影 (一)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机理 响是指旅游活动对目的地居民产生的直接或间接 研究 的影响,其中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家庭结 在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的研究中, 构、语言、宗教、道德观、价值取向等 1]。 形成了解释其影响机制的理论。赵赞运用“原因 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伟大 效应一响应”模型分析了旅游发展对民族传统 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民族文化就是伟大文明和 文化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旅游发展对民族传 统文化的影响因子体系。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的 灿烂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 影响包括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方面,三者相互 少数民族同胞在与当地自然环境进行交流的过程 作用、相互转化和相互影响构成了旅游对少数民 中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 族地区的PSR模型_2 J。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 旅游的发展既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对少数 的过程包括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 民族社区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既促进了少 落或复苏六个阶段。薛熙明、叶文以滇西北民族 数民族社区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民族社区文化品 社区处于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和巩固阶段三个发 牌的树立,也导致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商品化和庸 展阶段的旅游为例,分析了处于不同时期的旅游 俗化。本文尝试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影响近 村的传统生态文化形态的差异。研究发现,引起 l0年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梳理旅游对我 各社区生态文化变迁形态迥异的主要原因是旅游 国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的主要内容、研究范式 地生命周期阶段、客源市场类型以及文化借用方 和研究方法,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所选取的 式等三个方面的差异 J。王秀红从人类生态学视 作者简介:方世巧(1981一),男,广西南宁人,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 旅游市场开发(邮编:710062)。马耀峰(1949一),男,陕西兴平人,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教授,博 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旅游市场开发与GIS。 第4期 方世巧,马耀峰,马泓宇: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的国内研究述评 27 角探讨了旅游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影响,旅游开发 就是对当地社区居民生态位和资源位的侵占。当 地居民在和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作用中形成了特 有的生态位和资源位,并在与这些特有的生态位 羌族为例,分析了旅游开发对羌族妇女的影响。 羌族女性对自己的婚姻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其生计方式由个体家庭自给自足走向市场经营, 更加关注子女教育,成为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 和资源位进行交流时,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文 化。旅游开发势必造成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 的变化,进而导致民族文化的丧失或异化 J。 (二)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反映 研究 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发展必然引起当地居民 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宗教等方面的变化。少数 民族社区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的实际状况是目前 学术界较为关注的内容,专家学者旨在通过分析 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的现状,发现旅游 发展和少数民族社区文化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少 数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女性的影响研究 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少数民族社区女性 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或 多或少受到旅游开发的影响。刘韫以四川甲居藏 寨景区的藏族女性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乡村旅游 对社区女性的收入(收入提高、经济独立性增 强)、消费结构、生活方式、教育观(消极影 响)等方面的影响,并指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在 逐渐影响当地农村藏族女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 值观念,而且这种影响还将持续下去。在农村社 区旅游开发、经济发展的冲击下,应当积极引导 藏族女性这一群体对旅游的影响,趋利避害,并 从中获益 J。唐雪琼、朱兹以撒尼、傣和哈尼三 个少数民族为例,研究了旅游对少数民族妇女社 会性别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发展有 利于“男女平等”观念在当地的构建,促进当 地妇女主体意识和自立能力的增强 J。张瑾以广 西龙胜县黄洛瑶寨为例,阐述了旅游对当地女性 生计的影响。女性的生计方式已经由农业向非农 业、家户领域向公众领域转变,其生计水平明显 提高 。王兰以云南的少数民族为例,研究了民 族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妇女的影响。少数民族旅 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妇女就业能力的增强,视野 的开阔,价值的体现;提高了其经济地位和家庭 地位,改善了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提升其对 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也导致了少数 民族妇女文化的同化、变异和流失 J。薛丽华以 承者 。 2.少数民族社区居民对旅游的态度研究 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发展必然引起当地居民 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宗教等方面的变化,少数 民族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是影响民族旅游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窦开龙以处于旅游开发 初级阶段的甘南拉b楞景区为例,调查了当地居 民对旅游文化效应的感知,结果发现当地居民对 民族旅游开发持积极态度 。李湮、李雪松、 郭峦在对西双版纳傣族园村民的旅游态度进行访 谈和调查后发现:傣族园村民对旅游的态度经历 了从开发之前和开发初期的愉悦,到中期的冷 静,到近期的冷淡与愤怒的过程 。 3.旅游影响下的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变迁 研究 旅游开发势必引起少数民族社区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变迁,不同形态的文化变 迁方式也随着旅游的发展呈现不同的形态。邹烽 以湘西苗族为例,选取处于旅游发展不同阶段的 3个苗寨,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这3个苗寨当 地居民社会公德、爱情、婚姻、家庭道德、劳动 道德的现状,结果显示:旅游对处于不同发展阶 段的苗寨的影响程度有很大差异,旅游是少数民 族传统道德发生变化的催化剂 。杨振之研究 了旅游对青藏高原东缘藏区的社会文化影响,发 现当地的民族文化发生了变迁,旅游对居民的日 常生活、婚姻、道德、宗教、旅游态度等观念和 风俗习惯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刘婕等人对九 寨沟居民进行了文化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旅 游开发后九寨沟安多藏民族在住房样式、语言、 文字、饮食、服饰和宗教等方面均发生了多改 变。其中,语言、饮食、服饰和宗教的改变率分 别为79.4%、84.5%、78.4%和39.2%,说明 旅游开发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民族文化产生了多 方面的影响u 。周丹采用调查法研究了桃坪寨 的文化变迁,包括旅游对村寨物质文化、制度文 化和精神文化的影响¨ 。孙丽以夏河藏族为例, 采用田野考察的方法分析了旅游对夏河藏族物质 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变迁,其物质文化生 旅游研究 第5卷 活方面的变迁主要表现在饮食结构的日益丰富 化、建筑的现代化、服饰的时尚化、商品意识增 强和交通通讯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变 迁主要表现在娱乐生活多样化、教育观念的改 族地区传统文化受到域外文化的冲击,旅游干扰 了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民族文化庸 俗化、商品化、旅游地人民道德标准也受到旅游 开发的影响 ]。田敏归纳了旅游对少数民族文 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应该站在唯物辩证 变、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和宗教信仰的淡化¨ 。 刘海洋以蒙古民族为例,分析了旅游对当地生活 方式中的文化、娱乐与消费文化、语言与观念文 化的变迁。研究发现:一个文化系统中所包括的 的角度去认识民族社区文化变迁的旅游效应,推 动民族社区文化的发展。旅游有利于民族传统文 化的传播、交流和保护;改善民族地区的社会环 三个层次的文化(生产文化、社会文化和思想文 化)都会随着旅游的发展而变迁,并且与生产联 系越紧密的文化现象变迁速度越快,反之 亦然 。 4.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效应研究 旅游开发有助于少数民族社区传统文化的回 归。代敏以甲居藏寨为例,认为旅游发展改善了 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环境,促进了当地特 色文化的复苏和社会变革¨ 。陈丽坤将旅游发 展对民族社区的文化影响从社会现代化对民族社 区的文化影响中分离出来,认为旅游发展对民族 社区具有正面影响,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同 时选取了西双版纳处于旅游发展不同阶段的3个 典型傣寨,横向、纵向对比了3个村寨的物质文 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对比结果显示:3个 村寨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 变迁。物质文化存在寨间差异,精神文化总体得 到了传承,民族社区旅游的发展作为内部力量将 文化拉回传统状态_l 。李志飞在对柴埠溪国家 森林公园的土家族山区居民进行调查、访谈的过 程中发现,旅游对少数民族山区居民的语言、生 活风俗、民族服饰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其饮食习 惯和地方建筑特色影响不大,旅游所产生的社会 文化变迁是积极的 j。杨业文以大寨红瑶为例, 分析了民族旅游对当地社区教育的变迁。旅游的 发展促进了传统教育观念的变换与传承,冲击了 当地的学校教育,更新了村民观念,促进了大寨 人的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 。 旅游是把双刃剑,在弘扬少数民族社区文化 的同时,也导致了少数民族社区文化的商品化。 王友富、刘聪研究了旅游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 社会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有利 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 保护和复兴、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居民素质的提 高和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的多样性;与此同时,民 境和生态环境;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质 量。但是,也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扭曲和变形,民 族地区的民俗风情被同化,旅游地社会文化和道 德导向的淡化 。李丽梅以赫哲族为例,阐述 了民俗旅游对赫哲族音乐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 响。民族旅游对赫哲族精神文化产生了冲击,其 传统文化商品化令人担忧,但是也开创了哲民族 文化的品牌,改善了街津口乡居民的生活条件, 有利于确定街津口乡居民的文化身份 J。刘韫 通过对四川甲居藏寨景区的实证研究,从居民认 知的角度探讨了乡村旅游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乡 村旅游促进了少数民族社区家庭经济收入增加、 基础设施改善、民族文化复兴、普通话的普及和 居民视野的开阔,同时也导致了利益纷争和邻里 关系的加剧,对儿童的成长具有负面效应 j。 贺能坤以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为例,发现当地 文化变迁体现在外层、中层和内层三个方面,出 现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弱化、民族文化出现 “空壳化”和民族精神家园迷茫 。 (三)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控制 研究 开展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研究的根 本目的是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控制旅 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的 发挥旅游的正面效应,抑制其负面影响,使旅游 活动可持续发展,给少数民族社区带来最大的 收益。 1.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控制策略 李伟梁提出在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可持续开发 过程中,应坚持文化建设、居民参与、普遍受 益、伦理等原则 。龙梅探讨了旅游开发与民 族文化保护这对矛盾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平衡旅 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三大措施:严格遵 循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建立适宜的开发模 式;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 。龙梅 第4期 方世巧,马耀峰,马泓宇: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的国内研究述评 认为,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双重影响,在保 略 。马晓京针对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负 持民族传统文化原有特色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进 行创新是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有效途径 ]。 罗永常以贵州民族村寨为例,从民族旅游村寨的 面影响,提出了通过民族生态旅游的模式来保护 性开发民族旅游 。王保松指出,通过旅游工 艺品的开发实现民族文化保护的传承和保护 J。 开发目标和开发原则的明确、规划制定与实施、 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促进村民参与等方面提出了 减少旅游开发给少数民族乡村社区带来的负面影 响 。喇明英以川西高原民族地区为例,提出 “统筹协调,构筑平台;突出特色,主题发展; 品牌引领,龙头带动;策划先行,项目支撑”的 总体战略来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 展_3 。潘顺安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认为采取赋 予社区居民民族文化产权、合理分配旅游收益等 经济手段能够激励社区居民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 文化 。李娜以历史文化名村——麻扎村为研 究对象,分析了旅游与本土化文化的动态逻辑关 系后,提出了新疆旅游开发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保 护应该从完善相关的保护性政策、法规体系,提 高决策管理部门,开发经营部门的文化、管理水 平;增强当地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引导游 客的行为,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拓宽 资金投入渠道;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的旅游 开发和保护规划项目等方面着手 。高红艳研 究了民族文化旅游过程中社会文化影响的问题和 矛盾,指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平衡旅游开发和 民族文化保护的有效方法,通过实行功能分区开 发模式、加强旅游景区管理、根据旅游环境容量 合理分流游人、社区的参与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 保护 。高婕、田敏认为,经济与文化之间没 有对立的本质属性,采用恰当的方式可以促进民 族社区经济与文化的同步发展_3 。向明以德夯 苗寨为例,从旅游产品、经营、旅游、保护等几 个方面确定了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和谐的调控策 略,最终实现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2.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控制方法 崔玉范提出了保持赫哲族文化保护发展与民 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性、特色性策略, 即明确以保护民族文化主体的文化所有权和获益 权、建立和实行民族文化保护“社区参与旅游” 机制等 。赵丽丽、朱创业指出,民族文化生 态旅游开发是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传承和旅游可 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以格萨拉旅游区为例, 提出了发展当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理论和策 黄烨勃以西双版纳勋腊曼龙代、么粉、曼崩三个 傣族村寨为例,对其进行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村”的规划和设计,并提出了以亲和自然、保护 自然和兼顾发展为目的的“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村”旅游模式 。杨依凡指出,少数民族文化 旅游产业化是保护少数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手段 之一,通过法律制度的规范和运行机制的引导促 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 。江南以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为例, 分析了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将地 方生态博物馆与文化旅游的发展相结合的少数民 族地区文化保护的新思路 。陈立莉将民族文 化体系分为核心文化与外围文化,提出了保护核 心文化、包装和利用外围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保 护与旅游经济效益的双赢思想,并以广西三江县 为例,验证了基于游客“舞台真实”体验的分 离式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可行性 J。 辛利波通过对南村基于文化自觉的社区主导式旅 游开发模式的分析,指出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式 旅游开发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 留,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武魏巍从经济 学理论出发,认为解决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 之间矛盾的最理想方法是社区参与,社区参与能 够促进社区居民有意识地去积极保护和弘扬本民 族的传统文化 。林龙飞、杨斌在分析了旅游 给民族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同时,指出通过民 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生态博物馆和“前台、 帷幕、后台”功能分区模式,实现民族文化的弘 扬和保护 。孙九霞提出了通过社区参与旅游 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社区参与旅游能 复归和保持传统文化、凸显旅游社区的民族认 同、促进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的萌生、拓展民族 传统文化生存空间 。 三、结论与讨论 自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活动展开以来,学 术界一直关注着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方 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研究内 容全面。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影响研究涉 旅游研究 第5卷 及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作用的机制、旅游对 当地妇女的影响、当地居民对旅游的态度、旅游 影响下的民族文化变迁、旅游对文化的影响效应 及少数民族社区旅游文化影响控制策略和方法的 研究。其次,研究视角广泛。旅游对少数民族社 区文化影响既有旅游对目的地文化影响表现方面 的微观研究,也包括旅游文化影响的控制策略和 方法等宏观方面的研究。再次,研究方法多样。 研究者大量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 方法,如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数 理统计法等,对旅游影响下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变 迁问题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 尽管学术界就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 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成果丰富。但是, 还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对少数民族社 区文化影响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目前,学术界 关于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没有一个清晰 的界定,存在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内涵 和外延的认识不足,直接影响到对少数民族社区 旅游文化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2)旅游 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作用机制的研究。旅游 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变迁规律有利于预测旅游影 响下的少数民族文化变化形态,对旅游影响下的 少数民族文化影响控制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 用。目前相关的研究比较少,并且研究成果大多 是基于特定区域的民族村寨,不具有普遍性。 (3)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效应控制研 究。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影响是不可 避免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保障少数民族传统 文化的特色性、真实性和民族性,是实现少数民 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目前学者们已经提出 了如“社区参与”“民俗博物馆”等策略来减少 对文化的负效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尚有较大 的不足,应该在这方面继续加大研究力度,实现 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岚.论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社会环境的影响 [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3. [2]赵赞.基于PSR模型框架下旅游发展对民族传统文 化影响机制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13): 416—421. [3]薛熙明,叶文.旅游影响下滇西北民族社区传统生 态文化变迁机制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1 (5):108—114. [4]王秀红.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旅游对云南民族 文化的影响[J].区域经济,2005(10):212 —214. [5]刘韫.乡村旅游对民族社区女性的影响研究——四 川甲居藏寨景区的调研[J].青海民族研究,2007 (4):30—33. [6]唐雪琼,朱 .旅游发展对云南世居父权制少数民 族妇女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基于撒尼、傣和哈 尼三民族案例的比较研究[J].人文地理,2010 (1):123—128. [7]张瑾.民族旅游语境中的地方性知识与红瑶妇女生 计变迁——以广西龙胜县黄洛瑶寨为例[J].旅游 学刊,2011(8):72—79. [8]王兰.民族旅游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以云南 为例[J].经济师,2006(3):119—120. [9]薛丽华.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未游开发与羌族女性发 展研究——以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为例 [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10]窦开龙.典型后发型民族旅游区旅游开发效应感知 与态度实证研究——以甘南拉卜楞景区为案例 [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4):66—71. [11]李湮,李雪松,郭峦.西双版纳傣族园村民的旅游 态度演变和利益认知程度研究[J].服务经济, 2011(8):120—122. [12]邹烽.旅游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影响研究——以 湘西苗族村寨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 学,2008. [13]杨振之.青藏高原东缘藏区旅游业发展及其社会文 化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3. [14]刘婕,曾涛,蔡红霞等.九寨沟旅游开发对安多藏 民族文化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4(7):57 —64. [15]周丹.民族旅游与村寨文化变迁——以四川理县桃 坪羌寨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2007. [16]孙丽.旅游开发背景下夏河藏族的社会文化变迁 [D].兰州:兰州大学,2007. [17]刘海洋.民族旅游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研究—— 以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例[D].长春:东北 师范大学,2010. [18]代敏.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甲居藏寨研究[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19]陈丽坤.离析现代化与旅游对民族社区的文化影响 ——西双版纳三个傣寨的比较研究[J].旅游学 刊,2011(11):58—64. [20]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 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 第4期 方世巧,马耀峰,马泓宇:旅游对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影响的国内研究述评 31 刊,2006(2):21—25. [35]高婕,田敏.民族旅游的困惑与选择——中国民族 旅游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能否双赢的思考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6): 204—208. [21]杨业文,民族旅游与社区教育:以大寨红瑶为例 [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11):76—79. [22]王友富,刘聪.试论旅游业发展对民族地区旅游目 的地的影响——以云南省为个案[J].黑龙江民族 丛刊,2009(5):167—172. [36]向明.基于社区居民感知与态度的民族村寨旅游发 展研究——以德夯苗寨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 大学,2008. [37]崔玉范.赫哲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 展研究——以同江市民族文化旅游为例[D].西 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23]田敏.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旅游效应再认识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9):40—44. [24]李丽梅.民俗旅游与文化变迁——对2000年以来 街津口乡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实地调查与个案研究 [38]赵丽丽,朱创业.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刍议 ——[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 [25]刘韫.乡村旅游对民族社区的社区影响——四川甲 兼议“攀西大裂谷”格萨拉旅游区旅游开发 [J].生态经济,2005(6):93—95. 居藏寨景区的个案调查[J].宁夏社会科学,2007 (11):77—79. [39]马晓京.民族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民族旅游的有 效模式[J].人文地理,2003(6):56—59. [40]王保松.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看旅游工艺品的 [26]贺能坤.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变迁的三个层次及其 反思——基于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的田野调查 [J].广西民族研究,2009(3):172—177. 开发[J].中国商贸,2010(16):151—152. [41]黄烨勃.西双版纳傣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2. [42]杨依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 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27]李伟梁.试论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的若干原则 [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2):43—48. [28]龙梅.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旅游开发[J].求索, 2009(9):64—66. [43]江南.生态博物馆导向下的旅游开发及文化保护—— 以地扪以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29]龙梅.论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 [J].学术论坛,2011(3):111—115. [30]罗永常.关于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 [44]陈立莉.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分离式开发模式探究 ——以广西三江县侗寨文化分离式开发为个例 [J].贵州社会科学,2006(5):47—49. [31]喇明英.川西高原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 战略与路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2011(8):137—140. [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 [45]辛立波.民族旅游开发与文化自觉——以新平漠沙镇 南村花腰傣为个案[D].昆明:云南大学,2011. [46]武魏巍.民族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研究 [D].南宁:广西大学,2004. [47]林龙飞,杨斌.论民族旅游发展中的民族文化失真 [32]潘顺安.旅游开发引起民族文化变异的经济学审视 [J].贵州民族研究,2009(6):134—138. [33]李娜.新疆旅游开发中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问题研究 [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7. 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7(5):80—85. [48]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 [34]高红艳.贵州喀斯特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 保护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3. 应[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7):35—46. Study review:tourism effect on the culture of ethnic communities FANG Shi—qiao,MA Yao—feng,MA Hong—yu Abstract:One signiifcant part of tourism impact study is the culture impact of tourism on the destination,since the original ec— do ̄cal culture of ethnic areas is the soul of national tourism.This paper,on the basis f othe available and representative domestic relevant research data,reviews and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tourism on the culture of ethnic communities as well as the control of the effect,with a concluding summary of the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ies. Key words:national culture;tourism impact;ethnic communities;effect contro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