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

2024-03-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维?思维!

作者:伍怀林

来源:《黑河教育》2011年第05期

[内容摘要]语文思维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思维过程。但在当今课堂,有些教师只是一味“走教案”、图热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未能得到发展。其实,学生思维是以“读”为途径,以“想”为特征,以“悟”为核心的。教师应留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价值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碰撞,促动学生深思熟虑。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思维;思维失落;思维追寻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感悟文本的要义靠的是思维。语文思维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思维过程。而语文思维能力又是以“读”为途径,以“想”为特征,以“悟”为核心的。但如今的语文课堂,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懒于让学生动脑,只是一味“走教案”、图热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未能得到发展。

一、“思维?”——无可奈何花落去

1.电脑代替了人脑

有些教师多媒体使用的时机把握不当,不能和语文训练相结合。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恐龙》一文时,几乎每个教学环节都播放有关恐龙的图片和资料,学生一会儿看图片,一会儿看动画,一会儿听介绍,整堂课学生都在忙着看屏幕。这样的课堂完全被多媒体主宰了,教师、学生成了课件的俘虏,学生没有了思维的空间,没有了思维的时间,也没有了想象的余地。

2.权威代替了思维

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知之不多,教师的指导与评价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外在权威。在他们看来,像教师那样想、像教师那样记,就意味着正确、意味着进步。如教《鸬鹚》一课时,一位教师在出示词语“一望无垠”后,提醒学生,原来已学的“一望无际、一望无边、一望无涯”等词语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意思。于是,学生在作文中就出现了类似“我面对一望无涯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乡田野”这样的错句。深究学生的思维过程,原来是学生深信教师说的“四词同义”,进而认为这四词可以换用。 3.从众代替了创新

从众定势是指缺乏主见、随大流的一种思维倾向。学生在对问题的认识似是而非,或对自己的思维模式缺乏自信时,从众思维往往使学生放弃或否定自己的思维路径,直接接受他人的观点。如三年级学生用“参加”造句时,一学生造句“小明积极参加校园劳动”之后,随后的学生造句依次是“李丽积极参加社区劳动”、“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显然,后面几个学生都选用了“……积极参加……”句式,放弃或忽视了其他并不复杂的如“……不参加……”、“参加……真(很)……”等组句形式,思维呈现从众定势。 4.热闹代替了思考

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五年级《大江保卫战》,课始,教师鼓励学生踊跃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抗洪救灾的动人故事和图片等有关资料。有的学生介绍了图片的内容,有的流利地朗读了当年发洪水的有关史料,有的声情并茂地讲起了抗洪抢险中感人的故事,有的学生当众富有感情地唱起了《为了谁》……最后,教师总结导入:“其实,《大江保卫战》的作者和我们大家心情一样,当看到一个个惊天动地的抗洪抢险的场面,听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禁不住提笔写成了一篇让人热血沸腾的通讯,你们想读他的文章吗?”此时,看看时间,已经过去20分钟了,学生还有充裕的时间阅读文本吗?

二、“思维!”——似曾相识燕归来

语文思维能力是判断一个人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的重要标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语文课应该抓住语文学习的本质,即把语言和思维方法的习得作为教学的重点,努力开掘学生的思维深度,让语文课堂凸显浓浓的语文味。 1.在“碰撞”中锻炼思维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知识或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理解。通过交流,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不仅他们的语言和思维得以“同构共生”,而且他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也会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刻。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实现了知识共享、情感共鸣、共同发展。因此,教师要珍视学生“智慧、灵性的碰撞”,并善于把学生的对话逐步引入正题,引导学生展开切实有效的讨论、探究、实践。如组织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合作”氛围中,让“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既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活”,从而促成文本新的意义的生成,使“静态”文本在学生创造性的延伸拓展中,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2.在发问中诱发思维

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促使学生超常发挥。语文课上教师就应该以“发问”为主,让学生把“问题”悬挂在脑袋里,“问题”可以是教师的精心设计,可以是学生的相互提问,又可以是学生向教师的“发难”。 3.在情境中培养思维

创设思维情境就必须倡导质疑。“质”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开始。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诱发学生发现疑难,提出问题。 4.用“价值问题”训练思维

“价值问题”是教者潜心研读教材后设计出的或学生学习中生成的含金量高的问题,它具有教的价值和学的价值。教师应设计出质量高的“价值问题” ,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渠道。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一位教师给出的价值问题是:初读课文,想想你认为普罗米修斯是怎样一个神?细读课文,从哪儿能看出他是这样的神?画词句,想一想,从这些词句中怎能看出他是这样一个神?练习读一读,让别人一听就能知道他就是这样一个神。一个问题“四步走”,有效地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阅读了课文,帮助学生把握了学习重点。 5.用“甚解”促动思维

有些文本粗看似乎很为浅显易懂,似乎没有什么语言特色或深刻内涵,我们会觉得没什么好教的。但实际上,不是没什么好教,也不是没什么好学,而是我们缺乏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如果我们把文本提升到文学层面,把文本提升到文化层次,如果我们善于挖掘这简单中的不简单,那么看似简单的文本就会变得不简单。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读一两遍,就能知晓其中文字的大概意思,但倘若我们不去进行深度的挖掘追寻,又怎能体会到李白在茫茫月光中走向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呢?当教学有了深度探寻时,课堂才能变得深刻而精彩。 (责任编辑 赵永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