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相较于当前的临床外科手术而言,已经可以说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手术操作,但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常常较多,可见如何进行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和积极治疗则是给阑尾炎治疗效果造成关键影响的因素。
1严格规避漏诊、误诊现象的出现
确定手术方案之前,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展开术前详细的病史采集及全面的查体工作,这对于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而言非常关键。临床医师需要注意不能够仅仅满足于现有症状体征的观察和判断,而忽视了辅助检查能够提供的其他信息,应该要深入患者病情展开具体分析,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仔细鉴别,避免出现漏诊和误诊的问题。在手术过程中如若发现患者阑尾处并无显著病变,但却又没有合理的理由可以解释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体征时,不应该盲目将阑尾切除,应该腹腔镜下依次探查肝、胃、腹膜、小肠、结直肠、盆腔,仔细探查回盲部以及末端回肠处是否有其他病变情况的存在,根据探查结果决定具体手术方式,以便于确诊后进一步的治疗。如果在病情探查过程中,发现虽然阑尾处于正常状态,但盲肠及回肠表现为红肿及充血症状,且呈节段性分布,则应考虑患者是否处于末端回肠炎疾病的急性期,此种疾病不应行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应该要根据观察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属于其他疾病,例如当腹腔内有淡黄色腹水、肠系膜淋巴结有肿大现象并融合成团、腹膜存在散在多发结节时,考虑腹腔结核可能大,如合并肠梗阻,建议在手术操作下帮助患者解除梗阻;如有回盲部肿瘤,考虑恶性可能大时,可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合并回盲部憩室,可一并切除。
2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治疗
从临床治疗成果来看,确诊阑尾炎后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术后切口感染。无论采用开放手术还是腹腔镜下手术,术中均应加强无菌操作意识。如为开放手术切除阑尾,应用切口保护套保护切口免受污染,缝合关闭腹膜后可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尽量预防细菌污染;确切切口止血避免
切口内积液积血,缝合切口时不留死腔,必要时放置橡皮引流条或皮下引流管。如采用腹腔镜切除阑尾,避免脓液或阑尾污染穿刺器,缝合切口时同样予以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切口。术后每日查看切口,早期切口换药,及时探查切口内有无积液,存在积液时及时引流,一旦发现患者有切口感染迹象,视情况敞开切口引流并将切口内分泌物清除,必要时拆除缝线。此后换药频率应该要根据切口渗液情况而定,分泌物较多的情况下,换药保持敷料干燥。因切口感染时组织水肿,可以采用高渗盐水纱布引流条减轻水肿。如果发现患者的切口内已有肉芽生长,则可将药物更换频率延长至2~3天一次,采用生理盐水纱条引流。不论在手术之前还是手术之后,都应视患者病情合理应用抗生素,根据切口内敷料送细菌培养结果更换抗生素,观察并判断伤口愈合情况。此外,切口红外线理疗、生长因子应用、足够的营养支持均能促进切口愈合。
3腹腔镜手术在防治阑尾炎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应用
近年来,微创技术在临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手术成熟度较高,尤其是在急性阑尾炎的应用当中已经相当普遍。临床经验表明在急性阑尾炎患者身体症状较好的基础之上,应尽快实施腹腔镜手术,手术时机的把握能够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但是从护理情况来看,即使尽快实施了腹腔镜手术,患者也可能由于个人体质存在特殊性或不良环境以及不合理护理的影响,导致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常见术后并发症或机体炎症的出现。患者未早期及时有效诊治,更容易出现阑尾化脓、穿孔、坏疽、肠粘连肠梗阻等,在此后进行手术治疗时,手术难度会被大大提升,并且即使手术顺利实施,后期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会相较更高。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可应用结扎夹或丝线结扎残端,电勾或者超声刀处理阑尾残端粘膜能够起到预防残珠炎,如阑尾根部水肿无法包埋残端,双重结扎残端,将大网膜缝合包裹残端可预防阑尾残端瘘,如腹腔内脓液多,还可以用大量温生理盐水进行腹腔冲洗,妥善放置盆腔引流管预防术后盆腔脓肿形成。通常临床医师会在术后应用抗生素,但引发阑尾炎症的细菌种类较多,术中抽取脓液标本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助于术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4术后肠梗阻的预防及治疗
手术之后若患者出现炎性粘连性肠梗阻现象,可首选的保守治疗策略,如果在这一周之内仍未观察到症状有明显缓解,则应进一步商讨治疗方案。通常情况下,出现术后肠梗阻问题的患者借助于粘连松解及肠切除肠吻合术,均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成效。需要注意的是,确诊肠梗阻之后需要让患者立即进行禁食、胃肠减压处理,抗感染、维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营养支持等治疗。是否能够有效预防术后肠梗阻的出现,与手术过程及术后护理关系密切。在手术过程中就应该要注意保护肠管,尽量减少肠管受到的损伤,在感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需要用盐水冲洗整个腹腔,手术之后应该要施加合理的护理,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5术后肠瘘的预防及治疗
从技术手段上来说阑尾切除术并不具备多大操作难度,所以在此基础上,外科医生希望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尽量缩短手术切口,减少手术操作给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而在此过程中,切口过小也会对于术野的暴露造成影响,很容易导致肠壁的损伤,尤其是在患者腹腔感染症状比较严重时,肠壁处于水肿状态且极具脆弱性,受损的肠壁不容易被发现,即使发现之后也难以完成修补工作,修补完成之后会由于腹腔感染症状的存在,而导致肠瘘现象。大部分临床患者在阑尾切除术后出现肠外瘘都与此因素相关,也有部分患者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譬如过硬的引流管压迫损伤肠壁、阑尾残端处理不够妥当、切口损伤后进行二次清创工作缝合时导致肠管损伤等等。从临床治疗中发现,阑尾炎患者有可能同时还合并有其他肠道疾病,譬如合并末端回肠炎、肠结核及白塞氏病等,而同时合并此类疾病的患者进行完急性阑尾炎手术之后,很容易由于术中、术后处理不当导致肠外瘘的现象出现。如若手术操作过程不够规范,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也有可能会导致阑尾炎术后肠瘘问题的出现,这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较大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积极心理。术后出现肠瘘现象,首先应对瘘口展开护理,也就是需要对于肠瘘瘘口进行每日清洁。在清洁过程中,将0.9%的生理盐水作为清洗液,仔细清除瘘口周围干结的粪便,包括粗纤维食物残渣,保持瘘口周围的干燥洁净,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内容物通畅的引流。造口袋的粘贴保持紧密,每日应多次冲洗造口袋,可以为此准备多个造口袋。
6术后腹腔脓肿的预防和治疗
想要有效预防术后出现腹腔脓肿,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借助于腹腔镜完成冲洗工作,并替患者放置好盆腔引流管。手术之后应该尽早提醒患者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下床活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时刻观察引流管是否为通畅状态。如若出现了术后腹腔脓肿现象,可以在复查时接受腹部彩超检查或者是CT检测,中药外敷也能够起到一定治疗效果。
7阑尾炎术后残端瘘预防
此方面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预防,其一是腹腔镜下结扎残端,荷包缝合,其二是八字缝合,残端用大网膜缝合包裹,放置引流管。如出现残端瘘,通畅引流,适当冲洗,加强抗感染,常可保守治愈。
虽然当前临床医疗技术提升到了比较可观的水平,阑尾炎手术对于大多临床外科医师而言,也是一种操作难度较低的小型手术,但阑尾炎术后并发症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话题,最常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肠梗阻及肠瘘。临床治疗过程中,正确的做法是从手术操作之前就展开积极的预防手段,并注意规避那些手术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率提升的操作步骤及操作方法,以治疗为前提条件,消除对于缩短切口大小的过度追求,手术之后应针对并发症展开严密的护理,尽最大可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从而使患者阑尾术后快速康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