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二)
(一)苍苍琴韵 迟子建
我最早聆听的琴声,是小提琴。
童年在小山村时,清晨时分,要是父亲唤我们起床得不到响应的话,他会动用两大法宝,把懒睡的我叫出被窝。这两大法宝是:狗和小提琴。父亲会把屋门敞开,将在院子中守完夜的狗放进我的睡房,狗摇头摆尾地进来后,欢天喜地把两只前爪搭在炕沿儿上,伸出柔软的舌头,哼哧哼哧地舔我的脸,直到把我舔醒。要么,父亲会取下挂在墙上的小提琴,站在炕前,有板有眼地拉起来。琴声如黎明之船,驶入我昏沉的睡眠里,将我照亮。(甲)玻璃窗上弥漫着朝霞,好像朝霞也喜欢琴声,特意从天庭飞来听琴。
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常常出现“瑶琴”的字眼。我最早认识古琴,是一九九四年在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脚下。中秋节的晚上,一行人在大研古镇听老人们演奏洞经音乐。洞经音乐如同仙乐,至美至纯。在幽幽的丝竹声中,你能清晰地辨出古琴清丽的影子。(乙) 古琴声宛如落在水面的星光,宛如生长在花蕾中的晨露,给整首乐曲带来湿润、清新的气象。据说有张古琴,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似乎还裹挟着旧时代梅花的苦香气,说不出的风雅。
我与古琴这一别,竟是十多年。
去年在香港城市大学举办的一场名家古琴演奏会,我又与古琴相逢。首先出场的是丁承运先生,他是武汉音乐学院的教授,演奏的曲目是《白雪》。尽管剧场很安静,音响效果也不错,可是几百人的呼吸声聚合在一起,还是弱化了琴声,虽然古琴传达的是那种旷古的美感,但在大剧场听起来,它还是显得廖落了。第二出场
的是李祥霆先生,他的《流水》和《幽兰》,粗犷豪放,如同一阵急雨,沁人肺腑,声声入耳。坐在我身旁的尼日利亚作家阿基耶拿,始终饶有兴味地欣赏着。演奏间隙,阿基耶拿问我:“迟,你最喜欢哪一曲?”我说最喜欢第二个人的演奏,他兴奋地叫道:我也喜欢他!看来李祥霆那苍凉雄浑的琴风,与尼日利亚大地上回荡的
风是相似的。
这次演奏会,总感觉不如在丽江与古琴初识时来得惬意。(丙)我想古琴的独奏,最适合的场所还是在大自然中,在林中溪畔,在鸟语和落花声里。听众不须多,三五人,散坐在石头上。抚琴者完全可以把琴置于膝上,与松涛和流水唱和。由此说来,真正的风雅是私人化的。难怪王维在《竹里馆》里这样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把古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琴由此成为了世上最苍老的琴。它们很难再回到曾让它们无比灿烂的那个时代,它们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落落寡和。但它们是巍峨的,如同冰山,风骨依然,难以征服。这样的琴哪怕有一天消失了,它留给天地间的,也是最美的一抹斜阳!
(1)瑶琴指的是( )。
A.小提琴
B.钢琴
C.古琴
(2)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到恰当的成语写下来。
①指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②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
(3)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①甲句:
②乙句:
③丙句:
(4)全文一共写了三次听琴的经历,先写了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写了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次听古琴演奏的感受,作者认为最惬意的一次是( )。
A.在云南丽江
B.在香港城市大学
(6)作者认为最适合古琴独奏的场所是哪里?
(7)文题“苍苍琴韵”有何含义?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解答】(1)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仔细阅读文章第三自然段,从句子“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常常出现‘瑶琴’的字眼。我最早认识古琴,是一九九四年在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脚下”读出瑶琴指的是古琴,故选C。
(2)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文中意思是“指说话、做事很有条理”的词语是“有板有眼”。文中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的词语是“日新月异”。
(3)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认识。拟人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甲句“玻璃窗上弥漫着朝霞,好像朝霞也喜欢琴声,特意从天庭飞来听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文中乙句“古琴声宛如落在水面的星光,宛如生长在花蕾中的晨露,给整首乐曲带来湿润、清新的气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丙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4)(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全文可知答案。全文一共写了三次听琴的经历,先写了小时候听父亲拉小提琴;然后写了在云南丽江听洞经音乐;最后写了在香港城市大学。两次听古琴演奏的感受,作者认为最惬意的一次是在香港城市大学。
(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句子“我想古琴的独奏,最适合的场所还是在大自然中,在林中溪畔,在鸟语和落花声里”可知答案。
(7)考查对文题的理解能力。文题“苍苍琴韵”的含义是古琴已经成为世上最苍老的琴,但它发出的声音却很有韵味,它们很难再回到曾让它们无比灿烂的那个时代,它们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落落寡和。但它们是巍峨的,如同冰山,风骨依然,难以征服。
(二)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____ 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____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____ 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____ 听着听着甜美的歌声____ 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____ 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的肝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喇喇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我的回答让她喜出望外。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在划线语句中填加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细读写母亲的语句,说说加点的动词“挡”和“扑”为什么用得好。结合全文体会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4)文中两处“好好儿活”,你是怎样理解的?各有什么含义。
(5)母亲说的“好好儿活”言简意赅,含义深刻。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
(6)作者反复写看花的用意,你认为哪一个选项不符合题意
A.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B.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C.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D.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作者和母亲喜欢花,所以反复写看花。
(7)写出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再分别体会其表达作用。
(8)围绕第3段内容,做一处批注。(要求把批注的内容写下来,再写感受或启发等)
【答案】(1)考查了学生标点符号的运用。一句话说完用句号,中间的停顿就用逗号;表现并列关系的句子间的停顿用分号。即: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熟读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句归纳即可。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内容可知,“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中的“扑”表明母亲急切的心情。“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中的“挡”是母亲害怕“我”看到秋天的落叶而触景伤情,影响身体。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乐观、慈爱、坚强的母亲。
(4)考查了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结合句意可知,第一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是指鼓励作者重新站起来,母亲害怕作者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与信心。 第七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是指作者要坚强地活下去,不仅是为了母亲,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5)考查了思维拓展。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作答即可。如:要乐观地对待生活。遇到挫折,不畏惧,勇敢面对。
(6)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知,A、B、C正确。D选项有误,作者反复写看花,并不是作者和母亲喜欢花。
(7)考查了对句子的赏析。分析文章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可知,“看着窗外的树叶‘喇喇啦啦’地飘落”这里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句话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
(8)考查了如何作批注。结合对文章中句子的理解作答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