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关键工序、部位质量保障方案
本工程主要施工项目包括泵房工程、管理楼工程、堤防工程、水闸工程及金属结构制安工程等。主要工序有混凝土施工、砌筑施工、土石方施工、金属结构制安等,针对上述主要项目,认真研究设计图纸、设计文件、技术说明和招标文件的有关规范、标准,确认周密的施工方案,编制工作程序,制定详细的保证质量技术措施,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高质量地完成所承担的全部工程项目。
1.混凝土外观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1)从模板工程方面控制 1)模板材料
根据混凝土结构物的特点,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模板型式。模板材料选用钢模模板。
2)模板制作
①模板制作的允许偏差,须符合模板设计规定。
②钢模面板及活动部分涂防锈的保护涂料,其它部分涂防锈漆。 3)模板安装
①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测量误差须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对重要结构物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
②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以满足混凝土浇筑强度的要求。 ③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面板,以及各块模板接缝处,必须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的面板涂脱模剂,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密实性。为保证拼缝严密,板缝间贴胶条。
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置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及位置。对承重模板的支架,加强检查、维护。模板如有变形走样时,立即采取措施,直至混凝土浇筑完毕。
4)模板拆除
①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可拆除。
②底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在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拆除。 ③拆模时,根据锚固情况,分批拆除锚固连接件,防止大片模板坠落。拆模使用专门工具,以减少混凝土及模板的损伤。
(2)从混凝土品质方面控制
1)选择优质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的条件下,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性能,使混凝土和易性满足施工要求。
2)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生产设备,制定混凝土拌和程序流程,确保混凝土拌和质量,采用“涮集料混凝土”生产工艺以提高混凝土品质。
3)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与混凝土拌和、浇筑能力、仓面具体情况及钢筋、模板吊运的需要相适应,以保证混凝土运输的质量。所用的运输设备,须使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产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及过多降低坍落度等现象。
4)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①混凝土的浇筑,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层进行,使混凝土均匀上升。 ②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应根据拌和能力、运输距离、浇筑速度、气温及振捣器的性能等因素确定。
③浇入仓内的混凝土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须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但不得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
④保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减少混凝土施工缝的产生。
⑤混凝土浇筑期间,如表面泌水较多,采取措施减少泌水,并及时排除仓内积水。但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带走灰浆,影响混凝土表现及内部质量。
⑥浇筑混凝土时,经常清除粘附在模板、钢筋和埋设部件表面的砂浆。
5)混凝土振捣有序、不漏振。振捣时以灰浆浮上为止,振捣器振捣时垂直快速插入,缓慢拔出,避免出现空穴。
无法使用振捣器的部位,如止水片、止浆片等周围,辅以人工捣固,使其密实。 6)养护和保护混凝土浇筑后避免低温、干燥和温度急剧变化的有害影响,同时防止在硬化过程中受到冲击、振动及过早的负荷。
混凝土自浇筑完毕后的12~18小时内开始养护,养护方法采用在混凝土表面喷涂CY-l型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
2.高压旋喷桩桩施工质量保证保证措施
(1)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回填区域要分层夯实,路基的承载力应满足重型桩机平移、行走稳定的要求,确保搅拌桩能够连续作业,而且垂直度达到设计要求。
(2)对测量成果进行全面复合;
(3)开挖样槽:样槽的尺寸以排除涌出的土体并不影响桩顶标高控制及后期施工为宜;
(4)每次桩机就位后,要严格检查桩架垂直度和平面位置的复核,钻杆垂直度误差控制在1%内,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
(5)做好工艺成桩工作,以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如钻进深度、灰浆配合比、喷浆下沉及提升速度、喷浆速率、喷浆压力及钻进状况等。试桩数量以满足规范、施工需要。
(6)对成桩深度进行逐孔检查,
(7)工程确保浆液质量的稳定,因故搁置超过2小时以上拌制浆液,应作废浆处理,严禁再用。
(8)喷浆、搅拌成桩:启动电动机,根据土质情况按计算速率,放松卷扬机使搅拌头自上而下切土拌和下沉,直到钻头下沉钻进至桩底标高。按照搅拌桩施工工艺要求,钻杆在下沉和提升时均需注入水泥浆液,每次下降时喷浆60%,提升时喷浆40%。钻机钻进和提升速度宜 控制在0.6~1m/min,按照技术交底要求均匀、连续注入拌制好的水泥浆液,钻杆提升完毕时,设计水泥浆液全部注完。
(9)严格控制搅拌桩下沉速度和搅拌提升速度,并保持匀速下沉(提升),搅拌提升时不应使孔内产生负压造成堤坝周边地基沉降,在桩机筒身上做好明显标志,严格控制隔水帷幕桩顶和桩底标高。
(10)防止断桩:施工中发生意外中断注浆或提升过快现象,应立即暂停施工,重新下钻至停浆面或少浆桩段以下0.5m的位置,重新注浆提升,保证桩身完整,防止断桩;
(11)邻桩施工:连续的水泥土墙中相邻桩施工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应超过24h,因故突袭、停歇时间超过24h,应采取补救桩或者后施工桩中增加水泥掺量(可增加20%~30%)及注浆等措施,前后排桩施工应错位成踏步式,以便发生停歇时,前后施工桩体成错位搭接形式,有利墙体稳定及止水效果;
(12)要求施工方要经常对所有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前和施工中的检查,以保证其正常运转,连续施工,尤其是钻头的磨损情况和注浆线路、出水回路的通畅情况;
(13)监理要旁站试块的制作:要求每一台班至少做一组试块
(14)监理员在旁站过程中要做好旁站监理日记,记录内容应包括:桩位编号、桩长、断面面积、下沉(提升)搅拌喷浆的时间及深度、水泥用量、试块编号、水泥掺入 比、水灰比等。
3.土石方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挖土方时,当达到一定标高应立即进行排水沟施工,整个施工期间,必须始终保
证路段排水畅通。
(2)开挖中如发现土层岩性有变化,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 (3)为确保稳定,可分段跳槽开挖。
(4)刷坡时,边缘形成台阶,同时在坡顶度设截水沟与排水沟。
(5)填筑时注意填料的粒径,对斜坡石应挖成宽度不小于150cm的台阶,每层用推土机反复碾压平整,严格控制标高。
4.砌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对原材料严格控制,石料要求选用质地坚硬、新鲜未风化、无剥落层、没有裂缝的岩石,并要求其抗水性、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求干净、不染灰泥,块石料应上下两面平行且大至平整,无尖角、薄边,粒径大于20cm,毛石料单块重量大于25kg,粒径小于15cm的块石不超过该处砌体用量的10%。
拌合砂浆所用的砂要求粒径为0.15~5mm,细度模数为2.5~3.0。 拌合砂浆所用的水泥和砂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砂浆拌制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的称量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为±2%;砂为±3%;水、外加剂为±1%,搅拌机要求专人操作,搅拌充分,搅拌时间为2~3min。
(3)浆砌块石砌体采用铺浆法砌筑,注浆厚度2~3cm左右,砌筑时,石块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块石,中间填心的方法。不得有空缝,灰缝厚度一般为20~30mm。较大空隙采用碎石填塞。
砌体基础的第一层石块将大面向下,第一层及转角交叉处,先用较大的平整毛石,砌筑过程,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及排水孔,做好排水孔处的反滤层,保证排水畅通。
(4)在铺砌灰浆之前,石料应洒水湿润。块石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砌筑过程中因故临时间断时,留阶梯槎,其高度不应超过0.5m。
砌石完成后,由专人进行酒水养护14天。
(5)新增浆砌石砌筑时,必须在原石堤接触面铺设一层砂浆(约厚3~5cm)后再砌石,并需将原石堤砌体表面的藓苔、淤泥等杂物清除并冲洗干净。
(6)砌体的结构尺寸和位置,符合施工详图规定,其砌体允许偏差应符合《砌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规定。
(7)浆砌石施工队由专业队进行铺砌操作,并对铺砌的每一环节设专职人员管理检查。 5.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的骨架,加强钢筋制作和安装质量管理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的关键。钢筋工程分为三个工序:翻样、制作、安装。在钢筋施工前制定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然后进行翻样、制作和安装。
翻样: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标准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翻样,按要求操作,保证钢筋尺寸的准确性。
制作:落实专业制作加工班组进行制作,按照翻样料单及钢筋品种、规格、尺寸等数据,按顺序进行分批制作,分批堆放,挂牌定位,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加工。
安装:按施工规范要求和施工图,施工顺序进行绑扎、安装。绑扎的原则为柱、梁、板,钢筋绑扎完毕要进行全面检查、核对、清理,做好工序交接记录。混凝土浇筑时有专人值班、修整。
钢筋焊接:焊接工要有上岗证书,柱纵筋焊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梁主筋焊接采用闪光对焊等的方法。严格把好焊接质量关,确保梁筋、柱筋焊接头上下垂直、轴线一致,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工程的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模板工程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特别是保证结构优质工程的重要因素。支模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轴线偏位、标高不一、漏浆等多方面的质量问题。
结构柱和现浇梁板支模分项工程,要安排出总体支模方案,确保模板材料和支模顺序,特别要重视承重架的搭设方案,由技术人员进行荷载计算,确定立柱与支撑间距,保证整体模板的稳定、严密、垂直、平整、轴线准确、标高一致,并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控制轴线的标高,做到道道把关,层层落实,事先检查和核对,总体支模方案由专业施工员、支模班组共同研究制定并报项目部技术总负责批准。混凝土浇筑时要有专人值班,确保模板的良好刚度,保证整体工程的顺利进行,承重架采用Ф48钢管支撑体系,同时推广采用大模板早拆体系,框架支模采用“倒支法”。
6.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1)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水泥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或处理。
2)骨料应符合有关规定。粗骨料最大颗粒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
3)水用自来水。
(2)外加剂应符合规范规定,并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3)配合比由试验室先进行试配,经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正式生产;并严格按配合比进行计量上料,认真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用量、坍落度,按要求做好试块。
(4)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
(5)对以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及时养护。
(6)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有关规定。
(7)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在沉落。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
7.土石方开挖施工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1)开挖土方前,根据工程具体特点、施工条件和施工管理要求,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上报监理审批。
(2)开挖前了解工程的薄弱环节,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开挖土方程序、进度进行挖土,并做好应急措施,做到防患于末然。
(3)土方开挖前做好坑内的降水、排水工作,使坑内土方预固后方可开挖。 (4)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认真组织全过程施工,未经监理和设计人员的同意,不得任意更改设计与施工方案。
(5)土方明挖过程中,如果边坡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立即停工,采取应急措施。对于地质情况较差或高边坡开挖段,预先设置观测点,施工过程中连续观测,并做好记录。
(6)雨季施工时,为防止暴雨对开挖后的永久边坡、临时边坡和基础面冲刷,除做好经常性和临时性排水设施外,并对某些重要施工段进行覆盖。
8.土石方回填施工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1)土石方填筑工程开工前,在选定的料场开采区开挖堤料,进行与实际施工条件相仿的现场生产性试验,以确定填筑施工参数。
(2)在土石方填筑前,清理干净填筑部位的垃圾、树根、草皮及其它杂物,并做好排水措施;对于在堤基最终开挖线以下的坑槽和平洞,均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回填密实。
(3)严格控制土的质量,控制含水量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当风力或日照较
强或气候干燥土层表面水分蒸发较快时,对土料进行洒水润湿,以保持填筑土料的含水量;当土料的含水量过大时,将土料进行翻晒并放置一段时间,等含水量降到符合要求时,再进行填筑。
(4)铺筑应连续作业,如因故需短时间停工,其表面土应洒水湿润,保质含水率在控制范围内。如需长时间停工,则应铺设保护层,复工时予以清除,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填筑。
(5)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碾压。回填土每层100~200m³取样1个,测定其压实度。当每一层填土层按规定参数施工完毕,并经监理人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铺筑上一层。
(6)回填土分段碾压时,相邻两段交接带碾迹彼此搭接,顺碾压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0.5m;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宽度为1~1.5m。
(7)雨季期间施工,本着开挖一段填一段的原则,当日填筑当日完成,做到随挖、随填随压实,使土料及时平整、压实,并在降雨来临之前,将已平整而尚未碾压的松土,用压路机快速碾压形成光面。同时在土料铺填时,由土坝轴线向两侧形成一个1%的泄水坡。
(8)雨后复工的处理分三种情况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
1)对已压实填筑面,首先将填筑面局部低洼区域的积水排干,然后用D60推土机铲除表层土料,面层土料风干(或晒干)至接近最优含水率,即进行上层土料填筑施工;
2)对没有达到压实碾压遍数的土料,则用推土机刨松、翻晒;
3)对没有碾压的松土,则彻底清除重新填筑。如填筑面含水量过大时,采取翻晒、清淤,换土等措施。
(9)按施工图要求及时对坡面衬砌或植被保护并在施工期间进行维护。
(10)严格按技术文件规定的规程、规范施工,对削坡、填料选择,基础检查清理、土料铺筑、碾压等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按规范及监理工程师要求取样试验,一道工序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质检人员负责采用环刀法检查测试已碾压好的填筑土层,对于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的部位采取补压措施,对弹簧土或剪力破坏土,用挖土机将其挖除并重新铺料压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