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托梁挡土墙托梁受力分析
2024-06-04
来源:好走旅游网
・48・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路基工程 2008年第6期(总第141期) 桩基托梁挡土墙托梁受力分析水 赖紫辉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结合“桩基托梁挡土墙力学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的科研成果,重点介绍了托梁上的荷 载分布和计算原理。通过不同荷载分布形式的算例分析,确定了桩基托梁挡土墙托梁的计算模式,提 出了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桩基托梁荷栽分布 1 弓I言 桩基托梁作为各种建筑物的基础,早已应用广 泛,但应用于挡土墙基础,则开始于20世纪六、七 十年代的成昆铁路 。然而,桩基托梁作为主要承受 侧向土压力的挡土墙的基础,与作为桥梁墩台基础的 作用却颇为不同。在这方面,文献[2]认为,托梁 与桩基连接后,桩基托梁结构可视为埋入地基中的空 间刚架,当桩基布置具有一个或两个对称面,托梁设 计荷载也作用在对称面内时,可将结构投影到对称面 上,将其简化为平面刚架进行整体分析。近年来,中 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立项开展了“桩基托梁 挡土墙力学作用机理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墙高、 不同地基、不同列车荷载情况下托梁与挡土墙的共同 作用机理,以及托梁作为墙与桩的连接体的力学作用 及计算原理;研究了挡土墙、托梁、桩基三者之间力 的作用和传递方式,确定了桩基托梁挡土墙的计算模 式。本文结合该项科研成果,重点介绍托梁上的荷载 分布和计算原理。 2托梁设计荷载 托梁作为挡土墙和桩的连接体,受力情况比较复 杂,但控制托梁设计的荷载主要为纵向竖直平面内挡 土墙墙底合力与托梁自重之和。研究结果表明,托梁 顶面竖直应力在桩顶及附近区域明显集中,并向四周 逐渐扩散,至托梁边缘和跨中附近应力趋近于零。为 简化计算,托梁上分布荷载可按三角形荷载分布考虑。 以文献[2]单跨桩基托梁结构为例,按托梁上 设计荷载相等的原理,三角形分布时支座处的应力为 2g,托梁边缘和跨中处的应力为零,见图1。 t,- _/ "/////////, /, //// L1.0 6.0 IJ.Q 3.0 I 图1 桩基托梁内力计算图(单位:m) 爿c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项目(2003—51—42)。 赖紫辉,男,高级工程师。 3托梁内力计算 图1为桩基托梁结构的内力计算图,根据结构力 学原理,托梁任意位置的弯矩、剪力为 M:Ml×Zl+ (I) Q:Ql×Zl+0 (2) 式中z 为支座处的转角; 。、Q。为单位转角作用 时托梁上的弯矩、剪力;M 、Q 为荷载作用时托梁 上的弯矩、剪力,可按文献[2]直接导出。 4算例及分析 (1)以图l为例,当托梁上荷载分布为矩形时, 托梁上的弯矩、剪力由文献[2]直接给出,见表1。 表1 荷载为矩形分布时托梁内力计算结果表(半跨) (2)同样,当托梁上荷载分布为三角形时,托 梁上的弯矩、剪力也可按文献[2]的方法,由文献 [2]直接导出,见表2。 表2荷载为三角形分布时托梁内力计算结果表(半跨) (3)将托梁上的弯矩、剪力分别绘成弯矩图、 剪力图,见图2、图3。 汪鹏程等:振冲法加固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49・ 振冲法加固地基现场试验研究水 汪鹏程 徐超龙 刘干斌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阜阳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宁波大学土木工程系) 摘要在设定的两个试验区内,分别对不同振冲深度、振冲点间距、振冲点布置方式进行振冲 试验,测得了不同工况下的地面沉降、超静孔压和处理前后地基极限承载力,并获得合适的振冲工艺 参数。 关键词振冲法地基处理振冲参数现场试验 1 引言 振冲结束后分别进行无振碾压和振动碾压;2号试验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应 区分成三种处理情况:一是单点振冲,振冲深度为7 用… 。为了保证地基加固效果,本文通过一段软 m,振冲桩点间距2 m;二是双点同时振冲,振冲深 土地基振冲加固试验,进一步揭示振冲加固机理及其 度为7 lm,点间距为2.5/'11;三是三点同时振冲,振 内在规律性,获得了合理的振冲施工工艺参数。 冲深度为7 m,三点成正三角形,点间距为2.5 m。 试验采用ZCQ一30型振冲器,其主要参数为:电机 2工程地质条件 功率30 kW,转速1 450转/min,额定电流60 A,激 该工程位于沿海低洼滩地,总面积为1 350 m X 振力90 kN。振冲器的移位、定点由10 t以上的起重 1 300 m。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在其上部吹填了厚4.0 移位机械实现。振冲和碾压技术参数为:振冲上拔间 ~5.5 m的均匀细砂,呈饱和、疏松状态。下卧软土 距3O~50 cm;振冲留振时间l0—100 S;振密电流25 地层厚达30 m以上,自上而下为:粉质粘土、淤泥 ~30 A。试验时对振冲后地基的沉降、孔压及地基处 质粉质粘土夹粉砂、粉砂夹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 粉质粘土和粉砂互层。地基不经处理不能满足工程建 理后的承载力进行了量测。 设对地基强度和沉降要求。 4试验结果及分析 3试验方案 4.1 沉降 试验在1号和2号试验区进行,其中1号试验区 表1为地表沉降部分观测结果。1号试验区,试 为25 m×40 m,2号试验区为25 m X 35 m。1号试验 验结束时振冲深度为4.5 m区域,地面累计平均沉降 区振冲桩点间距为3 m,振冲深度为4.5 m和5.5 m, 量为121.4 mlrl,无振碾压2遍后累计平均沉降量为 131.3 mm;振冲深度为5.5 m区域,振冲结束时地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2049)。 累计平均沉降量为163.5 mm,振动碾压2遍后地面 汪鹏程,男,副教授,博士。 累计平均沉降量为174.4 mm。在2号试验区,振冲 角形荷载分布形式下,弯矩变化幅度明显减小,最大 手 正弯矩减少34%,最大负弯矩减少28%,说明托梁 Z 的厚度和配筋都可进一步优化。 5结论 静 (I)桩基托梁结构可视为埋入地基中的平面刚 架,按结构力学原理进行计算。 托梁位置,n1 图2托梁弯矩沿梁长分布图 (2)托梁分布荷载可按三角形荷载分布考虑。 在不同荷载分布形式下,托梁剪力基本不变,但托梁 弯矩变化较大;三角形荷载分布形式下,弯矩变化幅 Z 度明显减小。 (3)托梁顶面和底面在桩顶对应位置都有明显 瓣 的应力集中,为改善托梁受力状况,建议桩顶形状改 为台阶形、锥体形或在托梁内增设多层钢筋网加固。 参考文献: 托梁位置/n1 [1]罗裕明.浅析新型支挡结构在铁路运营线中的应用优势.路基工程, 图3托梁剪力沿梁长分布图 2005(5). [2]赖紫辉.桩基承台刚架的整体分析[J].路基工程,1995(6):9—11. 从图2、图3可以看出,不同荷载分布形式下, [3]李廉锟.结构力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托梁剪力Q基本不变,但托梁弯矩 变化较大。三 收稿日期:200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