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七章 力 单元训练

2022-06-05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七章 力 单元训练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中g均取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 分)

1、重约1N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 )

A.一张作业本纸 B.两个鸡蛋 C.一个大西瓜 D.一张课桌 2、手握住绳子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绳子; C、水桶; D、手。 3、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B.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它必然也是施力物体 C.生活中的有些物体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D.受三个力的物体一定不会静止 4、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5、关于“g=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应是( )

A.9.8N等于1kg B.质量是9.8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N C.9.8kg等于1N D.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6、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都属于弹力.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D.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8、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 B.任何一个物体,它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C.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9、观察图中的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0、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11、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

A.冬冬沿不太光滑的直滑梯匀速滑下 B.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C.沿平直轨道上正在进站的火车 D.公共汽车正在减速转弯 12、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右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3、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桨对水的推

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14、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得“头破血流”, 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5、 在下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

16、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测量力的大小的读数比真实值将:( )A.偏大; B.不变; C.偏小; D.无法确定.

17、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长度变为14cm时所受拉力是:( ) A.10N B.12N C.14N D.20N

18、如图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 的示敷为( )

A.0N B.3N C.6N D.12N

19、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将失去质量; 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 20、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

B.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C. 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 D.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二、填空题(每空 2分,共18 分)

21、一质量为0.2kg的苹果从树上下落,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大小为 N,方向总是 。 (g取10N/kg)

22、嫦娥一号卫星能绕月飞行,是由于受到 力的作用。军事演习时从飞机上投下的炸弹能落回地面击中 目标是由于受到 力的作用。“不倒翁”被扳倒后 会自动立起来是由于它 较低的缘故。

23、图中,甲图的运动员正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乙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吸引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盖房子所用的重垂线如丁图所示,所依据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每个图2分,共8分)

24、如图是水平地面上静止的足球,请画出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5、在图甲中木箱的P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的150 N的力拉木箱;在图乙中木块的Q点,用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左上方的20 N的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给力的示意图,并作出丙图中电灯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26题12分,27题12分,共24分)

26、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图5)。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拉力(钩码总重)F/N 0 0.5 1.0 1.5 2.0 2.5 2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4.5 5.1 5.7 6.3 6.9 7.5 3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 0.6 1.2 2.4 3.0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

L0= 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

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 。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图5

27、下表是小英同学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得到的实验数据。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 重力 比值 m/Kg G/N /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⑴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⑵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是: 。

⑶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g为9.8N/kg,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发现在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为各个不同地点的g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0° 23o0630o3331o1239o5640o4055o4590o ′ ′ ′ ′ ′ ′ ①g值相同的两个城市是 ;g值差异最大的两个城市是 。 ②猜想g值变化的可能原因

是 。 五、计算题(共10分)

28、一块石碑体积为5 m3,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石碑的样品,测得它的质量是130g,用量筒装100 cm3

的水,再把

石碑样品完全浸入水中,水面升高到150 cm3

处,求:(1)整块石碑的质量。(2)整块石碑所受到的重力。 (g取10N/kg)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2,竖直向下 。

2、月球引力,重,重心

3、形状、运动状态、相互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解析】

试题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选择题 4、B 5、B

6、答案:B 7、A 8、D 9、B 10、C 11、B

12、 A 13、D 14、A 15、C 16、D 17、C

18、B 19、C 20、B 21、C 22、C 23、D

三、作图题

24、 解:足球受到了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足球受到这两个力,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答案如下:

25、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6、答案:⑴刻度尺(1分)。

⑵①4.5(1分) ② 1.8(1分) ③1 、 2

(1分)

④小明(1分)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每次的拉力的比值为一常数 (或拉力扩大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扩大几倍)(1分)

27、⑴天平(1分)弹簧测力计(1分) ⑵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1分) ⑶

①武汉和上海(1分)广州和莫斯科(1分)

②g值可能与地球纬度有关,纬度越高,g值越大(2分)(只要能提出可能与地球纬度有关即可给分) 五、计算题

28、解.(1)样品的体积:V样=150cm3-100 cm3=50cm3

样品的密度:ρ=m/v=130g/50cm3=2.6g/cm3=2.6×103Kg/m3 石碑的质量:m=ρ V= 2.6×103Kg/m3×5m3=1.3×104Kg (2)石碑重:G=mg=1.3×104Kg×10N/Kg=1.3×105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