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病的常见临床治疗方法和探讨
作者:李阳 刘樱 曲卫国 马卫东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9期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探讨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3月~7月将来大连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68例,按马绪臣-张震康的颞下颌关节疾病分类,第一类:咀嚼肌紊乱病例12例,第二类关节盘移位的病例44例,第三类炎症类为5例,第四类骨关节病7例,分别进行不同的临床治疗。治疗方法采用理疗,药物,痛点局部阻滞,关节腔灌洗,颌垫治疗。第一类:主要采用局部理疗药物以及痛点局部阻滞;第二类:主要采用关节腔灌洗和颌垫治疗;第三类:主要采用理疗,药物,必要时采用关节腔冲洗;第四类:理疗,药物。结果通过以上临床治疗方法,64例患者治愈或明显好转,4例患者好转不明显或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颞下颌关节病,应采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早期回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病;治疗方法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该病好发于青壮年,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由于该病患病率高,病程长,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严重的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不同类型的颞下颌关节病的治疗,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3月~7月经我院外科门诊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共6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其中男性20例,女性48例,年龄l6~60岁。平均年龄30岁。 1.2方法
1.2.1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是非甾体抗炎止痛药(NSAID),NSAID是目前治疗TMD疼痛的主要药物,常用的为美洛昔康,尼美舒利等。
1.2.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通过改变感觉神经的传导,抑制炎症,降低,协调或加强肌肉活动,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帮助消除关节肌肉疼痛,恢复正常的功能。常用的物理治疗包括理疗,运动训练,姿势训练,针灸等。
1.2.3局部痛点阻滞局部痛点阻滞将药物注射在关节肌肉疼痛区域,主要是肌肉的疼痛,包括咬肌,翼肌等。
1.2.4关节腔封闭将药物直接注射在关节上腔或下腔。患者取坐式头侧位。耳屏前lcm处用2%利多卡因lml作皮下及双板区浸润麻醉,然后在髁突后方做关节上腔穿刺,穿刺时针尖斜向前上内抵关节窝,推注药物,如针尖在关节腔内则推注很省力,并可回抽。关节下腔穿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进针点与上腔穿刺相同,针尖指向前内,自髁突后斜面后退约1mm,如能回抽表明穿刺成功,然后注射局麻药或糖皮质激素。
1.2.5关节腔冲洗常规消毒,嘱患者大开口,于耳屏前1cm处垂直进针,皮下注射少量利多卡因后,将针头斜向前、上、内方向,抵达关节后斜面,有针刺软骨样感觉,将针退回少许,注入利多卡因1.0~1.5ml,如无阻力并可回吸,证明针头已进入关节上腔。此时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数次,直至灌洗液清亮后,将其全部吸出,拔除针头后,局部加压20min,嘱患者2h后可口服消炎药物预防感染。
1.2.6再定位颌垫前伸再定位牙合垫(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在上颌全牙列稳定颌垫的基础上,添加塑料形成牙合面的凸凹嵌合形态,使下颌闭口时固定在前伸的位置。通过这种牙合垫,试图在髁突和关节盘位置关系异常尤其是关节盘前移位时调整盘突关系到恢复原有状态。
1.3评估方法及标准[1-2]
1.3.1评估方法采用主诉疼痛分级(Verbal rating scale,VRS)及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同时通过颌功能问卷(Jaw function questionnaire,JFQ)方法对治疗后患者的颌功能进行评估。JFQ评估内容包括关节弹响、张口困难程度、开口时关节绞锁、闭口时关节绞锁、咬食物时有无不适感觉等5个方面。每个方面根据不同程度分为5级:0级,无;1级,偶尔;2级,较多;3级,频繁发作;4级,每次发作。
1.3.2 评估标准按Truelove等[3]TMD诊断分类标准,颞下颌关节痛的主要临床表现是:①主诉颞下颌关节区疼痛;②颞下颌关节区触压痛;③无肌源性疼痛;④无外伤史;⑤无胶原血管性疾病。治愈:主诉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弹响消失,开闭口正常,开口度≥35mm,前伸及侧方运动~>6mm,谈话无功能障碍,关节恢复正常生理功能。显效:主诉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弹响减弱,频率减少,开口度≥30mm,前伸及侧方运动1>4ram,进食及谈话时基本能行使正常关节生理功能。无效:主诉疼痛症状无改善,弹响仍存在,开口度无明显改善。 2结果
通过以上临床治疗方法,64例患者治愈或明显好转,4例患者好转不明显或无明显变化。 3讨论
关节盘前移位是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关于盘前移位的病因目前尚无统一认识。Laskin[4]提出损伤、翼外肌痉挛和长期慢性异常压力是导致关节盘前移位的3个主要病因。盘前移位包括可复性和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主要治疗方法是关节腔冲洗和颌垫治疗。 3.1牙合垫治疗目前临床常用颌垫包括稳定性颌垫和再定位牙合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1.1稳定性牙合垫稳定性牙合垫(stabilization splint,SBP)覆盖全牙弓咬合面,表面光滑、平坦,便于颌位调整和提供便利牙合,稳定性牙合垫可用于上颌或下颌,一般用在牙合紊乱较为明显的一侧。应用在上颌固位和稳定效果好,容易达到同对颌牙的点状接触,便于医生调改。应用在下颌则对患者的发音和美观影响较小,但不容易达到合适的前牙接触和切导关系。其治疗机制是:通过增加颌间距离消除肌肉的异常活动;随着垂直距离的增加,髁突向下移位,关节间隙增宽,关节内压降低;同时,由于消除了原有的各种牙合干扰,使髁突恢复到生理位置,与关节盘、关节窝、关节结节间的关系得以恢复[5]。
另外,有些学者认为稳定咬合板有心理性调节作用,通过神经一肌肉反馈调节机制对有关肌肉的功能产生影响。Green等[6]用覆盖硬腭而不波及牙合面的咬合板治疗一组颌面肌肉疼痛的患者,其中40%的病例症状得到缓解。
3.1.2再定位牙合垫再定位牙合垫(repositioning splint or 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的治疗理论是由Farrar[7-8]提出的,即牙合垫诱导下颌前伸,使髁突向前捕捉到前移位的关节盘,重新建立相对正常的盘突关系,而后慢慢调磨牙合垫,以恢复咬合关系或者使髁突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从而改善疼痛,消除弹响,牙合垫与对颌牙有明显的尖窝关系,其尖窝形态并非是对原有正中关系位的复制,而是在牙尖斜面解剖形态的引导下,使下颌滑向特定位置。 4结论
美国牙科研究会于2010年发布了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的诊断和治疗的明确的指南性文件。目前的研究认为对于TMD的治疗来说,首先应考虑使用保守的、可逆的和有循证医学基础的治疗方法。有研究表明,TMD症状会逐渐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善或消失。尽管还没有一种治疗被证明始终有效,但是许多保守治疗至少在缓解症状上与那些侵入性治疗效果相同,这些保守治疗方法不会导致不可逆的改变,并降低了新伤害的发生率。
对于TMD的治疗,应尽量选用保守的,非侵袭性的,可逆的治疗,颞下颌关节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口腔修复科,心理治疗科等多学科联合治疗TMD,使患者减少痛苦,早日恢复功能和健康。 参考文献:
[1]杨驰,邱蔚六,哈琪,等.颞颌关节镜治疗不同类型内错乱疗效的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1996,5(3):152.
[2]Emshof R,Pufer P,Strobl H,et a1.Effect of temporomandbular joint arthrocentesis on synovial fluid mediator level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d:implicatios for treatment outcome[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0,29:l7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Truelove EL,Sommers EE,Leresche L,et a1.Chnical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MD.New classification permits multiple diagn oses[J].J Am Dent Assoc,1992.123(4):47-54. [4]Laskin DM.Etiology of the pain-dysfunction symdrome[J].J Am Dent Assoc,1969,79:147-153. [5]Gavish A,Winocur E,Ventura YS,et al.Effect of a stabilization splint therapy on pain during chewing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yofascial pain[J].J Oral Rehabil,2002,29(12):1181-1186.
[6]Greene CS,Laskin DM. Splint therapy for the myofascial pain dysfunction sydrome:a comparative study[J].J Am Dent Assoc,1972,84:624-628.
[7]Farrar WB.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articular disc[J].NY J Dent,1971,41:348-351.
[8]Farrar WB.Differentiation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to simplify treatment[J].J prosthet Dent,1972,28(6):629-635.编辑/王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