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滴中收获成长
作者:曾乐庆
来源:《甘肃教育》2012年第16期
〔关键词〕 班级管理;班主任;心得;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6—0027—01
喜欢列车缓缓启动的样子,车轮从铁轨上轻轻滑动,直到消失在苍茫的天地之中。一年年奔波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也如临时停靠在站台上的一列时刻准备着前行的火车,等待着新油料的注入,期待着出发的那一刻。
笔者的学生中有一个个头不高、穿着时尚,却调皮的男生小罗。他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不好,日常行为中也表现出强烈的抵触、偏执。他听惯了家长的批评、老师的训斥,习惯了写检查。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诲沒有生效,反而助长了他的“威风”。一次偶然一篇文章触动了我:好的班主任能抓住某些事件激起“问题学生”的思想斗争或情绪波动,然后给予感动。这种经历往往会在他们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成为过错行为的转折点,成为教育的契机,甚至成为人生的起点。
于是笔者开始了解他,得知他的姐姐也曾是笔者的学生,抓住了这个情感切入点,笔者打算借力攻破这块“顽石”。之后,笔者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击破他心灵的一道道防线。小罗在课堂中开始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加之他在体育方面表现突出,在校田径运动会上为班级赢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立下了汗马功劳,笔者在班上表扬了他,帮助他重新树立良好的形象。小罗也终于成了笔者的一名“得力干将”,在学习态度的转变及对集体荣誉的关心中,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重大的问题上敢说敢做,逐渐扭转了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形象。
对于这类学生的教育不仅要善于抓住情感教育这一重要环节,适时地“冷处理”也很有效。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他们犯错误后往往情绪较为激动,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冷处理”,先让他们平复心境。
记得一次新学期初的语文课,当笔者刚刚导入新课,转身进行板书时,同学们在身后哄堂大笑,弄得笔者莫名其妙。当笔者缓缓转过身,注视着所有学生时,笑声又戛然而止,这才发现是有人在“捣蛋”。此时,笔者并未对这位同学加以呵斥,而是继续讲课,只是不时地向他投去谴责的目光。就这样,那个“捣蛋鬼”在不安中度过了漫长的四十分钟,他的神情告诉笔者他已经感到后悔和惭愧了。下课时笔者特意注视了他一眼,走出教室后,他尾随而来,向笔者承认了错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教育学生时单纯的禁、堵、防往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班级管理必须有情有理,还要依靠法。所以,在每个新班级成立之日起,笔者就要向学生们宣讲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具体化、人文化,作为班级管理的依据和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笔者遵循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对班上出现的好风尚大力表扬、宣传,使其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对班级内出现的不良倾向,则予以及早的制止,让学生形成“好事争取做,纪律不可违”的意识。
一次笔者刚接手一个班,就遇见一位同学迟到了。与新同学的第一次碰面就以批评指责开场显然不合适,不闻不问,以后的工作又不好开展。笔者了解到她在舞蹈方面有一技之长,于是让她以“才艺表演”的形式接受“惩罚”。学生们觉得新奇、开心,她却低下了头。对这件事的处理,让笔者明白:法必有,但不能死;法必依,但不能无情,处罚违规的学生也可以用掌声和笑声完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