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政府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
作者:陈丝路
来源:《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12期
湖北大学楚才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摘 要 选取百度指数数据资料,对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进行案例和舆情分析,发现网络时代下政府舆论引导存在应对不及时、不透明等问题,采取拖延政策,容易造成民愤累积和舆情负面效应的持续扩大。针对政府舆论引导存在问题提出建议,有利于政府面对突发事件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和群众动员。
关键词 常州“毒地”事件;政府;舆论引导;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2-0122-02
网络时代背景下,重大突发事件一经发生或曝光,如果政府应对不及时或反应不力,就可能引发次生的舆情灾害[1]。网络媒体进一步扩大公共事件的影响力,为政府的舆论引导提出挑战。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进行舆论引导,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定有重要作用,逐渐成为网络时代政府公共管理和新闻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常州“毒地”事件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该事件舆论演化和政府舆论引导,从而对政府舆论引导提出建议。 1 常州“毒地”事件舆论分析
在百度指数中以“常州毒地”为关键词,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时间段,检索得到“常州毒地”的网络搜索量变化趋势图。从时间点来看,“常州毒地”的搜索指数和媒体指数基本保持一致,都是从4月开始快速增长。4月17日央视报道后,4月17日到4月23日搜索量周平均值达到609,4月23日到4月30日搜索量加快增长,周平均值达到726,5月1日到7日有所下滑,但在8日至17日重新回升至峰值,周搜索量平均值为1 173。之后快速下降,回落到低搜索度,基本保持直线稳定趋势。
从舆情演化过程来看,该事件的舆论演化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1)舆论潜伏期——央视报道前:部分媒体跟进,并未引起全国范围内关注。2016年1月4日,新华网发布新闻,质疑常州外语学校毒地污染,苏州当地论坛、百度贴吧等也陆续出现呼吁“远离毒地”“拯救孩子”等文章,总阅读量超过11万。虽有多家媒体进行调查,但除本地媒体江苏音符、江苏新闻网的报道在当大引起舆论影响外,事件并未引起全国范围内的舆论震动,风波持续一段时间后趋于平静。
(2)舆论爆发期——央视报道后迅速引爆舆论场。2016年4月17日,央视新闻发布报道《常州一中学搬新址 近500名学生身体不适》,成为引爆舆论的主要导火线,各家媒体纷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之跟进,力求从各个角度探求事件真相。新华网揭露了学校选址问题,经济观察网对学校附近污染地块使用进行追踪。一些媒体从综合消息的角度汇聚各方声音,提供了多元化信息。 (3)舆论发酵期——网民关注,公众围观。央视报道后,“常州毒地”事件经网络媒体加速传播力度和广度,在社交媒体引发公众围观。央视首度曝光的微博下转发量超过5万,评论超过1万,话题得到@王旭明、@佟大为、@罗昌平等多位认证名人的参与。由央视新闻发起的微博话题#被污染的学校#阅读量达到1.7亿,讨论量达16万。网友从各个角度表示了对事件的担心忧虑,多持负面态度。过去的旧帖文、博文遭网民曝光,文中“特警镇压”“野蛮执法”等敏感词汇助长公众不满情绪,网络舆论进一步发酵。不少网友发起网络动员,用煽动性话语图片吸引眼球,向政府及有关部门讨要事件结果和说法。
(4)舆论消退期——公众注意力转移。五一期间“魏则西事件”引发了网友刷屏式的转发,成为公众话题新爆点,公众注意力发生转移。后期有网友将“雷洋事件”和常州“毒地事件”联系起来,使“毒地事件”再受关注,热度回升。之后,事件热度渐渐下降,淡出公众的关注。 2 “毒地事件”政府舆论引导措施评估
常州政府在事件之初做出过回应,但舆论引导多是敷衍或者压制。早在2016年1月20日,对于舆论反映的污染问题,政府引用监测数据发文称“一切正常”“隐患可控”,绝大多数学生检查指标正常。而面对公众和地方媒体的质疑,常州市政府采取拖延政策,只是选择对污染地块进行修复,未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舆论怨气受压制而埋下隐患。
而央视报道后的舆论引爆最高峰期间,常州市人民政府官方微博有关回应只有两条,且大多用词冰冷,未能体现政府关切,令许多网友倍感失望,群众不满日益激烈。面对质疑的声音,常州政府仍坚持否定周边土壤和水受到污染。同时校方发公开信、常州市政府面对质疑仍坚持否定等行为激化民众不满,加大政府舆论引导难度。
舆论不断发酵期,有关部门未对外界媒体集中质疑的问题进行一一澄清,企图采取拖延政策,造成民愤累积和舆情负面效应的持续扩大。后期常州市政府官方微博停止更新,试图用“冷处理”换来一时的舆论平息,但当地政府已然陷入“塔西佗陷阱”。
总之,针对这一事件,政府有所回应但受到民众质疑,舆情应对存在不准确性、不透明性等诸多弊病,暴露了舆情应对与社会治理层面的短板,并未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 3 对政府舆论引导的建议
(1)政府应更好利用传统主流媒体,发挥舆论引导的主导作用。在常州“毒地事件”中,央视报道是事件热议度的分水岭。突发事件中因为政府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唯一主体,真正权威信息只掌握在政府手里, 这是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在“毒地”事件中,正是主流媒体的关注引起各方媒体和群众的关心和热议。因此作为掌握最多最全信息的政府要发挥好舆论引导主导作用,疏通媒介的传播渠道,利用媒体的信息放大作用来引导舆论走向正确方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利用网络新手段进行舆论引导。网络舆论传播有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当突发事件发生后,网民会通过网络舆论质询政府,但如果政府不及时公开透明事件信息,网民只能利用网络更多自发寻找信息。网络资源丰富,查找便捷,但真假内容混杂,网民容易被谣言误导,形成错误“固有印象”,到那时政府要纠正、消除不利影响就不得不花费巨大人力物力,成本较高的同时引导效果也不如初期就进行正确引导效果佳。因此面对网络舆论的异军突起,政府部门除继续办好主流传统媒体外,应利用网络新手段进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公众传递真实信息,积极进行沟通,才能更好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走向。
(3)政府舆论引导需要时刻关注事件走向,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提高信息公开度。流言始于封锁, 谣言止于公开。面对突发事件,如果政府没有及时相应的舆论引导,就可能导致事件矛盾升级,流言四起。在“毒地事件”中民众质疑政府发布信息是因政府迟迟未公开透明相关信息,公众知情权得不到保障,政府公信力下降。后期政府采取冷处理态度,不透明、不理会的态度也导致舆论引导日渐失效。因此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及时公开事件真实信息,才能避免谣言的产生,也有助于危机的解决。
(4)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应从舆论遥控制者转变为疏导者。目前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存在反应不及时、不积极,有意隐瞒的倾向,民众知情权未得到保障会加剧不满,降低对政府信赖感。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方式为两级甚至多级传播,群众掌握更多信息传播主动权,从过去的单一信息接受者更多向参与者转变,要求更多话语权,因此政府传统宣传方式中的单向传播已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诉求。因此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应升级改进政府舆论引导建设和舆论引导方式,及时与民众进行沟通,尊重和听取民众诉求,及时进行反馈,这样才能引导整个社会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话语共识和集体认同。
(5)政府应重视公众舆论中的刻板印象。心理学上的“刻板印象”通常表现为情感性的好恶评判,在突发性事件中,这种刻板印象在公众舆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公众刻板印象与信息传播的先入为主性有关,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众关注的某些社会矛盾由于长期积累而没有得到及时化解、公众的某些权益没有得到保障而对政府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强化公众自身的刻板印象[2]。“毒地事件”迟迟未得解决,公众对事件真相的信息诉求也一直未得到满足,因此对政府不满。长此以往,就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谢耕耘.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74-175. [2]蔡尚伟,唐丕跃.论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舆论引导力的提升——以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故为例[J].东南传播,2009(7):55-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