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2016年)

2020-08-16 来源:好走旅游网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安全评估报告

****化工有限公司 2016年8月10日

批准: 年 月 日

审核:

编制:

年年

月 日 月 日 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评 估 人 员 名 单

姓 名 *** 职 务 注册安全工程师 签 字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注册安全工程师

2

目 录

一、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类型及危害程度 四、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 五、可能受影响的周边单位和人员 六、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 七、重大危险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分析 八、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 九、事故应急措施 十、重大危险源评估结论

3

前 言

氯化装置是利用氯气气化器将液氯钢瓶卸下的液氯进行气化,通过氯气缓冲罐进入化铝锅生产三氯化铝的的装置。在装置生产过程中,根据国家《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规定,原料液氯属于危险化学品,因此对该产品及相关装置进行重点危险源辨识及安全评估。

1 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氯气安全技术规程》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重点监控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罐区 现场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危险化学品目录》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2 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2.1重大危险源设施布置情况 (1)现场平面布置

氯化装置位于****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中部,该区内布置有液氯钢瓶(1t)10个,氯气缓冲罐(ø800*2000)1个。重大危险源为危险化学品液氯的使用、储存场所。附图如下:

4

(2)周围环境:附图如下:

31

氯化装置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

相对方位 通 氯 装 置 /乙 类 周边设施名称 园区道路 东 *** 有限公司/乙类 山岭地 ****有限公司/丁类 ******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丁类 实际间距(m) 5 300 紧邻 50 32 标准要求间距(m) - 10 - 10 10 依据 GB50016-2006 GB50016-2006/3.4.1 GB50016-2006 GB50016-2006/3.4.1 GB50016-2006/3.4.1 结论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西 南 北 装置区与周边场所设施安全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有关要求。除此之外,该装置区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第19条规定的下列场所、设施、区域的安全间距情况如下:

(1)1000m内无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区域; (2)1000m内无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 (3)1000m内无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4)1000m内无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

(5)1000m内无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 (6)1000m 内无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7)1000m 内无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

(8)1000m内无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 2.2 重大危险源相关设备

重大危险源涉及的主要设备及相关情况如下:

氯化装置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设备名称 液氯钢瓶 液氯气化器 氯气缓冲罐 设备位号 V1001 E1001 V1002 规格 1t 盘管式 Φ800×31

数量(台) 10 2 1 材质 16MnR 操作条件(温度、介质、压力等) ≤0.6MPa,-40℃ 备注 特种 设备 特种 设备 特种 16MnR/Q235B ≤40℃,≤0.6MPa Q235B 常温,≤0.6MPa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位号 规格 2000 数量(台) 材质 操作条件(温度、介质、压力等) 备注 设备 4 5 6 7 8 电动葫芦 电子称 氯化反应炉 捕集器 液碱储罐 L1001 W1001 R1001 R1002 - - P1002ab、P1004ab 3t 3t - PJR-108 V=30m V=30m - 331 1 8 8 2 4 6 - - 钢衬耐火砖 碳钢 碳钢 碳钢 - - - 800℃,常压 400℃,常温 常温、常压 常温、常压 常温、常压 特种 设备 9 次氯酸钠储罐 10 机泵 2.3 生产过程描述 液氯在气化器中,通过热水(冬季回收反应炉热量加热循环水,夏季不用)间接加热后气化为氯气,经缓冲器后再经流量管计量输送至生产车间,然后,通过管道通入三氯化铝生产车间的氯化炉内,此炉由耐火砖砌成。将铝锭在氯化反应炉旁预热后,视氧化炉内铝液面的高低,将预热后的铝锭投入到800℃氯化反应炉熔融铝液内,不断的加入铝锭熔化与氯气反应,氯气由两侧导管自上方通入炉底中部,与液态铝发生反应。反应系放热反应,依靠反应放出的热,维持液铝与氯气的持续反应。生成的三氯化铝经升华管进入冷凝捕集器自然冷却,在捕集器中结晶成成品。尾气经水喷射泵用碱液吸收处理后排空,吸收尾气后的碱液产生次氯酸钠副产品。

2.4安全设备设施 1、消防设施

通氯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消防用水量按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原材料仓库)确定,仓库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0L/s,室内消防用水量5L/s,消防最大用水量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按3 小时计算,一次最大消防用水量为162m3。装置区东侧,设置了200m3消防循环水池一处,供水量能够满足事故状态下消防用水要求。

装置区配置了MFZ/ABC8手提式干粉灭火器8个,MFTZ/ABC35推车式灭火器2个,能够满足《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相关要求。该项目消防器材、设施配置,

31

见下表。

消防器材设施一览表

序号 1 2 3 消防设施 手提式灭火器 推车式灭火器 推车式氯气捕消器 规格型号 MFZ/ABC8 MFTZ/ABC35 40KG 单位 个 个 个 数量 8 2 3 位置 通氯车间、生产车间、仓库等 通氯车间、厂区等 通氯厂房 2、防雷、防静电 生产装置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进行设防,其它及辅助设施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进行设防。生产装置区及辅助设施设置了防雷及接地系统,其冲击接地电阻小于10Ω。所有工艺管道、金属设备、金属钢架、钢制平台等均就近接至防直击雷接地装置。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室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少于2处。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装置及管道均进行了可靠接地。**市雷电防护技术中心对该项目的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了检测,结论为合格。

3、自控技术

根据《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安监总管三[2013]3号),氯化工艺属于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根据《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安监总管三[2013]12号),液氯属于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装置采用智能仪表对工艺流程进行实时操作控制,实时数据动态显示,可随时设定参数、监视参数、控制参数、报警参数等。

(1)控制方案 1)液氯气化工序

该项目液氯气化采用热水加热,加热热水的热源依靠氯化反应炉中氯气和铝反应放热,温度为40℃左右,在氯气气化器上设置智能温度显示仪表(TIA1001),实现温度超高限报警。氯气缓冲罐设置一个压力控制仪表(PICA1001),通过设定压力来控制调节阀(PV1001)的开度来保证氯气缓冲罐中压力稳定。

2)氯化反应工序

在氯化反应炉上设置一个智能温度显示仪表(TICAS1001a-h),通过调节循环水的流量和氯气的进气速度,控制氯化反应炉的温度,并实现温度超高限报警,保证反应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智能温度显示仪表(TICAS1001a-h)与切断阀(XV1001a-h)形成连锁,当氯化反应炉内温度出现异常情况切断氯气进料。

31

该项目控制、报警、联锁情况见下表:

控制、报警、联锁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位号 TIA1001 PICA1001 FIC1001 TICAS1001 测控变量 氯气气化器温度 氯气缓冲罐压力 氯气流量 氯化反应炉温度 联锁参数 - 氯气压力调节阀 氯气流量调节阀、氯化反应炉温度 氯气流量调节阀、循环水流量调节阀、氯气切断阀 功能 显示、报警 显示、控制、报警 显示、控制 显示、控制、报警、连锁 (2)有毒气体检测和报警设施的设置 1)按《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设计规范》(GB50493-2009)的要求在生产车间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2)报警控制器设置在操作室内,壁挂式安装,安装高度1.4m,采用ZRRVV-4×1.5mm2电缆穿水煤气钢管沿梁、沿墙或埋地敷设至探测器。

3)探测器探测的有毒气体为氯气,探测器安装位置根据现场情况,安装在可能的泄漏点附近,详见下表。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位置表 序号 1 设 置 位 置 生产车间 类 型 有毒气体探测器 数量(台) 3 报警仪的型号 电化学型 探测的物质 氯气 安装要求:氯气检测器的安装靠近可能的泄漏点,其安装高度距地坪(或楼地板)0.3m。 3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类型及危害程度

3.1 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装置区涉及的液氯、液碱、三氯化铝、次氯酸钠等均属于危险化学品。对照《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和《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GB13690-2009),对其主要危险特性进行辨识。

1.液氯

液氯(氯气):第2.3类有毒气体,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助燃,有毒,具腐蚀性;毒性:(Ⅱ级)高度危害(依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剧毒品(依据《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

氯气是有毒有害物质,具有挥发性,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

31

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2.三氯化铝

三氯化铝:第8.1类酸性腐蚀品,白色颗粒或粉末,有强盐酸气味,工业品呈淡黄色。强酸性、强腐蚀性;毒性:(Ⅲ级)中度危害。

本品的主要危害:

⑴遇潮湿空气能发白烟,遇水能放高热,激烈时能起火甚至爆炸,遇各种强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均有强烈放热反应;三氯化铝与液碱互为禁忌品,储存时应当加以注意。

⑵有强酸性、强腐蚀性,对人体皮肤及呼吸道有严重刺激和腐蚀,吸入高浓度三氯化铝可刺激上呼吸道产生支气管炎,并且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个别人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误服量大时,可引起口腔糜烂、胃炎、胃出血,和粘膜坏死。

3.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第8.2类碱性腐蚀品,固体白色不透明,易潮解。强腐蚀性、刺激性;毒性:(Ⅳ级)低度危害。

4.次氯酸钠(溶液)

次氯酸钠(溶液):第8.3类其它腐蚀品,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毒性:(Ⅳ级)低度危害。

以上4种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见表危险化学品主要危险特性一览表。

序号 1 2 3 物质 名称 液氯 三氯化铝 (固体) 氢氧化钠 (20%溶液) 次氯酸钠 (10%溶液) 危规 编号 第2.3类 有毒气体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第8.2类 碱性腐蚀品 第8.3类 其它腐蚀品 危险化学品主要危险特性一览表 主要危险指标 闪点 (℃) 无 无 无 爆炸极限 毒性分级 (%) (Ⅱ级) 无 高度危害 (Ⅲ级) 无 中度危害 无 (Ⅳ级) 低度危害 (Ⅳ级) 低度危害 腐蚀性 - 主要危险性 火险 类别 乙 戊 戊 强氧化性、 助燃、剧毒品 强腐强腐蚀、灼伤、 蚀 助燃、中毒 强腐强腐蚀、灼伤 蚀 强腐强腐蚀、灼伤 蚀 4 无 无 戊 注:火灾类别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毒性依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31

3.2 地理、气象条件危害、有害因素分析

自然条件影响主要包括地震、地质、洪水、雷击、高低气温、风等。因自然因素、地质、水文因素等原因,有造成建筑物坍塌、设备倒塌、厂区内涝等危险。

(1)地质、地震:厂区内地质状况可满足生产装置及厂房的建设要求。但遇强烈地震有可能造成建构筑物及设备、管道的破裂,造成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而引发中毒、爆炸事故,致使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2)洪水:厂址周围地势开阔,厂区设有排水系统,正常情况不易造成洪涝灾害。但若雨季单位时间内降雨量较大,且厂内的排水措施不得力,可能发生生产、储存设施被淹的危险。

(3)雷击:如果厂区避雷设施设置不合理、损坏或接地不良,有可能使设备或建构筑物遭受雷电侵袭而损坏,甚至引起泄漏、火灾、中毒及人身伤亡事故。该项目已按防雷要求设置相应的防雷设施,并经当地雷电防护技术部门检测合格,取得了检测合格报告。

(4)高、低气温:生产人员在高温环境或严寒露天环境中易出现操作失误;严寒有可能导致设备、管道、阀门等破裂,并引起事故发生。

(5)极端大风:较高的生产装置、厂房等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否则将遭受极端大风的影响或破坏。同时生产中逸散可燃气体或者事故中的可燃气体顺风扩散,可能对下风向造成较大影响。

3.3 设备或设施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通过对生产工艺过程、设备设施、产品、原辅材料特性分析,该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中毒窒息、容器爆炸、灼烫、起重伤害、触电危险、火灾爆炸、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淹溺等;有害因素有:毒物危害、噪声等。

中毒和窒息

生产使用的原料液氯(氯气)为(Ⅱ级)高度危害,属于剧毒品;产品三氯化铝为(Ⅲ级)中度危害。如果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作业环境中的浓度过高或人误服时,易引起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

三氯化铝生产使用氯气对熔融铝进行氯化反应。氯气是一种剧毒气体,氯气中毒的明显症状是发生剧烈的咳嗽。症状重时,会发生肺水肿,使循环作用困难而致死亡。由食道进入人体的氯气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1升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氯气量为0.001mg,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大剂量氯气可以两分钟致人缺氧并急速中毒死亡,称为“闪电样死亡”。严重氯气中毒的人员可能会遗留下严重的器质性功能障碍,身体长期得不到良

31

好恢复;有些人员可能会严重瘫痪, 导致终身残废。

盛装液氯的储罐破裂时,会酿成大面积的毒害区。液氯泄漏后蒸发成气体,危害很大。氯气可在大范围内导致生命体的死亡或严重中毒。

在生产过程中,若氯气输送管道、储罐、汽化器、氯气缓冲罐等设备、管道等存在设计缺陷、制造安装缺陷或质量不合格、疏于日常管理、长时间不进行检修、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造成缓冲罐、管道、阀门、法兰等连接密封部位失效、腐蚀破裂,发生氯气泄漏,可导致人员急性中毒窒息危险。

容器爆炸

使用的液氯钢瓶为压力容器。在作业过程中存在有压力容器爆炸的危险,爆炸时产生的能量大部分形成冲击波,能造成压力容器等设备的损坏和人员伤亡事故。

灼烫

高温灼烫。在三氯化铝的生产过程中,熔融铝的温度高达800℃,经过炉边预热后的铝锭,在加入到熔融铝液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易造成熔融铝液从氯化炉内溅出,若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高温灼伤的伤害。

化学灼伤。使用液氯作为原料,液氯为液化气体,一旦气瓶、汽化器、缓冲罐等容器、管线破漏,大量液氯喷出,由液态急剧减压变为气态时,大量吸热,结霜冻冰。如喷溅到人身上,会造成冻伤。

触电

生产工艺过程存在多种电气设备,在生产或设备检修过程中,如果这些电气设备安装不恰当,使用不合理,维修不及时,尤其是电气工作人员如果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知识,可能因电气设备与设施发生触电伤害事故,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确保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伤害的发生,是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

火灾爆炸

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氯气,氯气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易燃气体或蒸气也可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通氯车间内存放有液氯钢瓶,若存储条件不符合规范要求,库内存放有与氯气易产生火灾甚至爆炸的物质,当钢瓶破裂,液氯泄漏并存在明火或着火能量时,有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故的危险;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31

该项目发生物体打击的原因分析如下:在设备设施进行检维修作业,或对生产建筑设施的高处进行维修时,可能会造成工具、零部件等物品坠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发生;

机械伤害

在生产使用机械设备过程中,由于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等原因,往往容易引发各种机械伤害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影响生产正常进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生的危险事故主要是中毒,这个危险因素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后果是严重的。

4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

本企业的氯化装置的重大危险源等级为四级,可不做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分析。 5 可能受影响的周边单位和人员

从重大危险源来看,可能发生中毒和火灾爆炸的是液氯储存及氯气输送管线,下面分别进行影响分析。

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

相对方位 通 氯 装 置 /乙 类 周边设施名称 园区道路 东 **** 有限公司/乙类 山岭地 ****有限公司/丁类 ****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丁类 实际间距(m) 5 300 紧邻 50 32 标准要求间距(m) - 10 - 10 10 依据 GB50016-2006 GB50016-2006/3.4.1 GB50016-2006 GB50016-2006/3.4.1 GB50016-2006/3.4.1 结论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西 南 北 液氯储存系统影响的范围 (1)液氯钢瓶

通氯车间液氯最大储存量为10瓶(1t/瓶),共10t,如果液氯大量泄漏,一是造成人员冻伤,二是氯气大量聚集造成人员中毒。从平面布置图可以看出,主要巡检的人员,共计2人,最大人员冻伤及中毒为2人。

(2)氯气输送管路

氯气输送管道共计两条,均Ø80×8的低温无缝钢管,如果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大量泄漏,出现恶性泄露事故,在整个管道输送过程中均存在人员伤亡的可能。

31

6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 6.1 重大危险源辨识 6.1.1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本次安全评估中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6.1.2重大危险源辨识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见表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名称 液氯 临界量(t) 5 实际存在量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t) 10.5 是 由表分析可知:该项目涉及的液氯存储量大于规定的临界量,因此该项目构成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对设备、管道辨识过程见表。

设备、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类别 分级 具体描述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MPa的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 km且管道公称直径≥300mm的管道。 该项目各装置情况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长输管道 压 力 管 道 公用管道 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mm。 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的管道。 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500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工业管道 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 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锅 炉 压力 容器 蒸汽锅炉 热水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 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MW。 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31

力容器; (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 3MPam的压力容器(群)。 由表可知,该项目不涉及需进行重大危险源申报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锅炉等设施。 6.2重大危险源的分级 6.2.1分级原则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6.2.2R的计算方法

q1qnq2R1Q2QnQ12n

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6.2.3校正系数β及R值分级区间的确定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以下两表: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类别 β 毒性气体 见表F10.5-4 爆炸品 2 易燃气体 1.5 其他类危险化学品 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二氧 环氧 氨 氯化氢 化硫 乙烷 2 氟化氢 5 2 二氧 化氮 10 2 氰化氢 10 3 碳酰氯 20 毒性气体 名称 β 毒性气体 名称 β 一氧 化碳 2 硫化氢 5 溴甲烷 3 磷化氢 20 氯 4 异氰酸甲酯 20 注:未在表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6.2.4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

31

校正系数α取值表 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 100人以上 50人~99人 30人~49人 1~29人 0人 α 2.0 1.5 1.2 1.0 0.5 6.2.5分级标准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R值 R≥100 100>R≥50 50>R≥10 R<10 6.2.6分级结果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对该项目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如下:

q1qnq2R2n1QQ2Qn1

式中:α按表F10.5-5取值,该项目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小于30人以上,α=1.0

β按表F10.5-4取值,β(氯气)=4

q为实际存在(在线)量,q(氯气)=10.5t; Q 为临界量: Q (氯气)=5t;

q1qnq2R2n1QQ2Qn1

=1×4×10.5/5 =8.4(R<10)

根据上表得出,该项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等级为四级。 7重大危险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分析

31

最大液氯储存量10吨,氯气为剧毒化学品,一旦泄漏危险性较大,有发生大面积中毒危害可能性,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等后果,不仅危害本厂人员,还会对周边道路行人、周边厂区员工造成危害,同时对大气、水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

液氯钢瓶泄漏后,液氯迅速汽化并以半球形向地面远处扩散,造成大面积的毒害区域。运用毒物泄漏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方法进行计算,求其在静风时造成的毒害区域,分析该项目的风险程度。

液氯的相关理化数据,见表氯气理化特性一览表。

名称 分子量(M) 71 氯气 毒性:吸入5~l0min致死的浓度C=0.09;最高容许浓度:lmg/m³(0.315ml/m³),即C/=0.315×l0-4 氯气物化特性和存在量一览表 液体平均比热密度(ρ)kg/L 汽化热(q)kJ/kg (c)kJ/kg·℃ 0.61(20℃) 0.96 289 沸点(℃) -34.5 假设1个液氯钢瓶破裂发生泄漏,根据上述相关理化数据,计算液氯钢瓶破裂或泄漏后的毒害区域。

(1)气体泄漏量

假设钢瓶泄漏量为1000kg,泄漏液体将迅速汽化。 (2)液体挥发后的总体积

液氯泄漏将全部挥发,其挥发后的总体积公式计算:

22.4mV=1000M

V—挥发后的总体积,m3; m—液体质量, kg;

M—气体的摩尔质量, kg /mol(液氯为0.071kg/mol)。 泄漏出的液氯全部挥发后的总体积为:

V=22.4m22.41000=315.5m31000M10000.071

(3)最大中毒扩散体积

根据有毒气体的危险浓度液氯吸入5~10min致死的浓度为0.09%(v/v),吸入0.5~1h致死的浓度为0.0035~0.005%(v/v),吸入0.5~1h致重病的浓度为0.0014~0.002%(v/v)。

液氯泄漏出来,吸入5~10min致死中毒区域体积为:

31

315.5315.5V==350555.6m3C0.0009

液氯泄漏出来,吸入0.5~1h致死的区域体积为:

V315.5315.59014285.8m3C0.000035

液氯泄漏出来,吸入0.5~1h致重病的区域体积为:

V=157.75315.5==22535714.4m3C0.000014

(5)气体扩散半径模拟计算

液氯挥发后迅速扩散,其气体比重大于空气,沿地面能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模拟为圆形球冠。球体半径计算如下:

吸入5~10min致死区域的最大半径为:

32v33350555.6R=55.11m423.14

3吸入0.5~1h致死区域的最大半径为:

R=332v339014285.8162.7m423.14

吸入0.5~1h致重病的区域的最大半径为:

32v3322535714.4R=220.8m423.14

3液氯泄漏中毒情况一览表 项目 半径m 面积m2 吸入5~10min致死 55.1 9533.1 吸入0.5~1h致死 162.7 83119.9 吸入0.5~1h致重病 220.8 153083.3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液氯钢瓶若发生泄漏,在泄漏液氯钢瓶为中心的55.1m半径范围内,人员吸入氯气5~10min会导致死亡;在泄漏液氯钢瓶为中心的162.7m半径范围内,人员吸入氯气0.5~1h会导致死亡;在泄漏液氯钢瓶为中心的220.8m半径范围内,人员吸入氯气0.5~1h会导致严重伤害。

以上计算均为静风状态下,在有风条件下液氯钢瓶发生大量泄漏时,氯气的扩散半径将

31

会受风向、风力、风速的影响和作用而扩大,毒害区域的扩大是必然趋势。若钢瓶发现泄漏未及时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危害范围将会迅速达到数百米,甚至更远,在此区域内的人员和居民必须紧急疏散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

8 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 8.1 安全管理措施

重点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并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档案内容如下:

①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单位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 ②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③重大危险源相关技术资料 ④重大危险源检测及监控措施 ⑤重大危险源预案 ⑥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⑦重大危险源其他情况

2、组织本单位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估。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 (1)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

(2)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

(3)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的;

(4)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5)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 (6)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变化的。

4、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得到执行。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效、可靠运行。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31

6、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者责任机构,并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当及时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7、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使其了解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措施。

8、依法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并保障其完好和方便使用;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所在地区涉及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8.2 技术措施

根据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方式)或者相关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按照下列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完善控制措施:

(1)重大危险源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份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

(2)重大危险源的化工生产装置装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3)对重大危险源中的毒性气体,设置泄漏物紧急处置装置;

(4)重大危险源中储存剧毒物质的场所或者设施,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9 事故应急措施

根据GB/T 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本公司编制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中毒和窒息专项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氯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等现场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对危险目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明确,一旦发生事故,可有序的进行现场救援,降低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控制人身伤亡事故的扩大。

本公司定期对事故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工作,编制演练方案,存有演练记录。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公司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对演练进行评分,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演练情况符合要求。应急救援预案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进行了备案,备案编号为:*****1。

本公司配有应急救援设施包括应急救援器材和消防设施,配置情况如下。

31

类别 安全设施种类 安全帽 防毒面具 防毒口罩 数量 15 6 15 2 2 2 15 2 1 6 1 1 2 1 1 2 4 1 1 1 1 2 1 1 1 31

设置地点、岗位 所有岗位、安全科 通氯车间岗位、应急器材库 通氯车间岗位、应急器材库 通氯车间岗位、应急器材库 通氯车间岗位、应急器材库 通氯车间岗位、应急器材库 所有岗位 通氯厂房东门 通氯厂房东门 化铝厂房、办公楼、仓库 应急器材库 应急器材库 自动控室、值班室 应急器材库 应急器材库 通氯厂房 通氯厂房、应急器材库 通氯厂房自动控制室 通氯厂房西侧 中和岗位 通氯厂房北侧 通氯厂房东侧 通氯厂房内 通氯厂房内 厂内重要岗位 备注 定期换发 定期换发 定期换发 一开一备 一开一备 30m³,2瓶 300m³ 0.4MPa 防护器材 自给式呼吸器 重型化学防护服 正压式呼吸器 橡胶手套 氯气捕消器 推车式灭火器 手提式灭火器 便携式氯气检测仪 救援器具 手摇报警仪 对讲机 担架 医疗救护箱 堵漏工具 应急照明灯 自动化控制连锁报警切断系统 尾气吸收系统 中和吸收系统 装置设备 事故碱池吸收系统 事故水池吸收系统 消防水系统 碱喷淋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10评估结论及建议

经过对氯化装置重大危险源的评估,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为四级重大危险源。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措施、事故应急措施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的要求。

31

周边场所及人员情况平面图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