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加给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15、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16、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
18、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出自《论语·学而》
【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20、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
21、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2、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解释为凭借的时候都是表示动作或者行为之类的,可以理解为用,比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就是凭借的意思,但是放到句子里解释为用,更合理。因为的解释是动做行为产生原因,比如勿以善小而不为。 从以的位置来看,这两种解释都是一个位置,但是具体的解释一定要理
解了上下文,你都放进去看看哪个符合文意,因为这样的虚词比较难判断是什么意思,而文意基本是通过实词理解的,虚词只是通过实词而有解释的。
文言虚词“以”、“与”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
文言虚词“以”表原因时,怎样判断是介词还是连词,是高三文言教学中的难点。就这个问题请教了雷老师,雷老师的解答非常清晰。现将雷老师的答案付在下面,供大家参考,在此对雷老师表示感谢。
首先,我们要明确现代汉语的“介词”和“连词”的意义,介词跟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放在动词前面),而连词则起连接作用(尤其连接两个句子)。
我们看下面的例句:
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2.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例1的中心动词时“欺”,句子的翻译是:赵王哪里能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欺骗秦国呢?这个句子的中心动词是“欺骗”,“以”与“一璧之故”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欺”的状语,这个“以”译成“因为”,是介词。
例2是两个句子,一是公子贤,多客,一是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全句的翻译是:诸侯因为公子贤能,有很多门客,(所以)对魏国不敢动用武力发动战争。这里的“以”(因为)是连接两个句子的,表达的是说明诸侯不敢动用武力的原因,所以,这个 “以”是连词。
我们再看两个句子:
3.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例3的“以”翻译成“因为”,但它是中心词“死者”前面的修饰成分(原因),作状语。受饥疫而死的人有大半,不起“连接”作用,是介词。
例4的“以”翻译成“因为”,它不是与“两人”一起组成介宾短语作“在”的修饰成分,而是“连接”“不敢加兵于赵”和“两人在”这两个句子,表明因果关系的,所以,这个“以”是连词。
“以”字理解的关键是语言环境,句子的上下文。总的来说,连词用在相对独立的两个句子中,介词用在独句中,往往作状语,介宾结构。
再比如
1、“因为情况比较复杂,大家的意见很难取得一致。”
2、“因为种种原因,大家的意见没能取得一致。”
以上两句中的“因为”一词,1句中的是连词,2句中的是介词。
做连词后面跟句子,“情况比较复杂”--“情况是复杂的”--主语+系表结构,一个完整的句子。
做介词时后面接的是名词或者名词短语,“种种原因”,名词短语,作状语。
高考文言文选择题中的虚词题,即“意义和用法”异同题,学生比较容易出问题,尤其是特定语境下的“以”“与”,作介词还是连词,是学习中的难点。
首先,“以”这里讨论意义为“因为”的“以”。。
看下面句中的词语:
1、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根据句意,三句中的“以”都表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均可译为“因为” “由于”,即两词“意义”相同。但,“一璧之故”中心词“故”,是名词性短语,所以从句法上来说,“以一璧之故”构成介宾短语,共同修饰句中动词“逆”,这里的“以”用作介词。
“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则是主谓结构,“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介词后只能带名词或代词,不能带主谓短语,而且“晋侯秦伯围郑”已经构成单句形式,所以这里只能是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分句,相当于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两句话中的“以”意义相同而用法不同。“怒”是动词,前面是不用介词的,所以这里的“以”也是连词。
总之,区分表原因的“以”是介词还是连词,关键看它后面是代词、名词、名词性短语还是其他短语或分句。
再看几个句子:
4、不赂者以赂者丧。
5、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6、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9、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以上几句中“赂者”“一璧之故”“物”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是”“己”都是代词,与“以”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分别修饰“丧”“欺”“喜”“记”“悲”,这几处的“以”均用作介词;“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公子贤,(公子)多客”,都是主谓短语,均构成分句,所以这两句中的“以”用作连词。
其次,“与”,这里讨论意义为“和、同”的“与”。
看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2、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3、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4、与其妾讪其良人。
根据句意,几个“与”都翻译成“和”“同”,但用法却不同。“彼与彼”紧相连接,不能拆分,代词并列,可以互换位置,在句中共同作主语,这里的“与”用作连词。“吾与之”却不能前后互换,因为从上下文看,是说“吾”要采取的做法,而不是大家;且前后可以拆分,在“与之”前加“必”,成为“吾必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所以句中“与之”构成介宾短语,作“知”的谓语,“与”用作介词。3、4两句“与之”“与其妾”构成介宾短语,分别作“争”“讪”的谓语,这里的“与”都作介词,因为前面的成分可以省略,所以第4句“与”出现在了句子开头,而并列短语任何一部分都应同时出现,则连词“与”不能出现在句子开头。
总之,“与”是连词还是介词,一看前后是否并列关系,能否互换位置而基本意思不变,且在句中作同一句子成分;二看“与”前面是否出现或可否加入状语等其他成分;三看介词“与”是否出现在句子开头。
再看几个句中加点词语: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7、执其手而与之谋
8、君安与项伯有故?
9、与风水相吞吐。
第5、6两句中,“他盗之出入”和“非常”“稻”和“脂”能互换位置而基本意思不变,二者之间不能加入其它成分,“与”均为连词。第7、8句“与”前有“执其手而”“安”,为介词。第9句“与”出现在句子开头,没有其他与之并列的成分,“与”用作介词。
另外,“与”作介词时,后面必是代词、名词、名词性短语,“之”“项伯”“风水”无一例外。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介词或名词已经省略的情况除外。例如:
10、相如闻,不肯与会。
这是省略句,和“与”连接的不是后面的“会”,而是省略了的“之”,即廉颇,所以判断时省略句要补充成分再辨析。“以”同理。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介词一般连接两个短语,名词,宾语之类的不成句子的成分 连词一般连接句子, 以解释为因为的时候其实你可以转化成英语去想... 介词就相当于because of... 连词就相当于becaus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