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慰量余筻堡 思 ・吴玉娥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学科研奖励计划 盈余管理是2O世纪8O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 必要求在签订的债务契约含有一些保护性条款,如不准发放超额股 要研究领域。国外会计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已有近2O年的历 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不得低于特定水平等。这使企业不敢轻易违 史。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盈余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 反有关条款 因为违反了这些条款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 为世界各大公司财务经理们必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关于盈余管理的 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层就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以 概念,国内外研究学者先后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Katherine Shipper Scott、孙铮 王跃堂、秦荣生、魏明海等。虽然盈余管理有着多种不 同的界定或解释.但也存在相似之处。本文就盈余管理的这些特性对 其进行归纳总结.并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 他们有权利选择会计政策和方法.有权利变更会计估计.有权利 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等。而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全 为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2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 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 公认会计原则 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 素.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则可看作盈余管 理的时间因素。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即在会计数据上 做文章。 3盈余管理的目的是满足主体的相关利益 其目的既明确又复杂。所谓明确是指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获 取私人利益。这点从管理当局有意图的进行盈余管理方面可以充分的 加以肯定。但盈余管理有时也照顾某些大股东的利益。 4.盈余管理VS实际盈余 盈余管理是一种长期的行为.从较长的时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 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余,但会影响实际盈余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 反映和分布。换言之.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报表中的盈余.而不影 响企业的实际盈余。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盈余管理也就可以定义为:主体(管理当局) 通过客体(会计政策的选择或会计估计的变更)来调节会计盈余,从 而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客观因素 1“委托代理”责任关系 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认为,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 约的有机组合。而股东与管理当局之间的契约是典型的“委托一代理“ 责任关系。股东希望管理当局能尽心尽力.为股东的财富最大化而工 作。但管理当局与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两者信息不对称.再加上所 有者监督成本高昂,这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平台。 2信息的不对称及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是导致盈余管理存在的直接动 机。各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它们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也是各不相同 和复杂多变的,这就要求会计政策具有可选择性。而选择不同的会计 政策将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对企业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分配也就不 同。这也就为管理当局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 提供了条件。 三、盈余管理的主观因素 1债务合同的约束 任何企业都存在举债行为。债权人为规避风险,保护个体利益, 《商场现代化 2006年11月(上旬刊)总第484期 减少违约的风险。 2合理避税的考虑 在日益重视”现金流量“的时代,节约现金支出就等于增加了企 业的营运资金.这对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改善财务状况很有帮助。 因此.企业肯定会选择适当的方法对自己的财务报表进行数据处理. 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在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的国家,这种现象 尤为明显。 3.避免巨额政治成本 政治成本时指企业由于政治原因而负担的支出。当企业的盈利能 力较强时.就会收到公众和政府部门过多的关注.如政府部门可能会 对其征收高额税收或对其进行其他限制等。这一点在大企业和关系国 计民生的行业表现尤其明显。例如.在2.000年年初以来.世界油价大 涨.各产油公司利润猛增.为了回避政府可能采取的非常收入税.各 产油公司都采取了程度不同的减少利润的措施。 4.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 有的企业盈余变化很大.给人以不安全的感觉。由于人的风险厌 恶感,使得这类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缺乏吸引力。而管理当局为了吸引 更多的投资者,让投资者以为企业的业务发展稳健.往往会进行盈余 管理.以丰补歉.给人以收益稳定且稳中有升的感觉。 5资本市场的运营需要 《公司法》对上市公司的一些规定.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管理层进 行盈余管理.如申请上市 配股等相关条款:《公司法》还规定.上 市公司如果最近3年连续亏损.将由证监会暂停其股票上市.如若在 限期内不消除亏损状况.则终止其股票上市。这种规定会迫使上市公 司采取种种盈余管理手段.以免出现亏损、连续亏损的情况.这就是 所说的困境企业的盈余管理。如绍军等对亏损公司的研究表明.亏 损公司大多都会利用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来达到扭亏的目的。 四、结论 总的来说,一定的盈余管理是无法避免的。它对于信息的引导、 提供和效率是必需的,有其好的一面。问题在于:如果走得太远,会 变成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甚至发生盈余不当管理.这将是有害的。 事实上,我国企业的许多盈余管理完全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尤其是 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很发达,上市公司中的一些盈余管理行为已影响 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有一些极端的案例.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应抑制这些不良的盈余管理行为,对盈余管理进行限制,提高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今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许波:中外企业盈余管理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_004(7) [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0 (9) [5]秦荣生:财务会计新课题:盈余管理[J1.当代财经.2001(2) [4]绍军边泓:A股亏损公司利用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 实证研究[J1、财经论坛,200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