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红心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3年第12期
题型三:手法作用分析题
【题型阐释】
这类题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考试频率也是非常高的,近三年有7 道试题考查此点。它考查学生鉴赏表现手法和内容的能力。
【提问方式】
1.文章某段描述……的目的是什么?或某段有什么作用?
2.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3.……有什么好处?
4.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刻画了某某人?
【解题思路及方法】
首先要明确常见的作用:
如开头的作用: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总起全文;与后文对比;呼应题目或题目中某个词语;点明题意;引起下文。
中间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领起后文。
结尾段的作用:首尾呼应,照应题目,升华全文;含蓄作结,耐人寻味。人物描写的常见手法: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其次,注意这类题的答题思路:应从手法和内容两个方面作答,先摆明手法,再分析内容。
【典题回放】
(2011 年高考山东卷《没有天堂》)
19.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的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4分)
相关区间:
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和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是一种幻想。
参考答案:
1.描述“天堂”中的情境,与下文月球、金星、火星的情况作对比。
2.突出所谓“天堂”的虚幻性,引起下文。
题型四:探究题
【题型阐释】
探究题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一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二是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三是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类题一般被放在最后,分值重,多为8分,难度大。
【提问方式】
1. 请你探究一下……问题。
2. 对……,谈谈你的看法或说说你的理解。
【解题思路及方法】
1.探究原则——按题目要求的探究方向,从文本出发,调动并展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2.提取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择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
3.转化信息——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
4.连缀要点——根据答案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解答探究性阅读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议论文,行文的结构一般来说应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照应试题,表明观点;结合论据,分析论证;总结点题。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1.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2.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分点列出事实特点依据,陈述理由,作合理分析;3.总结自己的观点。这类试题要注意答案的论述性。
【典题回放】
(2012 年高考辽宁卷《克罗齐的求索》)(4)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
苦难成就了克罗齐。青年时期经历的大地震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这推动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罗齐又因社会动荡和战争苦难进一步历练,更加成熟。
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
苦难并非克罗齐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的。如果没有大地震和战争,在安宁
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思想深邃、有志于学术和社会活动的克罗齐,同样会大有作为。
观点三:辩证理解。
苦难本身不是人生财富,苦难通过心灵转化才能成为人生财富;此外,苦难分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情况,它们给人的影响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解析:
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是一个传统的话题,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在回答时,如果忽视题目要求中“结合原文”,就容易只谈现实意义,而得不到理想的分数。回答探究题时游离文本是大忌。(观点明确,给2 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联系实际,给2 分。)
这类题相当于小型作文,无论赞同还是否定,观点一定要明确,分析时要有理有据,并且一定要联系文本内容。另外,语言表述要简洁。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写的太少,分析不透彻;写得太多,势必要侵占做其他题的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