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糊涂”时就“糊涂”
学生王某离开学校十多年了,虽说同在一个县城,却几乎没有见过他。前几天偶然遇到,几句寒暄之后,他便抛过来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老师,那一次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我听了这话,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见我一脸迷茫,就讲述了一段往事。
王某读初二那年夏天,天气特别热。一天下午在上学的路上,王某遇到同学陈某,走到小河边,实在抵挡不住清凉河水的诱惑,便一起下河痛痛快快地洗了一把澡。上岸以后,知道肯定要迟到了,于是一路上就研究对付班主任的办法。“就说中午睡过了头吧,偶尔一次,老师会原谅的。”王某说。“不行,现在第一节课都要下了,或许老师已经跟我们家长联系过了。”陈某说。“那就老老实实向老师认错吧!”王某觉得很难瞒过老师。“这更不行,老师强调过不准私自下河游泳。”陈某有点害怕。或许是急中生智,两人在进入校门之前终于想出了一条应对之策。第二节课上课前,班主任在教室门口等到了王某和陈某。他们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向班主任讲述了他们的“英雄之举”。说是在上学的路上,他们见到一个老大爷昏倒在路边。因天气太热,路上没有大人,他们就轮流背着老人到医院。他们给老人挂号找医生买药,花光了自己的零花钱。当老人脱险后问他们的姓名时,他们已经悄悄地离开了医院直奔学校,却迟到了。老师听了他们的故事以后,一点也没有怀疑什么,大大夸奖了一番,立即掏出自己的钱塞给两个学生算是给老大爷看病的钱。看到老师如此信任他们,两人羞愧得无地自容,差一点向老师坦白事情的真相。
王某说:“从那以后,一旦有说谎的念头,那一幕情景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老师真诚的眼光逼得我再也不敢说谎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似乎有了一点印象,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但那一次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我实在记不清了。真糊涂也罢,装糊涂也罢,有时“糊涂”的教育反而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记忆、更久远的效果。
老师的“糊涂”可能是一份信任。给了学生一份信任,会遏止学生“向恶”的念头,“逼得”学生为珍惜老师的信任走上“向善”的正路。上面的例子中,如果老师表示某种怀疑,提出要到医院调查一下,那么事情可能会弄得水落石出,但教育的效果会更好吗?老师不是警察,有些事不必弄得水落石出。讲究教育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力量,考虑教育的效果,才是老师的责任。
老师的“糊涂”可能是一种等待。就像刚学走路的小孩,看到前方不远处张开双臂等待他的母亲,就会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等待也是一种教育,是热情的鼓励,是热切的期望,是真诚的信任。一次,学生赵某还没有完成当天的背书任务就逃回家了,其他同学告诉我,他早回家了。我说:“不会吧,他可能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去了。”结果那个同学告诉赵某,说老师在教室等他呢。赵某知道老师如此信任他,深受感动,终于主动完成了当天背书的任务。
老师的“糊涂”可能是一种善意的解释。善意的解释是规劝,也是诱导。善意的解释会巧妙地保全学生的自尊,以宽怀给学生一个自我补救的机会。有一次我看到学生孙某手上拿着一张粘了浆糊的纸,可能想贴上别人的后背搞恶作剧。于是我假装不知真情故意大声说:同学们都要向孙某一样,见到地面上有废纸就捡起来,维护环境的清洁。孙某听了此话,立即红着脸把粘有浆糊的纸放进废纸篓。后来孙某果然常常捡废纸,跟同学们一起维护教室内外的整洁。
俗话说,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而无徒。作为老师,对学生的缺点明察秋毫,未必有利于教育。面对学生的小调皮、小伎俩,只要不会酿成大错,不妨“糊涂”一点,留一层“窗户纸”,留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不伤“面子”的情况下,在“幸亏未被老师发现”的心态下,仍然用“好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终止“差一点被老师发现”的过错,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