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9-19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5年第3期·总第249期

【经贸管理】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中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盼盼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摘 要]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丰富,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沿海水域资源开发水平低、开发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海洋资源破坏严重以及近海环境污染。一方面从外部效应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以及政府寻租行为和科斯定理等理论层面找原因,另一方面从政府层面看,存在寻租行为、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缺少海洋资源产权制度等问题。提出加强政府管理,注重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高海洋资源开发的科技水平,不断调整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目标。

[关键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3-0145-02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同时拥有广袤的海岸线,既是陆地大国同时也是海洋大国,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管辖海域约为30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种类丰富,涵盖海洋生物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海底固体矿产资源以及海洋的动力资源,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的资源与能源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后果(一)沿海水域资源开发水平低、开发不合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执行“重陆地轻海洋”的资源开发政策,因此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规模比较小,同时受科技水平的限制开发水平也比较低,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模式,利用效率低,导致海洋资源浪费严重。就目前的海盐及盐化工业来说,虽然海盐的利用速度加快,但仅局限于从卤水中提取氯化钠、氯化钾等元素,尚未开发利用经济价值较高的微量元素,如铀、碘等。同时我国海洋盐业一直采用手工扒盐的方式,并没实现高效率生产。虽然海洋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很少,据统计,在全国100多处的滨海旅游沙滩资源中,被开发利用作为海水浴场的只有30处。目前被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动力资源只有潮汐能,而波浪能、海流能等其他能源却只处在试验和探索的阶段。开发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我国渔业大多都是过度开发的状态,导致部分鱼类资源开始衰退。同时一系列不合理的开发带来的灾害日益增多,据统计仅2012年,发生赤潮灾害73次,占我国主要海洋灾害的5289%,损失占13%。

(二)海洋生物资源破坏日益严重

由于我国对海域生态环境缺乏保护,现行的海洋管

理体制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鱼类减少、传统的渔业资源衰退,与海洋资源相关的其他生物资源同样也遭到了破坏。据统计山东的胶州湾,1963年曾有141种生物,20世纪70年代还有30种,到20世纪80年代初只剩下17种。一些珍稀生物,如中华白海豚、儒艮、斑海豚、海龟、文昌鱼等数量骤减,濒临灭绝的危险。不适当的拦河建坝工程、围海造田和一些海岸沿边工程等造成了部分河口、海湾及沿岸浅水区海水的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也严重破坏湿地等生态系统。

(三)近海严重污染

近海城市的陆源污染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船舶、海上石油工程事故造成中国近海污染。进入东海的污水入海量最大,次为南海、渤海和黄海。石油是近海海水中最主要的污染物,污染范围较广,不仅使鱼、虾、贝类等海产品变味,严重时能产生毒性效应。因污染对鱼虾产卵、繁殖及资源衰退等慢性影响造成的损失估计每年达数十亿元人民币。油污染还会使海滨风景游览区及海水浴场的环境质量恶化,影响游览和休闲活动。重金属的污染主要现于锦州湾、辽河口、珠江口等近岸海区。重金属易在底质中蓄积,不易降解,往往被生物富集,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由于大量生活污水排入近海海域,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形成“赤潮”灾害。沿海各部门之间争抢海洋资源现象也日益严重,渔业部门、港口部门、滨海旅游部门、石油工矿企业和政府建设等部门的资源滥用使得近海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据统计,2012年我国四大海域的水质污染程度加剧,在四大海域中第二类水质的海域面积达到了46910平方公里,劣于

  [作者简介]杨盼盼(1989-),女,汉族,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14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5年第3期·总第249期

第四类水质的海域面积达到了67880平方公里。

二、原因分析(一)从理论层面看

外部效应理论认为当实践经济活动中,由于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其中一方的活动对其他人产生非市场行为,可以对其他的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也可能造成消极或有害的影响。因为我国的海洋资源是准公共物品的属性,所以海洋资源具有外部效应,这就导致了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由于个别人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的非市场影响。

公共物品理论:由于我国的海洋资源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任何中国公民都可以免费使用,产权归国家所有,不具有排他性。但是海洋资源的稀缺性就又导致了海洋资源具有竞争性的属性,一个人使用了海洋资源便会对其他人带来一定影响,从而导致了渔业的过度捕捞、鱼类种类的减少甚至是灭绝。

“公地的悲剧”理论:由于海洋资源的使用是不具有排他性的,同时海洋资源是外部的,每个人都会担心自己在没有利用海洋资源的时候别人已经把海洋资源占用,这就会导致争抢利用海洋资源,造成了海洋资源的过度利用,海洋资源环境的污染。

(二)从政府层面看

1政府存在寻租行为。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有关部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在相关海洋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与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产生偏差,从而导致政府政策措施的失效和政府作用的减弱,产生寻租行为,出现了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

2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我国对海洋资源实行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分级管理,分行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体制。如,海洋环保部门负责海洋的污染防治工作,海洋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检测评价,海事部门负责船舶的污染问题,渔业部门负责渔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当这些部门遇到一些交叉性工作时,往往会产生矛盾,出现相互推诿现象,从而导致整个海洋管理体制运行效率低下和国家海洋资源的浪费。

3缺少海洋资源产权制度。根据科斯定理,对公共物品资源合理利用的最好办法就是明确产权。我国海洋资源的所有者是国家,但是在实际的海洋资源开发中,国家权利由各政府部门分别履行,产权关系混乱,管理责权不明确,缺乏一个清晰、完整的海洋资源产权及责权制度。

三、、加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保护的对策建议(一)完善法律制度

完善相关政策,建立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政策倾斜,调整行业利益格局。按照宪法规定,滩涂、浅海等资源除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部分外,其余都属于国

家。推进海洋资源立法,建立海洋法规体系,加快制订《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岛开发和保护管理法》《海岸带开发管理条例》等,形成完备的海洋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海洋资源法律制度,明确合理的奖赏惩罚制度,对于海洋污染者收取合理比例的排污费。

(二)注重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生态保护我国在今后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应统筹海洋资源的整体性、协调性、高效性,更大程度上是对海洋资源的循环无污染的环保开发。可采取建立海洋自然环境保护区,并进行海洋资源的功能区划分,对于渔业的开采通过实习休渔期的规划管理合理捕鱼,采取高科技手段对海洋的生态系统开展修复工作。同时还要加强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自觉地从每个人保护海洋资源,深入了解保护海洋资源与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三)提高海洋资源开发科技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大多仍采用传统技术,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全球海洋经济的发展重点在于海洋新经济正在逐步崛起。海洋新经济是以高科技支撑的,而不是采取粗放型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仅仅是依赖于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海洋高科技已成为海洋开发竞争的核心,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海洋高新技术,深化海洋资源利用,推动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精细化工、海洋油气业、海洋医药产业、海洋农牧化、海洋生物深加工、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利用技术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只有按照海洋发展的科学规律进行海洋资源的开发,同时在海洋自身的环境承载范围内进行活动,才能获得海洋资源的最大效用,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不断调整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还主要停留在海洋第一产业,即主要从事海洋渔业及海水养殖业。但未来随着海洋高新开发技术的发展,海洋第一产业的作用将逐步弱化,而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产业等第二产业将迅速崛起,在海洋的开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滨海旅游、海洋生产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成为海洋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因此应重点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减少过度捕捞,保护海洋资源,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安晓宁我国海洋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J]生态农业研究,1999,7(2):1-5

[2]王淼,贺义雄完善我国现行海洋政策的对策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5):33-37

[3]陈莉莉完善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法律思考[J]管理观察,2009(15):239-241

(责任编辑:张彤彤)

14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