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①
俞立峰,杜焕强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加大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力度,提高高职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
养模式深度改革的重要途径,通过课题研究和分析,反思高职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改革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当前高职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实践,以期在高职信息类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高职;职业能力;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6)30-0006-01
[中图分类号]G712
我国正在加快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需要大量拥有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通过对企业调研和对毕业生的回访调查,我们发现信息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职业性”不够凸与企业实际需求人才脱节的现象,学生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职业面向太宽显,主要表现为:(1泛,针对性不强。(2)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意识欠缺,职业技术技(3)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职业能力能薄弱。
素养的要求。通过深入研究实践教学内涵,按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思路,提出了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学“零磨合”。校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
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方法(一)实施“平台+方向”课程体系构建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职业能力的针对性
“平台”即首先梳理出适合各专业基础岗位能力的课程体“方向”即各专业根据岗位要求和能力标准,通过整合提炼,系,
划分出若干个专业方向及相关的工作岗位,制定分方向的专业进阶课程。“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既有助于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也有助于教师利用有限的学时,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技能。
(二)“方向课程”采用“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教师师傅结合、学生学徒结合、教学项目实施结合、作品项目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四要素与项目实施四要素对接,其核心内容是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层面学模式以及落到实处。
(三)在“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生态链
根据专业特点,通过委派学生下企业锻炼、“课程周、训练营”、订单班等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将“知识、技能、实习、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生态链,将企业的
职业素养、职业意识带到课堂中,受益学生,受益专业。
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可解决目前的问题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决专业宽口径与人才需求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各专业通过了解当前专业人才状况,区域经济未来三年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以各专业职业岗位(群)为依据,重构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平台+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是
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建立由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构成的大类平台课程。这个平台上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学习和掌握,课程完成后,学生具备在信息类企业(含信息部门的企业)中任职基础岗位的能力。第二阶段则是根据各专业的岗位要求和能力标准,通过整合提炼,划分出若干个职业方向,制定不同职业方向的专业进阶课程。此时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各职业方向的岗位核心能力为依据,以提升就业起点为目标,进行强化训练。
(二)采用“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共育人才,实现教师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角色互兼、
师傅结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训指导;学生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学徒,实现学生学徒结合。安排高职生参与体验企业项目的开发、设计过程,解决高职生下企业实训实效性不理想的问题。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标准,教学内容对接企业项目工程实际,保证教学内容的鲜活性、针对性与有效性,从而实现教学生产结合;学生实践作品经过企业师傅把关最终成为企业真实项目,实现作品项目结合,解决课堂教学与企业项目研发实际脱节的问题。
总之,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企业能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不仅能够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改进的建议,而且能够参与具体的教学工作,“知识、技能、实习、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将企业的职业素养、将
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带到课堂中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才培
收益专业。养生态链,收益学生、
参考文献:[1]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郑晓峰,张进平,林娟,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6):28-29,41.
①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6zjgyzyh004);浙江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编号:kg2015802);2014年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