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禅茶一味”的禅法意蕴
黄勋杰1,冯雨婷2
(1.泰州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江苏泰州225700;2.江苏扬州广陵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禅茶一味”,这个词句,无论在茶界,还是在佛教界都是时常被提及的。在茶界,多用来显示由茶到禅的过程,
从而赋予茶以独特的文化意蕴:而在佛教界,这个词语又多用来显示从禅道禅的过程,从而赋予高悬的“禅”以具象化色彩。本文将融合这两种倾向性,从佛教体用的角度出发,认为“禅茶一味”即是禅宗“体用一如”更为具象化的表达。从而,通过禅之体(藉茶以悟道),到禅之用(藉茶以显道),再到终极的体用一如(禅茶一味)三个维度来具体阐释“禅茶一味”的哲学意蕴。
关键词:禅;茶;禅茶一味;体用一如
1“禅茶一味”在禅门
关于“禅茶一味”这个词语最早的起源,在学术界仍没有定论。关
于“禅茶一味”四字真言的来源,在国内有两种说法,一种来自《中国茶叶大辞典》,一种来自《俗语佛典》,都均没有明确的说明,至于日本学界关于“禅茶一味”之来源亦没有明确墨迹佐证。但圆悟克勤参赵州吃茶去公案确是公认的事实,而且在其公案中,涉及到“赵州”和“吃茶去”字样的地方达一百处之多。
在禅门语录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赵州和尚的“吃茶去”公案: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
真正将“吃茶去”升华为“禅茶一味”之境的是唐代的夹山善会和尚。夹山大师的“夹山境”表述了夹山“禅茶”境界,被认为是“禅茶一味”形成的基础。
后来,著名的圆悟克勤禅师首先提出“禅茶一味”。据说是因为他住持夹山期间,受前人启发,参悟茶与禅的关系,终于有所悟,提出“禅茶一味”的概念。
据统计在《景德传灯录》及《续传灯录》两部著作中,有“吃茶去”字眼的公案共计25次。可见,禅在中国禅门界已成为常用来启发学人和阐释禅理的重要意象。
事实上,不仅仅是禅门引“茶”入“禅”,用禅来表达禅理,茶界亦引“禅”入“茶”,赋予茶道更深厚的文化内涵,“禅茶一味”的形成经历了茶与禅双向渗透,双向互动的过程。
由上可见,即使“禅茶一味”在今天已成为茶界和禅学界共同标榜的理念,,“禅茶一味”的开端仍没有定论。无论如何,“禅茶一味”毕竟是以禅为主导的,“禅茶一味”说法之始作俑者仍是禅门。所以,纯粹从禅法的角度考察“禅茶一味”的意蕴是十分有必要的。22.1
“茶”与“禅”
由“茶”到“禅”
定是内心处于专一、平静的状态,止是培育定的方法——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的觉醒。“禅”原意是指静虑、思维修,是一种特殊的定。由于小乘佛教主要奉行“戒、定、慧”三学,大乘佛教外加六般若蜜,因此禅定是大小乘佛教的共法,南怀瑾先生更认为定是一切圣贤之学,
包括外道的共法。禅虽是一种特殊的定,但禅的含义更加宽泛,禅可
称为定,但定却不见得都被称为禅。《大智度论》云:“除四根本禅,从未到地,乃至有顶地,名为定,亦名三昧,非禅;四禅亦名定,亦名禅,亦名三昧;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
禅传入中国以后,最为人熟知的便是禅宗之禅。关于禅宗,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灵山法会上迦叶尊者拈花微笑、达摩尊者一苇渡江,少林寺九年面壁、六祖慧能大师一花开五叶等故事。自六祖慧能以后,禅宗便成为一大宗,影响后世上千年。至于禅宗之禅,洪修平认为:“禅是一种意境;一种力图摆脱思维羁绊,超越相对,涵盖相对,游行自在的意境。”他进一步总结道,流入中国之禅,被赋予了老庄玄理论和思辨精神,如本体无相,即体即用,静虚空灵,佛性本有,顿悟成佛等,后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见性成佛”的宗旨。因此,我们可以说禅宗之禅是一种以悟心为本的,体用一如意义上的独特本体论。
在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楞严经》认为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既是生死的结根,同时也是解脱之依据。经中说:
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声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具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经典又说,如果能深入一根,令其解脱根尘之系,显无妄本体之境,则刹那间六根同时得清静: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静。
根为体之用,《楞严经》所言由六根之某一根入手,返本还原,实则是藉用返体的功夫理路。针对此,《楞严经》具体提出了二十五中圆通法门,其中有香尘圆通、味尘圆通:
香严童子观所闻檀香之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意识剥落),尘气倏灭,得阿罗汉。
药王、药上等观诸草药味“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
茶的味道,有苦有甘,苦后回甘,“人们在品茶时,可以透过茶之苦后回甘的特性,产生多种联想,这便可以帮助参禅悟道的人品味人生,参破‘苦谛’。”放在禅法种,参学者通过观茶之味道“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令参禅之人,藉茶之味道拷问“此味道有来去,那个不随味道之来去的,永恒长存的是什么?这个能品茶之味道的又是什么?”从而,达到藉用返体的目的,这是利用了二十五圆通中的味尘
作者简介:黄勋杰(1990-),男,山东临沂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教育学。
冯雨婷(1993-),女,江苏扬州人,本科,高级茶艺师,研究方向:心理学、茶道。
收稿日期:2019年8月13日。
2019年第09期
193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
圆通。界描述,明代的观衡法师在《楞严经悬谈》中说道:
茶的香气或清新淡雅,或芳香馥郁,“去无所著,来无所从”,也容易如来依如如空寂之理,生起广大遍照之智,照破世出世间法当体启发学人于倏忽的香气间,拷问“此香气有来去,那个不随来去之香气而全空,了无一法阻碍。来去的,永恒长存的是什么?这个能闻的闻性又是什么?”如此反省,即溥畹在《楞严经宝镜疏》中说道:是藉用返体,返闻自性,这正是利用的二十五种圆通中的香尘圆通。此精觉妙明之性,本来体用一如,具有随缘不变之性,所以精体
禅宗的修法直接了当,所有的当机指点无非令人歇掉妄心而已,不变。妄心但歇,真心即得显。《楞严经》有云:前文论述,在“禅茶一味”中,禅是体的概述,而茶又是用的象征。
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禅茶一味”正是修行者“依如如空寂之理,生起广大遍照之智,照破世种相继,三缘断,故三缘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楞严经》强调的是佛性本有,只是被我们的颠倒妄想遮盖住了,如果能够歇下狂心,则当下证得真如佛性,当下成佛。事实上,最为知名的赵州“吃茶去”公案,也无非是运用了“歇”的原理。两次“吃茶去”,一次唤学人,都是为了堵断学人的思维理路,令学人不再攀援取舍,从而歇下狂心,证得菩提。当年,虚云法师在高旻寺打七参禅,参到极处时,护七例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因述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又偈:“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真是此种大休歇的境界。茶特有柔和、清凉本性,以及提神醒脑的作用。参禅者通过喝茶,不仅可以起到防治昏沉,深入禅定的作用,而且对学人的身心起到荡涤和休歇的作用。试想,于闲暇的午后,品茗一杯,看花开花落,任云卷云舒,但觉身心轻畅,与世无争,此即是修歇的相似状态。2.2从“禅”到“茶”菩萨在佛教中指菩提萨埵,意思是觉有情,使有情众生觉悟的意思。菩萨与佛的区别在于菩萨仍有众生未度尽,所谓“度尽众生,方得成佛”。佛教通常以“六波罗蜜”为大乘菩萨欲成佛道必须实践的六种德目。所谓“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亦即达成理想、完成的意思。赵州柏林禅寺的明海大和尚曾将禅品与六波罗蜜联系起来,写成《茶》之六度: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
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佛法在茶汤中。茶心与佛心,何异又何殊?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慈悲心度化一切众生,引导众生实践六度,终得解脱。片片茶叶,亦如同六波罗蜜的一只只扁舟,载度众生脱离苦海,同登彼岸。因此,由“禅”到“茶”,可以说是本体智慧起用度众生的另一种表达。此外,由“禅”到“茶”同时也是完善悟境的需要。
一般认为,东土禅宗传至六祖,分为南北两宗,南宗禅以慧能为代
表,强调“顿悟”;北宗禅以神秀为代表,强调“渐修”。事实上两者的对
立最终取得了“顿渐相资”的共识,渐是顿悟的前提,顿是渐悟的结果,
二者相互渗透、资用,共同实现对真如佛性的回归。“顿悟”和“渐修”
只是笼统来说禅宗修学的步骤,如果再展开来讲,先由前期的准备,包
括读经看教,参禅打坐等准备资粮,树立正确的知见,积累到一定程
度,某个机缘出现才能实现顿悟。顿悟是悟到法身边,但仍有习气在,
未得全体大相,还需“历境验心,融得一分境界,证得一分法身;消得一
分妄想,显得一分本真。”
如果说“禅”是高悬的本体,那么“茶”就是实实在在的现象界之
用。证悟者要以本体的智慧,在现象界起用,以不断摄用归体,不断由
实现“顿悟”,最终实现禅宗“体用一如”的境界。
3“禅茶一味”与“体用一如”
“体用一如”是中国哲学中特有的本体论。关于“体用一如”的境
194
2019年第09期
出世间法当体全空,了无一法阻碍”后的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当然,这种随缘应物之妙用主要得益于佛性本体的妙用恒沙,是
修行者在证悟,除习气后,佛性本体的完全展露。舒曼更认为,“禅茶一味”实际就是“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禅法宗旨。惟有将“禅茶一味”的真谛融化到自己的生命中,才是其真正要义,也是其智慧所在。那么,“禅茶一味”之妙理在具体的生活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让我们回到赵州“吃茶去”公案一探究竟。这个公案中既是赵州禅师对参学者的勘验,又是对参学者的启发。这里的“此间”并非实指某个相上的处所,而是指禅宗所证悟的法身、佛性,而法身、佛性又是“无形无相无方所”的,学人言说“曾到”或
,显然已落入确定的方所,与实相相乖离,所以让他们都“吃茶去”,意思是还需要继续参究。而赵州呼唤院主,是希望院主藉声音而反观——“这闻声的是谁?这观音的是谁?”若能蓦然悟去,则“当下”便到“此间”,尔后的“吃茶去”,便是在生活中随缘任运了;如果不能蓦然悟去,则仍需“吃茶去”,即需要继续参究。
由此,我们可以说,禅茶一味的妙理,是在第二层次的“吃茶去”,即在生活中随缘任运。佛教有句话叫“开悟之前,挑水劈柴;开悟之后,挑水劈柴”,又有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禅宗三境界之说。其中,开悟后的挑水劈柴,与见山还是山的境界,都是无修无证无得,生活处处是修行的随缘任运之理。
“禅茶一味”中的“禅”是超越的本体的代言,“禅茶一味”中的“茶”又是最物化的生活的代言,“禅茶一味”的“一味”就是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将超越的精神与物化的生活,融为一体,使之水乳交融,最终使人们认识到“行住坐卧梦中事,举止动静皆是禅!”4结语
从禅法的角度来看,“禅茶一味”是“体用一如”的生活化,世俗化表达,他经历了从“茶”到“禅”(由用返体)与从“禅”到“茶”(由体起用)的双向过程,其最终时间的是“禅茶一味”(体用一如)的完美。本文从禅法角度对“禅茶一味”进行解读,把“禅茶一味”的内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1]舒曼“禅茶一味”.综述[J].农业考古,2013(5):227页-228.[2]贺佳欢“茶禅一味”.与“禅茶一味”考辩[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5):73.[3]谷文国,汤月娥.谁之禅?何种味?——对“禅茶一味”的哲学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7):4.[4]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4(1):1-3.[5]鄢敬新.禅茶一味[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3.2(1):262.[6]代训锋,梁忠.论转迷成悟之顿悟与渐悟[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1.[7]舒曼.禅茶一味综述[J].农业考古,2013(5):225-226.[8]鄢敬新.禅茶一味[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3(2):252.
[9][清]溥畹述:《楞严宝镜疏》卷二,《卍字新续藏》第16册,第473页上.“不曾到”“见山是山;“渐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