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古代诗歌鉴赏(五) Word版含解析

2021-07-27 来源:好走旅游网
古代诗歌鉴赏(五)

一、(唐山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九日使君席奉饯①卫中丞赴长水

岑 参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②甲羽林儿。 台上霜威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 为报使君多泛菊③,更将弦管醉东篱。

[注] ①奉饯:恭敬地饯行。②擐:穿。③泛菊:古人于重阳节登山宴饮菊花酒的活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通过“横行”“鸣弓”“擐甲”等词语描绘了出征军队威武雄壮的气概。

B.颔联以寒霜摧残草木之景渲染了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

C.颈联借汉将击溃胡人、平定边塞的历史,表达此次出兵边塞必胜的信心。

D.尾联写在重阳节这一天,州郡长官设下宴席,为即将奔赴边关长水的卫中丞壮行。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渲染了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错,本句写景渲染的是军队的威武和杀气。

答案:B

2.本诗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都写到饮酒,请分析二者所

- 1 -

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先确定题干要求,要求比较的是两首诗词借饮酒所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写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家万里”“归无计”显然体现出的是将士离家万里,思归而不得的凄凉愁苦之情,饮酒是为了消解乡愁。而此诗前三联的渲染铺垫,使得尾联中战前的饮酒充满着我军战无不胜的自信,表达的是渴望将士杀敌报国的豪情。

答案:范词写将士离家万里,只能用一杯浊酒消解乡愁,抒发的是凄凉愁苦的思乡之情;本诗写出征前饮酒饯别,劝将士痛饮美酒,表达的是渴望将士为国杀敌立功的豪迈情怀。

诗歌鉴赏:这是一首能够展现盛唐气象的边塞诗。诗人在重阳佳节为即将戍边的卫中丞饯行送别,诗中充满着大唐文人的豪迈之气。首联直陈其事,“横行”二字体现出诗人对卫中丞的赞誉。下句借汉羽林郎赞美军士。在汉朝,羽林为天子近卫,身份尊贵,战力超群,此处为对卫中丞士兵的美称,他们长于弓箭,装备精良。颔联则以寒霜肃杀摧草木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军队的威武和杀气。有如此军队,如此长官,诗人自然坚信大军所到之处,敌人必定难逃败亡的命运。颈联以汉代唐,借汉将击溃胡人、平定边塞的历史来表达此次出兵必胜的信心,同时又是对卫中丞的美誉。尾联回归饯行的主题,诗人殷勤劝酒,希望卫中丞能够在建功立业杀敌报国前,能尽享音乐美酒,宾主尽醉在这东篱旁。整首诗豪气逼人,体现出彼时边塞诗常见的民族自信。

- 2 -

二、(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有 瞩 韩 偓

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诸水寂无声。 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 安石①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注] ①安石: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晚凉中诗人在江边散步、看书,交代了诗题“有瞩”的具体情境。

B.颔联描绘风劲帆动、潮来水寂的景象,象征小人得势、英雄落寞的时代。

C.“棼丝”,原指乱丝,这里喻指纷乱之事,暗含了诗人对晚唐时局的担忧。

D.本诗写景与抒怀有机结合,状物绘景,气势壮阔,借典抒怀,蕴涵深厚。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的颔联主要通过得势的船帆来比喻那些动乱时期变得张狂的人,通过诸水不动来表现那些不为动乱所影响的中坚力量。

答案:B

4.本诗后四句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尾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皆以前人自况自勉,思想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6分)

- 3 -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答案:同:都以历史名人自况自勉,表达了烈士暮年的壮志以及壮志难酬的愤懑

异:①韩偓以名相谢安自况自勉,期待为民出仕。②辛弃疾以名将廉颇自况自勉,渴望为国出征。(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首联,表现诗人闲适恬淡的状态。趁着傍晚凉爽的天气,诗人先坐在江亭中默默看书,然后在附近散步。诗歌开篇交代了“有瞩”的具体情境。颔联,描写诗人看到的景色。因为风很大,所以得势的船帆迅猛前行;即便潮水猛涨,但周围的水还是依然故我,寂寂无声。这联通过比拟的修辞手法、对比的写作手法表现在社会动乱时的不同情况:社会动荡使得一些人猖獗一时,但也有些人不为动乱的世道所影响,依然坚守自我。颈联,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纷乱的时代有谁能够出谋划策来匡扶危难的国家,真希望能把纷乱之事委托给持重有故者。尾联,使用谢安东山再起的典故表达自己愿意为民出仕的决心。

三、(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2019届高三最后一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5~6题。

浣溪沙 韦 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浣溪沙 薛昭蕴

- 4 -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5.薛词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试简析其写景艺术特色。(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薛词上阕所描绘的图景,同时分析其写景的艺术特色。“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这三句中主要写到秋风、秋雨、红蓼、鸥迹、孤独佳人等形象,既包括景物形象,也包括人物形象: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以及鸥迹成行,这些都是景,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盛装的佳人,整幅画面寂寞而苍凉。然后再看这三句的写景技巧,首先看这三句写了哪些景,这是从选材的角度分析,有秋风、秋雨、红蓼、鸥迹,这些景对人物起到烘托的作用,然后再看是如何写这些景的,如“风雨声”是耳中所闻,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是视觉所见,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可见结合了多种感官。考生可以从这些方面分析概括。

答案:①薛词上阕描绘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②选取富有特色的典型意象秋风、秋雨、红蓼、鸥迹等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形象。③视听嗅多感官结合描写环境。听觉上的是风雨声,视觉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

6.两首词都表达了怀人之情,试就其异同加以比较。(6分)

- 5 -

答: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题干中说的是“两首词都表达了怀人之情,试就其异同加以比较”,然后要分别分析两首词,既要分析共同之处,也要指出不同之处。先看韦庄的词,词的上阕写相思之深,与前人或从己方或从对方着笔不同,此词从双方展开:“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这是从己方铺墨;“想君思我锦衾寒”,这是从对方入手,以“想君”二字,转从对方角度,并且以“锦衾寒”三字,将之具体化,使人亲同感受之;上阕从空间角度,下阕则从空间转向时间,“咫尺画堂深似海”,是对上阕三句双方思恋的凝缩,“忆来” “几时”两句,纵横上下,先写忆旧,再写对将来之期冀,更见情之真切。再看薛昭蕴的词,词开头就描绘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借助秋风、秋雨、红蓼、鸥迹渲染营造了渡头的苍凉和寂寞,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位盛装的佳人出场了;下阕中以“几回愁煞棹船郎”进行侧面描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而实际上“愁”的应是佳人;词的最后一句, “燕归帆尽水茫茫”是说在佳人默望中,燕子归去了,江上的征帆过尽了,剩下的只有茫茫江水,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一切都在“不语”中。由此看来,两首词都借助景来寄托怀人之情,不同的是,韦庄使用“一意两写”手法,而薛词以景渲染,以渔郎侧面烘托,并以景结情,这是两篇的不同之处。

答案:①韦词借月寄情,睹物思人,并用一意两写手法,从己之

- 6 -

忆人想象人之忆己,又从相忆之深推到相见之难,婉转动人。②薛词同样托景寄怀,先描绘渲染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再引出盛装佳人等待心上人的动人图景,又以愁煞船郎的侧面描写和“燕归帆尽”之以景结情手法,写出一种“尽在不言中”的怀人愁绪,耐人寻味。

四、(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7~8题。

除 夜 来 鹄①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 日 王安石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③。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 ①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宅在南昌东胡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②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③屠苏:药酒名。

7.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来诗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既交代了后面“愁”的所有原因,也奠定全诗愁苦的情感基调。

B.王诗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既紧扣了诗的标题“元日”,又渲染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C.王诗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

- 7 -

元日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

D.同为辞旧迎新两首诗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却不同。来诗愁苦,王诗喜悦,这与他们的境遇有关。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及情感主旨的把握能力。A项,分析有误。联系全诗看,来诗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指不管欢乐和忧愁、幸福与祸患都是空的,明确写出了事已成空的愁苦之情。“万里相思一夜中”,是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是从晚上愁到天亮,憔悴的人看到春风更添思念,是写愁的深重。“事关休戚已成空”并未交代出后面“愁”的所有原因。选项认为,“交代了后面‘愁’的所有原因”是曲解文意。故选A。

答案:A

8.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及比较鉴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当注意审题,题干中已经明确指出“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方面分析,则就应当从情、景的角度来考虑。分析景和情的关系,来诗结句“又将憔悴见春风”中“春风”是新春之景;“憔悴”,联系上文看,是由于“万里相思一夜中”,“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王诗的承句“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联系注释看,是药酒名。该句意思是“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从景和情关系上看,是以乐景写

- 8 -

乐情,通过新年热闹的场景抒发了作者愉快的心情。通过以上可知,二诗都是借景抒情,不同的是,第一首诗是乐景写哀情,第二首诗是乐景写乐情。结合表现的诗人的情感,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答案:相同点,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不同点:“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春风”来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春风送暖入屠苏”则是以乐景写乐情,通过写新年的第一天,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全家老小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的热闹场景,抒发了作者的自信和愉快之情。

- 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