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社会互动及其相关概念;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理论;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和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掌握集合行为及其理论,了解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
重点:社会互动及其相关概念,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及其意义。集合行为及其特征。 难点:通过社会互动理解个人与社会关系。 讲授学时:4学时
第一节:社会互动概说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 1、社会互动概念 先看几个例子:
例1:一个男生日常的眨眼睛。
例2:一个男生对迎面走过来的漂亮女生眨眼睛以引起对方方的注意,但女生可能因为正在想问题,而丝毫没有注意到男生的挤眉弄眼。
例3:一个男生对迎面走过来的漂亮女生眨眼睛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女生反感地盯了那个男生一眼,然后加快步伐……。
行为 社会行动 社会互动 三个概念经常被人混用。实际上他们的含义并不相同。行为外延最广,包含人类所有动作和行为,其中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才是“社会行动”或者“行动”。比如眨眼、咳嗽,本来是一种生理反应,梦游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这些只是行为,而不是社会行动。社会行动有时简称行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但不一定社会互动,互动的外延最窄,只有当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引起了他人的反映,也就是触发了另一方的社会行动、社会行动在两者之间相互往来时,就发生了互动。
社会角色不是孤立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在与他人交往中进行的。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在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眼里社会是通过互动产生的,当人们之间的互动达到足够的频率和密度时,社会也就产生和存在了。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社会互动是随处可见。布鲁默说: “在社会生活中,个人被卷入一个巨大的互动过程中,在这里他们必须对不断变化的行动进行相互的调适,这一互动过程既要向人表示自己的作为,又要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
所谓社会互动(简称互动),是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交往行为。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行动。
二、社会互动的基本涵义
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及其以上的人们之间,单个个人的行为或行动不叫互动 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必须有行为上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是互动。没有相互依赖的行为也不叫互动。
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和沟通为基础。没有信息交流不叫互动。没有信息交流,人们无法沟通,互动无法进行。信息交流可以通过多种介质来实现(语言、文字、符号、动作等),信息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内容,包括思想、感情。
4、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不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即刻的也可以是有时间间隔的。如上课是师生之间是面对面的即刻的互动,以书信往来,书籍、图片作介质的互动是非面对面的,非即刻的。互联网做介质的互动是非面对面的,但可以是即刻的,也可以是非即刻的
1
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时间、地点,对不同对象具有不同的意义。如笑是人常见的行为,作为互动行为在不同情景下意义不同。有时表示肯定,鼓励、支持对方,有时表示否定,嘲笑别人,批评别人,有时表示不可思议、不可理解、不可理喻等。汉语里有许多表示不同意义的笑的词语:微笑、奸笑、莞尔一笑、皮笑肉不笑、笑靥(YE)、笑容可掬、笑逐颜开、笑里藏刀、讥笑、嘲笑、哄笑、傻笑、哈哈大笑等等
6、既然是社会互动必然会对参与互动的各方及其社会产生影响,对社会运行发生作用。微观层面的社会互动不当不但影响到当事人本身的关系,还可能影响到社会宏观结构层面的现象。如家庭成员之间互动形成的关系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如犯罪率,离婚率,社会的家庭观念、性观念的变化等等。
7、社会互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在社会的文化指令下进行的。共享着某种文化的人们共同遵循着文化规则参与互动,从而使互动呈现出一定结构。文化规定了在特定情景中如何去定义行为的意义。比如说中国人见面问:吃了没有?西方人见面谈天气,都旨在引入互动情景,而不是真的要请他吃饭和说天气怎样。
例子:在人群中有人推挤你时,你会立即推回去吗?还是在有所反映之前,你会先考虑这件事情的情况以及那个人的态度?社会学家赫伯特.布卢默的观点:人际互动最大的特点是:“人类不只是对彼此的作为作出反应,人类是在解释或‘定义’他人的行为。我们对他人的行为所做的反应,取决于我们对他人行为涵义的解释,我们的认知。评估和定义决定了现实。
这些行为的涵义,通常反映的是主流社会文化的规范与价值观以及我们在这个文化中的社会化经验。如同互动论者所强调的,我们对他人行为涵义的解释,正取决于我们和他人以及整个社会互动经验。因此,社会现实实际上是从我们的社会互动中建构起来的。
在互动论者看来,社会变迁的涵义,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现实再定义以及再建构的过程。被支配的全体成员开始挑战传统的定义,并且用新的方式来认识与体验这个社会现实。
社会现实秩序是通过合作与竞争、冲突与强制、暗示与模仿、协商(讨价还价、妥协、交易、调解、交换、商量、勾结等)定义和建构以及改变的。协商的社会秩序是指社会结构的存在,是来自于人们对社会特征定义以及再定义的社会互动过程。社会通过互动而形成。从陌生人在公共场合发生短暂的邂逅,到家庭成员和朋友之间持续不断的交往,互动过程是多种多样,充满了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互动的过程都把单个的个体集合成为一个群体或社会。人类社会更多的不是临时性的短暂互动,而是由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结构化了的社会群体或组织构成的。结构化了组织或群体和稳定的社会关系即是持续互动的结果又是互动的制约因素。家庭伦理、组织原则和规章制度、法律等是在长期的互动中产生的“游戏规则”,这些游戏规则构成互动模式的重要内容。社会制度还依赖于通过互动而发展起来的共同的主观定义。这些宏观的社会互动模式和主观定义发生变化时,社会制度也经历了变化,于是社会变迁就发生了。
三、社会互动的一般过程
社会互动的过程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阶段:
1、接近与接触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解决情景辨识问题。参与互动的各方通过接近与接触确认是何种交往情景,从而明确将要干什么。
2、了解与理解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明确了互动情景后,交往的各方要考虑自己对交往情景持何种态度。态度的确定是基于参与者对互动情景的了解和理解,也就是作出自己评价和判断。评价和判断不同,采取的行为不同。
3、调整与反应阶段。主要是解决选择问题。根据自己的态度采取行动并观察他人的反应,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个阶段可能重复前两个阶段的内容才能最终作出恰当
2
的行为反应。
四、影响社会互动的因素
1、生物因素:生物包括身高、体重、胖瘦、性别、年龄、健康、疾病、长相、种族、伤残、生理周期等生物因素会影响社会互动的情景。
2、心理因素:互动各方的的心理状态、性格、气质、能力等因素影响人们之间的互动。 3、社会因素:互动各方社会地位各不相同,拥有的社会性资源也不同。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互动显然与相同地位的人互动的情景是不同的。社会关系层面不同,互动方式也就不同。社会变迁的速度等。
4、文化因素:价值观、道德、法律、科学技术、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文化因素影响社会互动。
第二节 关于社会互动的理论
对于社会互动的本质阐释,社会学里有多种理论取向,不同学派,甚至同一学派的不同社会学家解释也不同。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理论,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把握社会互动的本质,从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符号互动理论
1、互动发生的基础是符号及其定义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发生着形形色色的互动。所有的互动都发生在某一具体的社会场景之中。这个场景即是客观的物质世界,又是经过主观定义的符号世界。整个世界的创造和维持,依赖于人类通过符号进行创造、操纵和沟通的能力。
符号是指人类群体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东西。通过符号我们能够理解现实、能够交换和保存信息。
同一群体成员对情景共识性的主观定义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反过来又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实现互动的基础。社会学家乔治.米德将事物共识性的主观定义称为符号。配合默契的互动来自人们对符号的共同理解,而生活中的误会则往往来源于互动者对彼此使用的符号的理解各不相同。
符号是能够有意义地代表象征其它事物的那些东西,即是说具有能指所指特性的事物。如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姿势、姿态、表情、手势、身体空间距离等,这些都是人类创造来表达意义的符号。一些物质产品、食品等也具有象征符号意义。但不同文化中的人赋予这些符号的意义不同。相同文化的人会对这种意义有相同的理解,否则无法沟通交流。
有人研究,人脸23块肌肉可以作出22万种不同的表情;面部表情传递着人类情感,如愤怒、恐惧、悲哀、喜悦、难堪和厌恶等,这些情感在各种文化中广泛存在。经过社会化过程,人们都能理解这些情感。人的手势约有7000多种。印第安人不同语言群体彼此难以沟通,但通过各种手势却能交流半日之久。(参阅[法]列维-布留尓著:《原始思维》,丁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第153页)
符号的意义是同一群体成员长期交往互动中形成的共识性主观定义,同时又指导着人们日常的交往互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互动的基础。从符号互动论者来看,人就是具有创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的动物。其它动物不具备这种能力,只有人才有这种文化创制能力。在他们看来,社会人文世界就是一个符号世界。人类在社会中的互动就是靠着人们对事物的意义的共同理解来进行的。只有当参与互动的各方能够确定和理解各自的处境,能够进行符号沟通的时候才能顺利进行互动。人就是生活在人类自身编制的有意义的文化(符号)网中。
2、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假定:
(1)人对事物采取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
(2)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同伴的互动而不存在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
3
(3)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修饰和运用这些意义。 3、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1)符号是人们互动的介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通过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互动。 (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人类借助于声音、语言、文字、图象、姿态、表情、手势等符号来表达意义。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逐渐学会理解他们在互动中的意义,进而学会用符号来表达我们的情感和思想。文化背景相同的人才能对他们的意义做出相同的理解。在互动一方赋予行动以某种意义,另一方对其意义进行解释,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身体沟通(包括表情、手势、姿态和空间距离)与语言沟通是人类最基本沟通形式。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大多是在理解其意义基础上进行的。
(3)符号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得东西,意义的确定依赖于互动各方对背景和情景的定义。在社会互动中身体的放松程度确实反映了双方的社会背景、学识水平和一般社会状态。这些因素影响着人们对行动意义的理解。(4)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他人角度来获得对行动意义的理解,并以此来做出自己的行为反应。
(5)在互动中,人们通过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来认识自己,并行形成自我。自我界定可能使互动各方误解对方,达不到意义传达者理想的结果。人类各个群体都普遍存在用他人看待自己的观点来观察自身的行动。人能够把他人的观点自觉地反映到自己的行为上。自己的行为往往是根据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的“我看人看我”的态度来设计自己的行为,以引起对方产生自己想要的行为反应。“自我”观念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中心,但人不是天生就具备“自我”概念,“自我”的概念是个人在动态的关系中或有组织的共同体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逐渐获得的。人出生以后,通过积累与他人之间的互动,接受各种各样的人对自己的期望,逐步完成社会化过程,从而形成了“自我”。
符号互动理论有两个主要流派。
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学科方法来研究社会互动过程。认为人的行为无规律可寻,是无法预测的,非决定性的,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过程,因此,主张用个人生活史、自传、日记、信件等作为研究材料,采用个案研究、非结构性访问,参与观察等方法来阐明互动过程的独特性质。
以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主张用使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行动结构。认为人的行为是被其地位、角色决定的,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互动是一个角色扮演过程。提倡用问卷法或态度量表来测量人们的自我观念,试图将行动理论操作化。
这派理论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分析,忽视社会宏观结构、活动内容和社会其它条件对互动形式的影响。
二、角色理论
以社会角色概念为核心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在角色理论者看来,社会互动就是角色之间的互动,人们按照角色规范进行交往,才形成人们的有序行动。如果一方角色失调就会使互动中断,或改变原来的方向。互动还依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这一能力使人们能够辨别和理解他人使用的交往符号的意义,并从而预知他人的反应。另一方面,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没有别的角色参与,角色就失去依存条件,无法成为实际的角色行为。实际上角色理论可归到符号互动理论中去。
三、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个体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参照群体理论的价值在于,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互动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映了个人与群体互动的特殊方面。参照群体在人们内化价值观、规范、形
4
成社会态度方面有重要影响。同时参照群体又是个体对他人、自我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比较方法。
参照群体理论是研究个人的客观社会地位与其社会价值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工具,是探明个体动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工具。
四、社会拟剧论
社会拟剧论又被称为印象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四戈夫曼。
着重研究制造印象以及别人根据自己制造的印象做出反应的过程的一种理论。前提是碰到不熟悉的人时发生的情况。
在印象管理者看来,人类互动的特点是印象处理,希望别人按自己的愿望行动。因此,人们互动中尽量制造一种印象,来控制对方,使对方的反映符合自己预先的期望。尤其是对陌生的环境中互动,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互动的持续性。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人们为什么在交往中要注重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
戈夫曼从莎士比亚那里借来舞台概念,把人生比作一个舞台,把社会比作剧场,每个人都有前台的表演和后台的自我,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个体有意识的提供和漫不经心的显示一些符号,让他人获得对自己的印象,这就是所谓印象管理。通过建构剧场、编制脚本和印象管理,在互动中符号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根据社会拟剧理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前台的表现和后台的表现是不同的,人们不会把后台的真实示人,展示的是经过修饰了“自我”。因此,他们重点研究人们在互动当中如何进行印象处理的技术和形象设计。五、交换理论代表人物又霍曼斯、布劳
交换理论强调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了只注重宏观社会制度和结构或抽象社会的功能主义,倡导在个体层次上研究社会的基本现象,提出社会中的交换行为就是最好的研究对象。交换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个人需要的满足和幸福的实现依赖于他人,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实现的。基于斯密的传统,经济学家们认为,在自由竞争市场中,人们总是在寻求物质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社会学家却看到了交换中的非功利的一面,在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之下,社会学家们发展了两种不同取向的分析策略,从个体层次出发来解释个体的行为,和从人际层次出发来解释宏观社会结构。
社会交换论者所关注的是人们互动过程的始终所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酬赏。在互动论者看来,个人利益是隐藏在人们互动背后的普遍动机,社会互动的本质就是交换关系。人们通过互动交换的东西,不仅是有形的物质资源,如商品、金钱、佳肴等,还包括爱慕、赞许和声望、荣誉等无形的非物质性资源。交换论者将社会资源分为六种:即爱慕、服务、商品、金钱、信息和地位,并将这六种资源分为特殊和具体两大类。其中特殊性最小的是金钱,最大的是爱慕,商品和服务较为具体,地位和信息最为抽象。在交换资源的时候,金钱和商品交易就比地位和爱慕的交易更容易实现。
在交换论者看来,社会互动与经济交易类似,剥夺与满足、酬赏与代价、利润和投资是其中三组基本概念。剥夺是指某人获得特定报赏之后所经历的时间间隔,满足是指在刚刚过去的时间里获得酬赏的数量。酬赏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所获得的收获。代价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所蒙受的处罚和损失,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利润是指酬赏减去代价后的纯奖励。投资是指与具体社会接触相关联的并不消耗的个人的全部品质与经验。它包括人们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学术专长、人生阅历以及年龄、性别、种族等。一般来说,投资多少与利润的多少成正比。(参见[美]D.P.约翰逊著:《社会学理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第321页)
社会交换中的投资不仅包括金钱等物质性东西,还包括社会地位与声望、经验与知识、爱慕与感激、权威与服从等非物质层面。社会互动中的交换和经济学上的交换不同:经济交换中所获得利润往往有一个可度量的社会价格,可以用货币来衡量,而在社会交换中,人们
5
对所获得的物品、服务或社会赞赏的价值的认识基本是根据互动双方主观判断而定。社会交换更多具有象征性的符号意义。同时,在经济交易中,利润的实现往往是一次性成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使不能及时兑现,也可以通过合同规定好交换的准确数量。社会交换涉及的一条原则是:“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施恩,尽管对于某种未来的回报有一种一般的期望,但它确切的性质在事先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美]布劳著:《社会生活中的权力与交换》,孙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第24页。
要维系长期持续的互动关系,互动的双方必须最大程度地相互满足对方的期待。如果在互动中,任何一方不能交换到预期的资源,他就会感到利益受损而终止互动关系。农村中的人情交换为何能持续下去,是因为在人情交换中,人们受到互惠强化,这充分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本质。互动的参与者能从互动获得好处,人际双方这种互动就可能持续下去并得到肯定的评价。民间婚姻关系中夫妻在互动中的交换关系可以用“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娶妻娶妻烧饭浆衣”这两句民间话语本身来表达。远亲不如近邻,说明邻居间的交往比远亲交往成本低的多。交往距离加大了交往成本和减少了交往频率。
霍曼斯借助斯金纳的行为心理学命题从代价与报酬的角度提出一组个体行动命题,如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与满足命题和攻击与赞同命题。指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对个人来说,投资大小与获利多少基本上是公平分布的。他的五个命题是相互联系的,综合起来就能解释一切社会行为。
成功命题一个人的行为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动得到奖赏越多,他重复的这种行动的频率就随之增多,获得奖赏越快,重复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刺激命题相同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和相似的行为。如某人过去因某种行动得到了奖赏或惩罚,而在出现相同的情况下,他就会重复或不再重复此行动。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去重复同样行动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或团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越小。但不给予奖赏就可能使他不再重复行动。侵犯与赞同命题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时或得到未曾预料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
当某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奖赏,甚至超过期望值,或者没有遇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就会赞同这种行为。
奖赏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服从等四类。霍曼斯将五个命题看成是一组命题系列,强调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将五种命题结合起来,就能够解释一切社会行为。霍曼斯指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对个人来说投资的大小和获利的多少基本上是公平分布的
布劳从社会结构出发来考察人际之间的交换过程。试图通过群体层次的分析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结构和制度。他认为,社会中的交换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所以,基本的交换关系是往往发生在关系密切的群体中,社会交换是人的自愿行为,目的非常清楚,就是通过交换活动来获取回报。为了分析不同社会制度,布劳分析了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的差别,并通过权力、权威、规范和不平等的概念,试图使微观层次的交换活动能够解释宏观层次上的社会现象。
布劳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力与交换》包含以下基本思路:对社会酬赏的向往或由于社会的吸引,人们进入交换关系;互惠性的社会交换创造了人们之间的信任和纽带;单边垄断性服务导致权力和地位的差异或说不平等的交换导致权力和地位的分化;权力的分化使组织化成为可能;领导者公平地行使权力可以获得追随者的社会赞同,反之引起非难;如果追随者集体觉得权力得以公平行使,则会认可权力的合法性;合法的权力对于组织的稳定至关重要;
6
如果从属者觉得权力的行使不公正,则会反抗,于是相应的变迁就可能形成。六、本土方法论又叫民俗方法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加芬克尔20世纪60年代创立。
旨在研究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规则,即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本土方法论认为任何人的互动都由一种民间规则支配着,互动双方都具有对事件常识性的知识和假设,以此解释互动双方的常用规则。
常规就是互动各方共同信守的文化语法。这种语法往往潜在起作用,被人们遵守着,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指导。甚至有时是不能说明的,只能意会,说明了反而不能有效沟通。规定着社会互动的日常规则包含着许多含蓄的理解、期待或背景假设,他们都是某一共同体如民族、社区、言文化团体等全体成员司空见惯和习以为常的,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人们的留心,但这些规则一旦被破坏就会对社会互动产生影响。
加芬克尔创立了一套以打破常规来获取一个群体或社会中的常规的方法。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基本方式 一、暗示与模仿 (一)暗示
1、什么是暗示?
埃尔伍德认为:“凡一个人以一个意思传达给别人,别人无批评的,或无合理的根据,即接受了,此种过程谓之暗示”。
博格达斯则说:“暗示是有意地或无意地发出刺激的过程”。
暗示就是一种行为或行为结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无批评、无对抗的条件下,迅速使他人的心理受到影响,并进而产生相应的行为的过程。即在无对抗的条件下,人们对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以此而作出行为反映的过程。
从主观的方面看,可以产生暗示反应的条件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具有接受暗示刺激的经验和习惯系统。
第二,不存在与暗示刺激相冲突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
第三,态度、价值观念等内在系统处于尚不稳固或不成熟状态。 从刺激作用的状况来看,容易引起暗示的刺激主要有如下特点:
第一、快节奏单纯的刺激,如诗歌、韵语、国旗、商标等容易使人集中注意力; 第二,反复持久的刺激; 第三,具有特殊的暗示潜力的刺激,如神圣性、较高的社会地位及暗示者的丰富常识等,都容易使他人接受暗示。
2、暗示类型
直接暗示。又称为提示,是指暗示者给予受暗示者的面对面的暗示。 间接暗示。指用委婉曲折的表示或刺激对他人发生暗示作用。间接暗示常常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
反暗示。暗示刺激引起与暗示者的预期相反的反应就是反暗示。如“此地无银”的标记引起“此地有银”的联想,就是一种典型的反暗示。
自动暗示。也就是自我暗示。或者说暗示刺激不是来自外界而来自于受暗示者自身内部的暗示作用。
(二)模仿
1、什么叫模仿?
模仿就是对暗示的反应,也就是由暗示刺激而引发的类似的心理及行为的反应过程。即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出类似的行为反应的行为方式。
7
模仿并不仅限于行为,思想、情感方面同样可以模仿,这里主要取决于暗示刺激,行为的暗示产生行为的模仿,思想、情感的暗示产生思想、情感的模仿。
2、模仿的种类
根据模仿者过程中是否具有主动、自觉意识的加入,将模仿分为两类:即自动模仿与有意模仿。自动模仿是指对他人的思想、行为等自然而然的模仿过程。而有意模仿就是对他人的有意识仿效。有意模仿又分为非合理模仿与合理模仿两种情况。非合理模仿是指那些只对行为的表面进行刻意的模仿而不理解其所以模仿的意义。合理模仿则是出于对模仿对象的深刻理解、以及模仿者的理性思考。
3、塔尔德的“模仿定律”
在无其他力量的阻碍时,模仿是按几何级数进行的。 模仿一经传递则必然发生改变,不会与原形绝对相同,无论是个人的模仿还是社会的模仿都是如此。
塔尔德还提出了模仿的逻辑律与非逻辑律作为主要定律的补充。逻辑定律又分为逻辑冲突律和逻辑结合律;非逻辑定律则包括模仿由内向外律、模仿由优至劣律、模仿风俗时尚交替律三个方面。塔尔德的理论尽管有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但他对模仿规律的研究却是十分有价值的。
二、合作与竞争 (一)合作
合作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互动方式,它指的是个人以及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人们之所以要进行合作,主要是为了实现单靠一方的行动不能实现的目标。如在自然的巨大力量面前,在某些社会敌对势力面前,都需要一些人的合作,才能够使他们生存下去。从广义上说,人类的社会生活都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因此,没有合作也就没有社会。
合作的基础
第一,情感接近。人与人之间须有情感上的接近,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相互之间彼此憎恶是难以合作的。
第二,思想一致。思想上的一致使彼此在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比较接近,为持久的合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三,动作配合。只有思想和情感上的一致而没有动作的协调配合,合作同样不能实现。所以,互动者在动作上的配合是保证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二)竞争:指的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特点:
第一,竞争是人们对于同一个目标的追求,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 第二,被追求的目标一定是稀缺而难得的。
第三,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目标,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 竞争类别:
可以根据竞争对象的不同将竞争分为三大类:即地境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和社会地位的竞争。
也有的西方学者把竞争分为合作竞争、文化竞争、地境竞争、制度竞争、社会竞争。 三、冲突与调适 (一)冲突
冲突指的是个人与个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利益、目标等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方式与过程。
8
冲突的特点
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如械斗、诉讼等。
冲突的双方一般都有直接的、公开的甚至是面对面的接触,所以,冲突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
冲突的双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质,又有不同性质。这是因为冲突双方往往因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以至于虽然他们在同一领域争夺,但所实现的目标却各不相同。
冲突在形式上要比竞争激烈得多。 冲突的种类
从冲突的性质上分为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思想冲突、文化冲突、宗教冲突、民族冲突、阶级冲突等;
从冲突的规模上有个人之间的冲突和集团之间的冲突;从冲突的程度上,有口角、拳斗、决斗、仇斗、械斗、战争等。
冲突的作用
冲突对社会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至于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则要看冲突的性质而定。一般来说,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的冲突,对社会的发展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冲突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和破坏作用。因此,如何避免和消除具有消极意义的冲突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调适
调适是以不同方式调节或缓和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的一种互动方式。因冲突而发生的调适的具体方式主要有:
和解:也就是互动双方改变原有的敌对态度,彼此容纳、建立友好关系; 妥协:即双方通过订立一些条件而暂时平息冲突; 容忍:是指暂时采取克制的态度以避免冲突的发生 调解:即由第三者出面对双方的矛盾加以调停;
仲裁:即通过第三者的裁决来解决双方的矛盾,这种仲裁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 强制与服从: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其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和制约。强制意味着互动各方力量不平衡,一方力量明显高于其它方面的力量。在强制性互动中,可以借助的力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物质的如武器、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精神的如处分、批判、批评、权威、权力和其它社会压力。冲突的结果也就是强制一方服从,甚至奴役对方等。
四、顺应与同化 (一)顺应
顺应是指人类通过形成新的行为习惯或改变原有的行为习惯,以适合于环境需要的过程。
顺应与适应:适应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的是生物体改变其身体特质或生活习惯以迎合自然环境的需要。而顺应则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特指人们对于社会环境的顺合。但是,在近来的文献中,两个概念的区别正在消失,人们赋予适应以更多的社会学意义,并有逐步取代顺应一词的趋势。但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还是要对顺应作适当的介绍。
(二)同化
顺应的结果可能就是同化。同化指的是人们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同化与顺应的区别 首先,顺应主要是指随时随地暂时改变部分已有习惯或行为,而同化则是逐渐完全改变
9
了全部原来的习惯;
其次,顺应是极为广泛的,几乎人人都对其环境或他人具有一定的顺应行为,而同化则只产生在那些生活环境突然发生了重大改变并且还要在新的环境中继续生存下去的人身上。
同化的意义
同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过程,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社会来说,它主要起到了文化的传播与融合的作用,而对个人来说,同化则使人的行为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当然,这种改变不是在短期内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实,对个人来说,同化就是一个人格重塑的过程。
顺应、竞争和冲突
作为一种社会互动过程,顺应与竞争和冲突的关系十分密切,正是由于存在竞争和冲突,进而才产生了顺应。或者说,顺应就是人们对竞争、冲突结果的一种适应。帕克认为,顺应就是起源于冲突,因为冲突的结果不外乎三种情况:即胜利、失败与和解。无论哪能一种结果最后都是以双方的顺应为前提的。失败者对胜利者的服从是一种统治与服从的顺应关系,冲突双方的和解则是双方调整自己的行为互相顺应对方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顺应是消除冲突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三节 集体行为 一、集体行为的涵义 1、定义 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或“集群行为”,指不受现有社会规范控制的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集体行为就是指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对来说是自发的、无组织的群体的思维、情感和相互依赖性行为方式。
2、特征
集合行为一词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E.Park)提出的。他的解释是:一种共同的、集体冲动影响下的个人行为。人们参加一种集体行为,表示对某种行为有一个共同的态度,或类似的行动。但人们在开始时,并没有一个共同的态度,而是由于他们在相互交往时发生了集中于某些事物的倾向性,才逐渐产生了一些共同的态度和行为。
我们这里所使用的“集体行为”一词,一般限制在那些相当大的、相对非组织起来的、时间上短暂的群众行为、集体行为和有组织的群体行为也有相似之处,因为它们都是指人们在一起的活动。但集体行为则是比有组织的群体行为更为自发的,也必然是更为短暂的,并且是很少能够预料到的。而人们在有组织的群体行为中的行为则是有较强的规律性,有明确的目的性,有较正规的组织形式。 集合行为中,人们失去理性判断力,因而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机制在集合行为中表现非常明显。
集合行为中的模仿多为无理智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这是因为在集合行为中,用常规的方法很难应付眼前的突然或灾难事件,人们只能基于本能对事件做出反应,而最简单省力的反应就是直接模仿周围人的行为,于是便出现了相互模仿的现象。心理学认为,这种模仿是出于人的防卫本能,在高度不确定的突发事件中,每个人都认为与在场的多数人保持一致事最安全的选择。但事实上这种无理性的相互模仿可能导致最不安全的结果。
集合行为具有以下几个个特征:
(1)人数众多:它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
(2)自发性:参加集合行为的人都是自愿的,整个集合行为在人群聚集场合情绪相互感染,一哄而起。
10
(3)狂热性:集合行为中的成员情绪缺乏理智,往往采取奔跑、呼叫等感情冲动的非常规方式。
(4)无组织性:集合行为是无组织、无领导的行为,混乱而没有秩序,没有明确的目的。
(5)短暂性: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聚散快,其目的主要是应付突发性事件。 (6)行为的相交互依赖性。 3、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区别
我们还可以从与组织行为的比较中来理解集合行为的特点,就其发生原因而言,组织行为是解决那些程序化了的经常事件,而集合行为往往是处理某个社会突发事件;
就行为方式而言,组织行为一般遵循正常的社会规范和角色关系,而集合行为往往采取非常规的方式;
在互动特点上,组织行为一般是经过组织层次产生的制度化行为,而集合行为是通过个人情感相互刺激产生的;
从持续时间看,组织行为是长期的重复行为,它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达到长远目标,获得长期利益,而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主要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
二、集合行为产生的条件
产生集合行为有以下几个有一定顺序和相互联系的条件:
1、环境条件:一类是物质条件如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等,另一类是必要的社会条件。 2、结构性压力:指经济萧条、自然灾害、失业等社会因素对社会一部人产生的心理压力,部分社会成员企图摆脱这些压力是产生集合行为的原因。
3、诱发因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越来越低。李某之死便成了游行事件的“导火索”,人们认为之前对政府的怀疑得到了事实肯定,个人利益的表达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助长了普遍的社会情绪。
4、宣传鼓动者:宣传鼓动者传播信息和传递压力感的工作可以使旁观者经过鼓动而成为实际参加者。 5、普遍情绪的产生:经过宣传鼓动作用,参加集合行为的人会产生一种普遍情绪如愤怒、悲伤、失望、兴奋、恐慌等。普遍情绪的产生是集合行为准备阶段的结束和行为即将发生的标志。普遍情绪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将结构性压力归于什么原因,不同的归因将导致不同的集合行为。
6、社会控制能力:控制能力包括政府的政治、军事、法律机器,也包括报纸、电台、广播电视等舆论工具。如果社会控制能力较强,可以阻止集合行为发生,如果无能为力,集合行为就会产生。集合行为是一种大规模的无组织行为,对于现存社会生活秩序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对于冲破陈旧的、探索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规范,集体行为又具有积极作用。
三、集体行为的理论 社会学家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来解释集合行为的机制和过程。以下是研究集合行为有六种理论:
(一)斯梅尔赛的基本条件说
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理论 N·J·Smelser《集合行为理论》对集合行为进行了综合解释。认为集合行为的实质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尝试。他认为集合行为发生有六个“充分的必要”基本条件。
11
1、环境条件:物质的和社会的条件
2、结构性压力:经济萧条、自然灾害、贫困、歧视、前途渺茫等社会文化因素使人们感到压力巨大。
3、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仰的形成。 4、诱发因素:“导火线”助长人们普遍情绪。
5、行为动员:一些人在不断地传递信息和压力感,唤起大众情绪行为。
6、社会控制能力:一个社会的社会控制能力很强的话,上述条件具备也不一定发生集合行为。如果控制能力弱,或者控制不当,集合行为难以避免。有的社会有社会减压机制,让人们通过正常的渠道发泄情绪和不满,也可以减少集合行为。
(二)模仿理论
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吼叫、模仿等简单的触及行为、这时他们便会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多数人的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代表人——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G·Tarde)。
塔尔德《模仿率》用模仿来解释集合行为的一致性。认为当人们面对突发事件事,他们往往会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吼叫、模仿等简单的初级行为。人们本能的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一致,从而形成集合行为。
(三)感染理论
集群行为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集群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在集群中,个人的文明程度降低,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在感染的作用下,个体会被一时的冲动所主宰,卷入非理性的狂乱之中。
认为集合行为的发生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勒朋1895年《乌合之众》认为集合行为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和模仿的影响使集群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为倾向。在这种集群行为中,个人的文明程度下降,理性的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在群体感染下,个体被一时冲动所主宰,卷入非理性的狂乱之中。
(四)紧急规范论
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
认为集合行为产生时没有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通过互动会产生出一种“紧急规范”。这种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的人形成压力,迫使众人遵从和效仿,这样形成集合行为。
紧急规范就是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仿某种行为方式。
(五)匿名理论
在集合行为中个体所以会作出他平时很少出现甚至根本没有作出过的越轨行为,是因为他处于匿名地位。
匿名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个体和小群体之所以会做出平时不可能或者少有的行为举动,如越轨行为,是因为他处于匿名状态,不必担心承担破坏规范、违背道德的后果,由此形成责任分散心理。匿名状态会使人的群体遵从性下降。
匿名状态使人的社会约束力下降或丧失,从而越轨。匿名时人们没有明确的身份地位标识。 (六)控制转让理论
在集合行为中,个体把自己行动的控制权转让给了别人。
12
认为集合行为并非都是非理性行为,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但在集合行为下,行动者已经把自己行动的控制转让给他人。这种转让并不是一时冲动的感情用事,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而是理性行动者有目的的行动。
当人们认为保持自主地位付出的代价超过收益时,他们就可能将代价控制转让给他人。控制转让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收益。这种转让在很多情况下是有序的,不是恐慌那样的无序行为。之所以出现无序恐慌之类的行为是因为转让接受者无法控制局势,从而形成集合行为。
四、集体行为的类型 (一)群众行为
它指的是由于某种共同的注意中心或共同利益而临时聚集到一起的人群。不确定感、亲近感以及结构松散和所处情况的模糊不清是群众的重要特征。
勒朋的观点,群众就是“集合在一个地方的受到共同感情鼓舞的一群人,他们准备跟随自己的头头随便到哪里去”。
群众的类别 表意群众。是指为了其成员的个人满足而组织起来的,可以提供感情表达和释放机会的群众。
行动群众。也就是正在行动的群众,即参加暴乱、骚乱或从事其他极端活动的群众。行动群众往往集中于某种目的或现象,并且经常是愤怒的且怀有敌意的。
团结群众。其实这是表意群众的一种形式,但是这些群众还具有一些超越情感表达之外的社会功能。
(二)大众行为
1.时尚与流行。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的流行现象。它具有新颖性、从众性、珍贵性的特点。显示奢侈的原则是时尚流行的重要准则。与时尚密切联系的另外两个概念是时髦和时狂。
2.恐慌。恐慌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规的行为。 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危机状态下,面对现实的或想象的威胁作出的不合作和不合理的反应。也就是面对危机威胁时所作出的紧张心态和违反常规的行为。 (三)信息传播中的集体行为 1.传闻与谣言。
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它往往是人们在对于某一广泛关心的事件情况不明。
这是信息传播的最松散的方式。传闻也叫做“闲话”或“流言”,它起源于无名渠道的非正式消息。谣言也是一种在非正式渠道中传播的消息,但通常人们更倾向于认为谣言出自有目的的制造。一般而言,我们都笼统地把传闻与谣言都看作是在社会大众中相互传播的关于人或事的不确切的消息。
传闻与谣言的传播加工方式 ①磨尖。接受者再传播时对原有的信息断章取义,从全部内容中选择适合自己品味与兴趣的内容加以渲染,而其他的就舍弃或淡化了。
②削平。重新安排某些情节,把某些细节省去,使故事性加强,既易于向人传播,又易于吸引他人。
13
③同化。再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所接受的信息“添油加醋”,使之更符合自己的人格特点。
2.舆论。舆论又叫做公众舆论,它指的是公众对某一个问题的态度或意见。 舆论重要特征:
(1)舆论是社会上一般人赞同的意见。 (2)舆论是含有一定理性成分的意见。 (3)舆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4)舆论的对象一般来说是关系到公众中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即舆论的产生总是在人们共同关注的事情上。
复习参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互动?
2、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有那些主要理论? 3、社会互动的情景主要包括那些类型? 4、如何具体描述社会互动的特定状态? 5、简述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 6、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有何区别? 7、社会学解释集合行为有那些理论? 8、如何预防、控制和引导集合行为? 9、社会互动的一般过程及影响因素? 10、简述符号互动论和本土方法论? 11、分析顺应与同化的区别?
12、什么是集体行为?集体行为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6、课外讨论:
(1)你如何跟那些成绩比你好或不好的人互动?你有没有做过印象管理?你希望别人怎样看待你获得的成绩?
(2)什么社会规范主导着学生的印象管理策略?
(3)你个人使用媒体的时间跟国人或美国人平均数比较起来如何?对你的成长有何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美国社会学家曾对岁2-18的人群进行调查,年轻人每天花5.5个小时在不同的媒体上(听CD或录音带、读书、听收音机、玩电脑、打电子游戏、上网、看电视等)。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