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文科背景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学科赋能

2020-02-23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13卷第1期 Vol.13 No.1 2022年2月 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Feb. 2022

新文科背景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学科赋能

钟虎妹,舒丽瑰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 新文科背景下,学科赋能是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该学科赋能是指充分利用新时代影响新闻传播活动及其学科发展的新的因素与条件来重新审视和推动学科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它以融合创新为特征。其赋能首先是指以媒介深度融合为核心重新界定学科性质的新技术赋能,其次是指以融媒传播为主导的多元化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为教学支撑的新实践赋能,以及以新闻传播专业知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新思政赋能,在以上基础上,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融合的新理论赋能。该学科赋能以新闻传播学科各课程课堂教学革新为突破点,统一在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体系性工程中。 [关键词] 新文科;学科赋能;新闻传播学科;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22)01−0097−06

一、新文科背景下学科赋能是我国高校新闻教育人才培养范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其本质是学传播学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科的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这种创新驱动和高 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质量发展必定建筑在新的学科赋能之上。作为一科”“新文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种适应新时代新变局的学科范式,“新工展的战略举措,其中“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乃是以是培育“会讲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堪固有的“学科”为基础,以变化的“新”为方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1]。在百年未向,它们当然不是对本学科的固守不变,也不可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交汇点,能是抛弃学科传统的盲目变异或求新,而应是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意义尤其重大,它不本学科为核心、兼收并蓄其他学科的长处和优势仅是要造就一批懂新闻、会传播、能宣传的人才而为本学科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融合与创新也队伍,更是要保障全社会乃至全球范围内党和人就成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民能长期开展积极有效的新闻传播活动,其核心文科”学科赋能的基本规定。不难想象,如果没就是能讲好中国故事,既能“巩固全党全国人民有有效的学科赋能,“新工科”“新医科”“新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又能“让世界看农科”“新文科”建设不仅无法注入崭新的学到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1],新闻传播学科科内涵以实现新时代的自我转型,也难以发挥强建设正是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内容。

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中新型人才培养的支撑和引 不难理解,“新工科”“新医科”“新农领作用。

科”“新文科”建设代表了新形势下中国高等

所谓“没有守正,不知来路;没有创新,没

[收稿日期] 2021-11-24;[修回日期] 2022-02-15

[作者简介] 钟虎妹,女,湖南株洲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联系邮箱:2710512098

@qq.com;舒丽瑰,女,湖北荆门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城乡基层治理、行政管理及传播社会学,联系邮箱:****************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98

有出路”[1],就新文科建设而言,守正在于其必须遵循并传承文科的人文传统与基本规定,诸如遵循文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创新则在于其要推进自身在当代的融合与创新,主要体现为与21世纪新信息技术的对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融汇、与相近专业及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新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融入等,讨论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学科建设,必须把这一学科赋能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二、新文科背景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学科赋能的基本内容

新闻传播活动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且必须以技术媒介为载体,以5G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对它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新技术首先赋予了新闻传播新的内容与形式,进而影响到新闻传播所应具备的新的实践特色、新的价值引领特色和新的理论特色,因此整体而言,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中的学科赋能也应体现为新技术赋能、新实践赋能、新思政赋能和新理论赋能四个方面。 (一) 新技术赋能

技术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它决定了新闻传播的基本形态与功能。作为研究人类社会新闻传播活动现象与规律的一门科学,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始终都烙上了技术的第一印痕,其理论与学科体系往往因媒介技术的演进而发生深刻变革,譬如印刷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等的发展不仅支撑了西方媒介批判学派和媒介经验学派的理论发展,更直接促成了媒介技术学派(媒介环境学派)的形成。随着世界范围内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的全面兴起,面对丰富繁杂的各类新的传播活动与现象,新闻传播学也无可避免地迎来了某种颠覆性的革命,一定程度上,其学科体系与属性将因技术而被重新界定。

毋庸讳言,当互联网技术刚刚进入中国时,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相对滞后,正如有学者所言,“无论是新闻学还是传播学在学科接纳上

2022年第13卷第1期

并没有做好应有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架构上的准备”[3]。媒介技术日新月异,这种状况目前虽然有所改观,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如何对待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全媒体(包括智媒体)传播体系、如何理解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如何抓住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是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创新的首要任务。

这一首要性的任务也就是必须从智能时代的高度,围绕数字技术的发展赋予新闻传播学科最基本的特质与规定,也即我国新闻传播学科首先必须是新技术型的学科,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具有新技术素养的新型复合式新闻人才。简言之,这一技术赋能体现在学科建设的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者应注重将前沿技术的理念和思维纳入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指南与目标,坚持推进新闻采集、制作、编辑、分发、接收、反馈等全流程教学中新技术的应用及体验,诸如“两微一端”发布、“中央厨房”打造、直播与短视频发布、新媒体矩阵排列、数字化采播、虚拟主播与虚拟场景创设,等等;二是教育教学者应注重推动新闻传播学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理工科学科的交叉融合,将数据分析、深度学习、仿真实验、推荐算法、人工智能以及AR、VR、MR等各项数字技术融入新闻传播学的学科体系建设中,拓展新闻传播学理论与实践的技术内涵,推动智能(数字)新闻学、计算传播学甚至体验新闻学等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技术赋能必定是动态发展的,学科建设者们需要敏锐关注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对学科发展作出可操作的调适,现今,新媒介研究、数据新闻、网络舆情、云工作坊、区块链新闻、元宇宙研究等陆续成为一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以及研究课题,正说明了这种赋能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持续性。 (二) 新实践赋能

新闻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受行为,新闻传播总是一种主动、自觉、具体的实践活动,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与观点也都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新闻传播学因而也是应用性很强的学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教学研究 钟虎妹,舒丽瑰:新文科背景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学科赋能

99

科。相应地,新闻传播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必须在新闻传播的各种实际活动中实现,不能脱离新闻传播的实践来谋划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鉴于新媒介技术条件下新闻传播实践活动的新变化,新闻传播学科务必要通过新的实践形式来赋予自身更切实的发展。

这一新的实践赋能首先体现在:学科的课程设置及教育教学应对新时代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实践领域里的优秀事迹、优秀人物及优秀作品进行充分的挖掘、呈现和拓展。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大众对新闻报道最强烈的渴盼,新闻实践呈现出“把新闻写在大地上 写在人民心坎上”[4]的时代特征。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各地的好记者评选以及中国新闻奖评奖、韬奋奖评奖等活动都是新闻工作者响应新时代党的新闻宣传思想工作精神、践行“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5]的鲜活体现,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的新闻采写故事、忘我奋斗的新闻工作者以及感人肺腑的新闻作品都是学科建设最好的实践示范。

这一赋能还体现在应抓住媒体深度融合的机遇加强课程教学的新实践成分。新闻传播学科课程的设计和教学不能再仅仅聚焦于课堂,而是应打破课堂的物理时空约束,不断拓宽教与学的视野,将高校(学界)、业界与社会,实践课程、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传媒技术、传媒生态、传媒生产乃至日常生活等等融通起来,高校与业界不仅应在共同研讨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和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也应共同承担实践课程的设计与讲授。尤其重要的是,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亟需通过强化全媒介的实践教学活动推进全媒化人才培养,以多样化的实习实训和媒介体验扎实提升学生的全媒体报道能力、融媒体表达能力、跨媒体协作能力等必备的业务能力。

最后该实践赋能还体现为加强课程实践的国际化视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下,学科的教育教学应把全球视野与中国立

场统一起来,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2]来清晰阐述中国的立场与理念,来培养讲好中国逻辑、传播好中国观点的优秀新闻后备人才。

(三) 新思政赋能

新闻传播有着鲜明而集中的意识形态性,思政因素乃是新闻传播学科天然的教育教学资源。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正具备新的特点和要求,新思政赋能因而成为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又一重点。其基本原则有两条: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6]“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6]“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的总的指导方针,二是教育部提出的“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7]、“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有机融入课程教学”[7]等的明确要求。

据此,该思政赋能首先体现在对新闻传播学科思政教育的重新认知上。必须看到,国内某些新闻院系曾倾向于将新闻传播学理解为纯粹的实践之学,其教育教学也因工具性导向误入技术中心主义,最终忽略了其固有的人文思想及价值观的引导。显然,在国家崛起的历史伟业中,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建设的所有要素和环节中都树立起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向,始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7]。

此思政赋能的实施则应植根于对学科体系内在价值观的丰富、充实和挖掘。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思政内涵无疑包蕴于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中,诸如新闻传播的历史、理论、业务、效果等各类课程的思政资源都十分丰富,在固有的党的喉舌的价值导向上,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各课程内容更应被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中心”等新的价值认同,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理想和道德”“劳动”“法治”“身心健康”等的新的时代发现和挖掘。

以上新的价值观引导还应寓于“知识传授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100

和能力培养之中”[7]。换言之,该思政赋能必须彻底抛弃传统的灌输式方式,转而“围绕人这个中心”[6],践行“坚持学生中心”[7]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7]的全新理念,创新开放式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概括而言,应立足于大学生的视角并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的特点,借助课堂内外的活动巧妙而持续地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不断提升学生基于专业学习的情感体验、人格塑造和精神感染,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四) 新理论赋能

新闻传播理论是有关新闻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思想、观念或原理体系,随着新闻传播实践和环境的变化,新闻传播理论也会不断演进,理论创新自然成为新时代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又一必然规定。新闻传播理论虽会表现出一定共性,但新闻传播事业总是有阶级性的,新闻传播理论因而总是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新的理论赋能,首先体现为其理论创新仍应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党的新闻事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已昭示,党领导的新闻舆论工作一直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8],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也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8],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是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理论创新必须坚守的底线。

在此基础上,该理论赋能应聚焦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主要体现为理论阐发中,在原有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系列讲话精神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上。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各种论述构成了习近平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及新闻事业发展理论的主干体系,它是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回答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什么和应该怎么办等根本问题的思想创举,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受什么条件制约、新闻宣传工作为谁服

2022年第13卷第1期

务、怎样服务、新闻事业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解和判断,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这一系列有关新闻宣传思想工作的理念与主张既着眼于新媒介技术的持续进步,也借鉴吸收了21世纪以来西方新闻传播的优秀经验,更与党基于长期新闻传播实践活动形成的新闻宣传思想一脉相承,简言之,它开掘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的理论体系与理论内涵,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最新丰富和创造性发展。 立足于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基础理论,习近平宣传思想工作理论与新闻事业发展理论的与时俱进及理论贡献体现在诸多方面,诸如对新闻真实性的准确理解、对媒介融合与全媒介的精准阐释、对讲好中国故事与国际传播的辨证分析、对新闻传播践行“四力”的大力弘扬、对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十五字方针”“四十八字方针”的有力倡导、对党的舆论工作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深刻剖析、对县级融媒体发展的高度重视、对新时代党应善管媒体的慎重思考,以及对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等等。这些理论新成果需要学科建设者们高度重视、积极挖掘、充分总结,借此大力推进新闻传播学科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并及时将其贯穿于课程体系建设的全部过程与环节,以真正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素养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理性把握。当然,这一新的理论赋能应充分结合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技术赋能、实践赋能与思政赋能,并立足于中国新闻传播与全球新闻传播的全部实际,充分运用比较的眼光和方法,让学生在全方位的自我学习与教育中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自然飞跃。

三、新文科背景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学科赋能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抓手和突破点 所谓“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1],学科赋能的实现以课堂教学为基本路径。课堂教学是近代以来人类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课堂教学也将仍是今后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主导形式,我国高校新文科建设中所有的变革和创新、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教学研究 钟虎妹,舒丽瑰:新文科背景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学科赋能

101

所有的目的和指向、所有的原则和思路、所有的教材和教法以及所有的技术和手段,无疑都会集中于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与全部效果及内外环节体现出来。这个过程也就是以学科赋能为逻辑起点来推动学科建设的过程,新时代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各项赋能正可以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抓手和突破点。

这意味着,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融合与创新应牢牢立足于课堂教学,以课堂为支点推动并实现整个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在课堂教学的实际展开中,教育教学者首先要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它可以从学科赋能的四个维度来共同努力:一是技术赋能视角下的丰富教学的方法、手段和载体,二是实践赋能视角下的创新课堂的形式和形态,三是思政赋能视角下的强化教学中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四是理论赋能视角下的提升专业知识的学术内涵。简言之,教育教学者既要结合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特点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要有意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来增强新闻传播课程课堂教学的理论色彩,还要充分运用基于新媒介技术的新闻作品以及新闻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受到各种正能量的熏陶和感染,进而打造出新闻传播课堂教学一堂堂“生动的国情课、有力的思政课、优质的专业课”[3]。其中,既要用好新闻传播学科领域的马工程重点教材,也要重视元宇宙等数字新技术的介绍与学习,尤其要综合运用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不仅要把握好理论课堂教学,也要深入开展各种新闻实习、实训和实践活动,大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组织的诸如“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百万师生大实践”“‘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中国高校新闻扶持计划”“大学生记者节”“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等各类新闻实践活动,不断拓展课堂赋能的方法和途径。 打造“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1]课堂

需要体系性支撑,教育教学者自然还应以课堂赋能为突破来撬动学科建设的连锁效应,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中的专业优化与培养模式创新。它囊括课程目标设计、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大纲核准、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实践基地选择与协同育人、学位设置及证书颁发、教学及管理人员考核乃至国际交流与跨国培养等各方面,贯穿于课程安排、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考试考核、薪酬激励及高校管理体制机制等各环节,最终统一于学科建设的完整体系中。随着人们对新文科建设及新闻传播学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视,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学科赋能也将获得日益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吴岩. 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 全面推进新文科

建设[EB/OL]. (2020−11−07) [2021−12−14]. https://www. sohu.com/a/430234191_367117.

[2] 人民日报评论员. 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

(2013−08−21) [2021−12−14]. http://opinion.people.com.cn/ n/2013/0821/c1003-22636001.html.

[3] 蔡斐. 学科赋能、跨界驱动与人的回归——

论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J]. 中国编辑, 2021(4): 78−80.

[4] 刘云山. 推动“走转改”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把新闻

写在大地上 写在人民心坎上[N]. 光明日报, 2012−02−08(03).

[5] 习近平.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

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EB/OL]. (2018−08−23) [2021−12−1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609514 ************&wfr=spider&for=pc.

[6]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

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 (2016−12−08) [2021−12−14]. http://edu.people.com.cn/n1/2016/1208/ c1053-28935842.html.

[7] 教育部.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的通知[EB/OL]. (2020−06−01) [2021−11−19]. http:// 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102 2022年第13卷第1期

[8] 习近平. 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

传播力引导力[EB/OL]. (2016−02−19) [2021−11−19].

2868.htm.

Subject empower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discipline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ZHONG Humei, SHU Ligui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subject empowerment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ubject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is subject empowerment mean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new factors and conditions that affect the news and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in the new era to re-examin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and talent train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Firstly, it refers to the empower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which focus on deep media convergence to re-determine disciplines. Secondly, it refers to the empowerment of the new practice that takes the practice of diversified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led by media convergence communication as the teaching support. Thirdly, it refers to the empowerment of the new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at integrate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n that basis, it achieves the new theory empowerment which is 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that merge the thought on socialist news communi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aditional Marxist news propaganda theory in the new era. This subject empowerment takes the innov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it is unified in the systematic project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the new liberal arts; subject empowerment;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discipline; integrated innovation

[编辑:何彩章]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