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2023-02-03 来源:好走旅游网
管理方略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赵敏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摘郑州450044) 要:师范院校要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就应创造有助于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 资源,实行导师制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模式,改革相关课程教学。 关键词:师范生:科研素质;培养模式 教育科研素质是指教师作为研究者在具备一般研究 意识、研究能力、研究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培训、教育促使上 述品质内在互动、调适,最终积淀而成的一种整体心理结 构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使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模 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科研兴校”已成为大多数中 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共识。师范院校对准教师科研素质的提 升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大多通过教育 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来培养学生 的教育科研素质。但课程考核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日常教 一、高校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现状 笔者将某师范院校两个专科班共102名学生作为研 究对象,采用单组前后测试实验设计。实验前,87.2%的学生 对教育科研不重视,他们认为那是工作以后考虑的问题。只 有3个学生参与过教师的课题研究并懂得如何设计教育研 究方案,其他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途径都是教师布置的论 文作业。85.3%的学生所写论文的题目是教师设定的,仅有 16.7%的学生了解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虽然有54.9%的学 生在教育见习中发现了值得研究的问题,但也只是停留在 学忽略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毕业论文也多是应付 了事.“掺水”现象普遍。因此,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 培养迫在眉睫。 收稿日期:2()11—01—13 作者简介:赵敏(1983一),女,郑州师范学院助教,硕 感性认识阶段,并没有将其转化为研究课题。97.1%的学生 没有参加过学术交流活动,也没有学生发表过科研论文。 二、高校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现状的成因 教师职业就业门槛高,竞争激烈,加之自主择业的机会 增多,使一些师范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没有把教师当做自 己未来的职业定向,因此他们对教育科研素质不够重视,更 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必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提法及重要性已为国家所重视。 近年.“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得到了积极响应,很多高校都把 关注外语、计算机以及与自己职业理想相关知识的学习。有 人工作有机结合,否则就会出现重科研轻教学、教授不愿讲 课、讲师讲课比教授好等不正常的现象。总之,高校要确立 “以学生为本”作为办学理念。以笔者所在天津科技大学为 例.校领导把“让学生享受我们的服务”作为基本办学理念 来开展各项工作。 三、高校在实践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学生主体地位,就必须反对以科研为本。 3.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参与日常管理的常 设机制 高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建立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是前提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大学生培养已由 公费制转为自费制,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不冉是单纯的教育 与被教育的关系,而转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就要求 高校要转变传统办学观念,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把学校当 学生参与学校日常管理的常设机制。各高校可根据学校管 理的实际建立各级学生代表团,负责收集整理学生的意见 和建议,定期向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反映。学校各项重大决 策,在决策前要充分听取和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代 表也有投票权。学校各项决策在执行中还要接受学生监督, 成一种服务性的组织,服务对象就是学生,学生就是教育服 务的消费者。教学不应该是传授型的,而应该是创造型的,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学校的管理要改变 以往学生只是被教育者的_[作方式,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 随时修改学生指出的问题。例如:学生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 置提出合理意见,要及时修正;学生对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提 出的合理建议,要及时采纳。学校各项评估工作中也要有学 生参与,如教师职务晋升、教学质量评价、管理服务部门服 位.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真正把学生放在高校改革和发展的 重要位置。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反对以科研为本 高校必须明确自身性质和首要职责。高校是教育机构 而非科研机构,因此教育才是高校的首要职责,高校的根本 任务在于培养人才,高校的各项T作都应围绕着学生的成 长成才而展开。科研固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但并非中 心工作。高校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有多少重大科学发现和技 务质量评价等应增加学生考评的内容和权重。 参考文献: 【1】黄子杰,李跃平.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若干建议D].福建医 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O03,(2). [21王毅.在高校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考D].中国农业教育, 2003,(2). l3】刘 ̄-LPz,陈桂娟.我国当代大学生主体地位确实的原因和 术创新,也不在于发表多少有影响力的科研论文,而在于能 否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对策刚.辽宁行政学院学 ̄-2008,(3). I4J周济.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因此.高校的科研T作必须服务乃至服从于人才培养,与育 育 冲国教育报,2o04_1(卜21. 责编:赵东 管理方略 些学生虽然专业思想稳定,立志毕业后做教师,但目前教师 力。 招聘只注重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考查以及试讲情况, 对教育科研素质并没有要求,这使得学生舍弃了对未来教 师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科研能力的提升,而全力备战人职 首先.充分利用教育实习和见习。目前我国师范生教育 实习和见习的主要任务是熟悉学校教学工作、锻炼教学能 力,忽视通过实习对学生进行科研素质的培养。因此,笔者 委派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制定实习应完成 的科研任务,让学生通过实习发现一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考试科目。还有一些学生抱有继续深造的想法,教育科研素 质由于不是专升本所考科目,难以受到他们的重视。另外, 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开设门类和课时偏少,注重基本理论 知识而轻现实问题,基本没有建立鼓励学生参与教育科研 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课题并开展研究,使教育实习和 见习真正成为提高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关键环节。 的有效机制.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针对以上现状及其原因,除了正常教学,笔者将在未来 一其次,加强与附属中、小学的联系。师范院校一般都有 附属中、/J、学,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学生科研素质 的培养创造条件。笔者邀请附属中小学的教师与学生进行 年时间内对实验对象实施以下培养策略。一年结束后,再 三、高校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策略 次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教育科研素质调查。 座谈,向学生介绍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组织学生到附属 中、小学参观,甚至参与附属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 4.创造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能吸引学生参与教育科研,重视  ‘教育科研素质由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精神、教育科 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四部分组成,具有内隐性、综合性、积 淀性、敏锐性、实践性五个特点。因此,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 的提高必须结合实践操作,使他们获得亲身体验,感受到科 学研究的乐趣。 l对教育研究方法课的教学改革 教育科研,从而促进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提升。首先,组织 开展各种教育科研活动。笔者邀请专家、学者与学生座谈。 使学生了解学术前沿,拉近与科研专家的距离。激发他们参 与教育科研的兴趣。其次,加强教育科研管理。笔者为学生 开展教育科研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尝试进行各种研究。同 时,定期举办学生论文、科研成果评奖活动,使学生体会到 开展科研的收获和快乐。 四、研究结果 教育研究方法课是提高师范生科研理论知识的主要 平台。高校目前对该课程的教学重理论知识、轻联系实际, 导致教学成了教师的独白,学生学完课程之后仍然对教育 科研一知半解,甚至会产生恐惧感。笔者准备通过以下措施 改革该课程的教学:第一。尽量选择理论难度低的教材。本 课程是为未来教师开设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教育科研工 作者。因此应将它定位为工具学科,不必注重艰深的理论术 笔者对两个班学生实施为期一年的培养策略,再测两 个班学生的教育科研素质情况.发现结果明显区别于之前 所测的结果。93.1%的学生重视教育科研素质的提升;学生 语和复杂的统计知识的掌握.而应以实际案例分析为主。笔 参与教育科研的途径多样化,通过课程作业、教育实习、参 与教师课题研究、自己申报课题四种途径的比例为l1.8%、 549%、23.5%、 8%;学生对研究方案设计和科研论文写作 者选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与应用》,该教材配有大量的研究案例,具有很强的实践指 导意义。第二,选择教育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他们掌 握大量的实际研究案例.能更好地把理论教学和实际研究 相结合。第三。改变评价方式。目前该课程主要采用考试的 方式评定学习成绩,这只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教 师可摒弃原有的考试评价方式,让学生组成科研小组,随着 对课程的学习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地研究,形成研 要求达到100%掌握:8 1.2%的学生使用过三种以上的教育 科研方法:99%的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发现了值得研究的问 题:77.5%的学生能把这些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所有学生 都参加过学术交流活动,有4.9%的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研究 成果。由此可见,上述策略对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推 动作用明显。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策略时要因地制宜,结 合本校情况,防止学生产生畏难和厌倦情绪。 参考文献: 究成果.并以研究成果作为学业评价材料。第四,开展研究 成果交流。通过一年的学习,各研究小组都取得了一定研究 成果.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成果交流会,促进学生发现 问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I1J黄鹏红.基于班级平台的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集体养 成D].教学研究,200 6,(6). 2开展导师制的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模式 教育科研素质不能仅仅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而形成. 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导师制培养模式就是要在教 【2】梁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欠缺的根源与对策o】墩育 理论与实践,2006,(2) .师和学生之间建构一种师徒关系.学生通过参与导师的课 题研究学习教育科研的方法,锻炼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笔 者让学生根据本系教师的研究方向和自己的兴趣选择导 『3l张文娟.让小学教育科研离师范生更近一些——兼谈《小 学教育科研》的改革叩.当代教育-d:3-: ̄R,-2007,(1 1). 【4]陆有铨.时代呼唤研究型教师D].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2O02,(1). 师,每个导师带5名学生。起初,导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研 究课题,并针对他们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答疑解惑,并适当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科研活动;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 【5]闫江涛.论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册.教育理论 与实践,2003,(9). 后,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工作。 3.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联系 教育科研素质必须通过实践研究才能够获得提高,因 此我们要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 24河南教育(中旬)2O11.4 『61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IMI.南京: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4. 责编:赵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