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

2021-12-28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

惊而不乱,是一种淡定。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是一种从容不迫、应付自如的处事态度。

当大事来临的时候,不惊慌失措,镇定沉着;面临利害冲突的紧要关头,不患得患失,保持常态。这里显示的不仅是胆量、毅力,还是经验、才干和公心。

每临大事须有静气

诸葛亮在《诫子书》有句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宁静,是临危不乱的智慧

心静使人理智,在冷静的观察中审时度势,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断,而急中生智,也只不过将脑中一切无关的事,快速调整为“静音”状态,顿时生出化解危难的智慧。

水静下来才会清澈,才能映照世界。人心也是如此,只有人心静了,人才能真正做生活的主人,细细品味生活。而慢是静的前提。

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翁同龢在一副对联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有静气、守静心,为的是恢复心灵的清明。

平心静气、心平气和,方能临大事而不乱,处危机而不惊,专注于探究本质、解析机理,从而抽丝剥茧寻找本质,让问题迎刃而解。

所谓“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独立思考很重要

在生活中,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可能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模糊了两者的局限,被预设了立场,然后打包、封装起来,喂给我们。

因此,对于任何事情,我们要尽量关注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因为事实判断是确凿的,能够达成共识;而价值判断是依赖于视角和立场的,可以有多种解读。

少用情绪,多动脑。应激的生物本能,会让人极易受到情绪的摆布。

开心了就要笑,难过了就想哭,这没有什么问题。但在面临需要批判思考才能决断的问题时,情绪就成了最大的障碍。

收起情绪,调用知识,用大脑思考后的结论做决定,而不是兴奋/愤怒/懊恼/同情/怜悯......

为何要少用情绪?因为它极易被人掌控,遭人利用,同时还能相互影响。

煽动进而控制人的情绪,可比煽动和控制人的思考,容易太多,它因此成为居心叵测之人常用的手段,这种手段极其廉价,但是又非常管用。

疫情当下,谣言满天飞,很多人只有情绪,看到信息就复制转发,根本不求证。

人人都有情绪,人人都容易受到情绪影响。但真正厉害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会通过刻意练习,将情绪的影响,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之内。

3.保持深度思考的能力

深度思考就是不断逼近问题本质的思考。

深度思考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做到在第一次对某问题进行思考时就触其本质,但却可以在一次次的自我追问与深度思考后获得精进。

“一个明智的人就是一个不会被表面现象所欺骗的人,他甚至预见到了事情将往哪一方向变化。”

病毒疫情的突然爆发,并不是偶然事件,这是大自然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

每个人都请仔仔细细地看一看自己的人生,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审视自己对万物生命的态度。

病毒是一种生命的载体,它的出现是为了重新平衡集体意识创造出的物质世界。

当净化自己的思想,清理我们的传统认知,审视自己的问题并改善,当我们所有人一起集体转念,意识到生命就是生命,没有贵贱之分,人类也仅仅只是生命的一种载体。

我们无权宰杀别种生命体,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我们无权破坏自己的家园生态。

我们是需要自然并赖以生存的物种,我们与万物真正是连接一体的。

每一个人只有净化自己的意识与认知,才会真正地帮助到这

次的疫情发展,保护好自己的家园。保持理性,共克时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