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3-07-28
来源:好走旅游网
IPHYSICAL OBSERVATION>>>体育观察l 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口余兰(西南财经大学体育学院I ̄l JII成都611130) 摘要:本文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后奥运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分析我国体育产业现状、问题与不足,从提高我国体育产业 竞争力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效对策,以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_n 1、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 文章编号:1006—8902一(2016)-12-SY 业的健康发展。 关于我国体育产业的状况,争论颇多。笔者认为,我国体育产业 已形成“体育竞赛产业、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体育用品产业”三大比 市场也逐渐繁荣,但因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没有形成规模。 1 已具规模的三大板块 (2)体育中介市场。 1997年.国内第一家体育经纪公司在上海成立,此后,广州和 的中介公司数量少、规模小,且经营业务单一。1999年国家体育总 较成熟的板块,对其有促进作用的市场诸如体育彩票、体育中介等 北京成立了同类公司。但我国的体育经纪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正规 (1)体育竞赛产业。 局与国家工商管理局联合起草《体育经纪人管理办法》,并选择北 京、上海、江苏和广东进行体育经纪人立法、培训和资格认定试点 1994年中国足球率先踏上职业化道路,随后篮球、排球、乒乓 工作。随着此项工作在全国开展,体育中介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 球、围棋纷纷进行职业化改革,中国体育出现出前所未有的职业化 期。 潮流,给中国体育增添了显著的商业色彩。体育经营市场和产业结 构体系逐步形成,俱乐部按照企业运作方式,从比赛门票、广告、转 会、商业比赛、电视转播到其它商务经营,已经基本形成了系统化 的商业运作模式。 2、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产业集群规模小 产业形成后,在利益驱动和竞争压力下,主体需要通过各种方 (2)体育健身休闲产业。 式进行产业扩张,走规模化道路,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初 具规模的体育产业仅三个板块,除体育用品产业外,另两个产业规 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迅速增长,体育休闲业形成了一个较大 模也不大。三个板块中。体育竞赛主要分布在少数几个体育项目 健身休闲也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且大城市中的体育 的消费市场。据统计,从1994—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收入每增加 上,1%,体育消费就增加1.5%。1998年全国体育消费总额约1400亿 产业差异也比较大。据统计,1998年。深圳市体育经营企业有306 元,其中城市消费1040亿元。调查显示,近年我国城市的体育消费 家,上海市体育经营企业已有1057家。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体育产 身运动开展较好的上海市,43.7%的市民每月体育消费支出超100 已达1%一3%。增长加快,6O.7%的城市居民到经营性体育场所健身消费。全民健 业产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0.2%左右,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 元。1994—1998年,城市体育消费增加了115%,1998年的体育消费 是1994年的2.1倍。 (3)体育用品产业。 2.2、管理方面创新性不足 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一开始就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我 国体育产业由实行计划经济的体育事业转轨过来,在长期形成的 截至2004年5月.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职工人数18.64万人, 计划经济观念影响下,不注重体育产业企业化建设、商业化开发和 总资产205.62亿元,占制造业整个门类的0.14%,实现销售收入 市场化运作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致使计划经济烙印明显。许多地 使企 累计215.45亿元,占整个制造业门类的0.19%,利润总额累计 方为了本部门利益,仍将体育产业归属于政府部门管辖范围,4l_15亿元,占整个制造业门类的0.16%。体育用品的生产规模扩 业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过程中,不能获得足够的自主权,企业利 大了19倍,1993年第一届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参展企业100多 益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影响了企业投资积极性,使体育产业起步过 家展位180个;第七届参展企业540家展位2100个,分别提高了5 程中资本运作面临困境。倍多和11倍多,体育产业各个领域全面起动。到今天,体育用品行 2.3、缺少相应的立法与政策支持 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上升的大背景下获得了巨大发 展,行业的总资产和销售收入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1_2、逐渐繁荣的相关市场 科学、严谨、系统、全面的立法和政策既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根 本保障,更是体育产业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美国主要通过体育立 法和实施鼓励政策等手段帮助与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其职业体 (1)体育彩票市场。 育政策与《反垄断法》、《劳工法》等密切,并于1998年通过了《业余 全国体育彩票的销售量稳步上升.从1994—1995年度销量10 体育法》;英、德、Et、韩,都为本国的体育产业立法并配以优惠政 亿元,到2001年149亿元,体育彩票为飞速发展,成为体育产业的 策。我国尚未有体育产业法规,对如何促进体育消费,鼓励兴办体 “支柱性产业”。不仅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还有力推动了体育事 育产业,灵活经营体育彩票,发展体育基金等政策均未出台。我国 34蕊警 lPHYSICAL OBSERV_ATION>>>体育观察l 体育产业正处于初级阶段,急需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并制定 如体育赛事和其他体育娱乐活动转播权的规定问题等。 相关法规 3.2、体育产业经营者 2.4、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1)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下功夫。 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要求体育产业起步快、起点高,从而暴 高质量的产品是竞争力的基础,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最 露了体育产业人才战略储备严重不足的问题。现有体育管理人员 终的检验标准在于顾客对质量的满意程度。体育产业经营者必须 多是退役运动员、教练员等,一般熟悉运动过程却缺乏对市场运作 树立市场营销观念和顾客导向观念,从市场现实和潜在需求出发, 及其规律了解和应对能力,造成体育产业经营管理质量不高。欧美 加强对体育市场的调查、研究和预测,了解市场需要和消费潮流。 发达国家红火的体育产业离不开专业体育经纪人,我国1998年才 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引导消费,激发消费者的 开始体育经纪人培育,至今北京市有资格认证的体育经纪人仅700 购买欲望。如加快比赛速度,使比赛更加精彩激烈,更富有观赏性, 多人。目前体育产业发展缺乏三类人才:一是负责体育产业、体育 进一步激活体育市场。 市场规划、监管职能的行政干部;二是高素质的体育企业家和体育 经纪人:三是体育营销人才和体育产品研发人才。既了解体育产业 健康快速发展。 3、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认清市场导向,开发高新产品,满足多样需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各类体育用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但 距,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存在多元化、个性化特点。因此体育产品生 产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经济比 特点又有经济管理经验的人才缺乏,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 我国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收人水平存在很大差 3 政府管理者和决策者 (1)树立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理念。 较发达地区,以建设高水平体育场馆、娱乐设施和举行观赏性体育 比赛为重点;经济落后地区,以开发中低档体育产品和大众化体育 首先转变观念,把体育产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健身娱乐活动为主。体育用品企业应不断研发新产品,制定产品、 分,提高其产业化程度。发挥市场纽带作用,密切联系社会经济与 价格、分销渠道和广告促销策略,建立技术、管理和市场经营信息 体育的关系,在全社会形成体育产业效益的清晰认识,确立体育产 库,在满足国内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体育需求的同时,扩大出口 业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 量,占领国际市场。 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强对商业性赛 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要加快现有的体育场馆由事业型向经营 累了经验后真正走向市场。 (2)转变政府在体育产业中的职能。 (3)凝聚力量,组建体育产业集团,提高体育产品的国际竞争 组建大型的体育产业企业,将资金、人才等要素集中,合理占 层次的方向发展。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 技术和管理经验;吸纳社会精英参与体育产业的开发、经营 管理; 事的管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不断增强体育 力。 型转变.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逐步实行企业化或转为自主经营,积 有市场份额,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引导体育产业向科技含量高、深 政府机构在体育产业的运作中的目的和作用,与投资体育的 请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优秀企业家为体育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使 私人组织、商业组织不同,发展大众健康、提高民族的自信心、荣誉 我国体育产业形成竞争优势,适时地跨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感是政府体育机构的主要目的。我国目前的体育资源,大部分仍由 政府体育管理机构控制。体育产业面对的是市场,而政府机构并不 具备管理市场的知识、信息和人才,甚至身份和职能的多重性,造 成职责和功能的模糊,产生缺位、错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3)大力培养体育产业化专门人才。 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也影响了体育市场的开发。 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地加快体育经营人才培养。2001年,复 史以来第一批体育产业的MBA,这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4)完善配套政策,创造良好环境。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市场运行的政策是一 参考文献: [1】张岩.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回顾Ⅱ].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3). [2】于光远.关于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M卜 春:吉林人民出 [3]张发强.体育经济漫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2000. 1990. 对体育经营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体育经营人才重视不够,已严 版社,[4]李荣日.我国体育产业领域划分再认识U1.武汉体育学院学 [5】曾洪林.对中国体育产业、市场构成及发展的潜在性分析卟 2006,(7). 旦大学与中国奥委会、耐克公司合作,共同为中国体育打造我国有 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5). 【6】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AN体育出版社, 2006. 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政策上做好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整体 布局;建立和完善有关体育场馆、体育俱乐部、体育彩票、体育基 【7】闫世铎.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M】.北京: 1998. 金、体育博彩、体育上市公司等各项法规,使体育产业的发展有法 人民体育出版社,可依。体育产业化客观上要求对体育法规中有关内容作相应调整, [81蔡军.体育经济学【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擘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