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刘公岛——让人感慨万千的岛

2024-09-16 来源:好走旅游网
刘公岛——让人感慨万千的岛

作者:攸斌

来源:《新教育·校园版》 2020年第8期

文/攸斌

我刚踏上刘公岛,就坐游轮来了一圈环岛游。站在甲板上迎着清凉的海风,远眺蓝天碧海,近观绿树掩映。看着鲜花点缀的刘公岛,我的心情像空中盘旋的海鸟一般畅快。

刘公岛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东西长4.08公里,南北最宽处1.5公里,面积3.15平方公里。岛内气候冬暖夏凉,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海水侵蚀的岩壁直立陡峭,南面避风朝阳,平缓绵延,旗顶山是岛上的最高点,海拔153.5米。

刘公岛名称的由来有一段传说。数百年前,有一条来自江南的商船在海上遇上了风暴,狂风卷着巨浪,无情地拍打着商船。船上的人希望能找到一处可以躲避风浪的地方。可是,船正航行在大海之中,四周没有陆地,到哪里去找可以避风的地方啊?风越来越猛,浪越来越大,船在风浪中颠簸,几天几夜过去了,风浪仍不见停。船已经被风浪打得失控了,像一片树叶在海面上漂浮。船上的淡水用光了,食物也没有了,船上的人已经筋疲力尽,任凭船只随波逐流。天色渐渐黑了,海上伸手不见五指,只有风浪依旧在夜幕中呼啸着。 船上的人都处于绝望之中。突然有人惊叫起来:“看,前面有火光!”人们发现在黑暗中有一点微弱的火光时隐时现,这是希望之火啊!人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拼力将船向着火光划去。隐隐约约可以看出前方是一个岛屿,那火光就在岛上闪烁。船终于靠岸了,大家下船朝着火光走去,看见前面有一栋房屋,窗前亮着灯。大家上前敲门,门开了,一位老公公出现在门口。这些人一边鞠躬作揖,一边诉说他们的遭遇,老公公热心地安排他们歇息,并且吩咐老太太生火做饭。只见老太太从米缸里舀出一碗米,洗好后倒进锅里。众人见老太太只舀了一碗米,心里想:“这么点米,怎么能够吃?”不一会儿,饭熟了,老公公招呼大家吃饭。大家随吃随盛,饱餐一顿后,锅里的饭却不见减少。饭后,大家感激不尽,谢过老人之后,有人问:“不知这是什么地方,老人家尊姓大名?”老公公笑着答道:“此地为刘家岛,老朽姓刘。”说罢,又取出一袋食物相赠,并送他们回船休息。次日天明,风息浪小,红日高照。人们上岛取水,寻遍全岛也不见昨夜的那栋房屋,更不见两位老人的身影。后来,这条船再次经过这里,为了纪念刘公刘母的救命之恩,众人集资在岛上修了一座刘公庙。从此以后,来往的航海人经过此地时都会上岛进庙祈求平安,这座小岛就被称为刘公岛了。

走进刘公岛,我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刘公岛上的雕塑,刘公岛上有许多雕塑,每一座雕塑都承载着沉重的历史内涵。

雕塑“海魂”是以甲午海战中受伤沉没的北洋海军军舰为原型铸造,它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警醒未来,不要让历史重演。

雕塑“定海神针”高16.8米,它巍然矗立在祭淘神坛之上,由56条巨龙盘踞而成。建这座雕塑是为了祭祀那些为中华民族牺牲的英灵。

雕塑“北洋海军忠魂碑”,碑体呈六棱形,高30米。碑座由红花岗石砌成,碑身由白色大理石贴面,形似一把利剑,象征着烈士忠魂永垂不朽。碑文简述了北洋海军成军及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

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顶上的雕塑,是一位北洋海军将领的雕像。他手持单筒望远镜,巡视着祖国的海疆,时刻准备迎击来犯的敌人。

刘公岛上还有许多甲午战争的遗迹和遗物,有北洋水师提督府、水师学堂、铁码头、炮台、打捞上来的定远舰等等。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前言”写道:1894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为抵御外侮,中国军民前赴后继,浴血抗敌,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崇高的爱国情感。

甲午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无比深重的灾难。此战不仅改变了亚洲的传统战略格局,而且对世界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览以“国殇·1894—1895甲午战争史实展”为题,分为“甲午战争前的中国和日

本”“日本打开战争魔盒”“民族屈辱与抗争”“殇思厅”4个部分,全面展示了中日甲午战争那段悲壮而屈辱的历史。

一处处战争遗迹,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战争遗物,仿佛在向人诉说着中国近代血与泪的屈辱史。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将士浴血奋战,奋勇抗敌,前赴后继,血染海疆。但是仍无力回天,以全军覆没告终,这是时代的悲剧,是历史的教训。因为当时,日本明治天皇奋发进取,而慈禧太后骄奢淫逸,昏庸无能;日本政府明治维新,中国政府腐朽没落。是社会制度决定了甲午战争的失败。战后,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甲午战争的失败将中国人民推向了更加苦难的深渊。使中国从“天朝大国”沦为“东亚病夫”,遭到列强的疯狂瓜分,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中。

甲午战争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正像梁启超说的“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从那时开始无数志士仁人为追求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在屈辱中奋起抗争,在苦难中探索,走上了救亡图存的道路。

历史深刻地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在博物馆出口处的墙壁上,用红色的大字写着习主席的留言:“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走出博物馆,我的心里感慨万千,久久难以平静。甲午战争悲壮和屈辱的历史引发我深刻的思索,中华民族要想不被别人欺负就必须自强不息,不断进取。虽然,祖国已经强大起来,但是,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更加强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