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讲义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它有四言、五言、七言。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③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单调只有一段。词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古体诗·近体诗 近体诗是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②律诗·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1
③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
⑤题目·词牌 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古诗题材面面观
1、山水田园诗
(1)代表人物:陶渊明(东晋)、
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王维、孟浩然(唐代)。
(2)情感:热爱自然;对宁静、淡泊的归隐生活的向往;
闲适自得的心情;对现实的不满。
(3)常见手法:远近高低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白描、反衬等。
2
例: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1)有声有色;
(2)情景交融,用了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时间特征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画。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2、边塞军旅诗
(1)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2)意象:(物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等;
(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云、雪山、孤城、雁飞、鹰扬、剑飞、
3
马走;
(地名)碛西、轮台、龟兹(qiū‘cí)、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等;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等。
(人物有汉代情节)霍去病、卫青、李广、班超、马援等。
(3)主要情感:慷慨从戎、久戍思乡、建功立业、生活艰苦、痛恨庸将、献身精神等。
例: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请简析这首诗所包含的情感。
答:此诗写出了将士杀敌、战斗激烈、伤亡惨重的情景,
并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亲人对将士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同情。
3、托物言志
(1)内容:借事物来象征、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4
(2)方法:抓住物象的颜色、气味、声音、动作、形态等
特征,挖掘物象的精神品质;
(3)写作技巧:(修辞)拟人、比喻;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描写)正面、侧面。
(1)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花 【唐】元稹 (七中实验13-14学年1月考)
5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1)第一句“绕”字写出了菊花_美丽盛开 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流连忘返的情态。(2分)
(2)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2分)
菊花有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
4、送别怀人诗
(1)常见意象:杨柳、长亭、短亭、劳劳亭、灞桥、酒、阳关;
(2)情感:依依不舍;思念牵挂;安慰勉励;抒发人生感慨。
(3)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想象、虚实相生;衬托、烘托。
秋夜曲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6
1、诗的最后一句可以推知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及感情。主人公是个什么人,有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2分)
答:诗中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闺中女子”)。(1分)诗歌表现她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关怀(关心)丈夫的无限深情。(1分)
2、“秋逼暗虫通夕响”在整首诗中有哪些作用?(2分)
答:照应诗题;表现秋虫呜叫时间之长(1分);暗示思妇(主人公)彻夜不眠;衬托思妇(主人公)离情和难耐的寂寞(1分)。
5、羁旅思乡诗
(1)意象:月、雁、危楼、书信;
(2)情感:羁旅孤寂、恋家怀人、怀才不遇、厌战思家。
(3)手法:借景抒情;即事写情;虚实相生等。
乡思(李 觏 gòu )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诗的三四句中,哪两个字前后呼应?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答:“已”“还”写出了障碍重叠,思归不得的怨恨之情。
7
(2)该诗在构思上采用了什么方法?此法有何妙处?
答:层层推进,表现乡思之情的强烈。
6、咏史怀古
(1)题目往往有“咏史”“怀古”“览古”字样;
(2)结构一般是:临故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名地)昔盛今衰,
(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4)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
金陵驿二首·其一(七中育才12-13年度12月考)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本诗写于1279年的深秋,此时,南宋政权覆亡已半年有余,金陵(今南京)被元军攻破四年之久。诗人战败不幸被俘,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经过金陵时作。
8
1、 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夕阳落照之下,当年金碧辉煌的皇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天边孤云飘浮,不知飘向哪里。蕴含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和孤苦无依之情。
2、 “旧家燕子傍谁飞?”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傍”字的妙处。(2分)
傍:依傍,以前的燕子现在依靠谁家栖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燕子的无依无靠,表达了作者孤独无依之情。
三、欣赏诗歌的形象(考点一)
(1)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作者)。
(2)常见人物形象:不慕权贵、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3)意象: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名词(景、物、事、人);
意境:意象组合达到的境界或氛围。
真题链接:
(1) 采莲曲 王昌龄(树德2014届中考模拟)
9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全诗,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2分)(人物形象)
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注意:联系诗句作答。
1.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2分)
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2)竹(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新绿。
1、本诗写了竹怎样的形象?(四字词概括)
傲然风雪、坚韧不拔,虽经历风雪,仍然带给人间新绿。
(3)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树德2014届一诊模拟)
刘克庄
10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途坎坷。
1.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分)(物象)
答:1)姿态巧:花瓣如蝶翅般轻盈;2)颜色巧:花朵虽小,猩红如染,鲜艳美丽。
2.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答: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六、鉴赏诗歌的语言(考点二)
(1)注意实词、虚词:动词(“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注意活用(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形容词的活用(雨肥梅子);
色彩词的画面感和鲜明节奏(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叠词的音韵美(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11
数量词的妙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副词与连词(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炼字题答题要点与步骤
解释本字(表层、深层)——分析此字描写的景象——手法(是否叠词、色彩词、活用)——营造的意境——情感
(3)赏析句子的要点与步骤
弄懂意思、情感——语言特点(倒装、对仗、互文)——表达技巧(修辞、表现手法)——句子的位置(首句点题、奠定基调;中间句承上启下;尾句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4)诗眼: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生动性、概括性词句。
怎么找?强烈情感词、妙用修辞处、动词频率高。
(3)村夜 白居易(七中实验)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2
(1)(炼字)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
a.叠词,音韵美(节奏美),朗朗上口;
b.“苍苍”点明季节,写出秋色浓重;
c.“切切”写出了虫声细密,渲染夜的凄清。
(4)秋浦途中(1) 杜 牧(七中中考模拟)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2)无?
(1)秋浦,唐时池州,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2)杜陵,诗人家乡所在地。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2分)
(1)叠词,音韵美;(2)写出了秋风、秋雨交织的凄清的情景,渲染了秋天的萧索,表达自己被贬异地、羁旅在外的悲凉。
(5)北陂杏花 王安石(树德13-14上半学期半期考试)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13
【注】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做宰相时亲自创立的政治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1.“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历来被人称道,为什么?(2分)
答:一个“绕”字写出了春水的动感,充满生机,表现春水的爱花、惜花的情致。
2.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移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结合三四句简析这种悲壮之情是如何表现的。(2分)
答:在诗中,诗人用“作雪”作喻(技巧),形成鲜明对比,再以“纵被”“绝胜”(用词)强调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情感
(6)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2013成都中考)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2分)
答:“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1分)
14
(7) 成都曲(2014成都中考)
【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1.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2分)
答:自然景色 、 市井景况。
2.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2分)
答:最后一句通过问句,写邮了夜宿处所的难以选择。照应了上句的“多酒家”,侧面写出了市井的繁华,表达了对成都太平生活的喜爱。
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点三)
(1)修辞方法12种: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互文、双关、顶真。
(2)表现手法11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象征、衬托、对比、用典等。
(3)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
15
(4)结构技巧:开门见山、照应、过渡、线索、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5)问景物描写的特点
静态视角:远景与近景结合;仰视与俯视。
动态视角:移动视角
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特殊手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
(8)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请分析此诗最突出的写作手法(3分)
答:白描。用“红”“白”“黄”写出了各种花的鲜艳色彩;用“啼”“舞”“忙”,写出了禽鸟的生机勃勃,用词简洁,描绘了春天的鲜艳明丽、生机盎然。
16
(9)即事 王安石 (七中实验2014届半期考试)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答:以动衬静,用鸡和狗的叫声突出表现了山村宁静安谧的生活景象。
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运用了世外桃源(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向往)。
(10)夜雪 唐·白居易 (七中2013年9-10月考)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
1.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2分)
答:诗人从触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三方面来表现雪重(大),三处不着一个“雪”字,这是侧面描写的艺术方法。
2.评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2分)
17
答:诗人从“已讶”到“复见”再到“时闻”已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这不仅是因为“衾枕冷”,更多的是借“夜雪”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暗示谪居浔阳(九江)居住环境的偏僻和孤寂惆怅的心情。
八、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考点四)
(1)抒情方式三种:
直抒胸臆(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托物言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借古讽今(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用典抒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直间相结合: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1)浣溪沙 欧阳修(北宋)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18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1.上片“逐”“出”用得好,请选一字赏析。(炼字)
一个“逐”字,生动地写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出\":荡出,人们仿佛看到了秋千荡出娇美的身影。
2.下片描写湖上宴乐图,你看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
此词描写作者春日泛舟西湖上所见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下片写作者画舫中宴饮的情况,抒发闲适欢乐之情。
(12)寄全椒山道士 韦应物(七中育才2013届)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1、请简析首联第一句“冷”字的好处。(2分)
答:①双关,“冷”字写出了郡斋气候之冷,更突出了诗人心里之冷。 ②“冷” 渲染了凄清的气氛,为下文思念山中客作铺垫。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2分)
答:诗人“念”山中之客,想友人山中生活情景,“持酒”“远慰”都表现出对友人的
19
怀念之情;“满空山”“何处寻”表现出寻找友人而不能的落寞惆怅之情。
(13)锦江思(2015年成都中考)
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那些内容?请概括作答。
答:“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
2、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
答:不同。本诗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美景所醉,表达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而“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细细看“剑”,表达的是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14)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0
【注释】
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1`说说“龌龊”和“放荡”在诗中的含义.
2`三、四句写自然的春风荡漾,写马蹄的轻快,加之如锦似绣的长安花,景色可谓灿烂.一切景语皆情语,“看尽长安花”的艺术夸张,抒写了怎样一种情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