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著作。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简爱第二章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篇一:简爱第二章的读后感
不公平!不公平啊!”简爱在心底愤愤不平地呐喊。
简爱在“顶撞”了小主人之后,被里德夫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强行关进了红房子里。所谓的“红房子”,其实是个备用房间,很少有人住。因为里面的家具大多数是用老红木做成的,所以因此而得名“红房子”。还有一点不得不提起,在九年前的一天,好心收养了简爱的里德先生——更确切一点来说,是她的舅舅——就是在这个房间里咽气的,也是在这儿,人们给他守灵,殡葬馆的人抬走了他的棺材。自从那天起,这里就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氛,几乎没有人进来了。
现在,女仆们却强行粗鲁地把挣扎着的简爱按在一张凳子上,并恶言威胁说要用丝袜把简爱捆绑起来,随后,她们走了出去,关上门并且上了锁。在幼小的简爱眼里,红房子就是一个“安全的监狱”,她走到一座古老的穿衣镜前,看它反映出来的深幽的世界。在那个似真似幻的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比现实更加寒冷,更加黑暗。里面盯着简爱的古怪小东西,在阴暗里显出苍白的脸色和胳膊,所有一切都静止不动,唯有那双闪烁着恐惧的眼睛在转动,活像一个真正的幽灵。简爱觉得她好像一个半仙半妖的,她又回到了那张矮凳上,思索着发生的一切,想到的专制残暴,自己徒劳的反抗,姐妹们的骄傲以及里德夫人的可恶、仆人的偏心。这所有的一切,就像是浑浊污井中的淤泥,一一浮现在她杂乱的脑海中。这一系列的经历,使简爱的心痛苦不堪,她感到悲愤,感到,整颗心被一种热烈的情感燃烧起来。
红房子里的阳光开始消退,凄凉的黄昏逐渐替代了阴沉沉的下午。绵绵不断的雨敲打着楼梯处的窗户,狂风卷着大雨从小树林里呼啸而过。简爱的身体渐渐地像石头一样冰冷起来,勇气也渐渐消失了。以往的羞辱感、自卑、孤独、沮丧的情绪浇灭了她行将熄灭的怒火。简爱想起了自己的亲舅舅里德先生,越想越害怕。在简爱幼小的头脑里,她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也许里德先生的灵魂会为外甥女受到的不公所动,也许它会离开它的住所,来到这个房间,站在她面前。这样的想法对简爱来说是个极大的慰藉,但又害怕她的悲伤会引来一个超自然的声音来安慰自己,或者是从黑暗中引出一张笼罩着光环的脸,带着怪异的怜悯俯视她。简爱极力打消这个想法,尽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终于,墙上闪过一道光,简爱盯着它看时,它便滑向天花板在简爱的头顶
晃动(那束光极有可能是某个人穿过草坪时,提着的灯笼发出的)。但她满脑子都是恐怖的事情,神经由于激动而紧张,简爱就以为那道一闪而过的光,是某人的鬼魂想要从另外那个世界来的先兆。她的心狂跳不已,头脑发热,耳朵里充斥着一种声音。她觉得那是翅膀扇动的声音,感觉到似乎有东西来到自己的身边。她感到压抑,感到窒息,忍耐力顷刻间土崩瓦解。简爱冲到门口,不顾一切地摇晃着门锁。
“放我出去!让我到育儿室去吧!”
“啊,舅妈,可怜可怜我吧!原谅我吧!我受不了,你用其他的方式来惩罚我吧!我会给吓死的,如果——”
简爱哭喊着,哀求着,在疯狂与绝望中挣扎着。然而,她的哭嚎却对里德夫人无济于事,一句“随她去”瓦解了简爱所有的希望,面对她的,只有那可怕的红房子。女仆们被里德夫人叫退了,里德夫人
对简爱极不耐烦,不愿和她说话。不久,简爱感到一阵痉挛,晕了过去,这场风波也因此而结束。
我想此时此刻,读者们和我的心情一样,充满了对里德夫人的憎恨以及对简爱的同情与担忧。在那个沉闷阴郁的下午,简爱的灵魂是多么惶惶不安啊!她的头脑是多么混乱啊!而她的心又是多么想反抗啊!然而这一场精神上的斗争又是在多么黑暗,多么无知的情况下进行的啊!那“镜中的古怪小东西”正是简爱的另一面,它代表着疯狂,反抗与复仇。是啊,凭什么简爱总是受苦,总是挨打受骂,为什么永远都是她的错?为什么她总是不能讨人欢心?为什么她试图博得每个人的欢喜,却总是徒劳?为什么她小心翼翼地不做错事,努力把没意见分内的事做好,但是她从早到晚只落得个淘气、烦人、沉闷、卑鄙的名声?“不公平,不公平啊!”她的理智呐喊着,令人苦闷的刺激使她的理智提前爆发出了威力。
其实,简爱是无辜的,这一切并不是她的错误。因为,在府,简爱不像任何人,她跟里德夫人,跟里德夫人的孩子们还有宠爱他们的仆人们格格不入。大家都认为简爱应该养成更活泼可爱的举止,更天然随和的性格,然而简爱,她表面上看起来善良、诚恳、独立、渴望自由,可内心深处却要强、刻薄、拥有占欲性、反叛性以及颠覆性。理所当然,那些人当然是不会喜欢一个极其复杂,自我意识激起强烈的人,况且这个人还是个寄人篱下却叛逆的孩子,这也注定了简爱童年时代的悲惨命运。在封建的社会上,像简爱这种情况的人,是“应当被歧视的”、“没有地位的”。在这里,作者笔下的“红房子”其实就是封闭此等人的象征。
再看里德夫人,她虽然看上
去处处在与简爱敌对,但也有自己的纠结之处:在里德先生去世后,按理说她与简爱之间应该没有任何关系了。然而,在里德先生弥留之际,却要求里德夫人将简爱视为己有,并继续抚养。里德夫人被
迫同意。可是,在里德先生去世之后,她久久压抑在心中的情绪也一并释放出来。她像一个小孩儿一样将简爱视为一个“家庭闯入者”。所以,她又怎么可能真正喜欢简爱呢?对里德夫人来说,为一个勉强许下的诺言所束缚,要充当一个家长去照顾一个不可能去爱的孩子,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庭永远受到一个不合群的外人侵入,也许是最令人讨厌的事情了。
是啊,里德夫人,你让一个有效的心灵收到了痛苦的,你根本不知道你做了什么,你以为你只是在根除简爱的恶习,可是你却扯断了她的心弦啊!她的精神已经受到了严重摧残,以至于无论什么样的宁静都安抚不了它们,什么样的快乐都难以让它们振奋起来了。而你呢?一个孤独的胜利者,你从这件事中感到得意,感到狂喜么?我相信里德夫人的心倒像是着了火的荒地,热烈而肆虐,然而烈火熄灭了之后,却仅剩下了一片焦土。
我真的无法想象在十九世纪女性们的时怎样的复杂。她们是千万个简爱中的一员,还是千万个里德夫人中的一员。她们的内心深处都在呐喊,她们的思想都被束缚住了,她们无时无刻都在承受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煎熬,但她们表面上却一声不吭,仿佛这个教条已深入人心,让人无法喊出声来。也正因为如此,在封建社会时期,女性一直处在一个被歧视的地位上,直到如今才一点点走上复苏的道路。
附:《简爱》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的内容
讲的情节与整本书的故事没有太多联系,是主人公早年,也是就前往故事主要发生的背景桑斯菲尔德庄园与罗切斯特发生爱情之前的童年记忆。小说开始就说明她年幼丧父丧母被舅舅收养,不幸舅舅又去世,简爱在这个家里受尽势力的舅母和表哥表姐的欺负。家里只有一个叫白西的女仆对简爱好一点,小说就从简爱与表哥里德尔的一次冲突开始,在争吵中,聪明而锐利的简爱无意中叫出了舅母伪善的本
质,使舅母决心要把她送到寄宿学校去。
读后感是,一是反映了18世纪有产阶级的虚伪,舅母里德尔太太是个“虔诚”的教徒,但她的行为只停留在表面文章上,在实质行为上,她与她的儿女,都是自私而冷酷的,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
简爱从小就具有叛逆的天性,观察锐利而口无遮拦,因而对喜欢“用温情脉脉面纱掩盖其血腥本质”的资产阶级来说,这个孩子的存在如眼中钉一样
可恶。
当然,简爱已经成书超过200年,简爱虽然在当时及很长一段时间具有选进性和领导意义。不过如果今日,仍把一个只具有叛逆精神和信口开河孩子作为妇女解放的形象,未免太过过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