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度???学校6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阳离子一定带有正电荷 B.非金属元素只有负化合价 C.钠原子和钠离子同属钠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D、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高速运动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弯曲 B.汽油挥发 C.冰雪融化 D.铁生锈 4.下列铁制品的防锈方法不合理...的是 A. 汽车外壳——烤漆 B. 水龙头——镀防锈金属 C. 公交车扶手——涂防锈油 D. 脸盆——烧涂搪瓷 5.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 ) A.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 B.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C.试管用于装配简易气体发生器 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6.(2013江苏镇江)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选项 归类 物质 A 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B 同一物质 烧碱、火碱、纯碱 C 营养物质 淀粉、蛋白质、油脂 D 复合材料 汽车轮胎、玻璃钢、钢筋混凝土 7.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下列不同时代物品的材料在加工、制取过程中只发生试卷第1页,总7页
„„„线„„„„○„„„„
物理变化的是
A.石器 B.青铜器 C.铁器 D.高分子材料 8.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在甲骨上刻字 B.用泥土筑城墙 C.烧制陶瓷器皿 D.磨制玉石饰品
„„„线„„„„○„„„„ 9.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了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B.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黄色变为蓝紫色 C.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D.在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10.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SO2与NaOH溶液 B.Al(OH)3与稀H2SO4 C.MgO与稀HCl D.CuSO4溶液与NaCl溶液
11.20oC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o
C,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
A.小于3克 B.等于3克 C.大于3克 D.大于等于3克 12.下列实验所对应的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 A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B 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 C 区分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 分别测溶液的pH D 鉴别化肥NH4Cl和NH4NO3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
高温 13.化学反应:CO2+4Na2Na2O+C,可用于合成金刚石。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A.CO2 B.Na C.Na2O D.C
14.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中,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量筒,关于量筒的使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少量的化学反应可在量筒中进行
B.量筒不仅可以量取液体,还可以加热液体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高点保持水平 D.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至接近刻度线时,可改用滴管滴加
15.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试卷第2页,总7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 „„„线„„„„○„„„„ „„„线„„„„○„„„„
A.液态的氧气 高锰酸钾 B.自来水 澄清石灰水 C.冰水共存物 洁净的空气 D.水 冰水共存物
16.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17.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的残留农药,从而降低对人体的损害。学校食堂从市场上买回来的蔬菜,你认为应浸泡在 A、食盐溶液 B、烧碱溶液 C、纯碱溶液 D、食醋溶液 18.如图,某两种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反应物都为化合物 B.图示中共有四种物质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 19.(2012•江西)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20.广东肇庆警方于2015年11月20日查获一起非法买卖剧毒化学品氰化钾(KCN)案。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与NH3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一样,那么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试卷第3页,总7页
„„„线„„„„○„„„„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选择填充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21.现有氧化钙、镁、水、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用以上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线„„„„○„„„„ 式:
①分解反应 ; ②化合反应 ; ③置换反应 ; ④中和反应 。
22.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酸和碱反应的特点,将稀盐酸匀速、缓慢地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并测绘出烧杯内溶液的温度和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由pH变化图象可知,在t1时刻,烧杯中存在的阴离子是 (填写离子符号).
(2)由温度变化图象可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 (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t2时刻后,溶液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3)根据酸和碱反应的特点,可将氢氧化铝制成抗胃酸(主要成分为HCl)药剂,它与另一种抗胃酸药剂碳酸氢钠相比,在建议每次服用剂量下(见表),其药效“强”而且“持久”.其可能原因是 . (提示:NaHCO3+HCl═NaCl+H2O+CO2↑) 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 建议每次服用剂量/g Al(OH)3 78 0.25 NaHCO3 84 0.5 23.化肥厂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是煤、空气、水。生产简要流程如下: 煤、空气、水 水
煤气发生炉 CO2、H2、N2 试卷第碳化塔4页,总 H2、N2 7页 合成塔 液氨储槽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煤气发生炉中主要反应:① C + O2 = CO2;② C + H2O = CO + H2。两个反应必须进行调控才能保持一定的炉温。判断:反应②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将合成的氨气部分通入碳化塔,既除去了二氧化碳又得到了化肥NH4HCO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5分)根据下图所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
(1)A、C装置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 (2)通过B装置进行实验的现象,证明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 。 (3)A装置进行实验后,迅速盖上瓶盖振荡,观察到 现象。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可以用 。(填字母)。
A.灭火 B.生产饮料 C.光合作用 D.气体肥料 评卷人 得分 四、简答题(题型注释)
25.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化学知识.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需要在集气瓶底装一些水或细沙的原因. (2)其它条件相同时,锌粉比锌粒和盐酸反应快,说明了什么. (3)请解释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的原因. 26.(4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氢气用作燃料。
(2)大型运动会中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C3H8),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实验室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 (4)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评卷人 得分 五、探究题(题型注释)
27.甲、乙两同学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有一瓶试剂标签残缺,只剩下“Na”和“10%”字样(如图)。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甲、两同学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甲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试卷第5页,总7页
„„„线„„„„○„„„„
物质 溶解度g NaCl 36 NaOH 109 Na2CO3 215 NaHCO3 9.6 【得出结论】乙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设计实验并继续探究】 (1)甲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2)乙为了确定该溶液是哪种溶液,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产生大量的气该溶液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线„„„„○„„„„ 泡 【拓展与应用】
甲确定该溶液,选择了与乙不同的试剂,甲选择的试剂是 (要求类别不同)。 【反思与评价】老师指出该结论不严密,其理由是 。
28.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红同学设计实验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她的探究活动。
【生活应用】请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如右图,并进行实验。
现象: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充分加热后,试管中留下白色固体。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有二氧化碳、水和白色固体生成。
请你帮小红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所选试剂不能用酸)注意:若答以下两空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超过60分。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信息分析题(题型注释)
试卷第6页,总7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评卷人 得分 七、推断题(题型注释)
29.过氧化氢溶液会自然分解,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测定一瓶100 g 30%的过氧化氢溶液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7.2 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
⑴久置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⑵该瓶溶液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评卷人 得分 八、计算题(题型注释)
30.(2011肇庆)某同学欲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称取69g试样于烧杯中,加入29.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3.8g(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对质量的影响).请计算:
(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g. (2)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7页,总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B
【解析】A、阳离子是失去电子形成的,所以阳离子一定带有正电荷,故A正确; B、在非金属氧化物中,非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只有负化合价,故错误;
C、元素的种类由该元素质子子数决定,钠原子和钠离子质子数都是11,同属钠元素,故正确;
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还有可能是离子,例如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8,故正确. 故选:B. 2.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原子的定义、内部结构的特征等进行分析、判断。 A、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正确;
B、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它们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正确;
C、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不正确;
D、原子核外空间很大,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正确。故选C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点评:理解和熟记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是解题的关键,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构成的。 3.D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铁丝弯曲是铁丝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汽油挥发是汽油由液态变成气态,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雪融化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了铁锈,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4.C 【解析】 试题分析:铁制品在水和空气共存的环境下最易生锈,可以通过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的方法来防锈。C项不合理。因为公交车扶手上涂防锈油会使人手上沾上油。 考点:铁的生锈与防锈
点评:要注意方法是否合理。 5.A 【解析】A、温度计的水银球壁很薄,如果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的话,有可能使水银球破裂.所以不可用于搅拌.故A的说法不正确;
B、烧杯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故B的说法正确;
C、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故C的说法正确;
D、胶头滴管 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D的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作用,需要同学们熟记常见仪器的作用.
答案第1页,总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6.B 【解析】
试题分析: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正确;B、火碱、烧碱是指氢氧化钠,纯碱是指碳 酸钠,火碱、烧碱和纯喊不是同种物质,错误;C、淀粉、蛋白质、油脂属于人体需要的营养 物质,正确;D、汽车轮胎、玻璃钢、钢筋混凝土都居于复合材料,正确.故选:B.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见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区别;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7.A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制取石器的过程,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制作青铜器的过程中,冶炼青铜是将铜矿石加工成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制作铁器的过程中,冶炼铁是将铁矿石加工成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制作高分子材料的过程中,是将石油化工产品加工成聚合物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 考点: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8.C 【解析】
试题分析:A、在甲骨上刻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用泥土筑城墙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烧制陶瓷器皿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磨制玉石饰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9.B 【解析】 试题分析: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颜色变化与事实相符;B.颜色变化与事实不相符,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淡蓝色色变为蓝紫色;C.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颜色变化与事实相符;D.在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颜色变化与事实相符;故答案选择B 考点: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 10.D
【解析】A、SO2与NaOH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B.Al(OH)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 C.MgO与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D、CuSO4溶液与NaCl溶液没有沉淀生成或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所以不能反应 故选D 11.D 【解析】
试题分析:第1次蒸发10g水后,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此时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第2次蒸发10g水后,析出3g晶体,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故第3次蒸发10g水,如若第1次蒸发10g水后,溶液恰好饱和,那么根据溶液的均一性,析出晶体为3g,如若故第1次蒸发10g水后,溶液为不饱和,那么析出晶体应大于3g,选D 考点:溶液的特征 12.C
答案第2页,总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
试题分析:除杂质的原则:所加的物质只与杂质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碳具有可燃性,而氧化铜不具有,故不能除去,错误,B、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除掉了碳酸钙,但是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钙,错误,C、区分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测溶液的pH,可以,稀盐酸的pH小于7,稀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正确,D、鉴别化肥NH4Cl和NH4NO3,取样,加熟石灰研磨,两者都属于氨态氮肥,都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产生氨气,故不能鉴别,错误,故选C
考点:物质的除杂及鉴别 13.B 【解析】
试题分析:还原剂或者氧化剂都是指的是反应物,所以答案应该在AB中选,还原剂是指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的物质,Na元素的化合价是从0升高到+1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故选B
考点:氧化剂和还原剂 14.D 【解析】
量筒是一种度量工具,需要的精密度极高。量筒不可以用作实验发生装置,不可以加热液体。在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在接近所需体积刻度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加。
知识点: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注意事项。 15.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液态的氧气和高锰酸钾均属纯净物;自来水和澄清石灰水均属混合物;冰水共存物中,水喝冰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种状态,属纯净物。故选C。 考点:物质的分类 16.B
【解析】A、搜救犬能闻到人体发出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和分子很小无关,此项错误.
B、搜救犬能闻到人体发出气味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此项正确. C、搜救犬能闻到人体发出气味和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此项错误. D、搜救犬能闻到人体发出气味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无关,是因为分子的运动,此项错误. 故选B 17.C 【解析】
试题分析:A、食盐溶液呈中性,B、烧碱溶液虽然呈碱性,但腐蚀性太强,C、纯碱溶液呈碱性,D、食醋溶液呈酸性,故选C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A、图中的反应物一种为单质,一种为化合物,错误;B、图示中共有四种物质,正确;C、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D、该反应中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错误。故选B
答案第3页,总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考点:置换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9.D 【解析】A、硝酸钾溶液加水会被不断稀释溶质的质量分数会不断变下,而溶质的质量不变,图象应该是一条水平线,故错误; B、依据硫酸中不断加入锌粒时硫酸锌的量(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变大直至反应结束,但反应开始时硫酸锌的质量应为零,所以该图象起点不正确,故错误; C、由于盐酸的pH小于7,氢氧化钠的pH大于7,两者反应时溶液的pH图象应从小于7→等于7→大于7,故错误; D、因为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均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沉淀量会不断变大直至反应结束形成一条水平线,故正确。 20.B 【解析】
试题分析:NH3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为-3,设氰化钾(KC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3)=0,则X=+2.故选B.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 21.①2H2O
2H2↑+O2↑;②CaO+H2O═Ca(OH)2;
③H2SO4+Mg=MgSO4+H2↑;④H2SO4+2NaOH═Na2SO4+2H2O;
【解析】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
②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由两只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③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 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Mg=MgSO4+H2↑
④硫酸是一种酸,氢氧化钠是一种碱,酸与碱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22.0.25gAl(OH)3比0.5gNaHCO3能中和更多的HCl,所以药效强于NaHCO3,Al(OH)3和HCl反应速率慢于NaHCO3和HCl,所以药效比服用NaHCO3持久. 【解析】(1)由pH变化图象可知,在t1时刻,溶液显碱性,溶液中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
(2)由温度变化图象可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放出热量;t2时刻后,溶液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结束了.
(3)设0.5g碳酸氢钠消耗盐酸的质量为x,则有 NaHCO3+HCl═NaCl+H2O+CO2↑ 84 36.5 0.5g x
x=0.22g
设0.25g氢氧化铝消耗盐酸的质量为y,则有 Al(OH)3+3HCl═AlCl3+3H2O 78 73 0.25g y
答案第4页,总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y=0.23g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0.25gAl(OH)所以药效强于NaHCO3, 3比0.5gNaHCO3能中和更多的HCl,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酸和碱反应的有关知识进行.
23.吸收热量。化学方程式 NH3+H2O+CO2=NH4HCO3 。
【解析】分析:抓住:①C+O2=CO2;②C+H2O=CO+H2.两个反应必须进行调控才能保持一定的炉温,分析判断即可解决吸放热的问题.
利用题干中提供的反应物与生成物书写有关的方程式. 解答:解:C+O2=CO2是放热的;两个反应必须进行调控才能保持一定的炉温,说明C+H2O=CO+H2反应时吸热的;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知反应物有NH3、H2O、C02,生成物为NH4HCO3. 故答案为:吸收;NH3+H2O+C02═NH4HCO3 24.(1) CO2 + H2O === H2CO3 , 4P + 5O2
2P2O5
(2)氧气
(3)塑料瓶变瘪, B 【解析】 试题分析:(1) A装置中CO2可与H2O反应生成H2CO3,其化学方程式为CO2 + H2O === H2CO3 ;
点燃 C装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2)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该集气瓶中的气体为氧气;
(3)装置A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塑料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少,外界空气会将塑料瓶压瘪;利于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性质,我们可以生产碳酸型饮料,故选B。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常见气体的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点评:学会根据压强的变化判断实验现象,记住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25.(1)防止铁丝燃烧后的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2)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3)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解析】(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在瓶底要预先放一些水或细沙,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偏低;(2)当其它条件相同时,锌粉比锌粒和盐酸反应快,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3)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反应会结合生成氨气,氮元素逸散到空气中,从而降低了肥效,故二者不能混合使用;
【点评】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实验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基础和关键. 26.(1)2H2+O2(3)2KMnO4
2H2O (2)C3H8+5O2
3CO2+4H2O
Fe3O4
K2MnO4+MnO2+O2↑ (4)3Fe+2O2
【解析】 试题分析:(1)氢气用作燃料,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放出大量的热, 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2)大型运动会中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C3H8),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是丙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 (2)C3H8+5O2
3CO2+4H2O ;
答案第5页,总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是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Fe3O4。
(4)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及注意配平、标注符号、注明反应条件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交流讨论】A 【得出结论】 NaHCO3(或碳酸氢钠) 【设计实验并继续探究】(1)NaCl(2)盐酸或硫酸 Na2CO3 或碳酸钠)方程式略 【拓展与应用】 CaCl2或BaCl2、Ca(OH)2
【反思与评价】该溶液也有可能是放置较长时间已变质的NaOH溶液 【解析】
试题分析:甲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酸,因为酸中没有金属离子;乙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NaHCO3,因为即使是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9.6/109.6×100%﹤10%,甲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这瓶试剂不可能是NaCl,因为氯化钠呈中性,根据实验的现象可以知道需要加入酸溶液,产生气体,从而证明该物质是碳酸钠。 考点:物质的鉴别 酸碱盐的性质和变化 28.(7分)治疗胃酸的药物(或用作发酵粉);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说明:回答“碳酸氢钠呈碱性”或“碱性”不给分);产生气泡(2分);NaHCO3+HCl=NaCl+H2O+CO2↑(2分)
(本小题共奖励4分,化学总分不超过60分)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2分),再滴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2分)(说明:根据设计方案的不同的现象也不同,只要合理均可给分)2NaHCO3加热Na2CO3 +H2O+CO2↑(2分)
【解析】碳酸氢钠是一种常见的盐,他的用途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可以做发酵粉。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有气泡生成。
区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可以加入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会生成沉淀,或加入盐酸,碳酸钠会生成气体。 29. (1)25% (2)5.6g
【解析】解:⑴设27.2 g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 O2↑
68 32
x 3.2 g
68x323.2 g x=6.8 g „„„„„„„„(1分)
6.8g100%25%27.2g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分)
⑵设已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y ,产生氧气的质量为z。 2H2O2
2H2O + O2↑
68 32
答案第6页,总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y z
32yz =68 100g30%y32y100g68 y=5.6g „„„„„„„„(1分)
答题略 30.(1)4.4 (2)20%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通过反应前后称得物质的质量变化,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69g+29.2g-93.8g=4.4g,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得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进而求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1)4.4
(2)解:设该草木灰试样中K2CO3的质量为x. K2CO3+2HCl=2KCl+H2O+CO2↑ 138 44 x 4.4g
13844 x4.4g解得:x=13.8g 试样中K2CO3的质量分数13.8g100%20% 69g答: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20%.
答案第7页,总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