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2020-06-21 来源:好走旅游网
《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主张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同时让学生凭借集体这个环境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培养出适应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自主班级管理”是指一种在自我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它属于自主教育研究的范畴。“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构建起“学生自主发展”与“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及操作规程,形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从而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培育人格完善、思维广博、知识丰富、个性鲜明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现代人。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对群体的管理必须以对个体的管理为基础,他人管理只是外部条件,自我管理、自主管理才是基础,让系统内每个个体都主动地把自己的行为与管理系统总目标协调一致,将会有效地增强效能。根据以上理论,我选择了“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

“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即在小学阶段的班务工作中,从学生管理的主体性出发,把学生尝试班级管理作为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把班组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学生自己进行班级管理,尝试制定管理班级计划,尝试独立开展班组活动,完成班组工作任务,促使学生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之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

2、引入竞争机制 ,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3、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管理制度。

4、加强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意识,总结探索出一套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 5、优化班级、家庭、社会德育工作中“学生自主班级管理”教育模式和操作策略。

6、形成符合本班实际的“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本班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管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实验方法。

主要采用实验法,以班级为主,强化信息反馈,加强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逐步完成实验结果

2、文献研究法。

在研究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学习他人课题研究的方法,陶行知、魏书生等人的教育理念以及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3、调查研究法。

在研究中运用问卷调查研究教学中影响“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因素,掌握学生心理,及时调整方案,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4、行动研究法。

利用周晨会、中队活动,培养班级小主人,开展家校联系等手段促进“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寻找促进“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途径、方法、措施,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5、个案研究法。

运用个案研究“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差异性,对个别班级的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揭示教育中的某些规律和本质。

6、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学生自主班级管理”过程中,及时撰写教育教学随笔、案例、论文等, 及时总结经验,积累结题资料,更为今后的教育教学积累宝贵的经验。

四、研究计划:

(一)研究周期: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 (二)研究步骤:

1、2008年11月——12月:对该课题方案进行设计,初步确认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相对应的策略,并请有关专家、分管领导进行认证,听取意见,取得支持,形成方案,报市教科所审批。

2、2009年1月——2006年月3月: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 (1)对本实验班学生进行心理、行为方面的调查。 (2)学习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 (3)吸取经验,进行新一轮的班级建设。 (4)上交各类班级建设中新理念、新方法。 3、2009年4月——10月: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 (1)继续学习理论,同时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 (2)进行新一轮的班级建设研究。 (3)整理有关总结。

(4)收集、整理来自第一线的对于班级建设可行材料。 4、2009年11月――12月:课题的总结阶段 (1)整理课题的相关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3)课题成果展示,并请有关的领导对课题进行成果鉴定。

五、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自2008年11月至今,我按原定计划操作,不断地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边学习边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认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动机,调动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管理活动的主观因素,是进行自主管理的前提,在一定意义上讲,自主管理动机制约着自主管理的方向、态度,影响着自主管理的方法和成果。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1、抓好外部诱因,引发自主管理动机。

在晨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主动与家长联系,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运用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奖励激励等手段,把自主管理渗透到各科教学、班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多层次、全方位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动机,使学生置身于自主管理的客观环境中,产生一种参与管理的需要。

2、整合努力目标,激发自主管理动机。

每学期初,教师要求学生明确一学期的班级奋斗目标,引导学生把国家、学校、班级的教育目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自主管理的努力目标。由于目标经过学生整合后切合学生的需要,切实可行,使学生目标明,方向清,管得主动。因此,目标的设置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符合他们价值观,适合学生的经验条件和环境条件,使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3、创设民主氛围,巩固自主管理动机。

魏书生曾说:民主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多数人参与政治,参与决策,参与比较复杂的工作。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既做老

师又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还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班组长轮值制等,增强学生班级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强化。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改革班委建制,引导学生全面参与班级管理。 1、建立功能小组,确保人人有事做。

班委建制历来是班主任启动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但以往的班委,仅仅是少数人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学生参与面不广。因此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事务分类 语文活动 数学活动 宣传活动 体育活动 卫生活动 制作活动 组织委员 劳动委员 体育委员 文娱委员 特色十分钟晨会 组织班队会成立文艺小组 树文明新风 路队纪律 小型体育活动 自行车摆放 饮水秩序 卫生检查 校内外活动 零食检查 清理黑板 发动参与 黑板报 举办展览 展品保护 功能小组成立之后,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进行班委竞选,然后在平时的活动中,再吸纳其他人自由组合,这样,该小组成员是本小组功能发挥的精兵强将,自主帮助,带动其他人共同提高本项活动能力。

2、设立“十长十员”,确保事事有人做。

功能小组的划分受学生能力和人数的限制,不可能人人参与。同时班级管理中还有其它事务,可开展“十长十员”岗位责任制以增加岗位,如设置:花长、帘长、门长、桌长、凳长、灯长、水长、车长、窗长、伞长等,及图书管理员、

学习委员 收发作业 检查家作 班内竞赛 补差工作 班长 收发作业 检查家作 班内竞赛 补差工作 组长(1人) 功能小组(5人) 墙面保洁员、地面保洁员、仪器保洁员、镜框保洁员、卫生工具整理员、纪律检查员、红领巾检查员等。这样,班内初步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格局,层层落实职责,赋予相关权限,互不交叉,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3、落实值日班长检查制。

由班委成员负责班级事务检查,形成“每日制度化”管理(出勤、卫生、晨会、两操、队会)。重点对教室内环境加强督查,认真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责任心不强或忘记值日的同学进行扣分,并对造成在班级考核中失分的同学进行扣分。反之,每个岗位每周进行加分。

4、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制。单一的角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行角色变换制度,则能使学生在不同的管理岗位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从而获得多方面的管理体验和管理能力。我们实行功能小组成员每学期一换、“十长十员”每月一换、值日班长每天一换,学生定期轮岗,使人人有岗,岗岗有责。在多岗位轮换中体验各种角色。善始善终,持之以恒,既显示了制度执行的一贯性,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

改革班委建制,设立功能小组,建立“十长十员”,进行岗位轮换,丰富了班级管理的角色,带来了积极效应,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三)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班集体创建活动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

1、十分钟晨会特色化。以往的晨会课是班主任的“一言堂”,现在的晨会课已经成立学生的一道“精美可口的早餐”。晨会由学生自主组织,对10分钟晨会进行承包制,专人负责,全员参与,形成特色。比如内容有:周一新闻综述,周二小小音乐会,周三综艺活动,周四人与人,周五本周要事等。

2、班队会自主化

主题班会活动也作了相应的改变,尽可能让多一些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准备和组织中来。班主任提前将活动的时间、主题、范围告诉大家,让同学们自己去收集材料,自己去设计方案,自己去分工准备,班主任则是同学们的顾问和

教练。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对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主持等进行评议,促使下次活动搞得更好。

3、尝试实行学生自主评价

以往我们的评价体系,往往是教师一锤定音,新的班级管理理念告诉我们,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教师的评价,往往带有成人化的要求倾向,往往容易求全责备,当然也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约束、自主评价、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目标管理的评价考中,我们尝试着以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学生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

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的帮助一些学生找出实现目标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整个评价过程教师充分放心,放手,使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班级民主管理的气氛,也感受到了参与管理评价需要的责任心。

4、开拓自主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了把自主管理的时间、空间进一步延伸,班级内还组织课余收藏小组、读书小组、环保小队等等,定期汇报交流。把班务管理提高到学校管理,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台、童鹰电视台、红领巾监督岗、小芽头文学社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组织活动。

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尽量体现这样一个理念,在热热闹闹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更好地确立,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像低年级班级学生开展的“理理我的小书包”、“我的书包我自己背”等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中高年级开展的“我是班级小主人”、“我爱我班”、“我为班级献一计”等班队活动,则告诉了学生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六、实施的结果:

(一)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

通过课题研究,我首先转变了教师的一个观念:学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管理好自己,同时参与班级管理。但是注重能力是需要我们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创建班集体这一形式,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训练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努力,参与班级管理,控制和协调好个人、小组与班集体,与周围环

境等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而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空间。

(二)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

我们的课题研究,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实施,在班集体创建过程中,我们注重目标的建设,在目标建设中,特别重视的首先是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协调关系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发现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了,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增强了。

前、后测对比如下:

项目 比例 时间 2008年 2009年

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 兴趣 40.3% 97.6% 参与度 42.6% 96.8% 自主管理 能力的提高 37.1% 90.7% 自主管理对学生 自身的作用 50.3%认为作用大 96.4%认为对自己有作用 七、研究后的思考:

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惑,像班级管理过程中如何恰当的把握好一个“度”;在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如何持久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等,这还有待于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新形势对人才培养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学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天,我通过创建优秀班集体,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进而学会自主管理,培养了其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真正给予了孩子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