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谈白居易《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

2021-05-07 来源:好走旅游网
谈谈白居易 琵琶行 对音乐的描写 汪婧一 (黄淮学院音乐表演系 河南驻马店463000) 自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传诵千古的长篇叙事诗,通过琵 琶女精湛的演奏技艺和沦落身世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她的深切 同情,抒发了自己受贬谪后的苦闷和感慨。全诗熔叙述、描写、 抒情于一炉,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描写聆听乐曲的感受,使读者仿 佛听到那动人心魄的琵琶乐声,看到精湛的演奏技艺,感触到人 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充分显示了作者杰出的艺术才华。 一是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用 “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 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 写“初为《霓裳》后《六幺 ’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 手续续弹”、“轻拢慢燃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 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 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 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 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 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 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 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 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 “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 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 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 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 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 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 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 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进,如“铁 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 潮,即收拨一面,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 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 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 广阔空间。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 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 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 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 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 “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 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 “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 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 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 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 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 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面对这个形象,怎能不一洒同情之 泪!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坦露了自我形象。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那个“我”,是作者自 己。作者南于要求革除暴政、实行仁政而遭受打击,从长安贬到 九江,心情很痛苦。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 的时候,就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发出了深长的叹息声。当琵琶 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 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 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 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呢?同样, 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以后的处境是不 是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呢?看来是有的,要不然,怎么会发出“同 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她义一次 弹琵琶的时候,那声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转来又激动了 “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青衫。 把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琵琶女的遭遇,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 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作如此细致生动 的描写,并寄予无限同情,这在以前的诗歌中还是罕见的。 二是运用比喻的手法,以声喻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 切切如私语”是说大弦弹出的声音深沉悠长,像阵阵疾雨;小弦 弹出的声音轻细柔慢,就好像人在窃窃私语。至以下十四句,借 助语言摹写音乐的时候,都运用了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形象 性。这两句是说弹奏琵琶音响之精微。用“嘈嘈”、“切切”这两 叠字词摹声,又用“急雨”、“私语”,使它形象化。琵琶有四弦 或五弦。“大弦”,指其中最粗的弦;“小弦”,指其中最细的弦。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讲大弦嘈嘈,小弦切切, 交错杂弹,就像大珠小珠泻落在玉盘。前一句已经再现了“如急 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这里再用后一句一比,视 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H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闻。 双声和重音叠韵词的运用,更加强了悦耳的听感和韵律的节奏。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有时弦声轻快悠扬,就像 宛转悦耳的黄莺在花下啼鸣;有时弦声艰涩低沉,好像呜咽的泉 水在冰下面流转。“问关”,形容莺声宛转。“幽咽”,指悲抑哽塞。 这里,诗人将琵琶声同时诉诸听觉与视觉,分别表现出轻快与冷 涩的不同感受。“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冰下的流 泉,渐渐地冻结了;那弦也像被冻住了,快要断绝;就这样,弦 声越来越弱,暂时停歇下来。诗人以丰富多彩、精妙新巧的比喻, 将变化多端的音乐描绘得出神人化,维妙维肖。作者的才华不仅 表现在再现音乐之美上,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 展现出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诉说身世作了铺垫。“银 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 然爆发出一阵强音,就像银瓶突然进裂,里面的水浆喷溅而出; 又像铁骑冲出、刀枪撞击一样,是那样雄壮铿锵,激越昂扬。当 听者置身“无声”之境时,满以为就要结束了。谁知 “幽愁暗 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已积聚了无穷的力量,不可压抑, 终于在这里爆发出来。于是,全曲推向高潮。抽象的音乐为形象 可感的声音,使读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体验,能大致体会琵琶女 演奏的乐曲的轻重缓急、流畅凝涩、激越高亢、悄无声息等各种 音乐形象.“如急雨”,表现乐声沉重抑扬;“如私语”表现乐声细 碎轻柔;如“大珠…讣珠”表现乐声清脆圆润,节奏鲜明;如 “莺语”,表现乐声流畅婉转;如冰泉,表现乐声顿挫凝滞;如 “银瓶乍破…‘铁骑突出”,表现乐声忽然从静默中暴发,激越雄 壮。“如裂帛”表现乐声戛然而止。袁行需曾对《琵琶行》在语 言方面的成就作 这样的评价:‘ 琵琶行》对音乐的描绘有独到 之处,音乐形象是难以捕捉的,白居易却借助语言把它变成读者 易于感受的具体形象。他用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声音比喻各种不 同的音乐和旋律。”这种评价恰当地把他在描绘音乐时适当运用 比喻具体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使人耳目一新。 时代报告2014.10 2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