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了的山村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冯至生平,及其文学成就,社会评价。
2.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 3.学习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 难点:
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本文是作者冯至写于1942年的一篇散文。本文涉及“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它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 (二)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州人,现代著名诗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20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
第二部分(第4-8段)作者由眼前景生发了联想和启示,抒发了特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第9-11段)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关联。 四、学习课文
1、作者开篇从人们进入人口稀少的森林或草原的感受写起,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以“总觉得它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等感受衬托山林的荒寂;②“其中可能发生的事迹,不外乎空中的风雨,草里的虫蛇,林中出没的走兽和树间的鸣鸟”与下文山村丰富且充满生命力的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③“绝不会问道:这里也曾有过人烟吗”为下文交代“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做铺垫。 2、文章第2段中说“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
一条路通向现实,一条路连接历史,小山村是连接点。在小山村里,我们能读到一切。
3、第5段最后一句作者引用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有何巧妙之处? 明确:
引用诗句使文章富有文采,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这两句诗表明人和人之间,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
4、文章中作者举了“一个村女在山顶上缝什么”的事例,意在表现什么? 明确:
少女从形象到气质,都像鼠麴草,像鼠麴草一样谦虚、纯洁、美好,小小的生命舍弃浮夸,但都担负了一个伟大宇宙生命的全部秘密。 5、怎么理解第11段中“风雨如晦的时刻”的内涵? 明确:
“风雨如晦的时刻”指1942年,即作者写作本文的那一年,那是充满动荡与浩劫的一年。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子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6、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 明确:
由小草感悟到生命的宁静之美;由彩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由有加利树感悟到生命的渺小;由野狗的嗥叫感悟到生命对于疾苦的恐惧;由麂子的嘶声感悟到死亡的可怕。
7、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 明确:
文章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8、文章结尾,作者说“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联系全文,概括说明消逝了的山村给了作者哪些生命的滋养?作者说“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你如何理解? 明确:
(1)①消逝了的山村提供了养育作者的物质条件;②消逝了的山村让作者学会了谦虛、纯洁和坚强;③消逝了的山村让作者懂得了生命的美好与崇高。
(2)①作者认为人与人,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②如今土地上的一切曾经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山村。③现今居住的山村同样给作者的生命以许多滋养。
自我检测
1.下列对课文中有关句子运用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花朵身上具有的纯洁和坚强。)
B.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间的菌子色彩斑斓和旺盛的生命力。)
C.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引用诗句使文章显得富有文采,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表明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
D.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人们沉醉在秦腔里的神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振兴了。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在乡村建设几间民宿,开上几个咖啡馆,让一些城里人到乡村来换换空气,尽管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却不
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文化赋予了生活意义。乡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的价值。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人们庆祝这些节日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生者与亡者保持了沟通,成为联系密切的共同体。文化也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要养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社会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可以教导青年人,因此老年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有很多渠道获取知识,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更容易利用这些渠道获取知识,要维持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尊重,就需要文化力量。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在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中,西方国家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以乡村社会的消亡为代价的。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以不同名义推动乡村的振兴,希望避免走上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
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但是,物质层面的乡村文化建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只是停留在物质建设上,精神文化建设没有同步,物质文化也就很快消失了。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推动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事务治理就是大家参与来管大家的事情。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居民相互之间协作,协作的过程就会有更多公共的事务需要大家去参与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乡村的各种制度。比如现在许多村庄制定有村规民约,这就是处理村庄公共事务的手段,但是要避免为了制定村规民约而制定村规民约,要让村规民约真正发挥作用。乡风文明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文化是相通的,通过政府推动和村民参与,在乡村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摘编自王晓毅《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村文化能使乡村充满生机活力,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B.节日文化具有联通意义,可使乡村中的个体连成整体,使人与自然成为共同体。 C.在维持乡村良好秩序和实现乡村和谐有序的发展上,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D.乡村振兴必须经历一个先物质、经济层面,再到精神、制度等层面的过程。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从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的核心地位说起,引出振兴乡村文化这一论题。 B.本文从生活意义、社会秩序和振兴基础三方面论述乡村文化对乡村的作用。 C.本文通过东西方对乡村不同态度的比较,意在揭示东西方乡村文化的不同。 D.本文在论证中,以不少篇幅阐述在乡村振兴中应如何践行文化先行的做法。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城市化和保留乡村不存在矛盾,可避免此长彼消的现象。
B.建设乡村文明,既必须着眼于乡村文化的建设,又应该具有更高更广的理论视野。
C.乡村振兴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的意义之一在于确保乡村社会可持续、良性地发展。
D.在村规民约的制定上,村民只有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决策,才能发挥其独特作用。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D
2.D 3.C 4.A 解析:
1.这个句子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它属于动作描写,产生栩栩如生的画面感,表现了人们对秦腔的喜爱程度之深。
2.“必须经历”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文中说的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而不是“必须经历”。
3.C项,“意在揭示东西方乡村文化的不同”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作者意在说明“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 4.无中生有。“东方社会城市化和保留乡村不存在矛盾,可避免此长彼消的现象”主观臆断,文中没有依据。文中只提到到“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希望避免重走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据此推不出选项中的结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