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媒体对农村生活的影响

2021-01-18 来源:好走旅游网
传媒e时代I NEWS WORLD 新媒体对农村生活的影响 。刘芳 【摘要】新媒体在农村发展迅速,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农民对新媒体使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新媒体对他们的生活的 城市农民工留守农民 影响也存在差异。因此,新媒体对农村的整体影响要考虑这两个方面。 【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体发展迅速,农民这个广大的群 年,移动电话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一大亮 年的94.28部升至107.71部,平均下来超 过了每户一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去年发布的《2009年中国农村互 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 年增长2220万人,年增长率26.3%。其 中,农村手机上网用户约为7189万人,与 体也日渐接触和使用新媒体,手机和网络 媒体是农民接触和使用最多的新媒体。 根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国家统计 局山西调查总队公布调查数据显示:2010 点,山西农户移动电话每百户拥有量由上 年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达到10681万人, 2008年相比增长3000多万,年增长率 播效果。党报应利用新媒介技术,加强与 3、增强党报与新媒介之间的溢散与互 动 业主义,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的报道。 受众间的互动,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 优势与特性,弥补自身时效性差、互动性 不足的问题,利用新媒介的全新技术特性 改善自身不足,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 果。 党报应借新媒介迅速发展的浪潮,在 传统媒介时代,以党报为主的传统报 充分发挥政治宣传作用之外,利用增量改 纸几乎垄断了议程设置。也就是说,大众 革这一曲线救国的方式,加强媒介自身的 社会生活的热门话题完全被党报所决定。 新媒介出现后,传统传媒领域的议程设置 平衡被打破,党报不再是议程设置话题的 新闻专业主义实践,成为一份政治价值与 新闻价值双全的大众报刊。 新媒介的快速发展给党报带来了严 2、发挥内容优势,完善传播渠道 党报由于其特有的政治属性和政治 地位,在发布相关消息时具有绝对的权威 唯一设置者。流行于新媒介空间的话题溢 散至党报的现象时有发生。党报要乐于接 受话题的相互溢散,积极地与新媒介进行 话题的交流和观点的互动,以保证话题与 观点的时新性。 峻的挑战也给予了其改革的机遇,党报媒 体应抓住此次媒介技术更新的浪潮,将传 统媒介技术和新兴媒介技术进行融合,为 提升自身实力,塑造报业品牌而不断努 力。口 性和可信度。新媒介时代,党报要利用其 与生俱来的政治权威性继续着重内容质 量的提高:利用强大的引导能力对相关话 题进行议程设置,并用传统纸媒所独具的 深刻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做好深度报道,对 社会热点话题及时、明朗地做出舆论有效 引导,持续发挥党报的方向指引功能。有 展 4、利用增量改革的方式,加快自身发 增量改革的概念是由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①苏宏元: 网络传播学导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提出,指的是:原 ②朱启曼,((新媒介生态环境下新闻 专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J】.((新闻世 界 ,200]1(6) 了优质的内容做保证,党报还应利用新媒 介技术积极完善,拓展传播渠道:开设报 纸网站、微博、增设党报手机报等,利用尽 可能多的传播渠道覆盖更多受众,以达到 最优化的传播效果。 有的制度层面的规定基本不变,而传媒业 与社会发展实事的对应、服务、平衡是靠 新增的量。具体来说,就是党报在保留其 原有政治色彩浓厚的报道内容之外,对报 (作者: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专业O9级学生) 纸的信息量进行扩充,加大对符合新闻专 责编:周蕾 籍闻啦j簪r 2012年第71#1 16S NEWS WORLD I传媒e时代 79.3%,远高于农村网民的整体增幅。 手机普及之前,农民的信息传播手段 主要为口口相传和数量极少的书信,信息 连接进入一个海量信息的世界。他们通过 网络聊天软件进行交往和联系,与陌生人 建立新的联系,也与已有的人脉关系保持 经成为一种习惯,相互之间形成一种群体 认同感,他们与老一代农民视网络为洪水 猛兽的观点相反,他们喜欢网络媒体。手 机和网络这两种新媒体对于留守在农村 的农民在价值重构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他 们对于传统的观念认同度降低了,对于经 来源少。农民外出务工是新时代农村的一 种普遍现象,手机和网络媒体对城市农民 工和留守农村农民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本 文首先分析了手机和网络媒体对于农村 正在分化的两部分人的影响,然后分析新 媒体对于整个农村生活的影响。 一联系。他们通过观看网络影视作品,既改 变了以前精神消费品缺乏的状况,也在进 行一种新的精神体验。他们通过网络游戏 中的胜利进行一种虚拟角色的扮演以获 济利益的关注加强了,对于传统的农村道 德体系的认同度也在下降,对于城市文明 的接纳和向往增强了。由于农民本身经济 得对自己的价值认同,对于在现实城市生 活中的角色也形成一种情绪的释放。网络 中信息的海量让他们获得现实生活的信 息和各种不同的言论,这加剧了他们关于 农村和城市的对比落差。网络对于他们而 言是一种虚拟的社会,丰富了他们的生 活。但网络中的负面信息也会对他们形成 、手机和网络对于城市农民工的影 条件能够获得的新媒体接触和新媒体的 媒介素养的差异,他们的媒介使用也有多 寡之分,一般来说,经济条件好的、媒介素 响 农民lT在城市的生活是一种漂泊的 状态,他们在城市却并不属于城市,在很 多城市报道中,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常与不 良社会事件联系在一起。所以,对于在城 养高的农民使用新媒体于工作中的多,获 得的信息量大。其中个体生意经营者使用 新媒体的人数较多,他们通常拥有功能较 多的较高档手机,除了通讯之外,还会利 用手机拍照,阅读手机报,利用网络媒体 影响,网络中的负面信息对于他们的社会 不公平感可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能 引导他们采取极端的发泄方式,这对当前 市的农民工而言,他们会更加重视自己已 有的人际交往关系。手机成为一种必备的 工具,一方面是适应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必 要,另一方面也是与自己的人脉资源保持 青少年农民工的犯罪人数增加有一定影 响。 查询相关市场信息,其中有人使用网银进 行商业交易。由此可见,新媒体对留守农 村的农民的影响是渐进的、多维度的,并 且对不同个体的影响是与其经济水平和 三、新媒体对于农村的整体影响 联系(还包括与农村留守人员保持联系) 的方便快捷的手段。很多农民工认为在城 市的生活是离不开手机的,他们中的部分 人还学会使用手机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这 二、手机和网络媒体对于留守农村农 民的影响 留守农村的农民的手机使用率也是 新媒体媒介素养呈正相关。 相当高的,他们通过手机与外界联系,这 与以前他们维权意识薄弱和不知道该通 过何种方式联系相关机构和人员维权的 状况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他们的生活 中一部分像城市居民那样,每天随着城市 的节奏奔忙,甚至渐渐像一个城市人那样 生活。但农民工尚未得到城市的接纳真正 融入城市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城市他们没 增加了信息的确定性,消除了过去对于外 界信息的隔离。他们的生活不再完全被农 业生产占有,他们有的人开始阅读手机报 和手机天气预报。电视的信息单向传递被 手机打破,他们同时通过手机来进行日常 的联系。以笔者的叔叔为例,他在家乡做 建筑工人,他和工友,都是通过手机联络 以手机和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 已经影响着农民的生活,一方面促使城市 农民工进行着一种新的社会角色的扮演, 另一方面也弱化留守农村农民的传统社 会场景和群体角色。综合来说,新媒体对 于农村整体生活的影响就是对农村传统 文化的部分消解和对形成新的部分学习 有真正的归属感,他们使用手机与自己原 有的农村社会关系保持联系。由于缺乏对 彼此,实现信息的互通。在农村的农民使 用手机与在外务工农民工保持联系,获得 外界信息并且传递家乡信息,他们有着强 烈的改进生活的意愿,比如他们在建造自 己的房屋时会参照城市的某些建筑元素。 还有一些农民利用手机和电脑做生意,他 们已经开始重视手机和网络媒体这些新 城市生活方式的促进。新媒体使农村部分 社会场景消逝,同时,使新的生活方式和 群体文化呈渐进式的形成和发展。口 参考文献 城市的归属感,他们通过与农村的联系保 持一种感情的归属,这样就形成了新的角 色,即城市中的农民工。 网络在农民工中特别是新生代农民 工中使用范围也是相当广的。在对网络的 ① 农村手机普及率走高农民上网 主流终端 ,全球华语广播网,http: || .cnr.cn/hygb/201 Ohuayu/zuiz[x— un/zixunxinwen/20l1 05/t2011 0505—507 963479.html 使用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率几乎与使用 电脑上网比率持平。他们利用网络大部分 是作为一种娱乐。以一个服装厂附近的网 吧为例,正在上网的农民工中,使用QQ 聊天软件、观看影视作品、玩网络游戏的 占大部分。农民工相对知识文化水平较 低,网络媒介素养相对不高,所以真正使 媒体,对手机的接纳程度较高,但是网络 的不真实等传统的刻板印象仍然存在。留 守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网 络,并且利用网络的虚拟世界来摆脱父母 紊隋缺失带来的孤独感,他们受网络媒体 ②约书亚・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 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2 的影响较大,喜欢玩网络游戏,经常使用 聊天软件,他们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辨识能 力较低,受到一定影响,甚至沉迷网络荒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 院2011级新闻学研究生) 用网络技术进行工作的比率低。网络改变 了在城市农民工的娱乐方式,网络使他们 废学业。农村留守青少年使用网络媒体已 责编:周蕾 166 2012年第7期 耔闻喈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