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课题 ︵ 知物理 年级 高一 作者 时间 年 月 日 §3.5 力的分解(1)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的含义。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会用三角形知识求分力。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区分矢量与标量。 2、过程与方法: 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培育学生发表见解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目标 识 能 力品 德 ︶ 教材分析 ︵ 重点重点: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难难点:分力与合力的等效替代关系。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点 ︶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什么是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所遵守的法则是什么?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怎样?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分解 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 1、斜向上对杆的拉力F产生了什么效果? 2、这样的效果能不能用两个力F1和F2来实现?方向怎样? 3、F1和F2与 F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那么能个能用F1和F2来代替F呢? 观察示意图,讨论: 1、一个效果是使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进,另一个效果是把耙向上提。 2、一个水平的力F1使耙前进,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2把耙向上提。 总结: 1、F可以用 F1和 F2来代替,F1和 F2就是力F的分力。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而F1和F2的合力就应该是F。这说明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是怎样的关系? 既然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那么力的分解也必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即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而我们知道一条对角线可以做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那么在进行力的分解的时候,可以有无数组解。 时序 (可以在图中比较一下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能不能随意分解呢? (或下图所示装置来演示:让学生体会悬挂钩码后,两条橡皮筋发生的形变怎样,说明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配合,认真完成实验。 点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活动:同学们经过亲身体会,讨论以下问题: 1、食指和掌心有什么感觉? 2、这种感觉说明铅笔末端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3、若用两个力来代替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这两个力的方向怎样? 4、这两个力与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的效果是相同的,那么能不能用这两个力来代替那一个力呢? 5、这两个力与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是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亲身体会,讨论问题结论: l、食指有被拉伸的感觉.掌心有被刺痛的感觉。 2、一个是拉伸细线,一个是压紧铅笔。 3、一个沿细线方向向外,一个沿铅笔向里。 4、可以。 5、这两个力是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的分力。 点评: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会,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l、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可以怎样分解呢? 2、为什么这么分解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进行作答: 1、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可以分解成一个沿细线方向向外的拉力,一个沿铅笔向里的压力。 2、因为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在这两个方向上产生了两个效果。 点评:进一步探索,逐步推导。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那么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进行作答: 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点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综合点评:对于力的分解,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力的分解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这一点,较难理解。这里加了一个学生参与,并可以亲身体会力的作用效果的这个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现在我们知道,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个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桥,而一些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这是为什么呢?(关于什么是引桥教师要给予简单的解释。)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得到不同结论。 点评:加强物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对于学生讨论的结论,教师先不进行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车辆经过高大的桥时,要先上坡,再下坡,我们能不能把车辆的运动看作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呢?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思考,抽象出物理模型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点评: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在模型中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演示:用薄塑料板做斜面,将小车放在斜面上,让学生观察现象。教师引导:在斜面上运动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它并没有竖直下落,而是要沿斜面下滑,那么在物体运动过程中重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 教师重点引导,必须让学生明确一定是力在受力物体上产生的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看到的现象:斜面被压弯,同时小车沿斜面下滑。在教师引导下得到: 一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 点评:培养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用物理语言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既然重力产生了这两个效果,那么重力应怎样分解呢? 学生活动:可以分解为: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1,一个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2。 点评: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活动:假设这个斜面的倾角为θ,那么重力的分力与倾角有什么关系?试写出表达式。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推导,交流总结: F1GsinF2Gcos 点评: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教师活动:通过这个表达式分析: 1、当θ变化时,F1和 F2的大小如何变化? 2、在车辆上桥和下桥时,F1各起到什么作用? 3、通过这个结论,我们再来解释高大的桥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用物理语言描述分析过程 1、当θ增大时,F1增大,F2减小。 2、上桥时阻碍车辆前进,下桥时使车辆越来越快。 3、引桥越长,θ越小,F1越小:上桥时的阻碍作用减小,从而比较容易上桥,下桥时的加速作用会减小,从而保障行车时的安全。 点评:把物理公式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物理语言解释生活现象。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应用力的分解的现象,让学生知道物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发现问题,建立物理模型,用物理模型解决问题,用物理语言解释现象的能力。 2、对“矢量相加的法则”的学习 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都要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力的合力时,不能简单地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我们还学习过另外一个矢量――位移,两个位移的合位移应如何求解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逐个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反思,阅读课文,讨论后回答: 位移相加时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两个位移与它们的合位移又组成一个三角形,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l、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一样吗? 3、什么是矢量? 4、什么是标量? 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讨论相关问题,记忆相关知识。 点评:前后联系,深入探究,记忆分析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一个物体的速度v1在一小段时间内发生了变化,变成了v2 ,你能根据v1、v2,按照三角形定则找出变化量Δ v吗? 教师归纳总结,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定则,让学生体会:末矢量总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等于初矢量与变化量之和。 学生活动: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后,讨论并回答。 点评: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答案,做出评价和讨论。 学生活动:仔细思考,认真体会。 点评:矢量相加的法则比较抽象,这里利用位移的概念引入,便于理解,这一部分内容课本讲解十分详细,而且便于学生自学,这里教师只做引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计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实例探究 ☆对力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 1、一个力,如果它的两个分力的作用线已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 种(注意:两分力作用线与该力作用线不重合) 解析:作出力分解时的平行四边形,可知分解结果只能有1种。 ☆对三角形定则的理解 2、一个力,若它的一个分力作用线已经给定(与该力不共线),另外一个分力的大小任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 种 答案:3种 3、有一个力大小为100N,将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它的一个分力方向与该力方向的夹角为30°。那么,它的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 N,与该力的夹角为 答案:50N,60° 4、分解一个力,若已知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以下正确的是 A.只有惟一一组解 B.一定有两组解 C.可能有无数组解 D.可能有两组解 解析:分解一个力,若已知其中一个分力的方向,可作出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如图所示,F2=F sinθ. (1)当F2<F sinθ,无解 (2)当F2=F sinθ,有惟一解 (3)当F sinθ<F2<F时,有两组解 (4)当F2>F时,有惟一解,所以正确答案是D. 点评:利用几何知识求最小值是解本题的关键. ☆综合应用 5、如图所示,重力G=100N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给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面成θ=30°的拉力F,F=20N,受到力F作用后物体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求: ①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①90N,②17.3N ★课余作业 l、课后完成课本上第70页的练习。 2、课外研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在不同的场合要用到不同的菜刀,那么刀刃的锐与钝、刀背的厚与薄与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有联系吗?课后讨论并说明你的看法。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教 学 后 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