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共46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6分)
生命,因为感知而变得丰富。朱自清看着泛着黄晕的灯光,感受到雨夜的.
和平和安静;刘湛秋品味静①mì田野上的秋雨,感悟到一脉悠远的情思;鲁迅回忆百草园里像小珊瑚珠攒成的覆盆子,怀念童年生活的美好;冰心见到繁密.
雨点下荫②bì红莲的荷叶,感悟到母亲对孩子无私真挚的爱;海伦回想起莎莉文老师带给她的③jié然不同的生活,感慨命运的眷顾生命的美好。.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yūnzǍngÀiB.yùncuÁnkǍiC.yūncuÁngÀiD.yùnzǍnkǍi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②庇
③接
A.①谧②蔽③截B.①密
C.①谧②庇③截B.①密②蔽③接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对于一些重要的文章,他总是不求甚解,反复仔细地阅读。B.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一直在暗中帮助我。
C.课间操结束后,同学们赶紧进入教室,操场上人迹罕至。
D.国庆晚会上,人们把自己打扮得花团锦簇,来迎接这个盛大的节日。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青春年华焕发出绚丽光彩,是每一位青年人的责任所系。
②争做先锋,是青年的朝气所在,也是社会的希望所在。
③青年人有梦想、不苟且、做先锋,才能铸就“更好的自己”,也才能成就青春之中国”。
④先锋是社会的先导、国家的栋梁。
⑤歌德曾说:“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
A.②④⑤①③B.④⑤②①③C.②④③①⑤D.④②⑤①③
4.下列诗词呈现的画面与朱自清的《春》中“春草图”描绘的画面,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B.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C.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
D.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种竹》)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B.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C.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D.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6.下列文字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B.《论语》和《大学》《春秋》《孟子》合成“四书”。
C.《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新月集》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敬辞谦辞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A.小女能在此次书画大赛上获奖,多亏了您悉心的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B.今天蒙您大驾光临,顿使寒舍蓬荜生辉....,不胜荣幸。C.在我们的鼎力相助下,本次双方的商务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D.我从家里捎来了一些土特产,请您笑纳。..8.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10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大唐清明的政治造就了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安史之乱”却把人们抛
入战乱的深渊。杜甫的“①,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勾起了诗人对过往安宁岁月的美好回忆。岑参的“遥怜故园菊,②”(《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寄托了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王昌龄被贬龙标,李白借“③,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关切和挂念。
思乡是紫绕在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仰望茫茫苍穹,轻吟“⑤,⑥”(《天净沙·秋思》),那一刻,西下的残阳更映衬出游子的孤独;站在小舟之上,高唱“⑦,⑧”(《次北固山下》),那一刻,鸿雁成了传递乡情的信使。
我国古代儿童思维敏捷,想象丰富。面对纷纷白雪,兄子胡儿曰“⑨”,兄女曰“⑩”。(《咏雪》)
渴望和平
关心好友思念家乡聪慧机敏
9.名著阅读。(4分)
北大教授温儒敏评价《朝花夕拾》:“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形成一种独特韵味。”请结合结合下面任一篇目的情节,谈谈它的特殊韵味。A.《阿长与山海经》B.《五猖会》C.《父亲的病》
10.综合性学习(8分)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为此学校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系列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好读书的你,一定看过一些名家对读书的阐释,请你撷取一句或几句有关读书的名言,阐述自己的读书观点。(要求有名言、有观点)(2分)
(2)你班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材料一:
读书兴趣及占比例浓厚一般无兴趣
13%48%39%
读书计划及占比例有计划有时有计划没有计划
11%32%57%
关注写及占比例写得怎样怎么写的写了什么
10%14%76%
读书笔记及占比例每读必做凭兴趣做从不做
024%76%
材料二: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鄙,语言枯燥。
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3分)
(3)仿照画线部分在横线处补写语句。要求:语意连贯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
法一致。(3分)
静静地阅读吧,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雄伟,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读书,,,。二、现代文阅读(共2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2题。(共7分)
天窗
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A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⑤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B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⑥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⑦“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11.文中划线的2处句子,请任选一句赏析。(4分)
1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天窗”,写了母亲陪我看星月、为我扇扇子、给我缝衣裳等共3件体现母爱的事。
B.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本文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6分)
父亲陪伴的那个夏天
胡炎
①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②我的高考成绩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3分。稍有闪失就会名落孙山。我的忐忑在暑热里不断发酵,我开始失眠,一点胃口也没有。不久,我就瘦得皮包骨头了。
③父亲长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父亲说。
④我不大情愿,但又不愿让父亲失望。我们骑着车,一直到了郊区。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总骑在我前面。后来,我们到了一条河边。说是河,水却枯了,裸露的河床是一片开阔的沙滩。对岸一片树林,蓊蓊郁郁的。父亲说:“咱们到那儿乘凉。”沙子被日头烤得炭一样烫,脚刚踏上去,就被烫得跳起来。
⑤我下意识地调转车头。父亲说:“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说着,自顾自在前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我无奈地跟随,脚上的感觉渐渐只剩下了热。半个小时后,父亲上了岸,向我招手,给我加油。我也上岸了,一霎间,我有点想哭。
⑥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坐下来伸出双脚,才知父亲和我都有了轻微的灼伤。父亲说这算个什么呀,他小时候天天就这样光脚跑。但是他还是掐了一些草,揉碎了敷在我的脚上。过了会儿,父亲变戏法似的从沙子里扒出一颗花生来。这是农民收割遗留下的。轻轻一嚼,由于沙子的烘烤,竟格外香甜。
⑦我们不停地在沙土里翻拣着,找到了不少花生,品尝了一顿天然的美味。⑧父亲说:“现在感觉怎样?”
⑨我笑了笑。我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地笑了。
⑩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
⑪休息了一阵后,父亲还未尽兴。我们骑上车,又启程了。
⑫这次,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父亲说:“这树上肯定还有果子,你能给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我点点头。我很快发现一个果子,但长得很高。我爬到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越来越虚。这时,父亲在下边叫我:“下来吃果子啦。”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竟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自惭。父亲拍拍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总有适合你摘的。人活着,怎么能一棵树上吊死呢?”
⑬我默然无语。
⑭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些。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比如落榜后该怎么走,理想的院校未录取该怎么办。我有了思路,心中渐渐踏实了。
⑮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父亲拎着网,说:“咱们去河里捉鱼吧。”
⑯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走着。该下网了,可父亲说:“往上游走。”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人工的防护堤没了,代之以古朴的桑树、老槐,一人高的藤草,和愈来愈分不清路的小径。一股沟汊,两股沟
汊……蜿蜒着,交汇起来。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⑰我有些沉醉了。
⑱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
⑲我使劲点点头。忽然,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我。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痴得手足无措:我按第一志愿被录取了,幸运之神站在了我的身边!
⑳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选自《今日文摘》2022年第8期)13.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表格内容补充完整。(5分)
夏天父亲陪我做的事穿过裸露河床的河道去树林里乘凉扒花生在收摘后的果林找果子第二天,父亲走了
④
父亲给我录取通知书
14.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我的心情无奈,想哭
①②③我有些沉醉了
⑤
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15.请结合④-⑭段的内容,分析父亲是如何不动声色地开导我,让我明白了什么道
理?(4分)
16.文章原本的题目是“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夏天”,发表前编辑建议改为“父亲
陪伴的那个夏天”,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好?为什么?(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共13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17.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8.选文刻画了陈元方鲜明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形象特点。(4分)
19.陈季方和陈元方是孪生兄弟,下面链接材料中的陈季方在面对客人的挑衅和
不怀好意时,机敏的他是如何应答的?请结合他的话简要分析。(3分)【链接材料】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①天下重名?”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②,上有万仞③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④,下为渊泉所润。当斯⑤之时,桂树焉⑥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选自《泰山桂树》)
【注释】①荷:担负,承受。②阿:山脚。③仞:古代长度单位。④沾;浸润。⑤斯:这。⑥焉:怎么。
2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不期而遇计日以期...B.则是无信言而有信背信弃义...C.相委而去委以重任委曲求全...D.元方入门不顾.
三顾茅庐.
义无反顾.
)(3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21-24小题。(共12分)【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乙】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①而不校②。
昔者吾友③尝从事于斯矣。”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选自《泰伯》)
注:①犯:冒犯。②校:通“较”,计较③吾友:指颜回21.把文段(一)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2.语段(一)中两个加点“乐”的含义相同吗?他们为什么而乐?(2分)
23.结合语段(一)和语段(二),概括颜回身上的“仁德”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任选一点写出你的启示。(4分)
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温故而知新故:学过的知识B.博学而笃志笃:坚定..C.三军可夺帅夺:夺取D.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5-26小题。(共6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5.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请从“炼字”角度赏析“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句的妙处。(3分)
26.本诗是一首羁旅思乡诗。古诗中常用“月”这个意象表达诗人思乡怀人的愁思,或体现自在旷达的情怀。请阅读下面的诗句,其中“月”所寄托的情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