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常用介词“于”的用法
摘要:介词虽是小词,数量也不多,但它灵活多变,随处可见,功能强大而且难于掌握。汉语中介词也是一个语法性质颇有争议的词类,而介词在汉语句法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介词功能的综合考查,对于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很有必要。现就《左传》中常用介词“于”的用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左传 介词 用法
正文:
一、介词的介绍
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词类,它在句中的作用仍带有动词性质的痕迹。它能带宾语,但不能单独进入句子结构,更不能充当谓语。大约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同时,介词也有着明显的语法特点,介词的语法特点是(1 )介词带宾语,有时宾语前置。(2 )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大多可以省略。(“于”字的宾语不能)(3 )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但“于”字介宾结构表时间处所意义的还可做补语。“以”字结构表工具方式的既可做状语,又可作补语。下面主要介绍常用介词“于”在《左传》中的用法。
二、介词“于”的用法
于(於、乎):用法有五种:(1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译为“在、从、到”等。(2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或动作行为所涉
及的方面、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 或“在……中”“在……方面”等。(3 )引进动作发生的原因,翻译成“因为,由于”。(4 )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在形容词和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表示有所比较,译作“比”。(5)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用在被动句中,引出施事,帮助表示被动,译作“被”。
此外:(1)介词“于”和代词“是”结合,构成介宾关系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思是“从此”“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或“在这种情况下”。后来虚化为连词,一般用在句子的开头表承接。(2 )“乎”:用作介词,其作用与“于”或“於”基本相同,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对象等,译为在、比、到、向等。乎的使用频率较低,“乎”字结构一般只作补语,一般也不引进主动者。
三、介词\"于\"的具体用法
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译为“在、从、到”等。
(1) 引进处所
如:郑伯克段于鄢
郑武公娶于申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段 入于鄢
遂置姜氏于城颍。
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
又娶于陈,曰厉妫。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陈人执之,而请涖于卫
九月,卫人使右宰丑涖杀州吁于濮。
石 碏使其宰孺羊肩涖杀石厚于陈。
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隶。
师进,次于陉。
师退,次于召陵。
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
为文王卿士, 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师还,馆于 虞,遂袭虞,灭之。
大子祭于曲沃。
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出于五鹿。
将行,谋于桑下。
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投其壁于河。
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
师退,军于郇。
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
壬寅,公子入于晋师。
丙午,入于曲沃。
丁未,朝于武宫。
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
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
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
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
子玉复治兵于蒍。
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
蒐于被庐。
晋侯、齐侯盟于敛盂。
卫侯出居于襄牛。
乃拘宛春于卫。
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懿次于城濮。
己巳,晋师陈于莘北。
甲午,至于衡雍,王宫 于践土。
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
庚辰,将殡于曲沃。
召盂明、 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
晋侯合诸侯于扈,平宋也。
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
以请陈侯于楚。
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
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
文公二年,朝于齐。
晋巩朔行成于郑。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
“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
壬申,朝于武宫。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楚子使申舟聘于齐。
亦使公子冯聘于 晋。
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 于蒲胥之市。
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
楚癸酉,师陈于鞌。
射其左,越於车下;射其右,薨於车中。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丑父寝於帐中,蛇出於其下。
有一於此,将为戮乎?
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
以戮于宗 。
穆 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
六月,晋、楚遇于鄢陵。
塞 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
子重使大宰伯州犁待于王后。
皆聚于中军矣。
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
遒人以木铎徇于路。
大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 肆于民上。
五月, 至于城麇。
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
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
败申、息之师于桑 隧。
彭城之役,晋楚遇于靡角之谷。
今 缇之宫数里,而诸侯 舍于隶人。
郑人游于乡校。
郑国多盗,取人于崔苻之泽。
楚公子围聘于郑。
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处。
’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
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
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
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王为之聘于秦。
故大子建居于城 父。
乃见设诸焉,而耕于。
侯至自田,晏子待于遄台。
遂聘于晋,以观诸侯。
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
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
设诸置剑于鱼中以进。
以荐食上国,虐始于边楚。
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
夏,公会齐侯于祝其。
将盟,齐人加于载书。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檇李也。
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
归于有仍,生少康焉。
又辟华氏之乱于郑。
子木暴虐于其私邑,邑人诉之。
国宁,乃时宁为令尹,使宽为司马,而老于叶。
(2)引进时间
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
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
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
正 月孟春,于是乎有之,谏失常也。
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论。
2、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方面、范围,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 或“在……中”“在……方面”等。
(1)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 请于武公,公弗许。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王贰于虢,郑伯怨王。
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
使告于宋
于是陈蔡方睦于卫
公问于众仲曰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
石蜡使告于陈。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 社稷。
假道于虞以伐虢。
乃使荀息假道于虞。
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
归胙于公。
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乞食于野人。
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
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
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
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
子之传政于子玉。
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
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
晋候将伐曹,假道于卫。
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于晋。
劳之不图,报于何有!
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
曹、卫告绝于楚。
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于晋。
丁未,献楚俘于王。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佚之狐言于郑伯。
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
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且使遽告于郑。
以为贰于楚也。
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
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
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
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
四年,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
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其罪也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无假道于宋。
不假道于郑。
宋人使乐婴 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
以赐君之外臣首, 首其请于寡君。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 职,次及于事。
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
诸候 疾之,将致命于秦。
秦师克还无害,则 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 福于先君献、穆。
畏君之 威,而受命于吏。
君有二心于狄。
秦背令狐之 盟,而来求盟于我。
虔卜于先君也。
苗贲皇言于晋侯。
请分 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
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
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
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
祁师旷侍于晋侯。
公 子围与之争之,正于伯州犁。
请问于囚。
伍 举娶于王子牟。
命于下国,封建 厥福。
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
晋将遁矣,雍 子发命于军。
椒举 娶于申公子牟。
请观于周乐。
郑子产有疾,谓于太叔。
娶于公孙段氏。
民三其力,二人于公。
费无极言于楚子。
君一过多矣,何信于谗?
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 告建也?
员如吴,言伐楚之利于州于。 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
光伪足疾,人 于堀室。
抽剑刺王,铍交于胸,遂弑王。
夷德无厌,若邻于 君,疆场之患也。
犁弥言于齐侯曰。
于神为不祥 ,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
晋人使谍于子木,请行而期焉。
民知不死,其亦夫又奋心,犹将旌君以徇于国。
遇针尹固帅其属将于白公。
(2)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方面、范围
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鸟兽之肉,不登于俎。
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
今虢为不道,保 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
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得志于诸候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
杀颠颉以示于众。
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吾乃四萃于其王族。
以敝邑褊小, 介于大国,诛求无时。
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
晋之伯也,迩于诸夏。
3、引进动作发生的原因,翻译成“因为,由于,因此”。
且少长于君,君昵之。
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郑于是不敢南面。
吴于是伐巢。
4、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有所比较,译作“比”。
且虞能亲于桓、庄乎?
有一于此, 不如死也!
今又有甚于此者。
山木如市,弗加于山。
鱼盐蜃蛤,弗 加于海。
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
5、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用在被动句中,引出施事,帮助表示被动,译作“被”。
陈桓公方有宠于王。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屨。
将及华泉,骖挂於木而止。
此外:介词“于”和代词“是”结合,构成介宾关系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思是“从此”“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或“在这种情况下”。
如:于是陈蔡方睦于卫。
于是乎不务令德。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
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
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
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
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
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于是晋侯不见郑伯。
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于是羊舌职死矣。
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君子谓 祁奚于是能举善矣。
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仇。
四、“于”和“於”
\"于\"、\"於\"两字在上古不同音,但\"于\"字大致等于\"於\",《诗经》一般用\"于\",《论语》除引《尚书》外,通例不用\"于\",《孟子》大多数用\"於\",这可能跟时代或作者、编者的方言有关。也有一些古书是\"于\"、\"於\"并用的,如《左传》。在这些书里,\"于\"、\"於\"是有大致的分工的:如果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于\",不用\"於\";如:郑伯克段于鄢 。 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如果在被动句或描写句里,一般用\"於\",不用\"于\"。如:将及华泉,骖挂於木而止。 射其左,越於车下;射其右,薨於车中。我们把古代汉语中的\"于\"、\"於\"处理为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不过,现在为了书写方便,有时也写成同一个字。
以上这些即为《左传》中介词“于”的用法。
老师,第一次写古汉的论文,有点不太会写,写的挺乱的,而且里面的有些句子可能分类也分得不太正确,麻烦老师帮忙看一下,谢谢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