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2021-12-26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一. 名词解释

1. 潜在写作。“潜在写作”这个概念最早是由陈思和先生提出的,这个词是为了说明当代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即有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在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潜在写作”是在没有写作自由的特定时代里的地下写作。

2. 民间文化形态。一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的,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的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二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三它既然拥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用政治术语说,民主性的精华和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藏污纳垢的形态。

3. 民间隐形结构。民间隐形结构指当代文学作品,往往由两个文本结构所构成——显形文本结构与隐形文本结构。现行文本结构通常由国家意志下的时代共名所决定,而隐形文本结构则受到民间文化形态的制约,决定着作品的艺术立场和趣味。代表作品有电影《李双双》。

4. 民间理想主义。我们用这个词来归纳90年代出现的一批歌颂理想主义的作假的创作现象。在五六十年代,理想主义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代名词。随着文革的结束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人们普遍对虚伪的理想主义感到厌恶,但同时滋长了放弃人类精神的向上追求、放弃理想的信仰和庸俗唯物主义。

5. 共名与无名。这是一对专指文化形态的相对立的概念。这些重大而统一的时代主题深刻地涵盖了一个时代的精神走向,同时也是对知识分子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制约,这样的文化状态称为“共名”,在比较稳定、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里,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那种重大统一的时代主题已经拢不住民族的精神走向,于是价值多元、共生共存的状态就会出现。文化思潮和观念只能反应时代的一部分主题,却不能达到一种共鸣状态,我们把这种文化状态称为“无名”。

6. 荷花淀派。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7. 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8. 朦胧诗派。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

9. 政治抒情诗。用于歌咏重大政治题材的抒情诗。包括街头诗、传单诗、枪杆诗等。它往往通过一个 插曲,来强烈地触及时事,展示社会生活,深入开掘其中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义,把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充满诗情和哲理的艺术境界,比一般抒情诗更概括,更集中,具有强烈的激情,鲜明的政治色彩,抒情于理,抒情性和政治性融为一体。格调高昂,气势奔放,音节响亮。通常使用长句、错落的短句或阶梯式的句子。在“十七年”文学时期,郭小川和贺敬之是当时最重要的政治抒情诗人。

10. 政治抒情诗。广义地说,50到70年代的大多数诗歌都是“政治抒情诗”,即题材上或视角上的政治化。“政治抒情诗”这一概念的出现,大约在50年代末期或60年代初。这些诗歌创作尽量避免个人感情的抒发,而努力成为“时代大我”的代言人,表达对社会生活高度颂扬和积极的

参与精神。代表作家是贺敬之和郭小川。

11. 山药蛋派。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12. 伤痕文学。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开先河之作。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13. 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14. 七月派。抗日战争爆发后,胡风长期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领导工作,与周恩来等党在后方的领导人保持紧密的联系。他先后主编《七月》、《希望》杂志和《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写下大量文艺理论、评论文章,推出和评介了大量国统区进步青年作家和解放区作家的作品,艾青、田间、邹荻帆、阿垅、路翎等一批青年作家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崛起于文坛,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著名的文学流派“七月派”,“七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时甚长、富有探索精神、而又具有沉重的悲剧命运的进步文学流派”

15. 白洋淀诗派。在1970年代进行了一些“地下沙龙”与“地下诗社”活动 中,“白洋淀诗派”自觉地探索现代主义诗歌的写作,他们与北京等地的地下文学沙龙的成员,形成了当时潜在写

作中较有规模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其主要成员有姜世伟(笔名芒克)、岳重(笔名根子)、栗世征(笔名多多)等人,他们的诗歌相对来说具有更纯粹的现代主义特征,直接预示和影响了“文革”后诗歌领域的现代主义探索。

16. 革命样板戏。自“文革”开始至70年代初,官方提倡力最大、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将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列为“革命现代样板作品”。强行在全国推行,还形成了“三突出”“三结合”的模式化的文学创作观,这些理论给文革的文学创作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二、简答

1. 艾艾典型形象分析

(1) 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反对现实生活中的封建意识,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2) 对爱情真诚、热烈、专一、坚定的性格。

(3) 在争取婚姻自由坚定的反抗精神、必胜信念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沉着、机智、冷静。

(4) 反抗封建思想、官僚主义、利己主义。

2. 列举战争小说

《铁道游击队》知侠,《烈火金刚》刘流,《敌后武工队》冯志,《战斗的青春》雪克,《保卫延安》杜鹏程,《黎明的河边》俊青,《红日》吴强,《林海雪原》曲波,《三月雪》肖平,《高粱红了》萧红,《红旗谱》梁斌

3. 《红日》的艺术特色

(1) 宏大的叙事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视野开阔而层次分明,场面宏大而结构紧凑;有略有详,各有侧重;采用先抑后扬的叙述方法。

(2) 对战争中的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有较好的刻画。刻画了从军队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的多层次的人物形象群,包括爱情生活和丰富的内心活动;吧敌方的形象作为一个有独立地位的艺术形象来描写,使作品的人物较为丰富、生动、可信。

(3) 小说在战争与和平场景的相互对照、转换的描写中,既在叙述上体现了适度的节奏感,又在战争观念上隐含着对时代共鸣的某些偏见小说大量篇幅反映了非战争的现实场景,以衬托现代战争,使对战争的叙述更加丰富生动。

4. 就文艺界来说,“双百方针”的主要成果的表现

第一、 它鼓舞了一大批来自“五四”新文学传统下的老作家的创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以来,在五四新文学传统和战争文化规范下的解放区文学传统间无形中形成的隔阂。

第二、 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论”,提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

第三、 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创作,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

5. 简述林道静的成长历程及其典型意义。

林道静由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经历了与封建家庭、与个人

主义小家庭、与旧我等三次重大决裂。它真实地概括了三四年代我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和成长过程。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共产党才是青年的保护者和革命引路人;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真正的前途,才能“永葆其美妙之青春”。这正是林道静这一典型所显示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6. 分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

①林道静是杨沫着力塑造的一位知识分子的典型。②她是一位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经过曲折的道路和艰苦的磨炼,在党的教育下而成长为无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典型。③她上浓重的小资产阶级特点:罗曼蒂克,耽于幻想,崇尚个人英雄主义。④她同余永泽决裂,投身于学生运动和社会斗争。从出狱后入党到小说结束,林道静的思想性格终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赢得了青春的闪光,获得了新的生命。⑤小说艺术地回答了知识分子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如何发展和成就自己、实现青春价值等重大问题。

7. 《青春之歌》的艺术特色

(1)作者:杨沫(2)主题: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3)艺术特色

①两条中心主线,均以林道静为中心展开:第一条主线是她的自身成长,第二条主线是她的革命道路。

②丰富的人物形象:

正面人物:卢嘉川、江华(英雄形象)、林道静

反面人物:余永泽(自私,平庸)、戴愉

林道静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经过自身成长,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人物形象。

③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细腻的笔触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尤其是杨沫作为女性作家的丰富细腻柔情的笔调。

8. 分析《红旗谱》的民族化风格。

《红旗谱》在艺术表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①在创作构思上,作者试图把这部小说写成“一部具有民族气魄”的作品。②在塑造人物方面,小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朱老忠、严志和等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形象。他们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生活土壤,体现了我们民族感情和民族心理,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③在描写生活方面,小说具有鲜明的民族化风格。小说中描绘出了一幅幅具有冀中地方特色的风景画和风俗画,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情韵和乡土气息,如“踩岁”、“插香”等生活习惯。④在艺术手法上,小说也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许多长处。全书以两家农民与一家地主的世代斗争为主线,合理地穿插了许多支线,组成了这部小说庞大的情节结构,反映了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⑤小说在语言表现方面也体现了鲜明的民族化风格。

9. 朱老忠的人物形象及典型意义。

朱老忠,是一个横跨新旧两个时代,在不断的斗争上找到了前进方向并为之奋斗的革命农民英雄形象。在他身上,交流着两种血液--我们光荣祖先那种刚强勇敢,说干就干的战斗传统的血液和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新鲜血液。

他的性格的主要特征有:

⑴嫉恶如仇,刚勇而坚韧。

朱老忠有斗志。当年,记住仇恨关东,当他下车后在车站上遇上严志和,听说冯老兰现在还是那么横行霸道时,心中的充满仇恨。他继承了父辈的敢说敢斗的美德,但又不像父辈那样暴躁蛮干,他有智谋,主张讲策略沉住气斗。

⑵豪爽正直,仗义而友爱。

他义助朱老明,阶级情谊深。他对朱老明慷慨仗义,对严志和一家,更是情同手足,真诚相助。当江涛考入二师时,他卖掉自己心爱的小牛犊得10块大洋钱,资助江涛读书。当严运涛被捕狱,志和卖掉“宝地”,他说:“你门里的事,就是我门里的事。”他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责任,为严家主持丧事,然后还抱着“劫法场”的冒险,替志和到济南探监,看望运涛。

朱老忠特有的出身、仇恨、经历、品质、性格,尤其是他的成长过程,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国农民应走的道路。在斗争中逐步认识党、靠拢党,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思想才能得到升华,品质才能得到提高,性格才能得到发展,自觉斗争,取得斗争的胜利。朱老忠所走的道路,是我国亿万农民的革命斗争的道路。

10. 论述《茶馆》在结构和人物处理上的特色。

《茶馆》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在结构方面,它打破了常见的故事因果联系,不追求情节内在的起承转合,而是采用横断面的办法,扩大社会观察面,用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反映复杂的社会和人生。三幕剧就是三个横断面,写了三个时代,贯穿了50年的历史。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通过茶馆这个窗口,反映了三个令人诅咒的时代: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解放战争爆发前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剧作表明一定要埋葬那样的旧时代,新中国非诞生不可。

在人物处理上,采用的办法是: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每个角色说自己的事又和时代结合起来;无关重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全剧出场人物达七十多人。其中贯穿全剧的人物有: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三人。他们三人,按照各自的人生哲学奋斗了一

生,道路虽不同,结局却一样,都成了旧社会的殉葬品。其他人物如:大小唐铁嘴、大小刘麻子、大小宋恩子、吴祥子,都是父子相承,儿子都是继承了父亲的工作。其他无关紧要的人物,如黄八爷、庞太监,都是为了反映当时时代而“招来”的人物,过后都没有再出现过了。

11. 《茶馆》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答:思想内容:全剧共有三幕,以旧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为纽带,分别描写了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时期和抗战胜利以后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现现了旧中国将近半个世界的历史画卷,被称为“图卷戏”。艺术成就:①设置了精湛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旧中国的社会矛盾。《茶馆》是“图卷戏”,没有贯串全剧始终的矛盾冲突。三幕戏写了旧中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片断,以裕泰茶馆的兴衰为基本线索,写了旧中国的三教九流、四面八方。“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全剧通过发生在茶馆内的各种大大小小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被压迫人民、被压迫阶级与统治阶级的矛盾。如: ②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最有代表性的有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 ③全剧语言纯熟、精湛,富有动作性和潜台词。每个人物说话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而且都是地道的北京口语。语言鲜明形象,准确精炼,幽默传神。如在第一幕中,常四爷与二德子关于打架与打仗一段对话,就绘声绘色,各显个性。`

12. 郭小川诗歌的艺术风格

(1)战士诗人,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充沛的革命激情。思想大于形象,议论多于描写。

(2)富有深邃哲理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3)重视诗歌的形式:民歌体、格律体、自由体,是诗歌形式改造的探索者,善于运用“楼梯体”。

《创业史》的艺术特色

主题: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

(1)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了典型形象。

梁三老汉:当代文学史上塑造最经典的中国传统农民的形象。他动摇与集体和个人两条道路之间:一方面自私,一方面希望儿子成功,而儿子越成功与他的思想距离却越远。

梁生宝:典型人物的代表,具有进取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他把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全部无私地献给了党。

(2)将宏大的结构,精细的心理描写,柳青式的议论结合在一起。

①宏伟的结构,高度的视角

②对比手法:ⅰ梁氏父子之间的矛盾;ⅱ以梁生宝为代表的农民与扶农、重农之间的矛盾

(3)对比手法:人物语言口语化,叙述语言书面化。

13. 闻捷“新边塞诗”的特色。

以《天山牧歌》为代表,闻捷的诗歌成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新边塞诗”。其主要特点:①从主题上看,闻捷的诗大多描写维吾尔、哈沙克和蒙古等兄弟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变迁,再现了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走上新生活道路的历史过程,展示了草原生活的新面貌。②从内容上看,闻捷的诗中爱情诗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大多是优美隽永的爱情短章。这些诗在广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背景上表现了边疆男女青年的爱情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③从风格上看,闻捷的抒情诗往往有人物、情节、环境、画面等叙事性文学因素和纪实性的特点。形式上以二、四押韵为的斗自由体为主。

三.《百合花》

作者:茹志鹃,著有短篇小说集《百合花》、《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草原上的小路》等。

1.简析的主题

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这一主题是通过描写和讴歌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来表现的。军民生死与共的主题由此得到深切表现。

2.分析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形象

小通讯员是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他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对人民的忠诚。他关心群众利益,注意群众影响。他朴实、机灵、爱美,并且有着十八九岁男孩子对妇女的腼腆、羞怯神态和心理。新媳妇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主要的特点是热爱子弟兵。军民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正是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而表现的。

3.简析在选材角度和刻画侧重上的特色及其作用

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广阔背景下,选择了前沿包扎所里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平凡的人物作精心的描绘,从一个侧面,热情地讴歌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在选材的角度和刻画的侧重上,都是独具特色的。

4.简析运用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

作品用对比和衬托的方法,通过对百合花被子、野菊花、馒头、破洞等一系列细节描绘,细腻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展现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和纯朴优美的心灵。作品语言清新自然,具有浓厚

的抒情诗的意味。

5.简析百合花被子在表现主题、人物塑造和情节结构上的作用。

百合花被子是连接军民的重要纽带。深刻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主题。百合花被子在刻画人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刻画了新媳妇对子弟兵的无比崇敬的心灵,也烘托了小通讯员的动人形象。百合花被子在作品的情节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借被子到献出被子,构成作品的基本情节。在结构上则前后呼应,卒章显志,使作品结构严谨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