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IR-红外遥控头

2024-02-01 来源:好走旅游网
红外遥控头,包括收发部分。经常用于电视机、手机、等各种遥控器中,用来控制电视机等电子设备,其原理就是遥控器按键发出不同的波形信号,CPU通过解码来识别遥控指令。而这个的核心就是IRM(InfraRed Receiver Module)。

如图一个红外遥控头受光部分的内部电路,也就是接收部分的。他接受的是一般可以接收850~1100nm波段的红外光,其中主要以接收940nm为主。可见光范围为:380~780nm,所以我们是看不到红外头发出的光的,也就是说不会像LED一样,按一下,发一下光,除非用特殊眼镜等设备来看。

典型应用电路如下:

红外监测二极管,感受到发光部分传来的光信号,经过电路转化为电信号;放大器,小信号放大之后更易处理;自动控制,AGC;限幅器,不论距离大小,最终的幅度基本一

致,因为距离远近,受光强度不一样,小信号电压幅度不一样,经过放大后要统一幅度;带通滤波器,滤波电路;积分电路,处理电路;比较器,处理电路,增加识别灵敏度等。红外监测二极管监测到红外信号,然后把信号送到放大器和限幅器,限幅器把脉冲幅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而不论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距离远近。交流信号进入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可以通过30khz到60khz的负载波通过解调电路和积分电路进入比较器,比较器输出 高低电平,还原出发射端的信号波形。注意输出的高低电平和发射端是反相的,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接收的灵敏度。

为什么常见是38KHz呢,因为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 455kHz晶振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另一个不确定的原因:这个太过专业了,不过结合电磁波的频率和传输效率选择来看,是红外光波源发光能量较低,红外检测器的灵敏度也很低(要高精度检测红外线,需要低温,对接收器的镜头要求也非常高,价格也上去了),测量误差也较大 ,如果使用了比较高的调制频率,将会造成误码率过高,而影响数据的传输质量。

来自于某度:

根据量子力学, 光子能量E=hν

红外线频率要低于紫外线, 因此能量低于紫外线。

但红外线频率与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频率相当,因此红外线可直接将分子的振动、转动激发,进而转化为热能(各种平动能)。

而紫外线能级与电子能级跃迁相当,可激发电子能级,因此紫外线可直接激发光化学反应。

另,我们常感觉红外线热量高是因为我们所感受的红外线强度比较高(越热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强度越高),紫外线如果强度很高就要人命了。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由内部原理图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内部输出时已经是一个三极管组成的数字电路,仅仅输出高低电平。

另针对VCC(电压)PIN脚与Vout(输出)之间串入一个10K欧姆的上拉电阻,电压不稳定的时候进行上拉作用。这个意思就是当IR头内部,不知何种原因导致电压不稳定时,数字输出出现较大波动,问了避免这些问题出现,我们通过电阻上拉到Vs,起到稳定作用。所以这个时候,电源Vs一定要稳定才行。

至于为什么是10K,原因可能是他在输出时采用了共发射极电路,采用10K电阻仅仅是上拉作用;再就是,最后电流是加在out端的,out端一般是连接CPU、处理器的,所以不能使得电流太大。这个10K的话,电流是0.5MA。

再就是内部集成的三极管,这部分电流加在IC中,导致三极管发热严重,更容易损坏;还有一个就是,电流太大,三极管过饱和,在打开与关断期间时间延长,可能出现解码错误。

引脚添加电容作用就是充当局部电源作用,比如有纹波时,利用电容充放电来补偿纹

波导致的电压波动。

另外的话,注意红外头的编码方式,常见的是NEC编码,具体的编码方式代码自行百度可以解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