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不对称与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2024-06-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摘要:信息不对称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银行为了实现“既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又保持自身稳健运行”的目标,必须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机制,提出了完善银行内部信贷运行管理机制、运用先进技术工具;创建新型银企关系、设计信贷合约;加强同业沟通,推广银团贷款等具体对策和建议,以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切实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由于在“不对称信息”市场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斯宾塞和斯蒂格里茨成为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这也是自1994年以来,信息经济学家第三次荣获该奖。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世界普遍存在,在现代金融领域更为突出,在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尤为严重。在我国的银行信贷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先是导致巨额不良资产,后来缺乏信息的银行一方实行了严格的信贷配给,又导致出现了所谓的“惜贷”现象。面临金融全球化的挑战,银行体系如何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从根本上防范信贷风险,既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又保持自身稳健运行,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搞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而且对于巩固和增强国内外对中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的信心,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我国信贷风险形成中的信息不对称因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金融业又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我国现在的金融体系相当脆弱,最脆弱的地方是银行体系,不良资产数量很大,已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针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巨大的问题,经济学界的一般的解释是成因复杂,主要是体制问题。笔者认为,体制问题固然是不良资产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是信息不对称才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银行正常运行时,可以将拥有富余储蓄的人的资金导向需要资金进行生产性投资的人,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银行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的主要障碍是信息不对称。由于银行信贷交易存在跨时风险,因此具有天然的脆弱性。这种天然的脆弱性不仅是因为当前处理的资金的未来支付与预期有关,而且也与对交易对手的逆向选择及其承担的道德风险存在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有关。银行信贷风险分如下三种: 第一,银行与企业之外的环境风险。这种风险超出银行的控制范围,即使对于最安全型的借款人而言,这种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第二,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一是

银行对不具备履约能力的借款者的风险和质量类型做出错误的判断,即逆向选择;二是有能力履约的借款人故意毁约的风险,即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企业交易行为的不利影响,在每一种经济体制中都存在。但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在长达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如利用同业的信息共享来查询,采用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的资信进行评级等,努力减轻这方面的负面影响。而我国由于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银行管理简单粗放,导致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个问题长期困扰我们,一直未能很好得到解决。由于银行无法克服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障碍,也就导致了不良贷款产生的必然性。[!--empirenews.page--] 第三,银行内部风险,即总行与分支行在信贷管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针对一笔新增不良贷款,总行难以区分不良贷款是由分支银行草率行事甚至是寻租行为造成的,还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总行作为委托人,期望付出既定的工资且只愿承担最小化的风险,是风险规避者。分支行是对信贷风险负有责任的代理人,它往往表现为风险中立者。分支银行的效用函数为:A=A(e,r),其中e表示分支行在信贷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包括收集信息,认真审贷,并严格监控企业的贷款使用情况等。e和A正相关,因为分支行领导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获得工资收入且寻求进一步升迁的机会。r表示分支行所能支配的信贷资源的数量。r和A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因为分支行领导可以从支配更大的资源中获得成就感或获得更多的寻租机会和数量更大的租金。目前,银行系统一般采取定额薪酬,导致严重的激励不足,分支行在审贷和监控贷款的工作中的努力程度相对有限,也没有足够的动机在风险控制中投入更多的成本,包括发展适宜本机构的风险决策、控制模型、高薪雇佣专业人才以及对职员培训采取严格的态度。而且,由于实行了贷款责任终身制,信贷人员不愿承担责任而选择避险的“惜贷”策略,形成信贷市场的异常性收缩。信贷交易的内部性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周期性,但我国这个问题特别突出且有上升的趋势。这主要因为信用观念的缺失、金融体系演进的特性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不断上升,成为新增不良资产的根源之一。 一般而言,银行的努力只能使后两种风险降低。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客户识别和严格监管等信息方面的努力,也可以通过信贷合约和机制设计等激励手段来降低风险。 二、关于银行降低信息不

对称的对策建议 1.完善银行内部信贷运行管理机制,减少内部信息不对称 第一,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建立部门独立、业务分离、权力制衡的内部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以业务操作规程为基础、岗位独立、人员分工、职责分明的业务操作制度;建立以审批权限为核心的法人授权授信制度;建立严密、有权威的内部监督制度;建立完备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以提高职员素质敬业精神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 第二,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先进工具。一是运用科学的、以数据统计为基础建立起的系统和工具,包括贷款决策系统,五级贷款分类、行业信用风险评级、抵押价值评估、贷后管理预警系统和信贷组合管理系统等,将贷前的评审、贷中的管理和贷后的监测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项目的评价和选择、动态监控和内部风险管理水平。二是建立银行内部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流动。如工商银行在2001年运用信贷管理综合系统等先进的科技手段,由总行对一级、二级分行的主要业务实行直接监控,充分发挥总行信贷监测控制中心功能,进一步完善加强了风险监测和快速反应机制,逐户逐笔监控信贷投放,每旬通报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借鉴央行监管模式,建立内部警告、整改、停牌、市场禁人和责令退出制度,增强了总行对全系统的监控能力,2001年末新增贷款不良率仅为0.17%,信贷资产质量较上年明显好转。[!--empirenews.page--] 2.创建新型银企关系,努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障碍 第一,银企之间要建立良好而持久的合作关系。银行和企业作为信用链的重要节点,只有相互依存,互惠互利,才能巩固各自的长期利益,这一点必须成为双方的共识。银行可以向重要企业的董事会中派驻代表,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来往及管理层对未来经营的判断等,搜集企业全方位信息,为银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提供理财服务,协助客户进行债务的重组、融资的规划,解决客户实际困难,改善与企业的关系,提高企业还款的主动性。 第二,要设计信贷合约,形成激励作用。银行应逐渐减少格式文本的使用,而使用框架文本,根据不同风险的客户,与企业谈判确定不同利率和担保条件组合的信贷合约,以激励企业按期还款。 第三,要提高监管质量,实现预警功能。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监控借款人的所有借贷行为,防止出现借款人利用银行间信息传递不畅的缺陷,通过多方借款实现循环质押和循环贷款。密切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贷款物质保证及各项指标

完成情况,及时发现信贷资产质量转劣的苗头,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3.加强同业沟通,共同防范信息不对称 第一,互通信息,协调行动。同业之间应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做到客户信用等级等信息资源共享,预防和减少有严重道德风险倾向的不良客户利用银行间的业务竞争而重复借贷或多头骗取银行资金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不良客户实施“黑名单”制度,统一制裁。 第二,积极推广银团贷款模式。银团贷款是当今国际信贷业务的通行做法,由于贷款风险是由各贷款参加行按照份额承担,分散了银行的风险。而且,多家银行会根据各自得到的不同信息对项目进行判断,导致坏项目不容易获得贷款或贷款后被及时中止,从客观上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不良资款,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目前我国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银行对于一个项目或一笔贷款,要么全部承贷,要么不贷。而且,即使一个项目由多家银行提供贷款;通常也是各签各的合同,互不相干。各家银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常陷入无序竞争中,纷纷对大企业提供综合授信和巨额贷款,从“惜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形成了“局部的信用膨胀”,实质上又加大了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构成了新的威胁。因此,对切实防范风险,必须加强同业间的合作,按照风险分散化的谨慎原则采用银团贷款模式。 三、相关问题 信用制度及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现代生活的基础,银行机制是否能顺利运行最终依赖于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完备程度,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 第一,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培育社会信用意识。加强宣传和信息披露,形成全社会讲信用、守信用、重信用的舆论环境。 第二,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即法律制度体系、市场监督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 第三,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借助专业担保公司实现企业信用提级,减少银行信贷风险,促进信贷交易形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