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地域:市政府管辖的范围。是各国按照城镇界定标准确定的城镇地域。随着城市建制的设立就明确划定。 实体地域:指城镇坐落于地表的实体范围。相当于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建筑物的城市建成区,是完全不同与乡村景观的城镇聚落实体。又称景观地域。
功能地域:体现城市人口居住、就业、购物、娱乐、工作、医疗、文教等城市基本功能所涉及的地域范围。 行政地域与实体地域不一致的两种情况:一是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比实体范围大,包括了一定的乡村地域。 另一种是城市的实体范围已经超出了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
解决不吻合的两个途径:1用人口密度的标准进行城市可比区域的定界,通过计算城市内部每一个最小行政单元的人口密度,画出不同密度值的城市区域的轮廓。2对城市实体范围的划定使用详细的规定。
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指的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最基本单元。每一个MSA必须至少包括一个5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或者包括一个至少5万人的城市化地区,并满足都市区的总人口至少10万人。一个MSA由中心县和外围县两部分组成。 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点:1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集的交互作用4规模特别庞大5国家的核心区域
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1984年颁布的设镇标准:(1)规定2万人以下的乡,假如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可撤乡建镇; (2)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可以撤乡建镇; (3)县政府所在地均应设镇的建制;
(4)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0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镇。
中国现行城乡划分政策是统计上关于划分城乡的规定:1.90年四普。城镇人口由市人口和镇人口组成。
市人口指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人口。镇人口指不设区的市所辖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2.2000年五普。(1)引入“人口密度原则”。用人口密度把设区的市中的区分为两类,只把1500/KM2 以上的区(一般是城区和近郊区)的人口全部算作城镇人口,而对1500/KM2以下的区(远郊区),只计算真正的城镇部分,区的乡村部分不再计入城镇,从而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四普对设区市城镇人口偏大统计的问题。 (2)引入“建成区延伸原则”。对不设区市和建制镇,除了按照城市社区管理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人口以外,还包括了与市镇驻地建设用地相连的乡镇地域和村委会地域,可以认为,这一地域的人口大都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四普对不设区市和建制镇人口偏小统计问题。
城镇化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城市化涵义:1)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2)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3)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4)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城镇化的实质涵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进程区分为城市化I和城市化II
城市化I指: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低于推进过程。城市化II指: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因此城市化I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而城市化II则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城镇化的度量指标: 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这种指标主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 复合指标法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1)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第二前提——剩余农业劳动力。(2)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工业化、第三产业、经济发展。
(3)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力(推拉假说。中国学者认为:推力,城乡发展差距、区域发展差距;拉力,沿海城镇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形成本地低级劳动力的巨大市场,形成对农村人口的巨大拉力)
城市化近域推进: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域的扩散,这种现象称为城市化的近域推进。郊区化: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过程中伴随着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的现象。
世界城镇化进程的特点:第一,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第二,城镇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第三,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第四,从 80 年代开始,世界总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增长速度都开始趋于下降,对世界未来城镇化速度的过高估计正在得到修正。 城镇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中期加速阶段(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和后期阶段(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于缓慢甚至停滞)。 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控制力:“推——拉”假说,认为人口迁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革命使城市现代工商业兴起,为外来移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更好的文化和教育机会等都构成了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而农业机器的使用、农村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环境恶化、受教育机会和发展前途受到限制等都属于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第一,新中国成立后,城镇的数量和城镇人口的总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二,中国城镇化的速度与世界进程相比相对较为缓慢,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 第三,中国城镇化过程的反复性和曲折性是世界上其它国家所少见的,大起大落是中国的主要教训。 第四,中国缓慢的城镇化过程并没有出现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的现象。
第五,中国的城镇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的破产和城乡关系的尖锐对立展开的,它是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
繁荣的道路,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本质特点。今天和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波澜壮阔的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特征:(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2)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3)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4)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5)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
我国城镇化面对的挑战:1片面的城镇化率决定论导致过度城市化;2大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孕育严重的城市病3城市间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产业结构雷同,零地价吸引外资造成稀有土地资源,国有资源流失,城市政府过度负债) 4各类园区与大城市空间有序扩展相脱节(肢解城市整体布局,园区数量过多浪费土地)
5城市防灾功能衰退,人居环境恶化6交通拥堵,市民出行日益困难7投资渠道分散,小城镇增长乏力 8中小城市缺乏核心竞争力,城市功能不健全9城市风貌千城一面,特色丧失,建筑风格单一
10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就业率降低,犯罪率上升11必要的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和形象工程过多同时存在 12违法建筑屡禁不止,城乡结合部混乱不堪
我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化滞后的原因。1背离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2农业基础长期薄弱;3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二、转型期城市化滞后的原因。1产业技术结构传统化;2产业技术层次趋同化; 3乡镇产业技术低级化;4社会方面的原因;5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对策:
基本问题:中国城镇化面对着农村对人口的强大推力与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限的消纳力之间的矛盾。
对策:1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发达或不发达地区,都要坚持控制人口增长,以取得调控城镇化过程的主动权; 2从耕地上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应首先导向林、牧、副和为农业服务的行业,而不是首先导向非农行业。 3调整城镇的经济结构,争取以有限的投资取得较大的产出效益,又同时能够容纳更多的有效劳动力。 4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乡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 “十一五”时期加快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一、农民工市民化
1.合理调整大中城市的农民工政策。
2.积极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3.政府应在职业培训、就业咨询、住房供给、子女上学和最低工资等方面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并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第四,打通农民进城的渠道。 二、寻找或创造非农就业机会 1.将振兴制造业作为战略重点 2.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 3.加快城市第三产业发展 4.大力发展非公所有制经济 三、政府职能转变
1.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2.加强规划、规范和引导作用
3.积极推进中部人口大省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水平预测模型:(1)联合国法;(2)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法;(3)劳动力转移法;(4)时间趋势外推法;(5)系统动态学方法;(6)目标优化法。 城市形成发展的根本因素:社会生产方式 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区域地理条件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宏观分市的影响: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 大城市主要分布区明显集中在气温适中的中纬度地带,在中低纬度地带有明显集中于降水量400mm以上的半湿润、湿润地区。而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很少有城市分布。 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也有密切关系。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原因是(可考虑城市选址要求):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农业发达有利于提供各种产品。 ,有利于组织交通有利于四周扩展,节省建筑投资。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重要是哪几方面?
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基本原理就在于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区域经济地理条件比较重要的内容有: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农业、工业、交通);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
城市地理位置定义:城市地理位置是城市与它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 常见的城市地理位置类型:
(1)大、中、小位置。这是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
大位置是城市对较远的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小位置是城市对它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有时候还可以从大小位置之间分出一种中位置。 (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这是根据城市和它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的)。 中心位置——城市处在区域的中心
如果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便于与区域发生联系,通达性好,总交通流最小。 邻接位置——即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偏在吸引范围的某一侧。
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城市位于对外联系方向一端。是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一般而言,中心位置更利于区域内部的联系和管理,门户位置则更利于区域与外部的联系,各有优势。当一个城市能同时体现这两种位置的作用时,它无疑会成为区域的首位城市。两者的优势不能兼得时,则可能出现并立的或一正一副的双中心局面。
(3)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a)运河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会点、河曲位置、过河点位置、河口 (b)城市与铁路的关系
枢纽位置、通过位置、端点位置 分析城市地理位置应注意的方面
答:城市地理位置的特点千变万化,难以概括出若干分析的固定套路。有几点应给予注意: ①不要忽视对城市自然地理位置的关注,并要赋予它经济意义;
②对外交通运输是城市与外部联系的主要手段,是实现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重要杠杆,因此城市地理位置的核心是城市交通地理位置;
③为什么一些交通地理条件很好的区位,城市并没有得到理想的发展呢?例如老铁路枢纽德州、陇海铁路端点的深水良港连云港等。说明交通位置尽管重要,却并非全部,还要重视城市所在地域或城市直接腹地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济特征的分析;
④城市地理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加以分析; ⑤对若干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加深对某城市地理位置特点的理解。
基本活动部分: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细分可以分为:离心型基本活动和向心型基本活动。
非基本活动部分: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
细分可以分为: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一种是为了满足本事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
把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做基本部门。 以分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经济部门叫做非基本部门。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
影响B/N的因素主要与城市的规模,专业化的程度,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体系(旧城和新城),时间的推移,以及城市人口在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等方面有影响。 划分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
答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法(宏观法)、正常城市法(作为衡量所有城市应有的非基本部分标准)、最小需要量法。 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称作“乘数效应”,也称“繁衍率”。 城市职能划分类型:城市的三大基本职能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职能。 (1)社会政治职能体现的是城市的行政管理作用;
(2)经济职能是城市主要经济部门在城市内部和城市以外区域的作用和地位;
(3)文化职能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文化职能指城市的科学、教育职能;无形的文化职能指城市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对城市以外空间的影响力。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关系: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区别:
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说明城市性质指的是未来城市的地位、作用,未来城市的发展的方向。
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
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而城市性质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揉进了人的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城市职能分类方法:一般描述方法、统计描述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多变量分析法、新的动态。
中国城市基本职能类型:
(1)全国重要的超大型综合型城市;
(2)大区、省区级大型、特大型综合型城市; (3)中小规模的专业化或综合性城市; (4)小型的高度专业化为主的城市。 城市首位律:
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城市首位度:以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来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简单指标。 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2、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 答:四城市指数:S=P1/(P2+P3+P4) 十一城市指数:S=2P1/(P2+P3+…+P11)
式中:P1、P2、…P11为城市按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
城市金字塔: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位序-规模律:对于一个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所有城市按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的关系所存在的规律。 对城市体系做位序-规模分析时,回归方程y=a+bx中a、b有何意义?解释b值变化时,规模分布的变化情况
a值的大小在坐标图上是回归线的截距,反映了第一位城市的规模。b值的回归线的斜率,|b|值接近1,说明规模分布接近捷夫的理想状态;|b|值大于1,说明规模分布比较集中,大城市很突出,而中小城市不够发达,首位度较高;|b|值小于1,说明城市人口比较分散,高位次城市规模不是很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达。A值的变动,反映了第一大城市的变化趋势 首位分布的优、缺点。
优点:首位分布允许资金和人才的更大积累,有利于知识的更加专门化和思想的广泛交流;大城市内的各种运输成本一般比城市间的运输成本低,因此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是最高的;首位城市常常是交通运输网络中效益最好的地方,是革新的源地,比乡村地区更能吸引投资;等等。
缺点:首位分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一种寄生作用;首位分布的空间集中是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方式,有损于更合理的资源利用;首位分布代表了一种超国家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利于全国动员,因此对经济增长有害;首位分布反映了许多社会方面的不平等;等等。
我国省区城市规模分布可分为以下6个类型:
第一类是沪、京、津三个超大城市所在的苏沪和京津冀两个单元,可称为高级首位型; 第二类是辽、黑、鲁、川、粤五个省,可称为中级平衡型;
第三类是我国重点开发的两个内地省鄂和陕,可称为中级首位型;
第四类是湘、内蒙古、豫、吉、皖、闽、浙、赣、桂等九个省、自治区,可称为初中级平衡型; 第五类是晋、云、贵、新、甘等五个省、自治区,属于开发中的初中级不平衡型; 第六类是青、藏、宁等人口稀少的省、自治区,属于初级首位型。
对中国城市发展方针中规模政策的看法:用单纯的规模政策作为国家城市发展的总方针或基本方针,来指导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城市发展难免带有片面性。合理的城市发展方针应遵循:1符合中国国情,又不违背发展的一般规律;2指导性而不是指令性;3普遍性而不是特殊性4阶段性而不是永久性 相互作用的分类:对流、传导和辐射
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互补性、中介机会、可运输性 节点、结节区域和城市等级体系:(1)节点(城市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集中场所,通过各种各运输通讯网络,使物质、人口、信息不断地从各地向城市流动,这种过程类似光线的聚焦作用,而城市就是各种网络中的聚集点,或称结节点)。
(2)结节区域(结节点连同其吸引区组成结节区域。每一个结节区域的大小,取决于结节点提供的商品、服务及各种机会的数量和种类)。
(3)城市等级体系(不同规模的结节点和结节区域组合起来,形成城市等级体系)。
空间扩散的基本概念:1传染扩散(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扩散,如果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传染扩散)。
2等级扩散(价格昂贵的耐用消费品的扩散就与收入等级有关,而某些新思想、新技术在城市中的传播亦往往跳跃紧邻的小城市,在距离较远但属同级规模的城市中首先被接受,然后向次一级的城市扩散。这种形式的扩散称之为等级扩散)。
3重新区位扩散(在传染扩散中,如果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原有接受者的空间位移,我们称之为重新区位型扩散)。
论述克氏中心地理论: 1.基本概念:
中心职能和中心地: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把城镇看作是零售中心和服务中心来探讨它们在职能、规模和分布上的规律性。而服务职能一般要在它服务区域的相对中心位置来执行,因此也被称为中心职能。不单城镇具有中心职能,一个村庄也存在中心职能,于是克氏引入了一个中型概念来代表具有中心职能的地方,即中心地。 企业单位和职能单位:
中心地周围地区服务的职能是由一个个自然单元的企业来执行的。如果一个企业单位提供一种服务, 就叫一个职能单元。
门槛值和服务范围:维持一个中心职能单元存在所需要的最起码的人口或最起码的购买力就叫某中心职能的门槛值,或称商阈值。
2.克氏对理想形态提出如下假设条件:
1这是一片没有明显起伏的、无边的大平原;
2平原上的环境几乎一样,特别是土壤肥力和水分供应等方面; 3平原上的初始人口分布是均匀的;
4区域的运输条件完全一样,没有可供利用的水道,全部活动通过陆路,影响这种运输的唯一因素就是距离; 5人们的活动都是有理智的,消费者符合距离最小化原则,提供服务的经营者会寻找最佳位置,取得最大的市场,使其利润最大化。
3.六边形网络和城镇等级体系的的形成:
1基于长时期周期农业市场服务中心的演化,一个地区会形成一套中心地的等级体系,同一等级的中心地有同样大小的服务范围,也称市场区或附属区,市场区的范围是六边形的。
3整个中心地及其市场区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4.理论模型: 1在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结构(K=3)2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结构(K=4)3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结构(K=7) 5.对中心地学说的评价:中心地学说对城市地理学乃至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是中心地理论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对中心地理论,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心地的层次结构、功能专业化分工和空间结构上,而不是照搬K值系统和划出各种六边形来。 围绕该理论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某些假设或条件不符合客观情况,从而损害了该理论的现实性。 中心地理论仅较适用于单纯农业区,而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
克氏的中心地学说忽视了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中心地理论强调了城市间的等级联系,而忽视了那些并非同一个子系统(处于不同区域)中的第二级或更低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也忽视了同一个子系统中同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 克氏中心地理论变形的种类据诺瑟姆的概括大致有哪几种?
答:(1)集聚变形:现实中,在大城市附近有比较稠密的低级城镇聚落。中心城市越大,围绕着它的较低级的中心就越稠密。
(2)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带来的变形:城市中心直接或间接依赖的资源的集中或分散的程度影响城市的空间组织。 (3)时滞变形:这是由于聚落体系发展中的时间差造成的。当聚落发生波可能前进到一条敌对的政治、文化边界或自然环境的边界附近,由于边界的限制,聚落的推进就暂时停止在那儿。
廖什的中心地理论与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比较:首先,克里斯塔勒和廖什两人的学说均建立在假设的理想平原之上(后者假设的因素更多一些),因而都得出市场区的最佳形式是六边形。但是,最后形成的中心地模式不同。其原因在于:克里斯塔勒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从最高级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的顺序开始,由上至下地建立起他的中心地体系;而廖什则遵循“超额利润最低化”原则,从最低级货物的最小必须销售距离的顺序开始,由下至上地建立起他的中心地体系。
其次,两个学说还存在其他诸多差异。如在克里斯塔勒的模式中,中心地及其市场区按三种K值分别组成一个等级分明的体系,同一级的所有中心地不仅提供同样数量的中心地职能,而且其职能的类型也是相同的,因此克里斯塔勒的体系是非常严格的。在廖什的景观中,同级中心地提供同样数量的职能,但不必是同种类型的职能。而且货物的等级与提供货物的中心地等级之间也并不要求严格一致,较高级的中心地不必提供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低级中心地也可提供某些较高级的职能。因此,廖什的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并且暗示了中心地的规模分布很可能是连续的而不是等级分明的。
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城市的直接腹地:
为了把城市的吸引范围和城市的绝对影响范围区别开来,不妨把城市的吸引范围叫做城市的直接吸收范围或直接腹地。
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是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城市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起着主导作用的一个地域。 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的特点:城市吸引范围内联系强度的不均匀; 对城市的每一种职能都可以分别划出城市的吸引范围。 不同等级的城市有不同等级的吸引范围。
简而言之,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或直接腹地具有边界的模糊性和动态性,内部联系强度的过渡性,相互之间的等级层次性等特点。
划分城市吸引范围的方法:
A经验的方法、线上的调查、面上的调查、点上的调查 B理论的方法
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1)空间分布东密西疏。(2)省际分布差异明显。 (3)城市偏集中纬度地带。
一、1、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 形成发展 、 组合分布 和 变化规律的科学。 2、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的其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的空间组织,即 空间组织和 的空间组织。
3、我国城市规划法所称的城市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 、 和 。
4、美国国情普查局规定,全国的城镇人口由居住在 的人口和城市化地区以 外的 人以上“地方”的全部人口组成。 5、城市化地区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 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 人口和 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国的 的概念。 6、大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 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 心具有高度的 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 作为基本单元。 7、以美国为例,从城市的景观地域出发,美国全国可以分成 和 ;从 城市的职能地域出发,全美国分为 和 。
8、城市的经济活动按服务对象可划分为 和 ;以基本活动部分占优势的经济部门叫 ;以非基本活动部分占优势的经济部门叫 ; 9、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有 、 和过渡类型。
10、城市空间分布是动态的,具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可分为离散阶段、 、 和 。 11、我国的城镇人口统计标准规定:城镇人口由市人口和镇人口两部分组成;市人口是指设区 的市所辖的 和不设区的市所辖的 ;镇人口是指不设区的 市所辖的 和县辖镇的 人口。
城市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城市: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
2、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没有建制的地方,人口不少于1.5万。
3、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4、积聚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5、逆城市化: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6、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
7、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8、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9、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10、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11、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12、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以钢筋混土为主的人造下垫面,有反辐射和热辐射,可使气温增高,因此城市平均气温一般比郊区高0.5-1℃,冬季平均气温高1-2℃,这种现象称城市热岛效应。
13、尘盖:与热岛有关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有大量微小粒子悬浮于城市上空,呈盖子形状,称为尘盖。 14、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15、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16、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她也是低价最高的地区。
17、邻里: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18、社区:一定地域,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9、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20.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21.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22.巨城市:指人口达800万以上的城市。 23.超级城市:指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24.城市网络化:指由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手段、管道和绿地等为载体(网),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镇为基础(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25.配第—克拉克定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道路大致沿着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再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顺序进行。
26.外围市区:指的是内部市区外缘与郊区接壤的环状地带通常称为城乡结合部。 27.中间市区:指的是夹在城心地区与外围市区之间的环状区域。
28.城心:指城市商业服务业和办公事业集中,交通线路汇集,位置大体适中的实际上的城市中心区。
29.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地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
30.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31.积极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
32.消极型城市化:与积极型城市化相反,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33.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
34.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步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称间接城市化。
35.外延型城市化: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
36.飞地型城市化: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市化。
37.向心型城市化: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型城市化,也称集中型城市化。
38.离心型城市化:与向城市中心集聚的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有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市化,也称扩散型城市化。
39.大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40.中心县:简单地说即中心城市所在的县或至少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化地区里的县。
41.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42.基本/非基本比率(B/N):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
43.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44.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然。
45.相对位置:所谓相对位置是指某城市对该城市周围的一切物质的空间关系,是一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的地理因素,它决定了城市的个性和城市的发展前途,但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并步一定有直接影响。
46.地基允许承载力:是指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房屋和构筑物的沉降量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能力。 47.城市风:由于城市中心温度高,郊区温度低,城市空气受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向郊区流动,在郊区下沉,下沉气流与郊区向城市补充的气流合在一起向城市中心吹去,这种气流被称为城市风。 三.问答题
1.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④城市问题研究。 2.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答:⑴产业构成不同⑵人口规模不同⑶建筑密度及景观不同⑷物质构成不同⑸职能不同⑹生活方式不同。 3.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的特点?
答:⑴多核心⑵交通走廊⑶密集的交互作用⑷规模特别庞大⑸国家的核心区域。 4.戈特曼认为世界上由哪6个大都市带?
答:⑴波士华大都市带⑵芝匹兹、美国大湖沿岸都市带⑶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⑷英格兰大都市带⑸西北欧大都市带⑹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
5.我国城市按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分类,有哪几种类型?
答:⑴滨海城市⑵三角洲平原城市⑶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⑷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⑸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⑹平原中腹的城市⑺高平原上的城市⑻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⑼中山谷地城市⑽高山谷地城市 6.转运功能可分成哪三类?
答:⑴实体转运⑵商业性转运⑶政治性转运 7.“城市化”一词的含义?
答:⑴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⑵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⑶是人口集中的过程⑷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8.城市划分为哪三种类型?答:⑴正统的城市化类型⑵假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⑶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9.城市兴起和成长额一般前提是什么?答:⑴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⑵第二前提,农村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⑶第三前提,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收能力 10.城市化有哪些类型?
答:⑴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⑵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⑶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⑷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⑸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11.古希腊城市是早期城市的典型,其特点是什么?
答:⑴多位于利于农业、防御、贸易之处⑵多有城墙⑶宗教在城市布局中占主导地位⑷中心广场多为宗教和政府建筑⑸从中心放射出的林荫道⑹商人、工匠多居住在工作地⑺农民交粮以换取城市的保护 1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⑴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⑵大城市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⑶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13.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是什么?答: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⑵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⑶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⑷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14.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答:⑴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⑵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⑶多指标综合分析预测法 15.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有哪些?
答:基本部分:⑴离心型的基本活动⑵向心型的基本活动;非基本部分:⑴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⑵为了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城市的非基本部分应该和基本部分保持必要的比例 16.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
答:⑴普查法⑵残差法⑶区位商法(或宏观法)⑷正常城市法⑸最小需要量法 17.居民构想图的构成要素?
答:⑴路径⑵界线或边沿⑶区或区域⑷枢纽或节点⑸标志 18.“三个为主”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有哪些?
答:⑴组织上以地方为主⑵手段上以立法和规划为主⑶方法上以环境质量评价为主 19.我国有哪些城市交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⑴人多车少,运力紧张⑵车多路少,路网稀疏,道路面积小⑶主要交通干道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网络,使得道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些矛盾的存在和日趋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各大城市车辆的运营效益和交通安全;产生的原因是:⑴认识上的原因⑵城市规划上的原因⑶交通管理体制上的原因:①决策系统缺乏权威性②没有完善的反馈系统
20.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答:㈠城市交通问题的综合治理:⑴合理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⑵全面掌握城市客、货流的流源、流向和流量,调整城市交通运营⑶合理组织城市交通的运营路线和时间,可以采取①实行单向交通②汽车和自行车分道行驶③错开职工上、下班时间;㈡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⑴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⑵建立完善的道路系统⑶改善旧城区的道路系统⑷形成地上、地下结合的交通枢纽 21.我国城市有哪些住宅问题?
答:⑴住宅建设满足不了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⑵现行住房制度弊端尚未得到克服⑶城市危房、棚户区改造步履艰难⑷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不够理想 城市规模有大有小,原因是什么?
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人口数量,有时也以城市用地面积作为补充。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城市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城市地理学》一书中用三种主要的理论和方法:城市首位律、城市金字塔、位序-规模法则,来衡量城市规模结构或规模分布特点的。城市规模有大有小,那么,影响城市规模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一、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首位特大城市,最大城市体现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职能和情感,吸引着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
二、一个城市未来的发展、规模大小,有其客观规律,取决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吸引人们前去。三、一个城市未来的发展、规模大小,有其客观规律,取决于当地人口及自然资源的状况。条件优越吸引着众多人口前来居住,而且有能力维系他们的生存。四、跟国家政策有关。 二、城市规模与城市职能的关系?
1.城市职能(urban function)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城市职能随社会、经济、自然条件而变化。城市职能按其作用分为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现代化大城市常具有多种职能,小城镇或不发达地区城镇职能则相对简单。城市的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行政、文化、教育、科学等企事业是城市职能形成的基础。
3.从上面的可以看出城市规模与城市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是城市的规模基本上决定了城市的职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