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金融衍生品之浅见

2021-11-06 来源:好走旅游网


金融衍生品之浅见

【摘 要】本文以个人初步接触金融衍生品的视角,通过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发掘,浅析了当今金融世界演变出的金融衍生品给我国以及世界带来的变化。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要在了解金融衍生品的实质后,懂得如何趋利避害。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例,进一步揭示了金融衍生品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在复杂的金融背景下,不确定因素使金融衍生品祸福相依的本质愈发凸显。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金融工具;期权;次贷危机;金融风险

在没有真正接触国际金融之前,我并不知道金融衍生工具的真正内容,比如是什么,有什么用,又是怎样影响这个社会的经济的。直觉来说,金融衍生工具是个坏东西,他是聪明的人想出来的聪明的赚钱方法结果聪明过了头,又反过来引起社会金融的动荡,甚至引发经济危机。可是,这些金融衍生品又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并且为许多人趋之若鹜的,人们前赴后继并且乐此不疲地琢磨着这些金融衍生品,希冀着能用更少的时间和更少的精力去赚到更多的钱。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衍生品才日渐凸显它们的特殊地位,而他们终究是好是坏,经济学家们也只能说喜忧参半吧。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曾经戏谑过这么一句:如果把学金融的人全部一脚踢开,这个社会一定会更好。想必这句话,许多人是当做笑谈的,可是细细想来,却是颇有深意。那些风风光光的投资

银行,在一次“次贷风波”的席卷下顿时七零八落,一片灰败惨淡之景。曾经身处巅峰的荣耀顷刻间溃不成军。最初,也只是听闻“次贷危机”这个名词,背后的深意却是从未挖掘,可哪曾想到,竟又是与金融衍生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似一种聪明的金融创新工具,却是将机会与风险同时推至一个新的制高点,伴随着“投机”,“预期”这些关键词,大家的胆子是越发大了,用一些期望将来可能有的东西来进行风险投资。也许真的如郎教授所说,如果没有那些金融家,那么这些凭空的赚钱模式不会很快地兴起并运作,也就不会有所谓的次贷危机了。成也它,败也它,那些国际投行的兴衰,就是金融衍生品反映在生活中的一个明显的缩影吧。雷曼兄弟是怎么垮掉的?所谓的信贷挂钩票据怎么就被说成了“迷你债券”?就从这个生活中的例子说起吧。

准确来说,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也就是通过创造金融工具来帮助金融机构管理者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这种工具就叫金融衍生工具。常见的金融衍生工具有四种:(1)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2)期权合约。期权合约是指合同的买方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后即可获得的一种选择权合同。目前,证券市场上推出的认股权证,属于看涨期权,认沽权证则属于看跌期权。(3)远期合同。远期合同是指合同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值,由买方向卖方购

买某一数量的标的项目的合同。(4)互换合同。互换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在未来某一期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量的合同。按合同标的项目不同,互换可以分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商品互换、权益互换等。其中,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比较常见。下面说一下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也许会让大家更明白它的投机性与风险性了。特点也有大概四点:⒈跨期性。金融衍生工具是交易双方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时间按照一定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无论是哪一种金融衍生工具,都会影响交易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未来某时点上的现金流,跨期交易的特点十分突出。这就要求交易双方对利率、汇率、股价等价格因素的未来变动趋势作出判断,而判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交易者的交易盈亏。⒉杠杆性。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一般只需要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就可以签订远期大额合约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例如,若期货交易保证金为合约金额的5%,则期货交易者可以控制20倍于所交易金额的合约资产,实现以小搏大的效果。在收益可能成倍放大的同时,交易者所承担的风险与损失也会成倍放大,基础工具价格的轻微变动也许就会带来交易者的大盈大亏。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性效应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高投机性和高风险性。⒊联动性。这是指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与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紧密联系、规则变动。通常,金融衍生工具与基础变量相联系的支付特征由衍生工具合约规定,其联动关系既可以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也可

以表达为非线性函数或者分段函数。⒋不确定性或高风险性。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后果取决于交易者对基础工具(变量)未来价格(数值)的预测和判断的准确程度。基础工具价格的变幻莫测决定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盈亏的不稳定性,这是金融衍生工具高风险性的重要诱因。

过去几十年来,随着各种衍生工具的产生,投资已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如果细想一下,衍生品的使用其实已存在很长时间了,尤其是在农业领域。交易一方同意在某特定日期以特定价格销售某产品,而交易另一方同意以同等条件购买该产品。这类协议在一个有组织的市场中进行之前,货物及服务的易货贸易都是通过交易双方握手来达成的。允许个人买卖某有价证券的选择权的这类投资产品称为衍生品。衍生品的投资者并不实际拥有标的资产,而是通过与另一方建立合约,对标的资产的价格动向进行预计以期获利。下面接着来说第二段中提到的所谓的信贷挂钩票据。事实上,这种债券是一种特殊的金融衍生工具。虽然名称为债券,其实根本不是债券,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推销者对于高回报率的解释,也是基于发行商对于发行的产品的潜在的整体回报率的提升。这些金融衍生品,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金融创新,可正是这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机构的无力,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才使一些人在操作这些衍生工具时,有意或无意地产生避免不了的错误,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次级债。次级债,说白了就是为那些本来没有资

格申请住房贷款的人创造一个市场,使这些信用不足的人或者贷款记录不良的人也可以来贷款,这些次级贷款是需要通过中介机构来申请的,中介机构本来应该把住第一关。但是,中介机构开始丧失信托责任,开始违规、造假,用假的数据和假的收入证明,来欺骗银行。银行拿到假的数据之后,一看情况还可以,过去的信用记录很好,但没想到数据都是假的。于是把100万美元借给他们了,然后银行又把这100万美元贷款转化成债券,卖给房地美和房利美,房地美和房利美再把这100万美元债券分割成1000美元一张的债券,卖给普通投资者。次贷之所以会引发美国金融危机,与美国的金融结构密切相关。美国人申请住房贷款时,首先要由中介机构出具收入证明,中介机构向银行证明借款人具有还贷能力,此后银行把钱贷给借款人。与中国不同的是,银行除了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之外,还在贷款给借款人的同时,通过房地美和房利美向社会机构与公众发行债券。这样,住房人的贷款就渗透到整个金融环节当中,如果贷款出现问题,其影响也就不仅限于银行与借款人之间。也就是看起来一个人两个人的坏账,流入了一家两家银行,最终一层一层地传导到了整个金融领域。没有强有力的防火墙,这些金融衍生品便如少了束缚的藤蔓,不断蔓延,最终侵蚀整个金融领域。由此可见,金融衍生品是创新的生机勃勃的,却又带着极大的不确定因素的福祸相依的存在。

衍生性的金融工具非常的复杂,要想把握这些东西的脉搏更是

难上加难,世界金融大亨巴菲特尚且逃不过它的“魔爪”,我们在面对这些充满挑战与风险的机遇面前更是要谨慎选择。事实上,我一直觉得,金融衍生工具,能不碰,就不碰,玩儿的都是心跳。可终究我是感兴趣的,所以是龙潭虎穴,我却定是要闯上一闯了,希望自己通过今后的学习,在这方面能够有所造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