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太原宋金木结构建筑特点
太原,古称晋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文明城市。太原目前已公布的古建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其中国家级11处、省级22处、市级20 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84处。未公布的约730处。这些古建筑品类齐全,有着较完整的历史延续性和营造技术的传承性,时代及区域特点鲜明,反映了太原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
一、扩大廊部祭祀空间——廊部减柱造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平面布列的减柱、移柱做法元代惯用之,这一做法大大地增加了室内空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种处理室内空间的重大创举,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创造智慧和创新胆略。然而减柱、移柱造不是元代所创,更不是元代专利。实物中唐代木建筑遗构的建筑平面的布列规整统一,为身内“分槽”系列;宋代以后多属于“柱梁式”结构系列的殿堂式和厅堂式,建筑造型富于变化,平面柱网布列灵活,开始使用减柱的不规整形的布列形式。晋祠圣母殿,是目前已发现宋代木结构遗物中体量较大的建筑,是宋代木结构建筑减柱造之实例。
圣母殿创建于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重修于崇宁元年(1102年),元祐二年(1087年)再度修葺。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九脊顶。为增加廊部使用功能,利用减柱做法扩大前廊空间,具体做法是,前向四根老檐柱不直接落地,制成蜀柱立于剳牵之上,平面柱网形成了减柱造。这一减柱做法和金、元时期减柱方法不同,金、元时期减柱造多减去室内内柱以增加室内空间,有的减去廊柱以增大廊部开间,而这些部位的减柱均施以大内额或廊柱大额枋,协调和结构梁架的。圣母殿减柱的特殊之处,通过减去老檐柱使原来进深两间的廊部,成为进深一间的大空间前廊,其梁架结构为因减柱而发生结构关系的变化,减柱后的整体梁架仍对称、整洁、协调,可视为
宋代大、中型木结构建筑增加室外空间所使用一种减柱方法,同时反映了圣母殿当时祭祀活动主要集中在廊部及建筑物本体周围。
二、梁架结构传承性——宋、金协调整洁的梁架做法
太原现存宋、金遗构除宋代晋祠圣母殿和金代献殿外,还有阳曲县不二寺金代正殿及清徐县清源文庙金代大成殿。三座建筑的梁架结构,反映了本区域宋、金两代营建技术的传承性,强烈地展示了山西中部区域宋、金时期木结构建筑的共性和个性特点。
共性特点是:梁架结构整洁考究,形制高雅。具体结构特点是,平梁之上蜀柱由驼峰承托(晋祠圣母殿由合沓稳固),叉手捧戗脊部襻间的捧节令栱或替木两侧。托脚斜戗于槫外侧和平梁出头处之结构并存。梁栿之间施以内外出跳拱(向殿外出跳拱不设交互斗,华拱直至托脚)可称“十字”隔架拱,与驼峰共同组成梁栿之间的过渡构件,金代有的只设驼峰隔承,有的继承宋代做法,太原地区宋、金两代梁栿之间均不以蜀柱作为过渡构件。元代以后梁栿之间开始使用瓜柱顶承,时代特点非常鲜明。宋代檐部铺作施真昂造外,还出现了直昂造。
个性特点是:结构简洁明快,形制朴质的建筑风格,主要指托角端部结构点的局部差异及梁栿之间过渡构件的不同做法和风格。镇国寺万佛殿、太谷安禅寺藏经殿及榆次永寿寺雨华宫托脚结构继承了唐代做法,为梯形式构架。晋祠圣母殿平梁与四椽栿之间托脚下移撑于平梁头下部,其他部位托角上移捧戗于平槫外侧,较上几座遗构形成明显差别。晋祠献殿之托角雷同圣母殿,而阳曲县不二寺三圣殿,脊部襻间斗拱施以丁华抹颏拱及双叉手。从时间上看这些结构差异,反映了山西中部地区区域性营建技术的变化和发展。
三、强烈的时代印迹——斗拱的直昂造及脊部双叉手
铺作是我国古代建筑屋顶荷载传递过度构件,现存铺作多为出跳式,从结构形制划分有杪出跳和昂出跳及杪昂跳三种,昂出跳铺作的结构有两种,一是真昂造,一是假昂造。时代上昂跳铺作宋以前施以真昂造,少数遗构使用“插昂造”。宋中晚期出现“直昂造”,直昂除造型与假昂有所不同外,结构功能与假昂完全一致,可谓是假昂之雏形。金以后以假昂造为主。
实物中直昂造最早见于宋代遗构中,至迟明代个别建筑遗构仍在使用,实例有太谷圆智寺钟楼。宋代遗构北部有忻州金洞寺转角殿(北宋元祐年·1093年)、中部有太原晋祠圣母殿(崇宁元年·1102年)廊部及寿阳普光寺大殿等实例。金代有太原晋祠献殿(金大定八年·1168年)。太原晋祠圣母殿廊部直昂造铺作代表了山西中部区域宋代“假昂造”的开端,具有强烈的时代和区域特征。
复合式叉手是宋、金时期个别建筑中使用的一种脊部梁架结构形制,其作用是增加脊部刚度和稳定性,此结构实物为数不多,主要分布在山西中部和西南部。不完全统计的实例有阳泉关王庙正殿,太原阳曲县不二寺三圣殿,晋西南夏县司马光墓余庆禅院大殿,绛县太阴寺金代大雄宝殿。
从时间上看,北宋晚期出现复合式叉手。据史料记载,太原阳曲县不二寺三圣殿,始建于北汉乾祐九年(956年),宋初毁坏,于咸平六年(1003年)重建,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重修,之后元、明、清历代都有重建或重修,该殿叉手与其他几座稍有不同,其他几座两叉手并排相贴形成复合式,阳曲县不二寺三圣殿两叉手相隔有距,上叉手上端捧戗于脊槫下部,下叉手捧戗与蜀柱头座斗两侧,且蜀柱立于驼峰之上,其结构当为金早期遗构。这些建筑脊部特点可反映宋晚期和金早期出现复合式叉手。太原继承和发展了宋代结构技术和建造手法。晋祠献殿和阳曲县不二寺正殿梁栿间均以驼峰过渡,结构简洁明快表现了太原金代木结构建筑的另种风格。
清源文庙,位于清徐县城赵家街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占地 6519平方米。庙始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元、明、清屡有增修。中轴线上存棂星门、状元桥、畔池、戟门、大成殿,东西两侧各设庑殿五间。建筑雄浑壮丽,古朴壮观。大成殿,为庙之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九脊顶,檐下斗拱柱头、补间各一朵,均四铺作单抄,里转双抄五铺作。屋顶筒板灰瓦琉璃剪边,殿前有月台,是目前太原仅存三座金代木结构遗物之一。梁架为四椽栿前对乳栿用三柱,三架梁亦与剳牵对接,梁架规整,用材规矩。平梁之上设蜀柱且施合稳固,叉手上端捧戗脊槫,此结构形
制较宋以前的驼峰承蜀柱及叉手捧戗替木更加稳固,体现了金代注重蜀柱脚部及脊槫的稳固性,推动了这一结构的发展。各梁栿之间设“十字”隔架栱隔承,托角上端捧戗平槫,结构稳固,形制美观,反映了宋、金木结构建筑结构技术的渗透和传承。体现了宋金梁架规整,结构考究,形制高雅的建筑风格。
晋祠献殿,位于在晋祠东西中轴线上,圣母殿之东,相隔于鱼沼飞梁,金大定八年(1168年 )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 年)修葺,原为祭祀圣母时供奉祭品之处。建筑为单檐歇山顶,琉璃雕花脊。外墙采用在墙槛上安直棂栅栏,外观恰似一座凉亭,造型轻巧而开敞,与周围环境很协调。梁架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四椽栿置于铺作之上,栿头与令拱交出耍头。四椽栿之上设驼峰、栌斗承平梁,不设“十字”隔架拱。驼峰之间设拉枋联络,襻间枋两侧设叉手,结构点延续宋代之制。平梁之上设驼峰承蜀柱,蜀柱头设襻间枋隐刻拱,其上设替木承脊槫,继承了中部地区的五代及宋代结构形制。托脚上端斜撑平槫,结构与圣母殿中、下平槫托角相同。铺作亦与圣母殿廊部铺作相同为直昂造,证明圣母殿结构直接影响着献殿。
不二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位于阳曲县北留乡小直峪村,1987年~1989年迁建于阳曲县城首邑西路74号。不二,源于佛教术语,寺名因此而得。因其为禅宗派,又称“不二禅院”。始建于北汉乾祐九年(956年),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重建,金明昌六年(1195年)重修,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现存建筑为金明昌六年(1195年)重修之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设板门,次间置直棂窗,檐下柱头铺作单抄单下昂五铺作。补间铺作一攒,形制与柱头铺作相同。梁架为四椽栿前后剳牵用四柱,前廊式单檐不厦两头造。前向下平槫与檐柱重心相错,檐柱在内。四椽栿后端置于后内柱之上由栌斗隔垫,前端与剳牵之间设驼峰及栌斗隔承,似剳牵而非之,檐柱在内柱头设栌斗承四椽栿。这一做法在山西中部小型金代遗构实例较多。前、后剳牵插于檐柱及后内柱中,前向剳牵用材规格较小,故于檐柱上部出拱头扶承剳牵减小其力臂。四椽栿之上设驼峰、栌斗承平梁,平梁之上中部设驼峰立蜀柱,其上设捧节令拱承脊槫,脊部襻
间共设叉手两道。叉手结构是上道捧戗于脊槫下部于替木间由丁华抹颏拱稳固,下道捧戗于丁华抹颏拱下平与栌斗间,此结构山西境内现存古代木构建筑实例中稀少。
这类建筑梁架主要特征是梁栿之下不施以横向出跳拱,由驼峰直接承托襻间栌斗,梁架结构简洁明快,朴实大方制作方便,而建筑造型与高雅考究的梁架结构相比较毫无逊色之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